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高一試題 > 高一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複習檢測題

高一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複習檢測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自奮其志,自求其通,是一條極重要的語文學習規律。以下是爲大家分享的高一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複習檢測題,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高一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複習檢測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

“風”“雅”以後有李杜

蘇淵雷

李白和杜甫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他們繼承了詩三百篇以來美刺①比興的形式,楚騷一派芬芳悱惻的風格,漢魏樂府抑揚頓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麗的語調,而加以變化運用,又繼承又創新,寫出了許多完整美好的詩篇,不但豐富了中國古典詩歌的寶庫,而且也樹立起一塊古典詩歌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風”“雅”以後有李杜 。“風”偏於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於批評時政,是諷喻的。換一句話說,“風”大體是一種民歌,其中浪漫主義寫作方法多一些;“雅”大體是一種敘事詩,其中現實主義寫作方法多一些。因此,外國文學史上的理論(指“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搬到中國來,雖然也可以適用,但總覺得沒有“風”“雅”兩個字來得集中概括。而“騷”則兼有“風”“雅”之長,也就是兼有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之長。李杜作品同是從“風”“雅”“離騷”變化出來,但李偏於“風騷”,而杜則偏於“騷雅”。李杜風格形成流派之後,即取“風”“雅”二字而代之。從此,詩人由於性格和學識關係,不免 有所偏向。其間唯號稱“大家”的,得體兼風雅,追攀李杜,蔚爲一代的“新聲”。換句話說,就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互相結合,相得益彰。就此點論,則“風雅”——李杜這條線,始終貫串於兩千餘年古典詩歌的發展史中而未嘗間斷。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 ,幾乎同時出現在當時的詩壇,恰恰是那個充實而光輝時代的兩面鮮豔無比的旗幟。他們有時用一種清新剛健的調子,歌唱那統一繁榮、樂觀向上的時代;有時又以詩人特有的敏銳,帶着沉鬱頓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極而衰的苦難,並對苦難中的生靈寄予深切的同情。一句話,瀰漫着當時整個詩壇的是一派積極的浪漫主 義和現實主義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過複雜的生活遭遇,各以特異的風格,在最大的一致上,展現了那個不平凡時代整個民族的命運和動盪的靈魂。這就是偉大的詩人李白和杜甫爲什麼能夠在悠久的中國古典詩歌發展史上,始終站在詩歌藝術的最高峯,以全力陶鑄靈魂、鼓舞人心的緣故。

注:①美刺:實質上是對詩歌內容或讚美或諷刺。

1. 下列對“蔚爲一代的‘新聲’”在文中含義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指李白和杜甫創作的許多完整美好的詩篇。

B.指中國古典詩歌發展史上既反映民情又批評時政的詩篇。

C.指李白和杜甫之後,那些號稱大家的詩人所創作的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互結合、相得益彰的作品。

D.指李白和杜甫詩歌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精神。

2.下列解說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李白和杜甫的詩歌雖然同是從“風”“雅”“離騷”變化出來的,但李詩偏於“風騷”,而杜詩則偏於“騷雅”;“風雅”——李杜這條線,貫串於兩千餘年古典詩歌的發展史中。

B.中國古代詩歌的優良傳統,用“風”“雅”兩個字來代表,比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來得集中概括。

C.“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之所以成爲時代的兩面鮮豔無比的旗幟,是因爲他倆幾乎同時出現在當時的詩壇,而且各以“風騷”和“騷雅”見長。

D.李白和杜甫繼承了風、雅、離騷、漢魏樂府以及六朝聲律的優良傳統,展現了那個不平凡時代整個民族 的命運和動盪的靈魂,成爲“風”“雅”之後中國古典詩歌發展史上並峙的高峯。

3.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白和杜甫都運用了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都創作了能體現那個不平凡時代整個民族命運和動盪靈魂的作品。

B.李白和杜甫既繼承過去,又融合時代,爲中國詩歌開闢了一條寬廣而坦蕩的道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

