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史記·勾踐世家》文言文閱讀

《史記·勾踐世家》文言文閱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題。

《史記·勾踐世家》文言文閱讀

吳王將伐齊。子胥諫曰:未可。臣聞勾踐食不重味,與百姓同苦樂。此人不死,必爲國患。吳有越,腹心之疾,齊與吳,疥癬也。願王釋齊先越。吳王弗聽,遂伐齊,敗之艾陵,虜齊高、國以歸。讓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殺,王聞而止之。子胥言曰:王不聽諫,後三年吳其墟乎!太宰嚭聞之,乃數與子胥爭越議,因讒子胥曰:伍員貌忠而實忍人,其父兄不顧,安能顧王?王前欲伐齊,員強諫,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備伍員,員必爲亂。與逢同①共謀,讒之王。王始不從,乃使子胥於齊。聞其托子於鮑氏②,王乃大怒,曰:伍員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賜子胥屬鏤劍以自殺。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吳國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讒誅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獨立!報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兵入也!於是吳任嚭政。

其後四年,越復伐吳。吳士民罷弊,輕銳盡死於齊、晉。而越大破吳,遂復棲吳王於姑蘇之山。吳王使公孫雄肉袒膝行而前,請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異日嘗得罪於會稽,夫差不敢逆命,得與君王成以歸。今君王舉玉趾而誅孤臣,孤臣惟命是聽,意者亦欲如會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踐不忍,欲許之。范蠡曰:會稽之事,天以越賜吳,吳不取。今天以吳賜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罷,非爲吳邪?謀之二十二年,一旦而棄之,可乎?且夫天與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則不遠。③君忘會稽之厄乎?勾踐曰:吾欲聽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進兵,曰:王已屬政於執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吳使者泣而去。勾踐憐之,乃使謂吳王曰:吾置王甬東,君百家。吳王謝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殺。(節選自《史記·勾踐世家》)

注:

①逢同:越國大夫。

②鮑氏:齊國大夫鮑牧。

③伐柯者其則不遠:語自《詩經》,意思是用斧子伐木來做斧柄,樣子就在眼前。

9、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讓子胥。子胥曰:王毋喜!讓:謙讓。

B、役反,使人賜子胥屬鏤劍以自殺役反:從(齊國)回來完差。

C、請成越王曰:請成:請求跟講和

D、吾置王甬東,君百家君:統治,治理

10、下列各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乃數與子胥爭越議嬴乃夷門抱關者也

B、伍員貌忠而實忍人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C、越其可逆天乎倔生下,故久立與其客語

D、必取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兵入也竭忠盡智,以事其君

11、下列各組句子中,表現吳國伍員和越國范蠡忠方直諫的一項是()

A、吳有越,腹心之疾,齊與吳,疥癬也。夫差不敢逆命,得與君王成以歸。

B、王不聽諫,後三年吳其墟乎!今天以吳賜越,越其可逆天乎?

C、王前欲伐齊,員強諫,已而有功。伐柯者其則不遠,君忘會稽之厄乎?

D、必取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兵入也!王已屬政於執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12、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伍員諫吳王釋齊滅越,吳不聽,伐齊取勝後,更不聽伍員一句忠言。

B、吳王始終聽信太宰嚭的讒言,認定伍員欺君,於是賜屬鏤劍讓他自殺。

C、四年後,越趁吳國力衰微伐吳,大勝,迫使吳王向越國求和以圖保命。

D、范蠡諫越王:等了二十多年上天才將吳賜越,毋忘會稽之恥。終滅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