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八年級試題 > 2012年春學期八年級語文單元檢測試題(附答案)

2012年春學期八年級語文單元檢測試題(附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2012年春學期八年級語文單元檢測試題(附答案)
5 Y k j 2012年春學期八年級語文單元檢測試題(附答案)
第一部分 (共10分)
1 閱讀下面文字,把文中加點拼音所表示的漢字和加點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方格內。
這是一家四口相依相偎的溫馨合影。父母含辛rú( )苦,卻又樂此不疲。雙胞胎匍匐而臥,寫滿稚( )氣的笑臉,盪漾着享受呵護的滿足。他們在父母的春風微雨中細zī( )慢長,卻已分明讓人感覺到那即將迸( )發的生命活力。

2 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有錯誤的是 ( )
A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揚州瘦西湖風景最美的時節。
B 《敬業與樂業》節選自《飲冰室合集》(中華書局1936年版)。
C 誰不希望災區人民早日走出地震的陰影!
D “敬人者,人恆敬之”的上句是“愛人者,人恆愛之。”
3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錯誤的是( )
A 看着小表弟模仿老奶奶走路的樣子,真令人忍俊不禁。
B 有極個別同學對班級事務總是漠不關心,這是缺乏集體意識的一種表現。
C 林文在摘抄優秀作文的時候,總是斷章取義,攝其精華,反覆誦讀。
D 大凡見異思遷的人,很難在某一領域取得突出的成績。
4 下列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作爲日益影響着我們學習和生活的網絡,它對我們充滿了新鮮和好奇。
B、我們要在複習中克服沒有計劃的毛病。
C、這次會議規定每一位發言者時間最多不能超過30分鐘。
D、我們應當儘量避免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
第二部分 (共140分)
5 根據提示補寫句子或填寫課 文原句。(8分)
(1) 只辱於奴隸人之手, ,不以千里稱也。
(2) ,安求其能千里也?
(3) 獨學而無友, 。
(4) ,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5) ,只見一斑。
(6) 爲山九仞, 。
(7) 鳥是人類的朋友,自古以來也是詩人歌詠的愛物。請你寫出含有鳥名的古詩句(連續兩句)。 , 。
6 專題與語文實踐活動。(10分)
鳥是天空的精靈,是樹木的花 朵,是人類的朋友。相信你在學習了“鳥”專題後,一定會有許多收穫。現在,請你參與到某校八(1)班舉行的“人類和鳥”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來,期待你有精彩的表現。
【活動一:知識積累】請寫出一個你熟悉的含有“ 鳥”字的成語,並談談你的理解。
(提示:可解釋,可談啓發或感悟。2分)
成語: 理解:
【活動二:資料蒐集】李華是校刊編委,他蒐集到一篇關於“人類與鳥”的文章,準備推薦給編輯部,下面是從中摘抄的一段文字:
天高任鳥飛,萬古人類情,鳥是人類的良師益友。鳥類在遠古時候就已經在爲人類服務了。以前沒有鍾,人們就用雄雞報曉來確定時間; , ;以前沒有預報天氣的先進設備,人們就總結出燕子低飛是下雨的前兆。可見,鳥類是國家的巨大自然財富,也是人類生存的必備資源。讓我們合理利用和積極保護鳥類資源,樹立愛鳥護鳥的精神,讓鳥類把我們這個可愛的世界點綴得更加五彩繽紛。
請你仿照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式,再舉一個鳥類爲人類服務的例子,將原文補充完整。
, ;(2分)
【活動三:推敲語句】上面的文段中有兩處語病,請你幫忙修改,將改正後的語句抄寫在橫線上。(2分) (1)
(2)
【活動四:口語交際】校刊編輯部很快印發了本期校刊的樣稿,徵求大家的意見。細心的你發現,本期校刊雖然內容豐富,文字優美,但缺少配套的圖片資料,顯得美中不足。於是,你這樣向校刊編輯部提建議:

