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端午節週記[彙編15篇]

端午節週記[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週又過去了,相信大家在這一週裏收穫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週記了。那麼好的週記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週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週記[彙編15篇]

端午節週記1

在家鄉,人們通常將端午節稱爲“五月節”。每到端午節那天,家鄉最熱鬧的就是北大橋了,從端午節頭一天晚上開始到端午節當天晚上十點多都是人。端午節那天,我們大家都會早早的起牀,然後就去北大橋玩,從早上三點多出門到下午五點多才回家。

端午節,給我的印象除了吃就是玩。吃糉子是一定的,端午節那幾天,在大街上都是推着車買糉子的。插艾草,老人們都會去採或者是買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蘆掛在門上,至於爲什麼,我也不知道。吃雞蛋,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項。我們這兒看不到賽龍舟的.,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端午節,我最喜歡買五彩繩系在手脖上,好幾個月都不會拿下來。

不同地方端午節的習俗也就不一樣。端午節是一個神聖的節日,也是一個偉大的節日。所有地方的端午節的目的都是爲了紀念屈原。

每一年最期待的節日除了春節就是端午節了。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2

中國的傳統文化好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還有端午節,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着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爲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屈原投江以後兩岸的老百姓划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還是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在這個緊張危險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就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糉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裏……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爲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划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端午節週記3

今天是端午節,我吃完早飯就出去玩了,直到快午飯的時候纔回來,到家後,我發現我家多了幾個看起來特別精緻的糉子。

於是,我就問媽媽:這麼精緻的糉子是從哪來的?媽媽說:“是對面的鄰居送的`,他家自己包的”。

以前我家衣服被風吹掉到樓下,是對面的鄰居幫我們撿回來;以前有好吃的東西,也是對面鄰居送我們的,媽媽經常送給他們一些好吃的東西。媽媽常說:“鄰里之間相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愛護。”

吃着鄰居送來的精緻的糉子,我覺得非常的好吃,因爲在這精緻的糉子裏,包含了,鄰里之間的關愛。

端午節週記4

爲了慶祝端午節,老師讓我們每個人帶一兩個糉子,並且還邀請張琰的媽媽教我們包糉子,我們都非常開心。

到了週五下午,我們每個人都帶來了糉子,有豆沙棕、八寶棕、蜜棗棕……各種各樣。我帶的是豆沙棕、八寶棕,都是非常好吃的。第三節課一上課,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等着老師,老師進來說:“讓我們用端正的坐姿歡迎張琰的媽媽。”老師的話音一落,每個同學都坐得像一棵棵筆直的小樹。張琰的媽媽一進來,我們就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張琰的`媽媽先拿出糉葉和泡了一天的糯米,把糉葉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漏斗,然後往裏面放上糯米、棗、葡萄乾,接着左折一下,右折一下,最後用線把包好的糉子纏好。把糉子放到鍋裏煮五分鐘後,就可以出鍋了。同學們個個吃得津津有味。

今天我吃上了自己包的糉子,比買的糉子好吃多了,心裏非常高興。

端午節週記5

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吃和玩。

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有一次,屈原去京城辦事,回來後,看到國家變得非常衰敗,就投汨羅江自殺了。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又稱“詩人節”。

端午節的習俗有吃糉子、賽龍舟等,爲了讓河裏的魚蝦吃飽了,不吃詩人屈原的屍體,人們就在這一天往汨羅江裏投糉子。爲了打撈屈原的遺體,人們竟相在江河裏划船打撈。就發展成爲現在賽龍舟。

聽奶奶說,糉子是用碧綠的蘆葦葉和香噴噴的糯米做的,還要在香噴噴的糉子上散白糖。糉子的`味道又香又甜可好吃了,我可喜歡吃糉子了,一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但是,最遺憾的就是過端午節的時候沒親眼看見賽龍舟。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和春節,但是,一比較我還是更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6

陽光金黃又柔和,天地問一片明媚。外婆家門前兩棵高大的樟樹上,站立着兩隻喜鵲,它們唧唧喳喳,在一唱一和。

屋外敦厚的外公正肩扛着鋤頭往家走,手裏捏着一束尺把長的綠色葉子。那葉子名叫菖蒲。外公用紅紙,把菖蒲粘在門兩邊的木柱子上,真是好看!我好奇地湊上去,立刻聞到了菖蒲的清香。

