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唐代詩詞 > 李德裕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李德裕

李德裕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李德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爲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爲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後,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爲晚唐之絕唱。後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於位高權重,五貶爲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爲相,太和年間爲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爲相5年7個月,兩次爲相7年3個月。

李德裕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李德裕
李德裕詩詞全集

山信至說平泉別墅草木滋長地轉幽深悵然思歸復此作、 餘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韋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詩以謝、 盤陀嶺驛樓、 憶平泉雜詠。憶春耕、 題柳郎中故居、 憶平泉雜詠。憶新藤、 訪韋楚老不遇、 憶平泉雜詠。憶晚眺、 嶺外守歲(一作李福業詩)、 憶平泉雜詠。憶春雨、 汨羅、 憶平泉雜詠。憶野花(餘未嘗春到故園)、 北固懷古、 憶平泉雜詠。憶茗芽、 上巳憶江南禊事、 憶平泉雜詠。憶藥欄、 臨海太守惠予赤城石,報以是詩、 憶平泉雜詠。憶寒梅、 思在山居日偶成此詠邀松陽子同作、 憶平泉雜詠。憶辛夷(餘赴金陵日,辛夷欲開)、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釣臺、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二猿、 憶平泉雜詠。憶初暖、 首夏清景想望山居、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舴艋舟、 晨起見雪憶山居、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自敘(非尚子遍遊五嶽)、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泛池舟、 懷伊川郊居、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花葯欄、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海魚骨、 重憶山居六首。釣石(於谿人處求得)、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竹徑、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白鷺鶿、 重憶山居六首。漏潭石(魯客見遺)、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雙碧潭、 重憶山居六首。羅浮山(番禺連帥所遺)、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重臺芙蓉、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海石楠、 重憶山居六首。巫山石、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疊石(此石韓給事所遺)、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西園、 重憶山居六首。泰山石(兗州從事所寄)、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海上石筍、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鸂鶒、 重憶山居六首。平泉源、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似鹿石、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東谿、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流杯亭、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潭上紫藤、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芳蓀、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望伊川(自此並淮南作)、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柏、 峽山亭月夜獨宿對櫻桃花有懷伊川別墅金陵作、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山桂(此花紫色,英藻繁縟)、 早春至言禪公法堂憶平泉別業(金陵作)、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月桂(出蔣山,淺黃色)、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見呼愧獲方外方之名…奉寄劉賓客、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金鬆(出天台山,葉帶金色)、 雪霽晨起、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紅桂樹、 山居遇雪喜道者相訪、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瀑泉亭、 郊外即事寄侍郎大尹、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西嶺望鳴皋山、 潭上喜見新月、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書樓晴望、 伊川晚眺、 思山居一十首。憶種苽時、 初歸平泉,過龍門南嶺,遙望山居即事、 近於伊川卜山居將命者畫圖而至欣然有感…青田胎化鶴、 思山居一十首。題寄商山石、 張公超谷中石、 南樑行(和二十二兄)、 思山居一十首。清明後憶山中、 思山居一十首。初夏有懷山居、 鴛鴦篇、 近臘對雪有懷林居、 思山居一十首。憶葛勝木禪牀、 登崖州城作、 思歸赤松村呈松陽子、 思山居一十首。憶村中老人春酒(有劉、楊二叟善釀)、 到惡溪夜泊蘆島、 懷山居邀松陽子同作、 思山居一十首。憶藥苗、 謫嶺南道中作、 比聞龍門敬善寺有紅桂樹獨秀伊川嘗於江南…贈陳侍御、 思山居一十首。寄龍門僧、 離平泉馬上作(一作離東都平泉)、 早秋龍興寺江亭閒眺憶龍門山居寄崔張舊從事(宜春作)、 思山居一十首。思鄉園老人、 題冠蓋裏(在襄州南大山下)、 夏晚有懷平泉林居(宜春作)、 思山居一十首。思登家山林嶺、 無題、 憶平泉山居,贈沈吏部一首(中書作)、 思山居一十首。春日獨坐思歸、 惠泉、 僕射相公偶話於故集賢張學士廳寫得德裕…獻此詩、 題劍門

李德裕生平

李德裕(787—850年1月26日),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人;字文饒,真定贊皇(今河北省贊皇縣)人,幼有壯志,苦心力學,尤精《漢書》、《左氏春秋》。穆宗即位之初,禁中書詔典冊,多出其手。歷任翰林學士、浙西觀察使、西川節度使、兵部尚書、左僕射、並在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和武宗開成五年(840年)兩度爲相。主政期間,重視邊防,力主削弱藩鎮,鞏固中央集權,使晚唐內憂外患的局面得到暫時的安定。
公元844年,輔佐武宗討伐擅襲澤潞節度使位的劉縝,平定澤、漣等五州。功成,加太尉賜封衛國公;李德裕長期與李宗閔及牛僧儒爲首的朋黨鬥爭,後人稱爲“牛李黨爭”,延續40年,牛李黨爭最早可上溯唐憲宗時文饒父吉甫與牛等的矛盾,縱觀史實,文饒執政功勳卓著,威震天下;牛黨執政,無所作爲,國勢日弱,武宗即位,信用文饒,一掃朋黨,內平河北藩鎮,強藩觫手;外擊破回紇,威震土蕃、南詔;唐室幾竟中興,宣宗即位,嫉文饒威名,初貶荊南,次貶潮州;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再貶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瓊山區大林鄉附近)司戶,次年正月抵達。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十二月十日(850年1月26日)卒於貶所,終年63歲;李德裕逝後10年被追封爲太子少保、衛國公,贈尚書左僕射。公元849年,李德裕病逝在崖州。與他同時代的李商隱稱他爲“成萬古之良相,爲一代之高士”。近代梁啓超把他與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並列,稱他是中國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然而,與上述五個人比起來,李德裕的名字畢竟不響,之所以不響,是不是因爲在“會昌中興”和“牛李黨爭”的問題上,他太平均用力了呢?

李德裕在瓊期間,著書立說,獎善嫉惡,備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會昌一品集》、《左岸書城》、《次柳氏舊聞》等。中國象棋發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