C.在李白和杜甫風格形成流派之後的詩人,一般詩人或沿着李白流派的方向發展,或沿着杜甫流派的方向發展,而一些“大家”則沿着兼具李杜之長的方向發展。

D.李白總是用一種清新剛健的調子,歌唱那統一繁榮、樂觀向上的時代,而杜甫則總是以詩人特別的敏銳,挾着沉鬱頓挫的感情,預感到盛極而衰的苦難,並且寄予深切的同情,充分顯示了各自特異的風格。 。

二、課內文本閱讀(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題。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 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 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爲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爲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悽悽不似向前聲 ,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4.用簡明的語言概括琵琶女人生三個階段的特點,每點不超過7個字。(3分)

5.“春江花朝秋月夜”本是美好時光,詩人爲什麼此時卻倍感悲傷?(3分)

6.結合詩歌中的有關內容, 簡要分析“江州司馬青衫溼”的原因。(4分)

三、課外詩歌閱讀(23分)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7~10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陽樓

杜 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注:①此詩爲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遊岳陽時而作。

7.這兩首詩都寫登岳陽樓,但 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不相同的。試作簡要分析。(5分)

8.在李詩的頸聯、杜詩的首聯中任選一聯,對其所運用的表現手法作簡要賞析。(8分)

放言五首(其三)①

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復誰知?

注:①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爲江陵士曹參軍,寫了五首《放言》詩表達自己的心情。後來,白居易被貶爲江州司馬,在貶官途中,寫下五首《放言五首》奉和。

9.“贈君一法決狐疑”中的“一法”具體是指什麼方法?請說說你的理解。(4分)

10.結合詩的頸聯,簡析這首詩在表現手法上的特點。(6分)

四、文學類文本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題。

李白心靈裏的故鄉

車延高

①李白的故鄉究竟在何處,這些年始終沒有停止過紛爭。

②故鄉,其實就是一種回望,由現實裏的無意觸發,突然對自己最難忘最信賴最依靠的故土故地故人故情產生一種意念性的嚮往。它是抽象的具體,又是具體的抽象。基於這點,我們可以大着膽子學着詩仙的狂放,喝下幾杯酒,邁着醉步走進詩人心靈之門。這時, 你就會發現詩人心靈的故鄉是變化的多樣的唯美的抽象的。

③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從碎葉城到成紀,再折道江油,是十分漫長艱難的跋涉。那時的李白太天真,懵懂的眼睛在有節律的馬背上晃着。在沒有驛道的沙漠戈壁野嶺山道間,一行嗒嗒作響的馬蹄,在白天和黑夜裏騎着陽光和月色行走。就這樣直到馬蹄停在江油。回憶中,父母談到了碎葉城,李白像聽天書,那一段記憶是空白的,但他熟記着馬蹄,熟記着馬蹄踩踏疲勞和喘息時那種沉重的聲音,記得馬蹄後面的路彎彎曲曲,也記得馬蹄前面的路曲曲彎彎。停下來歇息時母親指着身後告訴他,馬蹄的那一頭是故鄉!但那時的李白想:最後一個馬蹄圓寂的地方,纔是他今世的故鄉。

④傳說李白出生時,母親夢見了太白金星,所以他名白字太白。夜空裏的星宿與月亮本身就是神祕的默契者。所以李白一生愛月。月是他發酵靈魂的種子,他一生愛月讀月寫月,留下了許多吟月歌月頌月的千古佳句。

⑤“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過去我只把它理解爲詩人的一種思鄉情懷,現在站在心靈的門檻上重新品讀,才明白在詩人的靈魂最深處,明月和故鄉是等量齊觀不分伯仲的。在詩人的精神世界,一輪皓月是皎潔的,它高懸於黑夜,不因陰暗而玷污自己,不因孤獨而放棄執著的操守。它高潔而不清高,有時一地清輝,有時平臥江湖之底,讓居住蓮花的清水磨洗出一個潔淨的靈魂。靜影沉璧,是詩人生命的寄託和嚮往。

⑥因此,詩人在舉頭和低頭之間,看到和想到的都是靈魂最後要歸去的地方。最後當詩 人的詩歌人生耗盡最後的靈感,才華和豪情開始憔悴。憔悴的身影已經引起了月光的同情和憐憫。他終於在採石磯將酒杯輕盈一擲,藉着酒力騰身一躍,入水捉月去了。月沒有拒絕他,隨着光影一零亂,他去了最好的存放靈感和才華的地方,將自己的名和太白金星融爲一體。

