• 《金史》卷七十七 列傳第十五大綱 宗弼(本名兀朮)亨(本名孛迭)張邦昌劉豫撻懶宗弼,本名斡啜,又作兀朮,亦作斡出,或作晃斡出,太祖第四子也。希尹獲遼護衛習泥烈,問知遼帝獵鴛鴦濼。都統杲出青嶺,宗望、宗弼率百騎與馬和尚逐越盧、孛古、野里斯等,馳擊敗之。宗弼......

  • 《金史》卷一百十 列傳第四十八大綱 楊雲翼趙秉文韓玉馮璧李獻甫雷淵程震楊雲翼,字之美,其先贊皇檀山人,六代祖忠,客平定之樂平縣,遂家焉。曾祖青、祖鬱、考恆,皆贈官於朝。雲翼天資穎悟,初學語輒畫地作字,日誦數千言。登明昌五年進士第一,詞賦亦中乙科,特授承務郎......

  • 《金史》卷二十三 志第四大綱 ◎五行五行之精氣,在天爲五緯,在地爲五材,在人爲五常及五事。五緯志諸《天文》,歷代皆然。其形質在地,性情在人,休咎各以其類,爲感應於兩間者,歷代又有《五行志》焉。兩漢以來,儒者若夏侯勝之徒,專以《洪範五行》爲學,作史者多采......

  • 《金史》卷一百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範例 完顏奴申崔立聶天驥赤盞尉忻完顏奴申,字正甫,素蘭之弟也。登策論進士第,仕歷清要。正大三年八月,由翰林直學士充益政院說書官。五年,轉吏部侍郎。監察御史烏古論石魯剌劾近侍張文壽、仁壽、李麟之受敵帥饋遺,詔奴申鞫問,得其......

  • 《金史》卷一百十四 列傳第五十二大綱 白華斜卯愛實(合周附)石抹世勣白華,字文舉,庾州人。貞祐三年進士。初爲應奉翰林文字。正大元年,累遷爲樞密院經歷官。二年九月,武仙以真定來歸,朝廷方經理河北,宋將彭義斌乘之,遂由山東取邢、洺、磁等州。華上奏曰:北兵有事河......

  • 《金史》卷八十九 列傳第二十七大綱 蘇保衡翟永固魏子平孟浩(田珏附)樑肅移剌綎移剌子敬蘇保衡,字宗尹,雲中天成人。父京,遼進士,爲西京留守。宗翰兵至西京,京出降。久之,京病篤,以保衡屬宗翰。京死,宗翰薦之於朝。賜進士出身,補太子洗馬,調解州軍事判官。左監軍撒......

  • 《金史》卷一百二 列傳第四十大綱 僕散安貞田琢完顏弼蒙古綱必蘭阿魯帶僕散安貞,本名阿海,以大臣子充奉御。父揆,尚韓國公主,鄭王永蹈同母妹也。永蹈誅,安貞罷歸,召爲符寶祗候。復爲奉御,尚邢國長公主,加駙馬都尉,襲胡王愛割蠻猛安。歷尚衣直長、御院通進、尚藥......

  • 《金史》卷三 本紀第三大綱 ◎太宗太宗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諱晟,本諱吳乞買,世祖第四子,母曰翼簡皇后拏懶氏,太祖母弟也。遼太康元年乙卯歲生。初爲穆宗養子。收國元年十月,命爲諳班勃極烈。太祖征伐,常居守。天輔五年,賜詔曰:汝惟朕之母弟......

  • 《金史》選段閱讀及答案譯文大綱 張中彥,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爲涇原副將,知德順軍事。睿宗經略陝西,中彥降,除招撫使。授彰武軍承宣使,爲本路兵馬鈐轄,遷都總管。宋將關師古圍鞏州,與秦鳳李彥琦會兵攻之。王師下饒風關,得金、洋諸州,以中彥領興元尹,撫輯......

  • 《金史》卷二十二 志第三大綱 ◎歷下○步月離第五轉終分:一十四萬四千一百一十,秒六千六十六。轉終日:二十七日,餘二千九百,秒六千六十六。轉中日:一十三日,餘四千六十五,秒三千三十三。朔差日:一,餘五千一百四,秒三千九百三十四。象策:七日,餘二千一分,二十二秒......

  • 《金史》卷五十七 志第三十八大綱 ◎百官三○內命婦宮人女職東宮官屬親王府屬太后兩宮官屬大興府諸京留守司諸京城宮苑提舉等職按察司諸路總管府諸府諸節鎮防禦刺史縣鎮等職諸轉運泉谷等職諸府鎮兵馬等職諸猛安部族及羣牧等職內命婦品元妃、貴妃、淑妃......

  • 《金史》卷十四 本紀第十四大綱 ◎宣宗上宣宗繼天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皇帝諱珣,本名吾睹補,顯宗長子,母曰昭華劉氏。大定三年癸未歲生,世宗養於宮中。十八年,封溫國公,加特進。二十六年,賜今名。二十九年,進封豐王,加開府儀同三司,累判兵、吏部,又判永定、彰德......

  • 《金史》卷七十四 列傳第十二大綱 宗翰(本名粘罕子斜哥)宗望(本名斡離不子齊京文)宗翰本名粘沒喝,漢語訛爲粘罕,國相撒改之長子也。年十七,軍中服其勇。及議伐遼,宗翰與太祖意合。太祖敗遼師於境上,獲耶律謝十。撒改使宗翰及完顏希尹來賀捷,即稱帝爲賀。及太......

