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詩歌 > 關於高考詩歌鑑賞題的解析之法

關於高考詩歌鑑賞題的解析之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詩歌鑑賞是初步鑑賞文學作品、體味作品的藝術魅力的能力體現。因此,複習準備時一定要了解高考詩歌的命題類型和能力考查的角度等,做到心中有數。鑑賞詩歌,就要通過詩歌的語言材料領會作者蘊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往往要透過表面意義,挖掘其深層含義。解答時要注意以下方法和技巧:

關於高考詩歌鑑賞題的解析之法

①知人論世,領悟情感

詩緣情而綺靡,作者的所思所感在詩歌中顯現,現實生活在詩歌中呈現。因此答題時,要注意聯繫作者的生平與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把詩歌放在時代背景中去考查,使自己置身於作者的審美觀照之中。如2003年高考試題:王維的《過香積寺》中對泉聲咽危石和日色冷青松的分析,就需要對詩佛王維有一定的瞭解,體會他出儒入佛的人生經歷,進而感知咽、冷二字所傳達出的孤寂幽靜。因此要真切地感知詩意,就必須與作者所處的社會、時代以及作者所具有的思想經歷相聯繫,做到知人論世。

②分析詩題,把握詩眼

分析詩題是正確把握詩的主旨的重要途徑之一,有時詩作本身並沒有直接傳達出詩的主旨,而是靠詩題直接揭示。如唐朱慶餘的《近試上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這首詩表面寫閨意,實質是詩人以閨意作比,向主考官徵求意見,反應了封建社會考生們彷徨的心理。因此把握詩題近試二字,對領略詩的主旨至關重要。此時這個詩題就是詩眼。現在一般提詩眼往往是用來指一首詩的眼目,即體現全詩主旨的精彩詩句,但過去更多是指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因此詩眼的形式有兩種:一是字,二是句。以字的形式出現的詩眼實際上就是古人所說的煉字問題。如紅杏枝頭春意鬧此句借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以句的形式出現的詩眼,屬煉句問題。詩有詩眼,詞亦有詩眼,謂之詞眼。這是鑑賞詞的關鍵。詞眼的表現多以句的形式出現。如李煜的《虞美人》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比喻愁之多,愁之連綿不絕,形象生動具體概括性強。此句則謂之警句。詩眼問題是詩歌鑑賞語言層面最值得關注的問題。那麼如何找到詩眼呢?一般來說,詩中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謂語中心詞,找到謂語中心詞也就找到詩眼了。謂語中心詞一般由動詞充當,有時動詞、形容詞活用後,也可充當。比如 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中客字,即屬此用法。這個問題值得特別注意。

③意象意境,體悟感情

高考大綱要求學生能把握詩文的大體意思和藝術手法,這說明在這道題上並不會出一些艱澀難懂的作品。因此出題者選擇的詩歌意象不會太難把握。意象是詩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東西。作者要通過意象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情。把握形象後面所蘊含的言外之意,這是鑑賞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我們可以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中,通過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感悟到詞中所傳達出的傷別情懷。因此要求同學們注意傳統的意象羣,如歲寒三友(鬆、竹、梅)、菊花、梅花象徵人高潔的品格,桃花象徵美人,鳥象徵自由等等。另外,還須明白我們傳統的審美習慣,如望月思鄉折柳傷別、傷春悲秋、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梧桐細雨則悽楚悲涼等。這些傳統的意象同時也營造出一份詩歌的意境。對意境的鑑賞要注意整體把握詩歌的意境,才能防止以偏概全,才能正確理解詩歌的形象和含義。

④鑑賞手法,術語先行

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藉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我們要了解一些常見的藝術手法。運用這些手法時,引用專業術語,往往會在詩歌鑑賞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主要術語有:白描、細描;抒情方式主要術語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託物言志等)。詩歌的結構形式常見的術語有:首尾照應、層層深入、先總後分、先景後情、過渡、鋪墊等。修辭手法常用的術語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象徵等,其他寫作技巧包括: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動靜結合、虛實結合、聯想想象、語序倒置等。學生對這些手法都應瞭解,以便在鑑賞時得心應手。

⑤比較閱讀,切入角度

現在,比較閱讀詩歌成爲考試考查的一個新的熱點,在2005年全國16套高考卷中,有4套涉及這一新型命題形式。如何解答這類詩歌呢?主要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來比較。在內容上,注意兩首詩歌作者思想感情的異同;形式上,所用的表現手法的異同。比如浙江卷:杜牧《齊安郡中偶題》和楊萬里《暮熱遊荷池上》兩首詩進行比較,第二題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感情特點,並作簡要分析就屬此類!

⑥註釋作用,不容忽視

註釋是鑑賞中最值得注意的內容,雖短短几字,卻是出題人給出的暗示。有些介紹寫作背景,那是在暗示本詩的思想內容;有些是介紹相關詩句,那是在暗示本詩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時介紹作者,那是在暗示本詩的寫作風格。所以,一定要仔細研讀註釋!

以上主要從詩歌的語言、內容以及答題角度幾方面,對詩歌鑑賞進行了粗略的探討。最後,希望同學們在備考中勤思考,善總結,不要爲做題而做題,克服功利思想,切實提高自己的鑑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