⑦“李白斗酒詩百篇”傳爲千古佳話,那是放大後的誇張。就李白的許多詩句看,詩人倘若喝得適量,酒入微醺,詩膽開張,真的是“口吐天上文”,“詩才比天高”。我們讀幾句詩人的詩膽被美酒浸泡之後從白雲爲簾的天邊摘來的句子,就有“句從天上落,人從帝鄉來”的感覺。酒本身不能給詩人創造靈感,但他卻在“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的癲狂中放大了詩人的詩膽。所以,李白愛酒,“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已經愛到了錯把酒香當故鄉的境地。一旦喝到“三杯通大道”,就進入無意、忘我的境界,什麼三綱五常皇帝老子都去了九霄雲外,這時的謫仙就有了“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霸氣。想象 和誇張伸拉出最大的張力,豪氣貫於天地之間,如排山雪浪直貫銀漢彩虹,大千世界浩蕩聯翩直撲眼底。這時,被稱爲詩仙的李白,端坐於酒香裏,一葉輕舟,夾岸桃花,舉杯邀月,“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⑧除了天空,人間最大莫過於土地。按照一脈相承的理念去想,在同根同宗的中國,其實遠行的遊子,無論走到哪裏,腳下的土地就是故鄉。

⑨“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在詩人的意想裏,峨眉山月和長安厚土、八百里秦川是橫跨時空的畫面組合。月 光普照,使我們無論走到哪裏舉頭都能望見故鄉的明月;土地博大,任我們走到哪裏腳下都踩着放大了的故土。詩句裏,李白借物寓意,把廣義的故鄉交代得那麼清楚。其實不論是現在落腳的土地,還是遠在記憶深處的故鄉,頭頂一輪月,與腳下一片土,就是照臨和被照臨的關係。對於後面的每一個腳印來說,前一個腳印所站立過的地方都叫故土,當最後一個腳印把自己踩進泥土,就是生命的歸宗。從這個意義上講,土地是每個人永恆的故鄉,而那些關於李白故鄉究竟在何處的紛爭未免顯得有些淺薄和世俗。

(節選自《新華文摘》,略有刪改)

11.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試簡要說明。(5分)

12.理解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義。(4分)

(1)一行嗒嗒作響的馬蹄,在白天和黑夜裏騎着陽光和月色行走。

(2)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13.文章第②段說“詩人心靈的故鄉是變化的多樣的唯美的抽象的”,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李白心靈的故鄉是變化的多樣的?結合全文簡要回答。(4分)

14.作者爲什麼說“那些關於李白故鄉究竟在何處的紛爭未免顯得有些淺薄和世俗”?談 談你的理解。(5分)

表達題(60分)

五、作文(60分)

15.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種感覺叫“寂寞”,古往今來,似乎它從未斷絕。李白說“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孟浩然說“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杜甫說“江村獨歸處,寂寞養殘生”。寂寞就是陳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寂寞就是杜甫的.“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寂寞就是白居易的“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寂寞就是李商隱的“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牀敵素秋”。然而,寂寞成就了李白、孟浩然、陳子昂、杜甫、白居易、李商隱,也成就了中國文學。置身當代,又有多少人大喊“寂寞”。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寂寞”?

請準確理解上述材料的含義,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參考答案

1.C 思路解析:由原文“唯號稱‘大家’的,得體兼風雅,追攀李杜,蔚爲一代的‘新聲’。換句話說,就是浪漫主義 與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互相結合,相得益彰”可知,C項最準確。

2.C 思路解析:根據文章最後一段來看,C項屬強加因果。

3.D 思路解析:D項表述過於絕對。原文爲“他們有時用一種清新剛健的調子,歌唱那統一繁榮、樂觀向上的時代;有時又以詩人特有的敏銳,帶着沉鬱頓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極而衰的苦難,並對苦難中的生靈寄予深切的同情”。

4.思路解析:在節選部分的第一節中,可以看出琵琶女少年時“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青年時“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老年時“老大嫁作商人婦”。

