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寡人之於國也》導學案

高中文言文《寡人之於國也》導學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導語:“道”是指王道,與當時盛行的霸道是相對的。“得道”即爲施行仁政。孟子周遊列國,爲的是向各國統治者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張。

高中文言文《寡人之於國也》導學案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特點

2、掌握孟子的一些名言和《孟子》中的成語

3、理解孟子主張行仁政,重視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積極思想

二、教學重點: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教學難點: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說理,氣勢充沛的論辯方法

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

【知識鏈接】

一、作者介紹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一書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一個最大的儒學大師,一向被認爲是繼承孔子學說的正統,後世將他和孔子並稱。他曾拒楊墨,反縱橫,維護和發展了儒家學說,對當時和後世思想界影響很大。

《孟子》在寫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於雄辯,具有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筆墨酣暢的風格;採用了多種方式方法進行辯論,邏輯謹嚴。其中最多的是各種發問的方式方法,時而提問,時而設問,時而反問,運用自如,靈活多變。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陳述事理,辯論是非。

二、創作背景:

《寡人之於國也》選自《孟子·梁惠王》,是該篇上部分的第三章,題目是編者加的。 “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韓非子·五蠹》)孟子所處的戰國中期,“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爭強,勝者爲右”(劉向《戰國策序》)。各國諸侯爭城奪池,角逐武力,蠶食鯨吞,征戰不斷;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熱,朝不保夕;社會混亂,禮制崩壞,世風傾頹,劇烈動盪。權勢與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視爲天道,攻伐凌侵被視作合理,由大國以“力”統一天下的態勢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後,魏又稱樑,魏惠王又稱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於魏國在幾次重大戰役中慘遭失敗,失去了昔日的強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詞厚幣以招賢者”,爲振興魏國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賢”應邀來到魏國。梁惠王對孟子說:“寡人不佞,兵三折於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醜之。叟不遠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將何以利吾國?”孟子則以“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對答,指出專言求利的嚴重危害性和躬行仁義的重要意義。二人另一次會面是在禽獸嬉遊的池沼邊上。梁惠王得意地問孟子:“賢者亦樂此乎?”孟子以“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對答,並通過歷史事實的對比,證明了賢者“偕樂”與不賢者“獨樂”有截然不同的結束:文王關愛百姓,百姓愛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樂,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樂。正是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有了進一步瞭解,於是有了《寡人之於國也》這麼一次傳誦千古的政事問答。

學習過程:

一、學生迅速誦讀課文,讀準字音,是通假字的註明。

(1)棄甲曳()兵

(2)塗()有餓piǎo ()

(3)雞豚()狗彘()之畜()

(4)數()罟()不入wū ()池

(5)無()失其時

(6)謹庠()序之教

(7)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義

二、通過閱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一共七段,可以分成幾部分?每段的內容是什麼?

(學法指導:本文通篇對話,要分層,就要大體瞭解每部分的內容,對課文了解後再去分層)

三、研讀課文第一部分,完成下列問題.

1. 解釋重點字詞.

河( )內兇( ) 鄰國之民不加( )少

2. 翻譯重點句子。(指導:注意句式特點和重點字詞的落實)

(1)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

(2)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3、文段小結:

本段寫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國之道與“鄰國之政”進行比較,說明自己的治國措施和“鄰國之政”並無本質區別。

4、誦第一自然段.

四、研讀第二部分,完成下列問題.

1、解釋重點字詞.

兵刃既( )接 棄甲曳兵而走( )

或( )百步而後止 直( )不百步耳 是( )亦走也

2、翻譯重點句子。(指導:注意句式特點和重點字詞的落實)

(1)不可,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

(2)王知如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

3. 文段分析,思考。

(1)孟子對梁惠王這個疑問是如何分析的?(或: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並無本質區別的?)

(2)對“五十步笑百步”喻義如何理解?

(因 “五十步笑百步”的喻義理解是本文的教學難點,所以,應採取學生廣泛討論、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師稍作點撥分析)

4、背誦第二部分。

五、研讀第三部分,完成下列問題.

1.解釋重點字詞.

不違( )農時 斧斤以( )時入山林 謹( )庠序( )之教 申( )之以孝悌之義( ) 然而不王( )者 王無罪( )歲 狗彘食( )人食( )而不知檢( ) 塗( )有餓殍而不知發( )

2、翻譯重點句子。(指導:注意句式特點和重點字詞的.落實)

(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塗有餓殍而不知發.