(要求:規範得體、簡明連貫。4分)
7詩歌賞析(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上闕四句中有兩句通過人物的外在行爲來寫主人公的內心哀愁,將它們找出來。(2分)

(2)下面兩個句子都寫了“愁”,請簡要說出它們在內容和寫法上的不同之處。(4分)
①只恐雙溪 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②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文言文閱讀(13分)
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爲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8.說說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或用法。(4分)
(1)樂民之樂者( ) (2) 民亦樂其樂( )
(3)樂以天下 ( ) (4)賢者亦有此樂乎( )
9.用“/”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劃兩處) (2分)
爲 民 上 而 不 與 民 同 樂 者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文言句。(4分)
⑴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1.對於孟子提出的什麼是真歡樂,你是怎樣理解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海洋是未來的糧倉》(14分)[來源:學_科_網]
①人口劇增,資源短缺,這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顯然,能否妥善地解決這一問題,直接關係到人類未來的生死存亡。
②資源短缺的表現之一,是可耕土地資源不足,糧食生產的增長趕不上人口的增長。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許多人紛紛發出警告:地球將無法養活超過100億的人口。然而,一些樂觀的人士反對這種危言聳聽的說法。他們認爲,雖然陸地上可耕地的開發已近極限,但地球上還有廣闊的海洋可供開發,大海完全有可能成爲人類未來的糧倉。
③當然,海洋所能提供給我們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糧食——大米、小麥和玉米等,而是廣義的糧食——其他的能夠滿足人類營養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學家指出:僅僅是位於近海水域自然生長的海藻,每年的生長量就已相當於目前世界小麥年產量的15倍。如果把這些藻類加工成食品,就可以爲人類提供足夠的蛋白質。
④其實,把藻類作爲食品,我們並不陌生。僅以我國沿海來說,人們比較熟悉的可食用藻類就有:褐藻類的海帶、裙帶菜、羊 棲菜、馬尾藻;紅藻類的紫菜、鷓鴣菜、石花菜;綠藻類的石蓴、滸苔等。它們在人工的精心養殖下,產量正在不斷增加。其中僅海帶一種,目前年產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狀態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見增產潛力是多麼巨大!在國外,人們還培育出一種藻類新品種,據說在1公頃水面上生產的這種藻類,經加工後可獲得20噸蛋白質、多種維生素以及人體所需的礦物質。這相當於陸地上耕種40公頃土地生產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類營養物。
⑤除海藻類,海洋中還有豐富的肉眼看不見的浮游生物。有人作過計算,若能把它們捕撈出來,加工成食品,足可滿足300億人的需要。當然,前提是,不破壞生態平衡。
⑥至於海洋中衆多的魚蝦,則更是人們熟悉的食物。儘管近海的魚蝦捕撈已近極限,但我們還可以開闢遠洋漁場,發展深海漁業。例如南極的鱗蝦,每年的產量可高達50億噸,我們只要捕獲其中的1億-15億噸,就比當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魚量多出1倍以上。何況,在深海和遠洋中還有許許多多尚未被我們充分開發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潛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綜上所述,說大海是人類未來的糧倉,一點兒也不誇張。
12第①段中加點的詞“之一”能否去掉?爲什麼?(2分)
答:
13第②段中提到了“資源短缺的表現之一,是可耕土地資源不足”,其實,“資源短缺”的表現還有很多,作者爲什麼沒有具體加以說明?(2分)
答:

14文中能替換第①段劃線句中“妥善地”一詞的語句是 (2分)

