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有關堅持的簡短小故事

有關堅持的簡短小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故事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堅持的簡短小故事,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堅持的簡短小故事

堅持的簡短小故事1

1、1999年的阿里巴巴創辦者馬雲,對夢想從不放棄。他曾經想考重點小學,但卻失敗了;考重點中學也失敗了;考大學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學也沒有成功。但他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通過自已的努力,最終成功了。他說:夢想,要腳踏實地,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2、有一次上課時,蘇格拉底佈置了一道作業,讓他的弟子們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過一個星期後,他問有多少人現在還堅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堅持做了。一個月後,他又問了,現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後,他再問了,現在只有一個人堅持下來了,那個人就是柏拉圖。

3、愛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製蓄電池,其間不斷遭受失敗的他一直咬牙堅持,經過了五萬次左右的試驗,終於取得成功,發明了蓄電池,被人們授與“發明大王”的美稱。

4、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趁老師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到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憤讀書,終於成爲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並被稱爲“詩仙”。

5、梵高的執着的繪畫夢想,雖然很遺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沒有受到是人的欣賞,但在那種世人漠視、窮困潦倒的環境下,仍堅持着自己的夢想,畫自己想畫的畫,這也着實非常人所能的。

6、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裏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牀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着事物,僅僅憑着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7、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時很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堅持到街頭去觀察、諦聽,記下行人的零言碎語,積累了豐富的生活資料。這樣,他纔在《大衛·科波菲爾》中寫下精彩的人物對話描寫,在《雙城記》中留下逼真的社會背景描寫,從而成爲英國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學事業上的巨大成功。

8、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家境貧寒,沒有文憑、沒有導師,地處窮鄉僻壤,但他卻成功了。他靠的是什麼?正是鍥而不捨這一精神!他臥牀三月翻書不止就可以作證。

9、松下剛剛陷入事業的困境,這天他無助地走在路上。一對姐弟的談話,引起了他的注意。姐姐正在燙衣服,弟弟想讀書,卻無法開燈,因爲那時插頭只有一個。“你能不能快一點開燈,讓我怎麼看書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說好了,都過了30分鐘了。”松下突然想:只有一根電線,的確太不方便了,何不想個可以兩用的插頭呢?他認真地研究這個問題,不久,就想出了兩用插頭的構造。試用品問世後,很快就賣光了,訂貨的人越來越多,簡直供不應求,松下的事業也從此走上軌道,利潤大增。遭遇任何問題,都是激發創意的好機會。

10、30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他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寫了3個字:不要怕。然後擡起頭來,望着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祕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30年後,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他到了族長家裏,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這是老先生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這纔想起來,30年前他在這裏聽到人生的一半祕密,拆開信封,裏面赫然又是3個大字:不要悔。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後不要悔,這是經驗的提煉,智慧的濃縮。

世間最容易的事就是堅持,最難的事也是堅持。說它容易,是因爲只要願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爲真正能夠做到的,終究只是少數人。成功在於堅持,這是個並不神祕的祕訣。

堅持的簡短小故事2

1、人的潛能無窮

日本一家報紙曾報導了一件有趣的事:一名日本婦女趁幼兒熟睡之際外出購物,返家途中,在巷口與人閒聊,這時家中的幼兒醒來尋母,遂爬上陽臺呼叫,不幸小孩一失足從陽臺上墜落下來,但說此地,那時快,其母飛奔至樓下,奇亦般地接住了自己的孩子,職場小故事晨會50字。按道理說三歲幼兒體重約十五公斤重,從五樓墜下,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在將近到達地面時的重量絕非常人所承受得了,況且這個人是個年近三十的婦女。這件事在日本引起了轟動。後來新聞界還專門請來舉重運動員和賽跑運動員做了一個模擬實驗,結果都無法成功地接住也無法及時趕到出事地點。

一個弱女子在奮不顧身的情況下,其運動技能的水平居然能遠遠超過訓練有素的運動員。類似的事件也曾在英國及美國發生過。在一個夏天,美國一位殘障、一直以輪椅代步的年輕母親,在她孩子失足掉進游泳池的時候,她連人帶輪椅衝進泳池,救起了她的孩子,並隨即實施人工呼吸,救活了她的孩子。事後警方當局請這位母親描述她的整個經過時,她卻答不上半句話來。

