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端午節週記精選15篇

端午節週記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時間飛快,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一週的經歷,可以助長我們的閱歷,是不是該好好寫一篇週記記錄一下呢?快來參考週記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週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週記精選15篇

端午節週記1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媽媽早早的就起牀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糉葉、肉、蜜棗、與糯米。媽媽一回到家,先把糉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把蜜棗、肉與糯米放在一個鍋裏,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裏,緊接着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媽媽便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媽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糉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着放一些餡在裏面,然後再用一片糉葉包起來,最後用一根線紮起來,這樣,一個糉子便包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也包起糉子來。糉子包好了,媽媽立刻把糉子放在鍋裏煮,過了不久,糉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隻糉子,剝開糉葉,細細地品嚐,我看着媽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媽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但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糉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說都是爲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2

今天去奶奶家的時候,在樓道里聞到一陣清香,咦?什麼這麼香?原來是每家的門上掛了一束束青綠色的葉子,那是什麼呢?奶奶告訴我那是菖蒲和艾葉,我問奶奶:爲什麼要掛菖蒲和艾葉呢?奶奶說:因爲艾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而菖蒲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所以端午節的時候,人們喜歡在門口掛這兩樣東西。然後奶奶又問我端午節的來歷,我搖搖頭,奶奶接着告訴我:你知道屈原嗎?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後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後來他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端午節週記3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的國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吃糉子,賽龍舟。據說,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勸阻楚懷王,但是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果然楚懷王上當被囚。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糉子、雞蛋投入江中。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節週記4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有兩項任務,就是買糉子和香包,我們在大街上走着,我忽然看見了一位老奶奶她騎着一輛自行車,自行車上有用三根竹竿組成的“幹”字杆,“幹”字杆上面掛着許許多多、香噴噴的香包,我說:“媽媽媽媽,你說你要給我買香包的。”媽媽指着香包問我:“你要哪一個?”我指着一個錦囊香包說:“我要這個。”媽媽你瞧,這是一個紅色的、上面有藍色的水鳳凰的香包,我拿到香包後一直描述着這個香包。

現在我們去買糉子,我們來到一家超市,找到賣糉子的地方,哪裏有好多好多口味的糉子,有紫薯的、蜜棗的、肉餡的、糯米的、豆沙的,我選了一個紫薯的,回到家,媽媽煮了兩個糉子,煮好後,我和媽媽一人吃了一個沾着蜂蜜的糉子,嗯!味到還不錯。

端午節週記5

端午佳節到了,我很興奮。今天我家要開始包糉子了。

一清早,媽媽就把包糉子的材料都準備好了。開始包糉子裏,只見媽媽撿起四片糉葉疊在一起,用指頭一卷,就捲起一個像漏斗一樣的小鬥,媽媽又用勺子挖了米跟棗包緊,又用另外一片糉葉裹在外面,用糉針固定好,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裹好所有的糉子就開始煮糉子了。媽媽把裹好的糉子,一個個放進鍋裏,加滿水,就開始燒火煮了,大概煮了一個多小時,聞到了糉子的清香,媽媽說糉子好了,可以吃了,我在一旁已經迫不及待地乾嚥口水。媽媽看到我那饞樣都笑得合不攏嘴。剝開一個糉子,雪白的米粒,紅紅的棗肉,狠狠地咬上一口,真是香甜啊!

端午佳節吃糉子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習俗,傳說在端午佳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許多愛國主張,但楚王不採納。最後,楚國國土被侵佔,他滿懷憤怒,跳江自盡,人們爲了懷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那一天,就把糉子跟許多好吃的投到江裏,就是爲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屍體呢。

今天,這個端午佳節我覺得過的很開心,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6

光陰似箭,新一年的端午節又來臨了。我和家人曾到許多不同的地方去慶祝端午節,也做了許多有趣及令人難忘的事情。

當天早上,我和家人到海灘遊玩。途中,我看見了許多美麗的風景。五顏六色的植物加上蔚藍的天空,美麗極了!四十分鐘後,我們便到達海灘了。在金光萬丈的朝陽照射之下,大海形成了橙色。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換上泳衣,衝向那美麗的大海。我們在清澈的大海玩得樂不可支。半小時後,我和妹妹都感到飢腸轆轆了,我們便上岸享用美味的糉子。

接着,我們便帶着妹妹到一個大型的商場參加端午節繪畫比賽。每位參賽者都帶了各自的畫具來參加比賽。不久,繪畫比賽便開始了。妹妹全神貫注地在圖畫紙上繪畫,務求把圖畫完成。一小時後,比賽成績被揭曉了。妹妹在比賽中得了亞軍,我們一家人都以她爲榮。

