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簽名 > 勵志文言文個性簽名

勵志文言文個性簽名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在學習中,大家一定沒少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語言,而不是日常語言寫的文章。你知道的經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勵志文言文個性簽名,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勵志文言文個性簽名

勵志文言文個性簽名1

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4、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水,故能成其深!

5、扶危周急固爲美事。能不自誇,則其德厚矣!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7、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8、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

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10、“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11、人爲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爲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12、別裁僞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13、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4、事不三思總有敗,人能百忍自無憂。

1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屈己者,能處衆,好勝者,必遇敵。

17、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國演義》

18、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唐·王勃

19、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20、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劉備

21、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22、以家爲家,以鄉爲鄉,以國爲國,以天下爲天下。——《管子·牧民》

23、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24、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5、吾日三省乎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26、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

27、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勵志文言文個性簽名2

1、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陶淵明·飲酒)

2、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論語·述而)

3、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易經·繫辭上)

4、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5、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6、 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7、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8、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

9、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0、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北朝民歌·木蘭詩)

11、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2、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13、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

14、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

15、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6、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17、 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三國·劉備)

18、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唐·李白·清平調)

19、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20、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21、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繫辭上)

2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東晉·傅玄·太子少傅箴)

2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傳)

24、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25、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2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27、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

28、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東晉·陶淵明·移居)

29、 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左傳)

30、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語·爲政)

31、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論積貯疏)

32、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3、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34、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太宗·贈蕭禹)

35、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36、 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西晉·李密·陳情表)

37、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38、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39、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40、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41、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42、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東方朔傳)

43、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44、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45、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46、 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47、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48、 將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49、 精誠所至,金石爲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50、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