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古詩閱讀及賞析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古詩閱讀及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古詩閱讀及賞析

.[唐].韋應物.

悽悽去親愛,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殘鍾廣陵樹。

今朝此爲別,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註釋】 ①初發:啓程。揚子:長江又稱揚子江。此處指長江上渡口揚子津,在長江北岸,近瓜州。元大:姓元的朋友,行大。校書:官名,掌校理典籍。唐代祕書省及弘文館均設校書郎。②親愛:指好友。③歸棹洛陽人:指自己乘舟迴歸洛陽。廣陵:郡名,即今江蘇揚州市。④沿洄:順流而下叫沿,逆流而行叫洄。

  【解題】

韋應物於大曆八年(773)前後曾遊廣陵(今江蘇揚州),次年西歸。此詩約作於由揚州啓程返歸時。初發,啓程。揚子:揚子津,渡口名,在今江蘇揚州南,近瓜洲。元大,名不詳。校書,官名,唐祕書省置校書郎,掌校勘典籍。詩中抒寫辭別友人之依依離情,生動感人;末以舟行迴旋,喻世事反覆難以自主,感慨遙深。沈德潛《唐詩別裁》雲:“寫離情不可過於悽惋,含蓄不盡,愈見情深,此種可以爲法。”

【譯文】 悽楚而別,我離開了親愛的友人;扁舟輕蕩,駛入了煙波浩渺的長江。迴歸洛陽的船兒,離廣陵已越來越遠,但云霧中廣陵的.樹色仍依稀可見,曉鐘的殘音還縈繞在耳邊……。今日一別,天各一方,再次相逢,未知何處?世事如波上之舟,顛簸不定;身世隨宦海浮沉,又怎能定居一鄉?

  【賞析】

這是一首離別詩。代宗廣德元年(763),韋應物被任命爲洛 陽丞。乘船離廣陵赴任洛陽的途中,因思念友人元大,故作此詩。

“悽悽去親愛”,詩人懷着悽愴的心情告別朋友元大。以“親愛”二字 稱友人,足見二人交誼的深厚與分別時的依依不捨。“泛泛入煙霧”,但船 終於啓行了,盪漾着慢慢駛入大江茫茫煙霧之中。“泛泛”,盪漾的樣子、 浮動的樣子。詩人惆悵若失的心恰如盪漾在煙霧迷濛的江面上的客船, 景物也似不自覺地染上了詩人的離情,變得朦朧迷茫了。

詩人搖槳向着洛陽歸去,忽聽到廣陵寺廟裏的鐘聲從朦朧的煙樹中 隱隱傳來。“歸棹洛陽人,殘鍾廣陵樹”向爲人稱道,號爲“六朝佳句”。 對仗工嚴又無人工痕跡,且用倒裝語序,正常的語序是“人劃棹歸洛陽,廣 陵殘鐘響徹樹林”。這是一種詩意的語言,一種詩性的表達。鐘聲越來越 細,樹影越來越小,友人越來越遠,離別背景物全然引出,更覺離別的苦痛 與心傷。

在這分別之際,朋友之間難捨難分,詩人滿懷愁緒。“親愛的朋友啊, 今天我們在此分別,什麼時候才能再相見呢?世事難料,如同江上浮動的 小船,不一定要飄向何方,哪能由我們自己做主啊。”詩人一方面申述朋 友重逢的不易;一方面又自我開解,亦安慰友人。看似平淡,卻飽含着詩 人濃濃的深情,傳達無限情意。

全詩即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動人心絃。《唐詩箋要》評此詩 說:“數字內無數逗露,無數包含,了卻情人多少公案。元明間才人爲一 ‘情’字作傳奇千百出,不敵這首。”話說雖得有些誇張,卻把握住了此詩 “含蓄不盡,愈見情深”(沈德潛《唐詩別裁集》)的高妙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