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人物 > “鐵榔頭”郎平的勵志故事

“鐵榔頭”郎平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郎平,漢族,1960年12月10日出生,中國女排主教練、世界女排名將。憑藉強勁而精確的扣殺而贏得“鐵榔頭”綽號。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鐵榔頭”郎平的勵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鐵榔頭”郎平的勵志故事

奧運會結束後,郎平離開了美國女排,去往土耳其執教。2009年,郎平回國執教廣州恆大女排。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郎平看到中國女排敗給日本被擠出四強,當中國記者讓她談一談時,她頓時泣不成聲。

2013年4月,郎平臨危受命接手青黃不接的女排,這是一個並不討喜的位置。在此前的亞錦賽上,女排創造了亞洲第四的最差戰績。

這兩年,在這支90後甚至95後佔據大半江山的球隊,郎平是當之無愧的主心骨,55歲的她既是教練也是母親。

在場上她言傳身教。腰椎不好的她走起路來略顯蹣跚,但一旦要講解技戰術,還是選擇親自上陣,哪怕訓練課後,自己也要花上半小時做理療。

在場下,她更是對隊員體貼入微,鼓勵年輕的隊員有自己個性,也會自己掏錢給隊員買蛋包飯,包春節紅包,“論年紀,她們就像我的女兒一般,所以我還承擔着母親的責任。”

這位隊員口中的“女神”,平時是排球聯賽中最忙碌的人,她曾經在短短三天內連飛3個城市,只爲了觀察隊員的狀態。平日裏,她還要蒐集隊員、對手的各種信息和資料,和康復理療專家交流隊員的治療恢復方法。

她的工作熱情連助理教練安家傑都感嘆,“她對工作有一種飢餓感,投入起來連隊員們都感到驚訝‘郎導忙起來像是30歲’。”短短2年,郎平就像工作狂一般打造了一支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世界冠軍球隊。

除了冠軍,郎平還賦予了女排精神新含義。

中國女排精神,曾以不懼艱險,不怕犧牲,爲國拼命爲精神內涵,那些個體價值服從於集體價值,那些超越身體極限的精神品質,被當成是經驗在各個領域推廣。

作爲那一代女排精神的`踐行者和傳道士,郎平的身體至今仍殘留着那個時候的“饋贈”:無論是球員還是教練,她曾出現過多次暈倒在現場的事例,醫生甚至做出過“三十歲年齡,六十歲骨頭”的診斷。

在目前的中國女排,那些泯滅個性的魔鬼訓練法則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細緻入微的觀察,以及潤物細無聲中的表達。在比賽中,郎平從來不會大聲呵斥隊員,而是鼓勵隊員要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她通過對高科技的利用,以及自己的表率引導隊員。

傷病方面也是如此。2004年趙蕊蕊受傷後,相關方面組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遊說團,給趙蕊蕊灌輸需要儘快恢復回到賽場的理念,希望趙蕊蕊能再次上場比賽。於是,趙蕊蕊終於創造了骨折病人的生理奇蹟:2004年奧運會,雅典第一戰,趙蕊蕊披掛上場,但僅僅5分鐘之後便“咔嚓倒地”。

但這次,儘管惠若琪有着無可替代的作用,而她也表達了繼續參與比賽的意願,但在檢查後,郎平等還是作出了她不隨隊參賽,留京觀察的決定。有關方面甚至爲此調整了比賽成績要求,而“以人爲本”等詞彙,也第一次出現在官員們的口中。

郎平對於中國現實和國際規則和熟稔,使得她得以再次鑄就中國女排的輝煌,讓中國女排在最困境時期再次騰飛:因爲熟稔,她得以獲取到最大限度的自由環境,充分施展其魔術般的雙手,對現有體制進行解剖甚至改良。而正是在這種自由的空氣中,女排姑娘們也得以一步步成長,得以在大賽中磨練自己,而不是在日復一日的嚴苛訓練中磨滅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