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八年級試題 > 八年級語文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八年級語文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一、基礎知識及應用

八年級語文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1.選出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 )

A.簌簌(sù sù) (sì)淚 舉提筆(zhǔ) 王子(yóu)

B.使(chāi) 些小費(hāng) 色(yùn) 憧憧(cōng cōng)

C.唏噓(xī xū) 女(gōng) 歉(jioù) 娓娓動聽(wěi wěi)

D.氏(zhā) 嗚(yè) 見(piē) 悲(tòng)

2.下列詞語中共有4個錯別字,把它找出來並訂正

頹唐 狼籍 變賣典責 萬籟俱寂

黯淡 酬謝 飲氣吞聲 情不自經

( - )( - )( - )( - )

3.根據提示,填寫課文原句

(1))________,天涯若比鄰。天爲在歧路,________

(2)________,卻話巴山夜雨時。

(3)落紅不是無情物,________

(4)我由現在追想當時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見着她的容態,________________

4.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爲“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點出送別的地點,第二句則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

C.頷聯是說,詩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勸慰杜少府,不要在臨別之時像小兒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淚。

(2)這首詩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請說說它好在哪裏。

二、閱讀。

(一)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牀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雲:“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絕良久。月餘亦卒。

5.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1)王子猷、子敬俱病 篤:

(2)何以不聞消息 都:

(3)語時不悲 了:

(4)便索輿來奔喪 輿:

(5)弦既不調 調:

(6)因絕良久 慟:

6、.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慟絕良久,月餘亦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子猷憑什麼斷定子敬“已喪”?這反映了什麼?

8.子猷在子敬死後月餘也亡,造成此情況的原因有哪些?

(二)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着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景,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經抱了硃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裏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9.選文寫一般人過鐵道是“跳下去又爬上去”,寫父親過鐵道時,“跳”改成了(寫文中相關的語句)□□□□□□,“爬”改成了“□□□□□□□□□□□□”,突出了父親過鐵道的________。

10.“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表現了父親和兒子之間互相關愛的感情,從兒子方面說,是爲了________,從父親方面說是爲了________。

11.我爲什麼兩次流淚?選出理解正確的一項

( )

A.看到父親經過努力爬過了鐵道,爲父親終於克服了困難達到目的而激動得流淚。

B.看到父親爲了給自己買橘子艱難地爬上爬下,爲父親對自己的愛感動得流淚。

C.看到父親年齡已大,身體肥胖,行動不便,爲父親的健康擔心而流淚。

D.想到家境慘淡,父親失業,祖母病逝,爲父親禍不單行的境遇難過得流淚,老師筆記《八年級上學期 。第三單元?單元自測題》。

12.《我的老師》中“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裏,對你是多麼的依戀!”用呼告的形式,表達了一種強烈而親切的感情。請模仿這種寫法,在選文最後方框處寫一句話,表達對父親強烈的愛的感情:

親愛的爸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牽着母親過馬路

①週末下午攜妻兒回家,年近花甲的母親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買點好菜招待我們。母親說:“你們回來,媽給你們煮飯,不是受累,是高興呀!”我便說:“我陪你去吧!”母親樂呵呵地說:“好,好,你去,你說買啥媽就買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橫穿一條馬路。正是下班時間,大街上車來車往,川流不息的人羣匆匆而行。年齡大了,母親的雙腿顯得很不靈便。她提着菜籃,挨着我邊走邊談些家長裏短的生活瑣事,我寬容地耐心地聽她訴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母親這把年紀,自然絮絮叨叨,別人不願聽,兒女們還能不聽?

③穿過馬路,就是菜市了。母親突然停了下來,她把菜籃挎在臂彎,騰出右手,向我伸來……

④一剎那間,我的心靈震顫起來。這是一個多麼熟悉的動作呀!