參考答案:(1)年少紅極一時,(2)年輕閒度風月,(3)老大獨守空船。

5.思路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從情與景的關係角度考慮抒情方式,“美好時光”“ 倍感悲傷”應爲樂景襯哀情;然後結合詩人的處境分析。

參考答案:這句詩採用了樂景襯哀情的手法。這句詩由“春江”“花朝”“秋月夜”三個名詞短語組成,每個短語 都是一種美好景象,每到此時,詩人聯想到家人的團聚、朋友的歡宴等,更加感到自己的孤獨淒涼。所以說“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6.思路解析:根據課文內容可知,白居易淚溼青衫有兩方面的原因:同情琵琶女的處境、身世, 感傷自己的遭遇、處境。符合這兩點即可。

參考答案:詩人淚灑青衫,主要來自兩方面:①感傷琵琶女的身世,正如詩中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卿卿。”琵琶女憤激幽怨的曲調已引發詩人情感的共鳴,琵 琶女對苦楚身世的傾訴,更是激起詩人深深的憐憫。②感傷自己的遭遇。詩人才華橫溢,譽滿天下,然而今朝淪落,幽愁悲憤;再加上朋友一別,更感孤寂難耐。“江州司馬青衫溼”既是詩人對琵琶女的同情與尊重,又是對當時社會不注重人才的抗議與控訴。

7.思路解析:此題考查對詩人思想情感的分析,可以從兩個角度思考:一是抓詩中能體現作者情感的關鍵字詞,二是從詩歌的整體感知。第一種方法可以從李詩中找出“愁心去”“好月來”等,杜詩“坼”“浮”“老病”“孤舟”“涕泗”。第二種方法,可以看出李詩是樂觀的,杜詩是悲愴的。

參考答案:李詩是詩人流 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遊岳陽時而作,詩人所表達的是快樂、喜悅的心情。大雁高飛,帶走了我心中的憂愁和苦悶,好月出山,彷彿山銜來了團圓美好之月。大雁多情,君山有意,愁去喜來,令詩人喜出望外。杜甫晚年漂泊荊湘一帶,登岳陽樓而作此詩,詩人表達的是一種漂泊流離、淒涼落寞的感情。沒有親朋的援助,既“老”且“病”,心中無限辛酸,眼望萬里關山,天下動盪不安,詩人不禁聲淚俱下,悲憤滿腔。

8.思路解析:此題靈活性較大,可選出自己比較有把握的詩句鑑賞。鑑賞詩歌的表現手法,要注意修辭手法和抒情手法。

答案示例:李詩頸聯運用誇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雲的情狀,同時這兩句想象奇特,在雲間“連下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杜詩首聯運用對比手法,抒寫人世滄桑的感慨。此聯敘事,看似平常,卻有深意。詩人年輕時,國家昌盛,久聞洞庭大名,心向往卻未能一遊,十分遺憾。而今,山河破碎,滿目瘡痍,已到暮年,此時登樓,不禁感慨萬千。

9.思路解析:從詩歌的前兩聯不難看出,這種方法不是“鑽龜”“祝蓍”,而是“三日”“七年”,即時間。

參考答案:是指要知道事物的真僞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10.思路解析:詩歌的頸聯是典型的議論,這與一般詩歌的寫景抒情手法有明顯不同。從整首詩歌來看,這首詩也不是一般的抒情詩,而是融入了議論和說理,表現了詩人對世事的洞悉。

參考答案: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在表現手法上,以議論爲詩,但寓哲理於形象之中,詩的頸聯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極通俗地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 要經過時間的考驗。詩歌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味。

11.思路解析:這句話冠於篇首,從全文來看,有交代寫作緣由 , 引出下文,與篇末照應的用意。

參考答案:引出後文,表明本文是針對李白故鄉之爭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從李白的心靈去探討李白的故鄉,與文章最後一句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

12.(1)思路解析:這是一個生動形象的比擬句,理解時可以提取關鍵詞句,結合前後文的意思整合。

參考答案:童年的李白跟隨父母騎着馬在陽光和月色中日夜兼行,在李白看來地上的陽光、月色被踩在了馬蹄之下,寫出了李白童年的天真。

(2)思 路解析:這是一個使用了誇張修辭手法的語句,可從李白詩歌的成就、影響角度分析。

參考答案:這句話用誇張的手法寫出了詩人微醺時思維的敏捷以及他的詩歌在唐詩中的崇高地位。

13.思路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思路的理解,可結合文章的結構層次回答。馬蹄——李白記憶裏的故鄉,月亮——李白靈感歸隱的故鄉,美酒——李白放大詩膽的故鄉,土地——李白腳下的故鄉。

