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開明的王朝與多情的詩人

開明的王朝與多情的詩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翻開中國詩卷,送別詩佔的比重很大,自詩經開端,漢魏流行,唐朝蔚然成風。這裏自然有歷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原因。

開明的王朝與多情的詩人

中國是禮儀之邦,有禮尚往來之傳統.中國文人熱情好客,往來頻繁,又重情重義,深諳聚散離合之況味,乃作詩相慰相贈.此其一。文人大半生光陰在仕宦羈旅中度過,輾轉遷徙,聚散浮萍,迎來送往,贈答唱和的機會自然很多,此其二。此外,古時交通不便,通信手段有限,一旦分別,便很難再聚,有的甚至是一輩子難以再見,這恐怕也是古人如此看重離情別緒並以詩文載之傳之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唐朝是詩歌的王朝,詩人的盛世,詩行至此,可謂意氣風發,品類繁盛,其中送別詩的創作更是臻於頂峯。這種氣象不早不晚正好出現在唐朝,因爲它只能出現在唐朝,形成唐王朝繁彩明妍的詩歌園地裏特有的文化氣象。首先,唐代是封建歷史中最強盛的時代,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強大,給大唐文化染上了一層雍容大度與自信從容的氣質,詩人及詩歌中處處透露出的率真坦蕩、個性張揚、情重於理的信息正是這種氣質的外化。其次,由於整個社會處於一種自信開明的文化背景中,人與人之間的各種情感,皆如燦陽下的春草,藤藤蔓蔓,蓬蓬勃勃,得以充分地生長滋養,交流溝通。因此,送別這個特別的人生情結,也就常常成爲大唐詩人們表達友誼,表達人生,甚至表達生死的情感突破口。

唐人大多數的送別詩,要麼意氣風發,少悲觀哀痛之味,要麼情感綿延,至情至性,因此,唐人的送別詩總是別具魅力.

先看意氣風發一類吧.

享有“初唐四傑之冠”譽稱的王勃那首遠播海內外的五律《送杜少輛之任蜀州》末尾四句寫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一反纏綿悱惻的送別詩風格,開啓了送別詩嶄新的意境。高適的《別董大》更是樂觀豁達,胸襟開闊,語調豪邁,讓邊塞詩也洋溢着自信不疑的氣度。千里黃雲白日醺,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在這首送別詩中,前兩句“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雖讓人領略的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以及紛紛揚揚大雪飄落,羣雁南飛的空闊寒厲的景象。但他送別的是董大這位知己,心境並無半點悲切傷痛。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王夫之在《唐詩評選》中說這聯結句“得象外於圜中,飄然思不窮。”意境十分開闊.直到結束,我們也沒有讀到一個字提及“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是不是可以說詩人在遠離故土之際,以這種自己爲自己送行的形式來告別家鄉呢?

再看唐朝送別詩寫得情意綿綿、至情至性一類吧。

有的於清麗的詞句中真情流露,不假雕飾。如王維的那首千古絕唱《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詩人一唱三嘆,又是折柳相送,又是舉杯相囑,甚至替朋友考慮到了別後的情形,此番深情厚意斷非情淺者能比。又如王維的《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送別之時的情是剪不斷了,就任它向前延伸吧,只是見面遙遙無期,忍不住發問,朋友啊朋友你何時歸?再如陳子昂《春夜別友人》: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更是情意濃濃。客人尚未走遠,便又期望着與客人的再會,情深深意切切。有的借景抒情,含蓄蘊藉。如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就是以濃麗的春色襯托出濃郁的離情。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白居易那首膾炙人口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則以滿眼蔥鬱的青草比喻心中的離愁別緒。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則以空曠地的景物描寫表達詩人送別友人時的寂寞,並以潔身自好的信念與友人共勉。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白的《贈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爲別,孤蓬萬里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朋友就要遠行,李白被情牽連着遠送。在這山青水麗、落日銜山的背景下,與朋友分手,好不令人愁腸百結,難捨難分.再談談唐人送別友人的方式.

從送別詩中可以看出,唐代詩人送行友人的方式也是至情至性的'。有的折柳相贈,這是古人最常用的方式.最早可上溯至詩經。柳與“留”諧音,漸漸約定俗成,折柳即爲分別的像徵.如晚唐鄭谷的《淮上與友人別》: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借楊柳贈別,離情別緒充溢字裏行間,讀來令人悄然動容。有的以酒餞行,如許渾的《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己遠,滿天風雷下西樓。有的以歌餞行,如“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有的以目送客,直到看不見爲止。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司歸京》,送人送到“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有的是客中送客,情感甚爲動人。如白居易送客因爲無人酬唱甚覺遺憾,“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獲花秋瑟瑟。“以至於一聽到動聽的音樂,便喜形於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另外,從送別對象上看,不僅送行的人爲被送的人寫詩相贈,被送的人也常常寫詩答謝送行者。如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別》便是這類詩中的傑作。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上面引用過《贈汪倫》也是這類中的佳作。

總之,唐人的送別詩無一不是浸潤着離情別緒,又充滿清新意味,流淌着人生激情的.透過這些至情至性的詩句,一個開明的王朝背影和一羣多情的詩人便又鮮活靈動地出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