而在英國倫敦的一場大火中,一名婦女竟可獨自一人左手扛彩電,右手扛保險櫃衝出火常事後,她在衆人的嘖嘖稱奇中,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

從上述的三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瞭解一個事實:那就是人的潛能無窮。生活中不是“能不能”,而是“要不要。”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放手去做,全力以赴,別管“能不能”。

2、我本天生贏家

回溯到生命形成的過程,在黑暗混沌中,億萬個精子奮力向上,激烈競爭,但最後只有一個能領先羣倫,拔得頭籌,完美地與卵子結合,成功地孕育出一個新的生命。因此,每一個生命都是經過強烈競爭,淘汰億萬個對手的情況下脫穎而出、成爲最後的勝利者的。

聖經上說: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換句話說,人具有上帝的形象,應該是感到榮耀,也應認識到上天賦予自己的能力,而事實上亦如此,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傑作,無價的珍寶。

因此,我們若自稱爲天生贏家,一點都不爲過。我們既然在生命的形成過程中就已經經歷瞭如此的競爭壓力而成爲贏家,那麼在現實社會環境中應該遊刃有餘纔是。這完全在於自己有否贏的決心,如果有,就會激發潛能,化作行動,而成爲一個有“贏的習慣”的常勝將軍。

你我都是可以不斷贏下去的天生贏家,只要你願意。

那麼我們如何培養贏的習慣呢?

3、誰是老闆

你的人生誰作主?不管你是大人物或只是小角色,是誰對你影響最大?

是誰二十四小時與你相處?

誰能終生與你相伴?

誰能瞭解你心中的每一個想法?

誰能隨時隨地對你發生影響?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你自己。

如果你不關心你自己,誰會關心你呢?

如果你不愛惜自己,誰又會愛惜你呢?

如果你不爲自己工作,誰又會爲你工作呢?

無論在任何時間、地點,請別棄權——別將屬於自己的生命主權交給別人。

切記:你必須做自己的老闆,對自己負責。

到底誰是你的老闆?請大聲地對自己說:我自己!

4、勇敢地向前邁一大步

一位主管爲了幫助一位長期保持穩定,但一直不願晉升且無法突破的同事,煞費苦心卻無法改變他。有一天主管換了一種方式,問他的那位同事說:倘若你的獨生子小學畢業時願意繼續留在原小學,而不願升初中,理由是:如果這樣的話,他就可以一直保持名列前茅的優勢,而免除不及格和落後他人的顧慮。身爲人父的你,會同意嗎?他不假思索的答道:當然不行,怎麼可以爲怕不及格和成績單不好看而留級呢?

上學的目的並不在成績單,而在不斷地學習與成長,考試與競爭的壓力正是幫助學習與成長的最好方法。我絕對不會同意小孩留級,這樣會害了小孩一輩子的。主管在旁邊不斷地點頭微笑。最後話題一轉,提醒他說:身教重於言傳,你自己應該是勇於接受挑戰、突破競爭的時候了,別再擔心無法達成目標及在與同行競爭中落後。如此因噎廢食將使自己如同不願升學的小孩,無形中遭到莫大的損失。這位同仁在猛然頓悟之後果然接受忠告,以最快速度晉升作高職級,如同脫胎換骨一樣。

每個人都會擔心,怕定高目標後難以達到,怕晉升高職後比賽會輸給人,但是唯有接受挑戰與壓力才能不斷的突破與成長。

勇謀大事而失敗,強如不謀一事而成功。

你同意你的小孩留級嗎?對於你自己的工作呢?

