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劉備重義的故事大綱

劉備重義的故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劉備重義。他一生都把“義”作爲自己辨別是非的標準、處理問題的原則。當“義”與“利”發生衝突時,往往取義而舍利,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望。

劉氏集團從誕生之日起,就以“義”作爲自己的宗旨。劉備與關羽、張飛曾共同發誓:不能同生,也要共死。被後人稱爲“結義”。後來在隆中見到諸葛亮也明確表示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張大義。此義者,信義、正義、道義也。其主要內容就是平治天下,興復漢室。而非今日一些人所說的個人義氣。

劉備重義的故事

劉備桃園結義

從這個“義”字出發,劉備把關、張的利益看得重於自己的利益。劉備“與二人寢則同牀,恩若兄弟”。荊州失守,關羽被殺,他不顧趙雲、秦宓等再三諫阻,決意伐吳。在他看來,關羽爲義而死,他也應爲義給關羽復仇,否則就違背了結義誓言,是“忘恩背義”。故舍生忘死,御駕親征。

從這個“義”字出發,他把政治影響看得重於土地城池。

劉備大半生東奔西突,居無定所,地盤對他來說太重要了!但他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對陶謙讓徐州,劉表讓荊州和入川取益州的態度便是最好的說明。曹操徵徐州,劉備前去救援徐州牧陶謙。陶謙欣賞劉備之能,病死前留下遺言:“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明確表態讓劉備接自己的班。劉備此前一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接管徐州,確實是個難得的機會。但劉備卻婉言謝絕了。後經陳登、孔融一再勸說,他才接受了這個職務。《三國演義》把這個過程稱爲陶謙“三讓徐州”。劉備數辭不受徐州牧,關鍵是怕別人議論他救援陶謙動機不純,落不義之名。劉備重政治影響,確實落下了好名聲。袁紹聽說他接任徐州牧後說:“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

劉備南投荊州,劉表開始對他不太信任。但臨終卻對劉備託以後事,說自己的兒子沒有才能,他死了以後,讓劉備攝政荊州。劉備卻推辭了。有人勸他按劉表之言行事。他說:劉表待我很厚道,我如果按他說的作了荊州之主,別人肯定會說我薄情。所以我不忍心這樣做。《魏書》上是這樣記載的,裴松之卻認爲,劉表夫妻一直寵愛劉琮,舍長立幼,早已決定。

劉表不可能臨終又把荊州交給劉備,因而此說不可信。我卻覺得,劉表讓荊州是可信的。原先劉表想讓劉琮作繼承人不假,但到他臨終之時,曹操開始向荊州大舉進攻。此時,劉表感到劉琮頂不住曹操的攻勢而寄希望於劉備是完全可能的。

這是一。《魏書》是劉備的敵對方的史書,不可能無中生有美化他。這是二。關於此事,不僅《魏書》有載,《英雄記》上也說:“(劉)表病,上備領荊州刺史。”鑑於這三方面的原因,劉表讓荊州,應是無疑的。劉表主動讓荊州,劉備沒有接受。劉琮接了父親的班卻投降了曹操。有人勸劉備劫持劉琮奪取荊州,這就爲劉備所難了。他說道:劉荊州(劉表)臨終向我託孤,現在要背信義而爲自己,我不能這樣做。否則死後怎麼有臉見劉荊州呢?劉備後來過劉表墓還曾痛哭流涕。習鑿齒曾爲此感慨道:“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違而言不失道。”

入川取益州,起初,張鬆、法正願爲內應引劉備入川,龐統極力竄掇。劉備卻說:“今指吾爲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義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龐統勸諫說,事情可以變通,事後可對劉璋以義報之,多給封賞。否則,我們不取益州。就便宜別人了。劉備這纔開始行動。二劉相會,龐統建議當下活捉劉璋,奪取益州。劉備拒絕說:初來乍到,恩信未立,不能這樣做。龐統又爲他獻出取益州的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採納了進程較長但政治影響較小的中策。

最後相對平穩地取得了益州。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劉備在“不可得兼”的情況下,舍利取義,放棄了一次次取得地盤的機會。卻獲得了仁義令名,樹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使人心歸附,終成大業。

劉備重義,卻並非腐儒之泥古,亦非宋襄之仁。他的舍利取義是有原則、講對象的。曹操在劉備落難時曾爲他請功。

供其衣食住行。與他“出則同輿,坐則同席。”而劉備卻先是與董承密謀殺曹,後又背曹而去。原因是他認爲曹操“名爲漢相,實爲漢賊”,與之無“義”可言。呂布轅門射戟,曾解劉備之厄。白門樓呂布殞命,劉備不僅見死不救,反而火上澆油,勸曹操殺之,被呂布罵曰“是兒最無信者!”劉備所以如此,除了怕曹呂合流於己不利外,無非還因呂布這個“三姓家奴”,系不義之徒。

劉備重義,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東漢末年,朝政凋敝,世風日下。諸侯割據,各爲私利,塗炭百姓。似袁氏兩代人,爲爭權奪利同室操戈,兄弟相殘者比比皆是;如呂布等見利忘義,朝秦暮楚者屢見不鮮。中華乃禮義之邦,社會呼喚仗義之士,百姓期盼正義之師。劉備順應民心,輕利重義以德治國,樹立起了忠厚仁慈的自身形象,顯示出了巨大的人格力量。

靠着人格的力量,他把一大批文臣武將吸附在自己的周圍,使他們心悅誠服爲自己效力。投桃報李,施義效忠。關羽作了曹操的俘虜,不爲封侯、贈金,優厚待遇所動,望眼欲穿,迴歸劉備。諸葛亮事劉家兩代君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靠着人格的力量,劉備培養了蜀漢集團內部堅強團結,共赴大業的良好風氣。其生前身後,絕少見利忘義、奸猾欺詐之輩。直到鄧艾取川,蜀漢覆亡,仍多戰死殉節的將士臣民。後主入洛爲臣虜,還仍有郤正這樣的義士廝守。靠着人格的力量,劉備名播遐邇,受到了士民的交口讚譽。得道多助。在生命最危機的時刻,往往有人相救。《三國演義》中劉安殺妻爲其做羹之事雖未必可信,但聞其大名供食解餓應在情理之中。甚至連刺客也會在他面前卻步。《三國志·先主傳》載:劉備做平原相,郡民劉平“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後人議論劉備,多譏其假仁假義,其實並沒有多少根據。

若假,便難終其一生;終其一生而仍謂之爲假,則歷史上就真的真假難辨,很難找出一個真的來了。再者,也有論者以爲義乃封建道德,不足以爲之稱頌。殊不知,評價歷史人物,必須把他放到特定的時代環境中,這乃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要求。

我們只能用今人的眼光來回顧古代的人和事,卻不可完全用今日的道德標準來衡量古人。還有以所謂批判“正統觀念”爲旗號,貶斥劉備之“匡漢室”爲不義之舉,不如早早讓曹氏一統天下,免使人民遭戰亂之苦。

不知他們想過沒有,都這麼批判,那許多歷史事件、人物都得被批倒,且不說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大糊塗、大發昏,連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的忠貞義烈都該白眼相看了。這類議論高則高矣,卻既歪曲了歷史,也違背了民心。試看,幾百年之後,宋代說書藝人說三國故事,如蘇軾《志林》所載“聞曹操敗,即喜,唱快”;“聞劉玄德敗,輒蹙眉,有出涕者”。

今人讀《三國演義》,其同情不也多在蜀漢一方麼?我讚頌劉備的義,自信是同大多數芸芸衆生靈犀相通,也許不至於是封建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