⑤上小學時,我每天都要穿過一條馬路才能到學校。母親那時在包裝廠上班。學校在城東,廠在城西,母親擔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過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橫穿馬路時,她總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牽着手走到馬路對面。然後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囑:“過馬路要跟着別人一起過……”

⑥20多年過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長成一雙男子漢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經變成柏油路,昔日年輕的母親已經皺紋滿面,手指枯瘦,但她牽手的動作依然如此嫺熟。她一生吃了許多苦,受了許多罪,這些都被她像掠頭髮一樣一一驚散,但永遠也抹不去愛子的情懷。

⑦我沒有把手遞過去,而是伸出一隻手從她臂彎上取下籃子,提在手上,另一隻手輕輕握住她的手,對她說:“小時候,每逢過馬路都是你牽我,今天過馬路,讓我牽你吧!”母親的眼裏閃過驚喜,笑容盪漾開來,像一個老農面對豐收的農田,像一個漁民提着沉甸甸的魚網……

13.第①段中寫“年近花甲的母親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寫“母親的眼裏閃過驚喜”

(1)母親爲什麼喜不自禁?

因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親爲什麼眼裏閃過驚喜?

因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④段中“我的心靈震顫起來”的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週末回家做了些什麼?請用簡潔的語言分三點概括。(第一點不超過8個字)________

16.第⑥段敘說許多方面都發生了變化,惟獨母親“牽手的動作依然如此嫺熟”。這樣寫採用了什麼手法?在表達上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敘述,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 )

A.這篇散文的重點是寫“我”牽着母親過馬路,文中也回憶了小時候母親牽着“我”的小手過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親,不僅僅是“我”的母親,也是包括讀者在內的大家的母親,同時也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徵。

C.這篇文章以敘事爲主,精選了生活中的一個片斷,將熾烈的感情寓於字裏行間,語言平白如話,質樸無華。

D.文章最後一段連用兩個比喻句,生動形象地表露了母親欣慰、滿足和喜悅之情,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18.這篇散文寫得很感人,(1)你認爲最使自己感動的內容是什麼?(2)你受到了什麼啓發或教育?(能恰當引用古詩文、語言優美者可另加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籍——藉 責——質 氣——泣 經——禁3.略。

4.(1)C,不是作者要去做官,而是杜少府。(2)自古以來,寫離別的詩作大多情感悲傷、基調低沉,而王勃的這兩句詩則全無悲傷之情,寫得昂揚樂觀,能給朋友以安慰和鼓勵,這種對待離別的積極態度值得稱道。

(四)5.(1)(病勢)沉重(2)總,竟(3)完全(4)轎子(5)協調(6)大哭 6略、 7.兄弟倆都病得很重,而子猷又聽不到子敬的消息,就推斷家裏人故意將子敬去世的消息瞞着他。這從側面反映了他們兄弟之間的深厚感情。 8.一是子猷當時病勢沉重,二是因自己的骨肉兄弟之死而極度悲傷。

9.慢慢探下身;用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艱難。

10.照顧父親用行動表示對兒子的關愛。

11.B 這兩次流淚是兒子理解父親深沉的愛後的理解的淚和離別的淚。

12.略,這是一道仿寫題,寫出的句子要能表現對父親強烈的愛的感情即可。

13.(1)看到兒子攜妻兒回家(看望自己)(或:看到兒子一家回來看望自己)(2)覺得兒子懂得了事理。(或:聽到兒子“今天過馬路,讓我牽您”這句話。或:看到兒子長大了,成熟了。或: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14.“我”看到一個多麼熟悉的動作。(或:“我”看到年近花甲的母親“騰出右手,向我伸來”。)

15.(1)陪母親買菜。(2)聽母親訴說(嘮叨)。(3)牽母親過馬路。

16.對比手法;突出了母親愛子的感情之深。

17.B “B”項將本文的中心無限擴大了。

18.要點示例一:(1)母親牽着“我”的小手過馬路,“我”牽着母親過馬路,這兩次牽手。(或:即寫母親對兒子的愛的呵護,也寫了“我”對母親的回報。)(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點示例二:(1)母親對兒子的摯愛。時光雖然流逝,但她牽手的動作依然如此嫺熟。(2)“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母愛真是太偉大了,正是這樣偉大的母愛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角度自選,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