5、原因來自“我”

一位智者坐在城門口的大樹下,一位進城的旅客也到樹下休息,就請教智者,這城裏居民是否友善?智者反問他上一個城市的居民態度怎樣,旅客回答說非常友好,使他覺得賓至如歸,智者告訴他:這個城市的居民亦是如此。不久,另一位旅客也來到樹下休息,同樣問起居民的好壞,智者同樣問他上一個城市的居民情況,只見他橫眉豎目、咬牙切齒地說,那裏的居民都欺負外鄉旅客,他再也不要到那個鬼地方了。智者聽了搖搖頭,告訴他這城裏的人也是這麼糟,旁邊的人聽到智者對同樣的問題居然有不同的說法,感到非常的好奇,問智者爲何如此回答。智者笑了笑回答:其實兩城的居民都一樣,差別在於旅客本身的態度,而他在此數十年都如此回答旅客,竟然次次靈驗,屢試不爽。

一個玩童爲了考驗智者,手抓着小鳥問智者,手中的小鳥是死還是活,智者明知如答死,小孩將把小鳥捏死,若答死,他將把小鳥放飛。智者說是死還是活都是由你自己決定。

在現實生活中,周圍環境與人們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我們的態度,我們的工作命脈也是由自己決定的。

6、策劃自己的人生

每當我們出門前總要有個目的地,想好做些什麼,並且計劃好該怎麼做。舉例說,如果要進行一個短期旅行,是否先要詳細計劃呢?無論食宿交通都要事先安排妥當,方可玩得盡興,以免浪費時間、金錢,甚至於徒勞往返。對於三、五天的旅遊尚且要計劃,對於我們的一生,數十寒暑,若想充分享受,盡情發揮,豈不更需要好好的計劃嗎?

這就好比畫水彩畫之前,必先構圖一樣,用鉛筆打草稿,再正式上水彩,如此方能按自己的意圖完成美麗的圖畫,而不會有任何差錯,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倘若將人生比喻作水彩畫,是否也該先打好草稿,才能確保順利呢?要想享受幸福美滿的人生,必先做好人生的計劃。有計劃的人生,將可使我們心想事成,美夢成真。何不試試?

你的人生計劃是否已擬妥,是否可以因此節省時間、金錢與精力而儘早地達到目的地?

堅持的簡短小故事3

在一百多年前,一位窮苦的牧羊人帶着兩個幼小的兒子替別人放羊爲生。

有一天,他們趕着羊來到一個山坡上,一羣大雁鳴叫着從他們頭頂飛過,並很快消失在遠方。牧羊人的小兒子問父親:“大雁要往哪裏飛?”牧羊人說:“它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裏安家,度過寒冷的冬天。”大兒子眨着眼睛羨慕地說:“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樣飛起來就好了。”小兒子也說:“要是能做一隻會飛的大雁該多好啊!”

此時牧羊人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對兩個兒子說:“只要你們想,你們也能飛起來。”

兩個兒子試了試,都沒能飛起來,他們用懷疑的眼神看着父親,牧羊人說:“讓我飛給你們看。”於是他張開雙臂,但也沒能飛起來。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說:“我因爲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只要不斷努力,將來就一定能飛起來,去想去的地方。”

兩個兒子牢牢記住了父親的話,並一直努力着,等他們長大,哥哥36歲,弟弟32歲時,他們果然飛起來了,因爲他們發明了飛機。這兩個人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

其實心若在,夢就在;用心灌溉,夢想之花終會開。

堅持的簡短小故事4

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時很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不管颳風下雨,每一天都堅持到街頭去觀察、諦聽,記下行人的零言碎語,積累了豐富的生活資料。這樣,他纔在《大衛·科波菲爾》中寫下精彩的人物對話描述,在《雙城記》中留下逼真的社會背景描述,從而成爲英國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學事業上的巨大成功。

愛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製蓄電池,其間不斷遭受失敗的他一向咬牙堅持,經過了五萬次左右的試驗,最後取得成功,發明了蓄電池,被人們授與“發明大王”的美稱。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發奮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能夠放下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裏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能夠躺在牀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但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忙下學習盲語,觸摸着事物,僅僅憑着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堅持的簡短小故事5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意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爲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好以爲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一樣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因此,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最後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堅持的簡短小故事6

九九年的阿里巴巴創辦者馬雲,對夢想從不放下。他以前想考重點小學,但卻失敗了;考重點中學也失敗了;考大學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學也沒有成功。但他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透過自已的發奮,最終成功了。他說:夢想,要腳踏實地,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堅持的簡短小故事7