  • 《金史》卷一百 列傳第三十八大綱 孟鑄宗端修完顏閭山路鐸完顏伯嘉術虎筠壽張煒高竑李復亨孟鑄,大定末,補尚書省令史。明昌元年,御史臺奏薦戶部員外郎李獻可、完顏掃合、太府丞徒單繹、宮籍監丞張庸、右警巡使袞、禮部主事蒲察振壽、戶部主事郭蛻、應奉翰......

  • 《金史》卷九 本紀第九大綱 ◎章宗一章宗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聖英孝皇帝,諱璟,小字麻達葛,顯宗嫡子也。母曰孝懿皇后徒單氏。大定八年,世宗幸金蓮川,秋七月丙戌,次冰井,上生。翌日,世宗幸東宮,宴飲歡甚,語顯宗曰:祖宗積慶而有今日,社稷之福也。又謂司徒李石、......

  • 《金史》卷四十三 志第二十四大綱 ◎輿服上○天子車輅皇后妃嬪車輦皇太子車制王公以下車制及鞍勒飾古者軍輿之制,各有名物表識,以祀以封,以田以戎,所以別上下、明等威也。歷代相承,互有損益,或因時創始,或襲舊致文,奇巧日滋,浮靡益蕩。加以後世便習騎乘,車用蓋寡......

  • 《金史張中彥傳》閱讀答案大綱 張中彥,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爲涇原副將,知德順軍事。睿宗經略陝西,中彥降,除招撫使。授彰武軍承宣使,爲本路兵馬鈐轄,遷都總管。宋將關師古圍鞏州,與秦鳳李彥琦會兵攻之。王師下饒風關,得金、洋諸州,以中彥領興元尹,撫輯......

  • 《金史》卷九十 列傳第二十八大綱 趙元移剌道(本名按)高德基馬諷完顏兀不喝劉徽柔賈少衝(子益)移剌斡裏朵阿勒根彥忠張九思高衎楊邦基丁暐仁趙元,字善長,涿州范陽人。遼天慶八年登進士第,仕至尚書金部員外郎。遼亡,郭藥師爲宋守燕,以元掌機宜文字。王師取燕......

  • 《金史》卷一百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大綱 完顏賽不白撒(一名承裔)赤盞合喜完顏賽不,始祖弟保活裏之後也。狀貌魁偉,沉厚有大略。初補親衛軍,章宗時,選充護衛。明昌元年八月,由宿直將軍爲寧化州刺史。未幾,遷武衛軍副都指揮使。泰和二年,轉胡裏改路節度使。四年,升武衛......

  • 《金史》卷一百四 列傳第四十二大綱 納坦謀嘉鄒谷高霖孟奎烏林答與郭俁溫迪罕達王擴移剌福僧奧屯忠孝蒲察思忠紇石烈胡失門完顏宇斡勒合打蒲察移剌都納坦謀嘉,上京路牙塔懶猛安人。初習策論進士,大定二十六年,選入東宮,教鄆王琮、瀛王瑰讀書。以終場舉人試補......

  • 《金史》卷九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大綱 黃久約李晏李仲略李愈王賁許安仁樑襄路伯達黃久約,字彌大,東平須城人也。曾祖孝綽有隱德,號潛山先生。父勝,通判濟州。母劉氏,尚書右丞長言之妹,一夕夢鼠銜明珠,寤而久約生,歲實在子也。擢進士第,調鄆城主簿,三遷曹州軍事判官。......

  • 《金史》卷五十八 志第三十九大綱 ◎百官四○符制初,穆宗之前,諸部長各刻信牌,交互馳驛,訊事擾人。太祖獻議,自非穆宗之命,擅制牌號者置重法。自是,號令始一。收國二年九月,始制金牌,後又有銀牌、木牌之制。蓋金牌以授萬戶,銀牌以授猛安,木牌則謀克、蒲輦所佩者也......

  • 《金史》卷八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大綱 ◎世宗諸子○永中永蹈永功(子璹)永德永成永升世宗昭德皇后生顯宗、趙王孰輦、越王斜魯。元妃張氏生鄗王允中、越王允功。元妃李氏生鄭王允蹈、衛紹王允濟、潞王允德。昭儀梁氏生豫王允成。才人石抹氏生夔王允升。孰輦......

  • 《金史》卷七十八 列傳第十六大綱 劉彥宗劉萼劉筈劉仲誨劉頍時立愛韓企先(子鐸)劉彥宗,子魯開,大興宛平人。遠祖怦,唐盧龍節度使。石晉以幽、薊入遼,劉氏六世仕遼,相繼爲宰相。父霄,至中京留守。彥宗擢進士乙科。天祚走天德,秦晉國王耶律捏裏自立於燕,擢彥宗留......

  • 《金史》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大綱 ◎孝友○溫迪罕斡魯補陳顏劉瑜孟興王震劉政孝友者,人之至行也,而恆性存焉。有子者欲其孝,有弟者欲其友,豈非人之恆情乎?爲子而孝,爲弟而友,又豈非人之恆性乎?以人之恆情責人之恆性,而不副所欲者恆有焉。有竭力於是,豈非難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