3.文段分析,思考。

(1)提問: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學生找出並畫出三組排比句。

(2)提問:當採取了這些合理發展生產的措施後,產生的效果是什麼?

要求學生找出並畫出排比句,各自朗讀,合書回答。

4、背誦第三部分。

六、小結.

七、當堂檢測。

1.默寫第一自然段.

2.背誦第二部分.

[延伸閱讀]閱讀下文,完成文後要求。

孟子見梁惠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①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雲,沛然④下雨,則苗浡⑤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提示:這一章孟子論述了“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張國家統一。實現統一,孟子反對殺人,也就是反對戰爭。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統一天下。

[譯文]孟子謁見梁惠王,出來以後,對人們說:“遠遠打量,不像個國君的樣子;走近以後,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氣勢。他驀地問我:‘天下要則那樣能夠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說:‘天下歸於統一就會安定。’‘那麼誰能統一天下呢?’他又問道。‘不隨便殺人的國君能統一天下。’我回答道。‘那麼又有誰來追隨他呢?’他又問。我回答說‘天下的人沒有誰不願擁護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長情況嗎?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會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現降雨雲,並降下大雨,那禾苗就會生機勃勃地重新生長起來。像這種情況,有誰能改變呢?現在各國國君,沒有誰不是殺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隨便殺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麼普天下的人民都會伸長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這樣,老百姓歸附擁戴他,就像水流向低處,湍急迅猛,什麼也擋不住啊!”

答案:

一、①yè②tú塗通假字,同“途”,莩 ③tún彘xù④cùgǔ洿⑤wú無通假字,同“毋”⑥xiáng⑦頒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

二、全文可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梁惠王爲自己“盡心於國”,而“民不多加”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依據梁惠王有通過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願望,孟子幫助他認識到在政治上與鄰國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災的好事而已,本質上並沒有區別,使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據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戰國時國君所有的“統一天下”的宏願,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張,即減輕徭役、發展農林牧漁生產而使民“不飢不寒”,並在此基礎上興辦教育等具體措施和要求,並強調指出,只有通過解決人民經濟生活的問題而取得人民擁戴,才能稱王於天下。

三.1. 黃河 穀物收成不好,荒年 更

2. (1)瞭解一下鄰國的政治,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

(2)鄰國的百姓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爲什麼呢?

四.1. 已經 逃跑 有的人 只是,不過 代詞,這

2.(1)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 。

(2)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2) (1) 孟子以戰爭中“五十步笑百步”爲喻,說梁惠王的“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與鄰國統治者的治國不盡心實際上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只是形式上數量上的不同而已。

(2)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這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說:“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認爲自己對待百姓的政策比鄰國都好,但孟子卻指出,魏國的政策雖好一些,但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說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五、1. 違背,違反 按照 謹慎,認真從事 反覆陳述 道理

爲王,使天下百姓歸順 歸罪 吃,動詞 食物,名詞 制止,約束

道路 打開糧倉,賑濟百姓

2、(1)認真的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覆將給百姓聽。

(2)這樣還不能使天下歸服的,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情.

(3)豬狗吃掉了百姓的糧食卻不加以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曾想到打開倉廩加以拯救。

3.(1)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人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2)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記孟子答梁惠王問所講的幾段話,主要內容是闡明王道政治的。先針對梁惠王的疑問,用比喻說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後正面論證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歸順。孟子託言古制,提出“五畝之宅”、“百畝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實際上是無法實現的,但主張減輕勞役、發展生產、興辦教育、利民保民,還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積極思想。

全文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論證嚴密,說服力強,全文圍繞“保民而王”的觀點,首段先寫梁惠王質疑,爲答問作準備。第二段針對疑問,巧用比喻釋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無望民之多於鄰國”。第三、四段正面論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處。末段巧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批駁人死罪歲,自然得出“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結論。顯示了孟子的辯才。

全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更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節奏感。

答案:(1)yè(2)塗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5)無wú通假字,同“毋”(6) xiáng(7)頒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據此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用設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1.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

2.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這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說:“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認爲自己對待百姓的政策比鄰國都好,但孟子卻指出,魏國的政策雖好一些,但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說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3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 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明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這一段是從反面證明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

狗彘食人食 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

明確: 對比 塗有餓莩 比喻 刺人而殺之歸罪於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