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人物 > 2022年勵志人物事蹟(精選5篇)

2022年勵志人物事蹟(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後進的作用。事蹟到底怎麼擬定才正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年勵志人物事蹟(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2年勵志人物事蹟(精選5篇)

勵志人物事蹟1

2012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9月初,病情突然復發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腦死亡,根據她的遺願將她的兩個腎和一個肝捐給了三個人。

在親人眼裏,何玥是個愛學習、有愛心的孩子。今年4月,做完手術第三天,她就回到學校上課了。她的家裏滿滿一面牆都貼着她的“三好學生”之類的榮譽獎狀。08年汶川地震時,她硬逼着父母捐出了一個月的工錢。她被查出腦瘤後,學校爲她捐錢,她要父親捐給更需要的人。

9月中旬,爸爸從廣東打工回來,她第就說:“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說,她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儘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由於是何玥最後的`心願,爸爸媽媽奶奶叔叔嬸嬸最終同意了孩子的想法,決定幫助她完成遺願。

11月17日凌晨零點10分,小何玥在醫院裏走完了自己短短12年的生命歷程。凌晨4點,她的兩個腎被送到解放軍第181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其中一名是身患尿毒症的18歲藏族小夥索朗旺青。

何玥因捐獻器官被稱爲“最美女孩”,她死前的這個願望被稱爲“最美遺願”。

勵志人物事蹟2

鍾揚,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導,長期致力於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爲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2017年9月25日不幸遭遇車禍逝世。

“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鍾揚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2000萬年前,在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巨大碰撞下,隆起了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青藏高原。這裏是廣袤壯闊的聖地,卻是植物探索的禁區。高寒缺氧,氧氣含量不足內地的50%,晝夜溫差高達45攝氏度,鮮有植物學家敢於涉足。

2011年7月,珠穆朗瑪峯一號大本營,海拔5327米。下午2時剛過,狂風開始肆虐,抽打在人臉上,呼吸都困難。“鍾老師,您留守大本營,我們去!”學生拉瓊看到老師嘴脣發烏,氣喘得像拉風箱,不由暗暗心驚。

“你們能上,我也能上!你們能爬,我也能爬!”

逆風而上,向珠穆朗瑪峯北坡挺進,上不來氣的鐘揚嘴脣烏紫,臉都腫了,每走一步都是那樣艱難。“找到了!”學生扎西次仁激動大喊,一處冰川退化後裸露的岩石縫裏,一株僅4釐米高、渾身長滿白色細絨毛的“鼠曲雪兔子”躍然眼前,驕傲地綻放着紫色的小花,它是高山雪蓮的近親,看着不起眼,但在植物研究者眼中比什麼都美麗動人。

這裏是海拔6200米的珠峯,這是一株目前人類發現的海拔最高的種子植物,這是中國植物學家採樣的最高點!

他們追蹤整整10年,在海拔4150米處發現了“植物界小白鼠”擬南芥的嶄新生態型;他們採集的高原香柏種子裏,已提取出抗癌成分;他們花了整整3年,將全世界僅存的3萬多棵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西藏巨柏逐一登記在冊;他們揭示了紅景天、獨一味、藏波羅花、墊狀點地梅、西藏沙棘、山嶺麻黃、納木錯魚腥藻等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對環境的分子適應機制……

16年來,鍾揚和學生們走過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艱苦跋涉50多萬公里,累計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多萬顆種子,近西藏植物的1/5。

勵志人物事蹟3

楊振寧,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楊振寧先生是跨世紀的偉大物理學家,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里程碑性貢獻。他心繫祖國科教事業,爲國家的科技發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的成立。

站在科學和傳統的交叉點上,驚才絕豔。你貢獻給世界的,如此深奧,懂的人不多。你奉獻給祖國的,如此純真,我們都明白。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

勵志人物事蹟4

廖俊波,1968年8月出生,福建浦城人,曾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遭遇車禍,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年僅49歲。

廖俊波把“肝膽幹事、乾淨做人”作爲座右銘。只要“朋友關係”、不要“利益關係”。他到武夷新區任職後公開表態:“打着我的旗號搞工程的,我沒有這樣的親戚!”生活中,他廉潔自守,注重家風家教,愛人工作27年,至今仍然在教學第一線。一家人都住在普通居民樓裏,家中裝修簡樸、陳設簡單。

勵志人物事蹟5

黃大年留學英國18年,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回國前,他住在劍橋大學旁邊的花園別墅裏,妻子還經營着兩家診所。2008年,中國開始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他用最短的時間辭職、賣掉房子和診所、辦好了回國手續。

歸國7年多來,黃大年擔任國家多個技術攻關項目的首席專家,經常工作到凌晨,幾乎沒有休過寒暑假和節假日,甚至多次累倒在工作崗位上,這種工作狀態直到生命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