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夜上受降城聞笛》原文鑑賞及譯文

《夜上受降城聞笛》原文鑑賞及譯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夜上受降城聞笛

《夜上受降城聞笛》原文鑑賞及譯文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②,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③, 一夜徵人盡望鄉。

  【作者簡介】

李益(748-829),字君虞,排行十,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代宗時遷居洛陽。大曆四年(769)進士,授華州鄭縣尉。嘗爲幽州節度使劉濟從事,又佐邠寧戎幕。憲宗時,歷任祕書少監、集賢殿學士,官至右散騎常侍。文宗時加禮部尚書銜致仕。久歷戎幕,多寫邊塞題材,悲歌慷慨,頗多佳作。兼工衆體,尤以七絕見長。胡應鱗《詩藪》雲:“七言絕,開元以下,便當以李益爲第一,如《夜上西城》、《從軍北征》、《受降》、《春夜聞笛》諸篇,可與大白、龍標競爽。”有《李君虞詩集》,《全唐詩》存詩二卷。

  【註釋】

①、受降城:唐高宗神龍三年張仁願所築,以防突厥,共有中、東、西三城。中城在今內蒙古包頭市西;東城在今內蒙古托克托南;西城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岸。歷來注家注此詩,都注受降城爲張仁願所築東、中、西三城中的某一城。其實此詩中受降城乃靈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州治所在地回樂縣。貞觀二十年,唐大宗曾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故稱靈州城爲“受降城”。

②、回樂烽:烽火臺名,當在回樂縣境內。

③、蘆管:即指題中之“笛”。

  【譯文】

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清冷如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一夜間出徵人都眺望故鄉。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貞元元年 (785)起,李益佐靈州大都督杜希全幕,約四、五年之久,詩當作於此時。

前兩句寫夜上受降城所見的月下景色。遠望,白沙莽莽,恍如終年不化的積雪;近看,月色茫茫,恍如秋宵普降的寒霜。僅“沙似雪”、“月如霜”已足以觸發徵人懷鄉思歸之情,更何況“沙似雪”、“月如霜”的地點是“回樂烽前”、“受降城外”!這一聯用對偶句,連兩個地名也字字相對。“受降城”、“回樂烽”如果名實相符,那麼吐蕃歸降,徵人便可享“回”鄉之“樂”,可如今這裏是防禦吐蕃的前沿陣地啊!作者另有《暮過回樂烽》詩:“烽火高飛百尺臺,黃昏遙自磧南來。昔時征戰迴應樂,今日從軍樂未回。”“樂未回”是故作慷慨之詞,其實是正話反說。這兩個對偶句正是巧用地名與實際的尖銳矛盾及其寂寥、淒冷的眼前景引發徵人的思“回”之情,爲第四句蓄勢。

後兩句寫靜夜聞淒涼幽怨的蘆笛聲喚起了徵人望鄉之情。王昌齡《從軍行》雲:“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奈)金閨萬里愁。”今於“回樂烽前”、“受降城外”忽傳羌笛之聲,徵人聞此,更動鄉愁。然而直言鄉愁,則流於抽象。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巧運回旋跌宕之筆,寫“吹蘆管”而以“不知何處”領起,自然引出結句:“一夜徵人盡望鄉。”“盡”字籠括所有徵人,“望”字照應“不知何處”徵人原已思鄉,今聞悠揚哀怨的笛聲從家鄉那邊飄來,便無不回頭“望鄉”。前三句蘊含的思鄉之情,都匯聚於“盡望鄉”的神態之中,形成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

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爲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情,進而由聽覺形象把鄉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經蓄勢有餘,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寫出。李益卻蹊徑獨闢,讓滿孕之情在結尾處打個迴旋,用擬想中的徵人望鄉的鏡頭加以表現,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夏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功,就在於詩中未用久戌、思歸之類的字眼,一二句繪色,第三句傳聲,第四句狀形,把詩中的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爲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於一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蘊不盡的特點。因而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成爲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