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宋代詩詞 > 吳淵的詩全集 宋代詩人吳淵

吳淵的詩全集 宋代詩人吳淵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吳淵(1190—1257年)字道父,號退庵。吳柔勝第三子,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約生於宋光宗紹熙初,卒於理宗寶祐五年,年約六十八歲左右。嘉定七年中進士,調建德主簿。丞相史彌遠在館中留他,將授以開化尉,他謝道:“甫得一官,何敢躁進。”彌遠就不再強他。累官兵部尚書,進端明殿學士,江東安撫使、拜資政殿大學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撫使,予祠。又力戰有功。拜參知政事,未幾,卒。淵著有《退庵集》、《退庵詞》奏議及易解,《宋史本傳》傳於世。

吳淵的詩全集 宋代詩人吳淵
吳淵詩詞全集

水調歌頭、 念奴嬌·我來牛渚、 滿江紅(鳥衣園)、 滿江紅(雨花臺再用弟履齊鳥衣園韻)、 沁園春(梅)、 沁園春(壽弟相國)

吳淵生平

吳淵初任建德縣簿,丞相史彌遠與他長談一日,發現他很有才幹,十分高興,欲任命他爲開化縣尉,吳淵以“甫(剛開始)得一官,何敢躁進?”爲由婉言謝絕,史彌遠稱他爲“國器也”。吳淵爲官公道正派,清正廉明。任建德縣簿時,“江東九郡之冤,訟於諸使者,皆乞送淵”。爲老百姓伸張正義,洗清冤曲,深得百姓擁戴。後任提點浙西刑獄時,衢州、嚴州盜賊四起,吳淵調遣將士,“殲其渠魁,散其支黨”,平息了盜賊,爲朝廷立下了功勞,升爲朝官,先任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左司,後任右文殿修撰、樞密副都承旨兼右司兼檢正。時值朝廷準備進兵中原,丞相鄭清之擬採取“據關守河”的策略,吳淵竭力反對,曰“國家力決不能取,縱取之決不能守”,鄭清之很不高興。不久,中原戰事發展果然不出吳淵所料,鄭清之寫信向吳淵引咎並致謝。此後,吳淵先後擔任工部、兵部、戶部侍郎,鎮江知府兼總領,太平知州兼江東轉運使,隆興知府,江西安撫使兼轉運副使,寶章閣直學士,華文閣直學士,兵部尚書,工部尚書等職。他盡職盡責,體恤百姓,關心朝政,先是“力陳九事”,後來又提出了興利除害二十五事,得到了朝廷的讚許。

吳淵在幾處任所連逢大災,他全力慰撫賑濟。任太平(今當塗)知州時,兩淮流民涌入太平境內者達40餘萬人,他將流民編成“什伍”(古代戶籍編制,十家爲什,五家爲伍)予以賑濟,令當地土著人不要侵犯,使流民得以安定,當時臨近的其它州縣經常發生流民放火搶劫事件,唯獨太平州境內安然無恙。任隆慶知府、鎮江知府和平江知府時,均遇大災,吳淵力行荒政,數次賑災,使187萬餘災民得以存活。

吳淵的軍事才能也得到朝廷的賞試。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會合蒙古滅金後,蒙古軍即向南宋連續用兵。吳淵創辦團練,建司空山、燕家山、金剛臺三大寨及嵯峨山、鷹山、什子山等二十二小寨,組織丁壯爲伍,各寨隊伍相接應,使之星羅棋佈,脈絡貫通,無戰則耕,有警則御。湖南峒人暴亂,吳淵受命平定,生擒魁首。寶祐三年(1255年)三月,吳淵任江陵知府兼夔路策應大使、京湖屯田大使時,調兵二萬增援四川,又力戰白河、沮河、玉泉一帶,敗元將汪惟立。

吳淵的孝行也爲世人所敬佩。五歲喪母,“哭泣哀慕如成人”。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父親吳柔勝去世,按照當時的規定,吳淵在家守喪三年,保留官職,但不理朝事。在守喪期間,朝廷下詔書命他復職,他堅決不同意,並上書朝廷曰:“人道莫大於事親,事親莫大於送死,苟冒哀求榮,則平生大節已掃地矣,他日何以事君?”意思是說,人的道德以孝敬父母爲最大,而孝敬父母又以爲父母養老送終爲最大,如果我不顧失去父親的哀痛去追求榮華富貴,我就失去了人生的大節,今後如何做人做事?又如何爲朝廷效力,爲皇上盡忠?最後朝廷答應了他的要求,直到守喪期滿纔去復職。

吳淵的功德得到了朝廷的褒獎,朝廷授其資政殿大學士,封金陵侯,宋理宗趙昀賜“錦繡堂”、“忠勤樓”大字,又進爵莊敏公。寶祐五年(1257年)正月,吳淵以功拜參知政事,身列相位,僅七天即卒於自荊湖回京途中,追贈“少師”。史記吳淵“有材略,迄濟事功,所至興學養士,政尚嚴厲”,詞文論都有成就,著有《退庵文集》、《易解》、《莊敏奏議》30卷等,《詞綜》收其詞多首。

吳淵介紹

吳淵,柔勝子,潛兄。寧宗嘉定七年(1214年)進士。歷知州縣,理宗紹定三年(1230年)入爲祕書丞(《南宋館閣續錄》卷七)。出知江州,歷江淮荊浙福建廣南都大提點坑冶,知鎮江府兼淮東總領。嘉熙二年(1238年),知太平州兼江東轉運使,改知隆興府、江西安撫使兼轉運副使,罷領祠祿。起爲江西安撫使兼知江州,尋爲沿江制置副使,兼知平江府、浙西提點刑獄,知太平州。進沿江制置使、江東安撫使兼知建康府。徙知福州、福建安撫使。丐祠。起爲荊湖制置大使,知江陵府兼夔路策應大使。寶祐五年,拜參知政事,尋卒,年六十八。有《退庵文集》,已佚。今存《退庵遺集》一卷。《宋史》卷四一六有傳。

吳淵,以清顧氏讀畫齋《南宋羣賢小集》本爲底本,校以《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本(簡稱名賢集)。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