15第⑥段中劃線部分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形象地說明了
(4分)。
16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結 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去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海洋存亡,匹夫有責”的理解。(4分)
答:
閱讀《“自知之明”另說》(12分)
①人貴有自知之明。語出老子《道德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②自知之明,就是對自己非常瞭解,瞭然於心。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對待他人,從而立足於社會。所以古人提倡:人貴有自知之明。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人要首先全面瞭解自己,清醒認識自己,然後才能戰勝自己,發揮自己,進而有所成就。
③但實際生活中人們在日常運用這句名言時,往往強調的是人要認識自己的短處、缺點、侷限。一般來說,如果是夫子自道,那這句話就是表示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少斤兩,能幹多大的事情,不要自不量力;如果是議論別人,那這句話就是在批評他過於張狂,驕傲自滿,妄自尊大。因而,一說到自知之明,人們就會很容易想起紙上談兵的趙括,志大才疏的馬謖,色厲內荏的袁紹,好大喜功的苻堅。
④其實,要全面地理解這句話,真正做到人貴有自知之明,更重要的是問題的另一方面——人還應該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長項、優點,特別是自己的潛質。
⑤《史記?淮陰侯列傳》記了一段韓信與劉邦對話,劉邦問曰:“我能帶多少兵?”韓信曰:“陛下不過能帶十萬。”劉邦曰:“你能帶多少?”韓信不客氣地回答:“臣多多而益善耳。”後來就留下一句成語: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不過人家韓信也不吹牛,東征西討,屢戰屢勝,最後連劉邦也不得不評價說:率兵百萬,攻無不克,我不如韓信。韓信就是有自知之明的典型,他對自己的能力瞭如指掌並充滿自信。
⑥李白在《將進酒》裏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也是對自己能力和長項有自知之明的表現,幹別的咱未必行,要論寫詩,捨我其誰?事實也正是如此,李白的詩歌成就,使他成爲浪漫主義詩歌的高峯,怎麼評判都不誇張,所以後人稱他爲“詩仙”,盛唐氣象的代表。誠如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評價:“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⑦游泳名將菲爾普斯,參加北京奧運會前就放出豪言,要拿下八塊金牌。與其說他是狂妄自大,不如說他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實力和水平前提下的一種科學預期。果然,正如他事先預料的那樣,他在泳池裏所向披靡,一鼓作氣,八奪金牌,七破紀錄,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戰績,也創下了奧運會歷史的奇蹟。他的自知之明,就是對自己的水平和潛質的充分認識和堅定自信。[來源:學_科_網]
⑧神七宇航員翟志剛,也是個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的自知之明,就是對自己的技術水平高度自信,對自己的心理穩定能力充分肯定,對自己的身體素質瞭如指掌,對自己面對特殊情況的應變能力心中有數。而“知人者智”的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也評價說:翟志剛操作能力突出,心理素質好,尤其是情緒穩定性和危機處理能力很強。也從另一方面印證了翟志剛的“自知者明”。所以,他雖然在“神五”、“神六”航天員選拔中兩次落選,但仍對自己充滿信心,多次主動請纓出征,並最終圓滿完成了“神七”的飛行任務,成爲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
⑨從韓信到翟志剛,他們的自知之明,都非常有效地幫助自己勇於挑戰,超越自我,發揮特長,挖掘潛能,自知之明成了他們走向成功的助推器。無疑,謙虛謹慎是美德,但走過了頭就成了缺乏自信;能認識自己的侷限和缺陷是清醒,不瞭解自己的長項和潛能則是悲劇。所以,如果既然知道自己“我行,我能行”,就千萬別壓抑自己,不妨學學阿基米德的豪氣干雲:“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
⑩總之一句話,“人貴有自知之明”,不 是用來泄氣的,而是用來鼓勁的。
17 作者針對“人貴有自知之明”這一名言闡發的新觀點是什麼? (2分)

18文章③~⑧節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4分)



19.第9節中“無疑,謙 虛謹慎是美德,但走過了頭就成了缺乏自信;能認識自己的侷限和缺陷是清醒,不瞭解自己的長項和潛能則是悲劇。”這句話應該怎樣理解?(2分)



20.結合自身實際,談談我們中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應怎樣才能做到作者極力主張的“自知之明。”(4分)