有一次上課時,蘇格拉底佈置了一道作業,讓他的弟子們做一件事,每一天把手甩一百下,過一個星期後,他問有多少人此刻還堅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堅持做了。一個月後,他又問了,此刻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後,他再問了,此刻只有一個人堅持下來了,那個人就是柏拉圖。

堅持的簡短小故事8

三十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我的前途。他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寫了個字:不好怕。然後擡起頭來,望着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祕訣只有個字,這天先告訴你個,供你半生受用。’”年後,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悲哀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他到了族長家裏,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這是老先生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這纔想起來,年前他在那裏聽到人生的一半祕密,拆開信封,裏面赫然又是個大字:不好悔。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好怕,中年以後不好悔,這是經驗的提煉,智慧的濃縮。

堅持的簡短小故事9

愛因斯坦的故事

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從小就喜歡動手動腦。有一次上手工課,他想做一隻小木凳。下課鈴響了,同學們爭先恐後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給了漂亮又嚴厲的女教師。愛因斯坦沒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滿頭大汗。女教師寬厚地望着這個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愛因斯坦交給女教師的是一個製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條凳腿還釘偏了。滿懷期望的女教師十分不滿地對全班同學說:“你們有誰見過這麼糟糕的凳子?”同學們竊笑着紛紛搖頭。老師又看了愛因斯坦一眼,生氣地說:“我想,世界上不會再有比這更壞的凳子了。”教室裏一陣鬨笑。

愛因斯坦臉上紅紅的,他走到老師面前,肯定地對老師說:“有,老師,還有比這更壞的凳子。”教室裏一下子靜下來,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愛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從書桌下拿出兩個更爲粗糙的木板凳,說:“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製作的,剛纔交給老師的是第三個木板凳。雖然它並不使人滿意,可是比起前兩個總要強一些。”

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師向愛因斯坦親切又深思地點着頭,同學們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讚許的目光。

這個小故事讓我們看到愛因斯坦的韌性,在他不滿意自己的.小板凳的時候,他又再次投入製作。他一共製作了三個小板凳,最後的一個比前兩個要好一些。在製作小板凳的過程中,愛因斯坦表現了他對自己的態度,那就是無論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完全釋放自己的能量,不滿足已有的成績,讓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

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着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從上小學開始,她每門功課都考第一。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她的父親早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攻讀過物理學,父親對科學知識如飢似渴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瑪麗。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爲將來的學業作準備。這樣,直到24歲時,她終於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着強烈的求知慾望,全神貫注地聽每一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她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後,她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0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瓦特的故事

瓦特出生於英國,由於家境貧窮沒機會上學,先是到一家鐘錶店當學徒,後又到格拉斯哥大學去當儀器修理工,瓦特聰明好學,他常抽空旁聽教授們講課,再加上他整日親手擺弄那些儀器,學識也就積累的不淺了。

1764年,格拉斯哥大學收到一臺要求修理的紐可門蒸汽機,任務交給了瓦特。瓦特將它修好後,看看他工作那麼吃力,就象一個老人在喘氣,顛顛顫顫地負重行走,覺得實在應該將它改進一下。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體隨着蒸汽每次熱了又冷,冷了又熱,白白浪費了許多熱量。能不能讓它一直保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於是他自己出錢租了一個地窖,收集了幾臺報廢的蒸汽機,決心要造出一臺新式機器來。

從此,瓦特整日擺弄這些機器,兩年後,總算弄出個新機樣子。可是點火一試,那汽缸到處漏氣,瓦特想盡辦法,用氈子包,用油布裹,幾個月過去了,還是治不了這個毛病。瓦特沒有放棄,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終於設計了一個和汽缸分開的冷凝器,這下熱效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這關鍵的地方一突破,瓦特頓然覺得前程光明。他又到大學裏向布萊克教授請教了一些理論問題,教授又介紹他認識了發明鏜牀的威爾金技師,這位技師立即用鏜炮筒的方法制了汽缸和活塞,解決了那個最頭疼的漏氣問題。