晚上,爸爸帶我們一家人到海鮮餐廳享用美味又新鮮的海鮮。那家餐廳的服務生彬彬有禮,價錢公道,讓我們留下了好印象。爸爸讚道:“這海鮮真美味啊!”我們一家人都吃的津津有味。

我希望每年的端午節都可以和一家人一起快樂的度過。

端午節週記7

陽光金黃又柔和,天地問一片明媚。外婆家門前兩棵高大的'樟樹上,站立着兩隻喜鵲,它們唧唧喳喳,在一唱一和。

屋外敦厚的外公正肩扛着鋤頭往家走,手裏捏着一束尺把長的綠色葉子。那葉子名叫菖蒲。外公用紅紙,把菖蒲粘在門兩邊的木柱子上,真是好看!我好奇地湊上去,立刻聞到了菖蒲的清香。

屋裏,外婆在竈臺上忙碌着,菜刀切、鍋鏟炒,熱氣騰騰,香氣撲鼻。

外婆還會拿出一隻碗,那碗裏倒着些許燒酒,燒酒下沉積着橘紅色的雄黃。她一隻手拿碗,另外一隻手的食指仲到碗裏,蘸來燒酒和雄黃直往我耳朵裏、脖子上、額頭上塗抹。我逃,外婆就追。到後來,在門前的空地上,小夥伴們看到各自部是耳朵裏黃黃的,額頭上黃黃的,就忍不住笑。

端午節,在門口插上菖蒲是驅邪避瘟,給小孩子塗抹上雄黃酒,是爲了讓他們避過蟲蠍叮咬,平安過夏。

這是記憶中的端午節。它就像那時的陽光,是柔和的,金黃色的。每每想起,我的心情就會明媚起來。

端午節週記8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今天,咱們就說說家鄉端午節的糉子。

我們年年都過端午節,可你們知道麼,端午節還有一個歷史故事呢。說有那麼一天,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跳河。他死後,人們爲了不讓水中的魚吃掉屈原,於是就創造了‘糉子’讓魚吃。只有把魚餵飽了,纔不會吃掉屈原。水下漆黑,把糉子餵給魚,魚纔會給屈原指明方向。

糉子,歷史悠久,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晉代時,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元、明時期,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

記得小時候,每當端午節,奶奶和媽媽就要開始着手準備包糉子的材料,我看着她們忙碌的身影,我也加入了進去。期待着糉子的出鍋。過了幾小時,糉子熟了。我慌忙的抽出一個糉子,好甜呀!大米入口即化,真是好吃!

端午節吃糉子,就好像春節吃餃子一樣天經地義。吃糉子的習俗,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端午節週記9

今天是端午節,我過得別提有多高興了。

一大早,媽媽就讓我和她一起在大門口掛上艾草,說是可以驅蚊,還能保佑家人吉祥安康。這可以算是我的第一個端午節節目吧。

學完鋼琴後回到家,發現外公已經燒好一大桌菜,有黃魚、黃牛肉、黃莧菜、黃瓜和大蒜紅燒肉。一開始,我只知道外公今天燒的紅燒肉特別好吃,吃起來感覺像牛肉,味道好極了,我破例吃了七八塊。慢慢地,外公告訴我,今天是端午節,要吃五黃。“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外公一大早就去菜場買了土豬肉、黃魚、黃瓜、鹹鴨蛋,還從地裏摘來新鮮嫩綠的紅莧菜,可以代替黃鱔。謝謝外公!

吃過飯後,爸爸就帶着我觀看了《辛巴達歷險記2》。回到家,發現外婆也從老家回來了,我興奮地問外婆有沒有帶來糉葉。其實,外婆已經在老家包好了糉子帶到杭州給我們吃了。但我還是非常想親手動手包糉子,記得去年在老家我也包過糉子的。晚飯過後,外婆調好糯米和餡,是我最愛吃的香菇豌豆肉餡。我包出了三角棕、四角棕和圓筒棕,太開心了。

快睡覺時,媽媽還拿出一個香袋送給我,這是我嚷嚷了一天的東西,謝謝媽媽!

同學們,你們的端午節過得有趣嗎,一起來分享吧!