屋裏,外婆在竈臺上忙碌着,菜刀切、鍋鏟炒,熱氣騰騰,香氣撲鼻。

外婆還會拿出一隻碗,那碗裏倒着些許燒酒,燒酒下沉積着橘紅色的雄黃。她一隻手拿碗,另外一隻手的食指仲到碗裏,蘸來燒酒和雄黃直往我耳朵裏、脖子上、額頭上塗抹。我逃,外婆就追。到後來,在門前的空地上,小夥伴們看到各自部是耳朵裏黃黃的',額頭上黃黃的,就忍不住笑。

端午節,在門口插上菖蒲是驅邪避瘟,給小孩子塗抹上雄黃酒,是爲了讓他們避過蟲蠍叮咬,平安過夏。

這是記憶中的端午節。它就像那時的陽光,是柔和的,金黃色的。每每想起,我的心情就會明媚起來。

端午節週記7

廣西左江是龍船的搖籃,農曆五月初五發大水,叫龍船水。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糉子,在門前插艾葉,把樟腦丸裝在小絲網袋裏,掛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要喝一口雄黃酒,根據古老的傳說,蛇精變成的人,喝了雄黃酒,就會現形。而包糉子的習俗,是因爲古時候一位叫做屈原的愛國志士報國無門,投江自盡,爲了保護屈原的遺體,民衆划着龍船向江中投放涼糉餵飽魚蝦,一年又一年,形成了龍船競渡的習俗。

我家住在左江邊上,從小時起,每年的端午節都觀看龍船比賽,看慣了劃龍船的隊員矯健的身影,聽慣了他們奮勇拼搏的`呼喊和有節奏的鑼鼓聲。而最爲大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數年前,我縣龍頭鄉的女子龍船隊曾經參加香港國際比賽,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端午節到了,我們一邊吃着糉子,一邊欣賞着精彩的龍船比賽。

端午節週記8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下面,告訴你們我家是怎麼過端午節的吧。

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家家戶戶都要掛艾葉,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等活動。這種習俗是經過20xx多年的演化而形成的。五月初五作爲端午節的原因是因爲屈原就是在那天跳下汩羅江自殺的。賽龍舟的習俗也是從人們划着小船去尋救屈原這種形式演化過來的。因爲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他們就將竹筒裏的米撒在水裏。他們認爲魚兒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後來這種活動不斷演化,到現在就成了糉子。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變成了一種風俗。

今年的端午,我們家掛上艾葉,包好糉子。等待端午節的到來,啊!終於到端午啦!我們家端上一盤盤好菜,將糉子端出來。下面要做什麼呢?當然是開吃啦!你一個,我一個……大家吃的不亦樂乎。

我家的端午節就是這樣的,你家的呢?

端午節週記9

今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據說,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是爲了紀念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後來,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今天一大早,我一醒來就聞到了一股糉子的香味,我急忙起牀來到餐桌前。哇!今天的早餐是糉子。今年的'糉子品種可真多:有紅豆糉、紅棗糉、花生糉、還有姥姥包的肉糉……

我看見這麼多糉子口水都流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拿起一個糉子,三下五除二剝開那幾片還在散發着香氣的糉葉之後,裏面躺着的糉子就好像小寶寶一樣新鮮細嫩,招人喜愛。輕輕咬上一口,那混合了棕葉香、糯米香還有肉香的濃濃香氣在口中鼻中縈繞不絕,那黏而不粘的口感,那甜美的味道讓人吃之後回味無窮。我們一家一邊吃着香甜的糉子,一邊聽爸爸講着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

今天,我不但吃到了香甜的糉子,而且學到了許多知識,我會記住這個糉子飄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10