參考答案:(1)從童年李白的經歷寫,馬蹄就是他的故鄉。(2)從李白一生吟月歌月頌月寫,月亮就是他的故鄉。(3)從李白愛酒飲酒寫,酒香就是他的故鄉。(4)從“人間最大莫過於土地 ”寫,土地就是李白的故鄉。

14.思路解析:從文章內容看,作者並不贊同人們對李白故鄉的 紛爭,也提出了自己對“李白心靈的故鄉”是“馬蹄”“月亮”“美酒”和“腳下”的土地的看法,希望人們拋開具體的地域,走進李白的心靈。

參考答案:李白的故鄉究竟在何處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走進李白的心靈裏的故鄉,感受李白心靈的追求、嚮往,放大 故鄉的文化意義。(或:在作者看來,重要的是研究李白有關月亮美酒土地的詩歌對後世的審美和影響以及他爲什麼能寫出這樣的詩來。)

15.寫作提示:上述材料談論的中心問題是“寂寞”,從材料的立意取向看,古今都有寂寞,古人都曾感受到了寂寞,但古人卻在寂寞中體味了生活,創造出驚人的文學成就。那麼,今人也應該能耐得住寂寞,堅守寂寞,把寂寞當成一首歌。從文體角度看,寫成議論性的散文比較容易出彩。

例文:

寂寞是一首歌

置身於現代紛亂的生活,每個人都難免會有一種寂寞的感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承受寂寞,超脫寂寞,享受寂寞的生活。

寂寞不是無聊,無聊只能說是對生命的一種折磨;寂寞是遠離喧囂尋找自己,擁有自我的寧靜;寂寞是形單影隻時聆聽來自心靈深處的聲音;寂寞不是心灰意冷,無所事事的庸俗;寂寞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寂寞更不是面對現實無力迴天,欲哭無淚的無奈茫然。

寂寞是一種意境,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隱逸淡泊;是深秋的梧桐,寒枝滴落滿院的寧靜。是靜夜的蟲鳴,於萬籟俱寂時刻,唱出纏綿的相思;是雪中的寒梅,獨放孤高的幽香。寂寞是一杯酒,是微醺他鄉的日子,夢裏夢外,炊煙如歌。

縱觀古今中外,那些數不勝數的名人,翻開關於他們的傳記,不僅讓人有些驚歎,彷彿他們生來就註定有不能與人爲伍的寂寞,即使置身於喧鬧的街市,他們如同步入荒涼的曠野,懂得給自己創造一個寧靜的心理環境,在熙熙攘攘喧鬧中尋覓到一個獨自徜徉的思想空間,破繭成蝶,翩翩浪漫。史鐵生獨坐輪椅,那份孤獨和寂寞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然而正是這種寂寞,卻萌發了他寫作的衝動,幾十年來筆耕不輟,成就了非凡的人生。這是他耐得住寂寞的結果。還有衆所周知的貝多芬,在他寂寞的無聲的世界裏,卻創造出輝煌的英雄交響樂。

寂寞是避開塵世的紛擾,拒絕人生無意義的消耗,淨化心靈,昇華自我。也許正是寂寞纔會使你感受到生命的真實,擁有一片寧靜,獲得積極的人生思考。科學巨匠愛因斯坦曾教誨人們:千萬記住,所有那些品質高尚的人都是孤獨的——而且必然如此——正因爲如此,他們才能享受自身環境中一塵不染的純潔。

寂寞是人生中一顆蓄積力量、萌發希冀的種子,終究會在心靈這塊肥沃的土壤裏綻放出絢麗多彩的花朵。耐得住一份寂寞,人生也就多了份穩重。寂寞中少了份浮躁,多了份思索。懂得思索寂寞,也就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生活。在思想浮躁的今天,我們不妨唱一首“堅守寂寞”的人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