1784年,瓦特的蒸汽機已裝上曲軸、飛輪,活塞可以靠從兩邊進來的蒸汽連續推動,再不用人力去調節活門,世界上第一臺真正的蒸汽機誕生了。

堅持的簡短小故事10

臉,就是一個人的面子,中國人特別愛面子,甚至有人認爲面子比命還重要,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面子不僅影響着人們的消費方式,還影響着人們的社會交往,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我認爲,堅持,是事業成功的必備條件。如果沒有堅持就沒有成功。凡事成功了的,沒有哪一件不是堅持下來的;哪怕是一個好的想法,也需要對它堅持的肯定,付諸實踐,才能成功。

然後是不要臉。這個不要臉當然不是說像那些沒素質沒文化的人一樣丟人,而是一種豁得出去的精神。生活中我們大多時候因爲面子問題而錯失了很多機會,事後回想起來又覺得後悔,說到底面子值什麼呢?無非就是我們過不去心中那道坎而已。我相信,聰明的人決不做“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過分愛面子,就會失去機遇,把自己看得太重的人,很難做成大事。要幹大事就不能把面子看得太重。那些改革開放初期致富成功的人,就是因爲摘掉了虛榮面具,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所謂的不要臉,就是不要把自己當回事,這個社會不是要你的臉,這個社會是要你的智慧和能力,要看你的實際成就的。闖出來了,成功了,纔有臉,否則沒有誰會在乎你的面子、你的臉。你要放下思想包袱,全力以赴來做事,只要你有目標,立場堅定,就能走向創業的成功大道。如果事業做不好,再華麗的面子也都是虛的,事實最有發言權。因此,創業者要放下顧慮,放下面子,大膽地向前走。

堅持的簡短小故事11

他天性聰穎,很善於爲自己捕捉人生機會。78年恢復高考,他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一次機會,他找來書本,找輔導教師,突擊補習三個月,一舉邁進大學校門,成爲文革後中國第一屆大學生。大學畢業前,他不失時機地和系主任的女兒談上了對象,如願以償地留校。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商業大潮滾滾而來,他不甘寂寞,利用學生家長的關係,搞起了第二職業,煤碳、醫藥、鋼材、水泥,什麼緊俏賣什麼,當然賣的不是貨,是批條,因爲緊俏市場買不到,所以批條就是錢。一張條子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出手後再把賺到的錢分給寫條子的人一部分。很快,他就成爲先富裕起來的那部分人。回憶自己幾年來走過的路:他總結出自己的成功學:走捷徑。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

家裏的存款超過6位數後,他索性辭去公職,把第二職業變成了第一職業,他要做全職商人,在商海里大幹一番,因爲在他看來,經商很簡單:商人就是分配錢的人,運用加減乘除,只要把該給別人的錢分配好了,自己銀行裏的錢就會成倍增長。

他不再僅僅滿足於倒賣批條,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賣批條的同時,他要投資做別的生意。經過多方考察,他和臺灣一位客商簽訂協議,代理銷售中英文電子詞典快譯通。他招兵買馬,做廣告,跑客戶,一點一點推廣市場,經營了半年,市場有了一定進展,但他覺得太慢太辛苦,和賣批條相比,效益太低,不符合他的“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的“捷徑論”。所以他就放棄了,轉給別人經營。

後來他又經營電腦,因爲同樣的緣故,他又放棄轉給別人了,再後來他又經營電話機、傳真機,不久又轉給別人了。再後來,他又經營手機、傳呼機,又都同樣轉手了。再後來,市場放開了,商品過剩了,批條不好用了。而他當初轉給別人的經營項目經過別人之手的努力,現在都在爲別人帶來一定的商業利潤,雖然這樣的利潤當年在他眼裏曾經不以爲是,但是在今天市場經濟已經成熟的微利時代卻十分可觀。

此時的他,終點又回到始點,只好從頭再來,他在新建的電子城租了一個門面,從別人手裏批發來手機、傳呼機,零售。從前賣一臺手機賺一臺,現在賣一臺手機的利潤不足百元。因爲微利,他不捨得僱用人,每天自己進貨,賣貨,跑客戶,十分辛苦。雖然並不心甘,但已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