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關於中職學校問題學生的成因和教育策略

關於中職學校問題學生的成因和教育策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關於中職學校問題學生的成因和教育策略

關於中職學校問題學生的成因和教育策略

據調查,職業學校的學生有着一個共同的現象—‘三多一高”,即違紀學生多、不想學習的人多、迷戀上網的人多、退學率高。筆者認爲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來自社會的、學校的、家庭的以及學生自身的因素。同時,存在這一現象的學生還有一個共同點:思想上不要求上進、生活上懶懶散散、學習隨心所欲。這部分問題學生能否成功的轉化,將會直接影響到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進而影響到學校的生存和長遠發展。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個人的觀點:

一、中職學校問題學生的成因

(一)社會成因。科技的突飛猛進,全社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信息時代,給學生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獲取新信息創造了廣闊的空間,但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嶄新的娛樂生活方式。再加上層出不窮的不良書籍、音像製品,以及各種遊戲等,對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的孩子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些分辨能力較差的學生因此走了危險的道路,荒廢了學業。

另外,我國鄙薄職業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職業學校的社會地位遠不如普高,再加上就業形勢及用人單位的實際用人狀況等一系列因素,使得職業學校的學生極易產生前途迷茫的心態,因此喪失了學習的信心。

(二)家庭原因。家庭環境是孩子生活學習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孩予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結構、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以及家庭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人格的形成。有研究表明,問題學生的背後往往是存在着問題家庭和問題家長。較爲突出的是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殘缺家庭。隨着離婚率的上升,不完整的家庭數最越來越多。

第二、家長素養偏低。父母的教養方式受自身素質的影響,包括思想品德素質和文化素養。

第三、“留守孩子”增多。許多家長因忙於外地務工、經商或學習,孩子只得留在家裏由祖父母代管。而這些老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他們只能關心孩子的飲食起居,而無法對留守孩子在思想品德和學習習慣進行良好的引導,這是造成了“留守孩子”學習困難、行爲散漫、品德不良等現象的主要原因。

(三)學校原因。職業學校與普高相比,雖然沒有了升學壓力,並逐步實現了學分制,但依然存在應試教育的痕跡。主要體現在教育、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刻板,沒有真正做到“以人爲本、滿足個體發展的需求”,使成績落後的學生長期在心理上揹負沉重的包袱,兇而喪失了學習的信心。

另外,有些老師是爲了評定職稱或升職才做班主任,並非熱愛本職工作,這就導致了一部分班主任事業心不強、責任心不強,甚至出現個別班主任缺乏應有的公平意識,想方設法“驅逐”後進生,使這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

(四)自身原因。除了以上提劍的社會、家庭、學校等外部素外,問題學生的形成還有其自身的原因,包括意志、個性、情感和認知等方面。"

二、職業學校問題學生的表現

(一)學習表現。職校生的入學成績大多是處於中下等,學習成績不良也是問題學生最普遍、最突出的問題。具體表現爲:大多數問題學生目標不明確,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不認真、課後不做作業、缺乏應有的壓力和動力,學習習慣非常不好,發展到最後就厭學、直至逃學。

(二)行爲表現。問題學生大都伴隨有問題行爲,主要表現爲不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不能吃苦耐勞。女同學主要體現在:該穿的校服不穿、該戴的胸卡不戴,喜歡穿奇裝異服、趕時髦;男同學主要體現在:抽菸酗酒、拉幫結派、打架鬥毆、欺負弱小;他們還往往沉迷於網吧、喜歡標新立異,缺乏自我約束力。

(三)品德表現。問題學生受社會不良思潮的衝擊,大多缺乏文明修養、道德意識不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極其淡薄。價值觀也發生了扭曲,輕“社會價值”和“精神價值”重“個體價值”和“物質價值”,有的學生甚至把奢侈、享樂作爲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標。

(四)心理表現。由於大多數學生有低人一等的心態,這就使他們容易產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再加上家庭殘缺等因素就會導致他們意志消沉、缺乏自信和耐挫力,久而久之就會使他們變得非常情緒化,容易出現高度興奮、激動或極端的憤怒、悲觀,對他人和事物態度冷淡、漠不關心。

三、職業學校問題學生的教育

(一)摸情況、找問題。職業學校問題學生的形成絕非“一日之寒”,要想成功地將這些學生轉化也絕非“一日之功”,必須“循序漸進”。首先必須瞭解學生的問題所在,是學習差還是品行差?是某一方面的問題還是各方面都差?其次,在摸清了這些情況之後,將他們按照不同的標誌進行歸類,有的是思想品德問題、有的是心理問題、有的是學習特別差、有的是雙差生或三差生。

(二)分析原因“對症下藥”。找到了學生的問題所在,接下來就應該仔細分析問題形成的原因,並針對不同的原因進行教育。教育還得有“法”,只有“對症下藥”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教育策略主要歸納爲以下幾方面:

1.以誠相待,取得信任,尋找心理突破口。

2.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提高問題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

3.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督促問題學生健康成長。

(三)鞏固教育。問題學生的轉化是一個迂迴曲折的過程,他們的行爲常常會出現波動和反覆,對轉化過程要有長期的思想準備。首先,在班級讓一些各方面素質都比較好的同學主動接近他們,在生活給予一定的人文關懷、指導他們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學習。其次,在班級中成立學習小組,實行‘一對一工程,讓班幹部幫助他們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並督促其嚴格執行。當他們學習上遇到問題時,能主動幫助解決並鼓勵他們不要退縮,逐步培養他們敢於克服困難、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第三,安排與問題學生比較知心的同學一起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健康、文明、有利於身心的課外活動,引導他們走上正軌、使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