閱讀《樵 夫》(17分)
①我又聽到了泥土的聲音。
②匍匐在綠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緊緊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視着,幾乎是貪婪般地嗅着那久違了的氣息,我分明聽到了泥土細膩而真實的呢喃聲。我合掌,側耳良久,然後我張開掌,泥土又順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開去。一陣令人心悸般的愜意透過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無端地就舒坦起來。
③我擡頭仰望着碧藍的天空,此時,天空一塵不染。而遙遠處山巒逶逶迤迤,像一幅寫意畫,線條像被水墨潑着,滲浸無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見盡頭的橙綠,近處的稻穗已是搖搖曳曳。滿眼的青和橙綠,這是多年已沒有過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顫慄起來。然後,頭又俯下去,我幾乎是貼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 無邊無垠的橙綠湮沒了。我又聽到泥土細細的聲音,那聲音輕輕的,那麼幽悠,那樣靜穆,那般叫人無法言說,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聽到。
④稻穗抽出來了,趨於成熟。我坐起來,我看着西天邊那輪爽朗的落日。我撫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葉子,我搖了一下,便攪動了一團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時完全安頓下來,久居都市被塵囂侵擾的心靈,陡地就回歸到寧靜中,虛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⑤在一輪落日的霞光裏兩個大叔扛着鋤頭走過來,他們在不遠處停下。我聽到他們的對話,他們說,要曬田了,稻要熟了。他們用鋤頭就給田埂開了一個缺口。我聽見他們用腳還在泥土上跺了跺。他們的褲管高高捲起來,然後拄着鋤頭在絮說着,他們的對話簡潔,交談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雖然沒有聽見他們說什麼,但我明白他們的交談絕對與名利、權力無關,我曉得他們多半說着他們眼前的莊稼。
⑥這是我兒時曾有的記憶。這幅景象越發讓我感動,我眼裏幾乎噙着淚水,這記憶使我於艱難苦澀時嚼之如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頭一浪一浪翻開,跳躍着令人心顫的黑亮黑亮的光澤。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莊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莊稼人只有當他們的腳踩在泥土上時纔會彎下他們的腰。他們不僅僅是對土地接觸,而是在親近生命。父親就對我說,種莊稼的,只有雙腳踩在泥土裏,心纔會踏實。我想,他們纔是 偉大的哲學家。苦麼?苦;累麼?累。但父親即使在兩腿粘滿泥土時,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來。父親說是泥土給了他生命。
⑦太陽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腳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後扛着鋤頭走了。此時,夕陽的餘輝與天與地合起來。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聽到泥土細膩中夾雜着的嗶剝聲,那是泥土在發酵,那是莊稼在抽節,那聲音讓人心顫,它讓人虛空的心充盈起來。
⑧人,狂躁不安時抑或怨憂難解時,你去親近土地,聆聽泥土的聲音吧。那聲音像天籟之音,它使人寧靜使你的心空一塵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雙手捧着一把泥土,然後,張開掌,泥土順手心落下,又浸洇開去。我又聽到泥土的呢喃聲。
21本文是以什麼爲線索來組織材料的?(2分)

22結合語境,揣摩第⑥段劃橫線句子的含義極其在文中的表達作用。(4分)
含義:
表達作用:

23文章一連四次寫“我”匍匐在土地上,五次寫“我”聽到了泥土的聲音。作者這樣寫,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感情?(2分)


24本文在內容、結構、語言和寫法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特色,請你就其中某一方面舉例分析。(5分)


25作家韓少功在《土地》一文中曾說:“總有一天,人們終究會明白綠遍田涯的大地乃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比任何東西都重要的多。”讀完本文後,結合你對土地的認識 ,就你感觸最深的一點,談談自己的感受或體會。(4分)


26作文(共60分)
有這樣一種聲音,會讓你覺得是耳邊輕柔的呼喚,低聲的訴說;
有這樣一種聲音,沒有多餘的技巧,卻能喚起你靈魂深處的良知和責任;
有這樣一種聲音,會帶給你心靈的震撼,會讓你心中盛滿感動。
請以“有這樣一種聲音”爲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②不少於600字,不出現真實校名、人名;
③書寫工整規範。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