端午節週記10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牀,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麼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後,我撒開腿就往家裏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糉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糉子,撒上白糖,然後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糉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裏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糉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脣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糉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端午節週記11

我的外婆住在鄉下。大部分雙休日,我與爸爸媽媽都去外婆家。

外婆非常愛我們,她每天掰着手指頭算是否雙休日到了。快到雙休日時她會變着花樣做各式可口的點心,等我們去吃。在衆多的小點心中,最使我回味無窮的是外婆包的糉子。

外婆包的糉子配料可多了,有蝦米、豬肉,花生仁、香菇……糉子比在市場賣的那種小,但卻好吃多了。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飄十里。

我非常小的時候,就曾聽說糉子因爲屈原投江而流行的故事。傳說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被迫投汨羅江自殺,當地人民怕他被江裏的魚蝦吃掉,就包了許多糉子投到江裏餵魚蝦,同時用龍舟與鑼鼓驅趕江裏的魚蝦,想方設法救屈原。每當吃着糉子,我便自然地想起這個故事,在爲屈原打抱不平的同時也爲村民的純樸與善良所感動。

過去只有在端午節時才能吃到糉子,現在我幾乎想什麼時候吃就能吃到。每天大街小巷都有小販吆喝“賣糉子”的聲音,小販的糉子與外婆的糉子有着天壤之別。他們的糉子除了必需的糯米之外,就只有幾米花生仁與一小塊肥豬肉,沒有什麼味道,外婆包的糉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蘊含着她對我們無限的愛。

每當我嚼着外婆包的糉子,總會回味着那濃濃的親情。

端午節週記12

又到了飄滿糉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着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十分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着許多彩旗,此時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裏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着。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就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裏。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裏扔糉子和雞蛋,我十分奇怪地問:“爸爸,此時他們在做什麼,爲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糉子扔進水裏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此時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糉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端午節週記13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它起源於屈原跳河的故事。端午節包糉子跟划龍舟成了必不可少的項目。

記得那一年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在包糉子,我看了羨慕不已,連忙叫外婆教我。先把糯米放進一個大盆子裏,加上紅棗桂圓跟肉,再攪拌一下,餡就調好了。我把糉葉捲成三角形,邊放餡邊用筷子捅,但是不可太用力。最後用繩子綁結實,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據說這是爲了紀念屈原,老百姓包好了糉子後投入江河,用糯米黏住魚嘴巴,魚就吃不了屈原的屍體了。這也是爲了祈願一年裏風調雨順。划龍舟也很好玩。幾個人坐入江中的船裏,幾條船比賽誰先到達終點。這既強健了身體,又培養了團隊精神。不過,你可得謹慎點,灌水的滋味兒可不好受。

除了吃糉子跟划龍舟以外,還有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活動:放河燈。一盞盞蓮花燈,映着清波盪漾的小河,在那兒飄蕩,真好看!我連忙做出各形各色的燈,還欣賞着河裏的燈,真美好呀!

端午節這個傳統的節日,將會不斷地傳承下去。它帶給了人們無限歡樂。我也親身體驗了一把,你們也來過這個快樂的節日吧!

端午節週記14

今天早上我還在睡覺呢,奶奶就推醒了我。用5根絲線系在我的脖頸上,我疑惑的問道:“奶奶你在幹什麼呢?”奶奶笑着說:“今天是端午節呀,要給小孩佩戴長命縷。”

我穿好衣服,走進廚房,揭開鍋蓋一看,一鍋糉子香噴噴的。我拿出一個糉子剝開,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我正準備出門玩一會,只見媽媽買來了大把的艾葉,並把它們放到了門前,我聞到一股幽香,那是艾葉發出的香氣。我問奶奶:“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奶奶說:“有一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聽說自己的祖國被敵人佔領了,氣的抱了一塊大石頭投江自殺了。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爲了餵飽魚蛟蝦蟹,不再吃屈原的遺體。”

我喜歡端午節,它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端午節週記15

我經歷了許多傳統節日,而讓端午節我十分難忘。

端午節這天,我正興致勃勃地打電腦遊戲時,我猛地聞到一陣香氣。頃刻間,我的靈魂被這“香氣迷魂陣”給“勾”走了。我頓時沒有心思打遊戲了,便無奈地走到廚房;只見婆婆正拿着糉葉包糉子。那香味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呀!我走到婆婆跟前,用乞求的眼光盯着婆婆,雙手抓着婆婆的衣袖,一副“可憐樣”從我臉上溢出了;婆婆“抵擋”不住我的“可憐迷魂術”,便無奈地笑笑,說:“好的,你想吃對不?可我沒把糉子包完,你要幫我。”爲了美味可口的糉子,我包!誰怕誰呀!我挽起衣袖,做出一種要大幹一場的樣子,拿起糉葉開包了。過了一會兒,五六個糉子就包好了!婆婆說:“你這孩子呀,手藝進步了呀!”婆婆一邊撫摩着我的頭,一邊開始發表自己的長篇大論。我可不想聽婆婆的嘮叨呢,便一邊說:“糉子好了叫我!”,一邊“逃之夭夭”了。

我坐在電腦邊,不禁發出八千萬分貝的尖叫。原來我到樓下時沒有把電腦遊戲關掉,讓對手贏了!“啊!老天!我招惹你了嗎?爲啥這樣對我?爲啥呀!……”啊!天花板都快被我揭開了!但爲啥……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