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現代詩 > 現代詩《父親的帽子》

現代詩《父親的帽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導語: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現代詩《父親的帽子》,供大家參考學習。

現代詩《父親的帽子》

父親站在家門前的銀樺樹下

衝我揮手

樹冠巨大的濃蔭

就要下起一場綠雨

從古老的安寧河谷中

吹來一陣風

母親和我眨了眨眼

睜開眼睛的時候

父親已挑選好各種帽子

漁夫帽、禮帽、太陽帽

不同盈缺的月亮

從他頭頂升起落下

夜色將他的眸子

漸漸包裹,看不分明

父親就這樣戴着帽子

穿行於大街小巷

身影變得越來越小

彷彿走進了帽子

空心的深處

門前的樹冠不再落雨

也不常有鳥從雨中飛出

有一天風突然掀走了

父親的帽子

醒目的銀髮在空中

躍動翻飛

那一瞬,彷彿新生的父親

重返人間

點評

在一首詩的寫作過程中,第一時間進入詩人心中的元素會是什麼?一個詞?一句話?一種情緒?或者一個形象?經過感受與體驗的加深而沉澱在記憶之中,發酵後不期然來到的這些元素,既可能是觸發一首詩的誘因,也可以成爲理解與闡釋一首詩的“詩眼”,還會是聯繫詩人總體寫作的主題與技藝特徵的密碼。

《父親的帽子》一詩中,“帽子”即是那個觸發詩歌情緒到來的意象。當然,它之於詩人的意義或許是獨特的、個人性的,雖然從詩歌接受角度看,讀者希望讀到的是一個帶有普遍情感意義的“帽子”。詩歌寫作就是將這種獨特性、個人性與人的共通情感與價值建立關係的過程。可以說,建立關係的方式(或詩歌技藝)有多種,在這首詩中,我們看到,詩人由“父親的帽子”構想出的情境世界介於現實與超現實之間。第一節帶有極強畫面感的場景,彷彿記憶中的一場告別,樹冠和父親的帽子,促成了現實與超現實的關聯。樹有冠,人戴帽,到底是人在樹下,還是人即樹?這種混淆與模糊感正是詩意的發端。詩中雖有母親和我的`出場,但父親卻始終處在我們(母親與我)的視角中,他是被我們看着的,換言之,他是離去的,被我們回憶起的。

帽子,聯繫着戴過它的那個人,在這首詩中,似乎這也不是一頂具體的帽子,而僅作爲與父親相關的那個喚起詩人記憶的詞語。因此,各種各樣的帽子出現了,帽子起舞,帽子將人戴進它“空心的深處”。“空心的深處”正是詩人將逝者安放的所在——不滅的記憶,詩人隨時可以調取它。於是,整首詩彷彿充滿動感的回憶,塑造出了栩栩如生的父親的形象。作爲一首懷人之作,此詩爲我們營造了一幅超現實畫面,寧靜又含蓄、深邃而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