五月初五,我隨媽媽回老家過節。

一早,我打開電視,找到賽龍舟的直播,幾隻小舟乘風破浪,使在起伏不定的浪花既有翻出的可能,我緊張極了。一隻都穿紅衣服的'隊伍十分賣力,可是事與願違,他們當衝到最前面的時候,一個浪頭擊破了他們的積極,逐漸被追上了。一聲吃飯了,使我來到餐桌前。幾片綠糉葉裹着糯米,糯米中又裹着肉,深受我的肚子所愛。可是據報紙稱吃糉子不利與高考,是否吃哪?不久,我的肚子戰勝了,接連吃了2個糉子(偏大的糉子)。

端午沒有“五黃”就不成端午了,可是如今黃鱔、黃魚、黃酒、黃瓜、鹹鴨蛋價格大有增長,我也不好免俗,吃了個鹹鴨蛋。

端午歷時20xx多年,有着長久的歷史,是一個非物質財富(自認爲)。

端午節週記11

今天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外婆給我送來了許多好看又好吃的糉子。一個個大大的糉子用長長的綠葉子包成四個角,再用一條細繩子把它繫緊。做糉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還可以在裏面添加一些蜜棗、雞蛋黃、瘦肉、板栗等等。剝開熱氣騰騰的糉子,頓時芳香四溢,雪白的糯米像變魔術似的已經成了琥珀色的,晶瑩剔透,十分誘人。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果然香甜可口。

糉子是端午節中必不可少的食品,除了吃糉子,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有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葉菖蒲、小孩配香囊等等。

今天,我還上網查看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我知道端午節還可以叫午日節、重午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等。我還知道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

在這個家家戶戶飄滿糉香的日子裏,我不僅品嚐了美味的糉子,而且還收穫了很多知識。

端午節週記12

星期三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我起了牀,今天的早飯是糉子。糉子是用糉葉把糯米和各式餡料包起來,再用繩子繫緊。在糉子裏,我最愛吃肉餡的。因爲裏面的肉是在各種調料中浸泡過的,所以蒸過之後特別好吃。

早飯吃好後,我們出了門。我看見門上掛了幾根艾草,聽說那是辟邪除病用的。在路上,我從老奶奶那買到一個漂亮的香袋。這香袋上有彩色的條紋,上面繫着一條長長的,漂亮的掛繩。我拿在手上聞了聞,有一股中藥的味道。後來我才知道里面放着艾草粉。

聽媽媽說,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是賽龍舟。一條條龍舟,好似水龍一樣,在湖面上翻騰起伏。龍舟上的`人用力地划着槳,還有人敲着鼓,彷彿是在催龍遊得快些。大家你追我趕,奮力向終點劃去。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屈原的節日。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重視它。

端午節週記13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吧!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吧。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的.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吃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

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

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爲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

怎麼樣?端午節龍舟很不賴吧!

端午節週記14

今天是端午節,廚房飄來陣陣香味。哦,要吃糉子了,而且還是我喜歡的紅豆味呢!

包糉子是我姐姐的拿手活。首先用碧綠的糉葉裹一個實心的漏斗,中間填滿糯米。接着,按緊、壓實,如果想吃點花樣,可以加一些綠豆、紅豆、紅棗、肉丁、香腸等。最後,用紗繩把成錐狀的糉子繫緊,一個精緻玲瓏的小糉子就成形了。

吃着剛煮好的糉子,我忽然腦子裏出現了一個問題,今天爲什麼是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父親告訴我:在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在流放時聽到國破家亡的消息後,悲憤欲絕,於五月初五這天,作下最後一首詩《懷沙》後,抱石投入汩羅江。後來,當地老百姓駕船將飯糰等食物扔進江水中,想要餵飽河中的魚蝦,讓屈原的屍身免遭噬咬,後來逐漸演變成了賽龍舟,吃糉子。

我一邊聽着父親的.講述,一邊自言自語道:吃糉子也有這樣一段歷史典故呀!愛國的人就是受人尊敬的人!

端午節週記15

又是一年的五月,又是一個端午,又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後來爲了紀念屈原,就把米裝入竹筒中投入江中,再後來就用蘆葉把米包起來煮熟自已家人吃。我們把它稱作糉子。糉子是端午節必須要有的食品。賽龍舟是必須有的活動。其次就是洗艾草、喝雄黃酒、扣絨線、掛香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