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吃糉子週記

吃糉子週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吃糉子週記1

端午節到了,我和母親一起向奶奶學習怎樣包糉子。

吃糉子週記

先從水裏撈三片煮得軟軟的糉葉捲成一個圓錐,然後往裏面填被水浸透的糯米、鹹肉或花生、紅豆,壓結實後用第四片糉葉把所有露出米的部分統統裹住,最後在牙齒的幫助下用一根繩子繫住,OK!一個糉子完成了。

不過說來簡單,我自己動手的時候可是洋相百出。

有時我剛把圓錐部分剛填滿,想壓的結實一些時,下面圓錐尖不知什麼時候就散開了,所有的米全部回到盆裏。

有時我用力過猛,糉葉被扯斷了,米就像斷了線的珍珠,到處亂蹦,撒的地上到處都是。

有時我在加第四片糉葉時以爲包上了,結果其實原先的三片早散架了。當我想把線繫上時,發現我手裏只剩下糉葉而已啦。

我努力了老半天,浪費了無數米粒和母親的口水,結果只在奶奶手把手的幫助下勉強完成了一個而已,倒是母親學會了,成功了很多隻。

兩隻手的配合很重要啊!不過母親小時候也沒有學會,所以母親和奶奶都安慰我:現在我的手太小,等我再大一些一定能獨立完成包糉子的。

現在糉子已經熟了,陣陣香味沁人心脾,剛出鍋的糉子又香又鬆又軟,好好吃那!

親愛的朋友,一起來嘗一嘗吧,自己包的糉子絕對新鮮美味呀!

吃糉子週記2

又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包糉子吃。我家也不例外。端午節的前一天,爺爺奶奶就包好了糉子,那一個個糉子可謂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三角體,長方體。聽奶奶說,這些糉子的餡有許多種:白糖餡、黑芝麻餡、蜜棗餡、菜餡。聽了奶奶的一番介紹,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忙讓奶奶煮糉子。

等呀等呀,大概過了幾個小時,糉子終於煮好了,開鍋。

糉子剛盛上來,我就拿起了一個糉子,剪開了線,又解開了糉葉,把糉葉裏的糯米糰放到碗裏,拿來了一雙筷吃了起來。我手裏的那雙筷子不停地在碗與嘴中間揮舞。不一會兒,一塊糉子便進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這糉子裏有糯米的飯香;糉葉的清香;花生的香甜以及蜜棗的蜜甜。這些味道交織混合在一起,讓人回味無窮。

吃着吃着,我實在忍不住了,一下子在碗裏放了五個糉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一邊吃還一邊咕噥道:“好吃,真好吃。”不一會兒,五個糉子便進入了我的肚子。我的臉上也粘了不少飯。可我卻樂不亦乎。

沒想到這小小的糉子竟那麼好吃!我也知道:“這每個糉子都代表着長輩們對子女的愛呀!”將來長大了,我也要爲長輩們包糉子。

吃糉子週記3

啊!又到了端午節,可以包糉子和吃糉子啦!

端午節的這一天,家家戶戶便忙着包糉子。你看我們家也忙開了。媽媽先把荷葉紮成把,再放入鍋裏,往鍋裏倒水,讓荷葉浸泡在裏面。煮熟後把荷葉擰乾了放入涼水中。接着她又再去淘糯米。糯米淘好了再洗紅棗、拌肉餡。一會兒工夫,一大盆荷葉、幾小盆糯米,洗淨的紅棗、拌好的肉餡圍着幾張小凳依次排開。

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先挑出幾片又長又寬的荷葉,並排放好,再把荷葉圈成圓錐形,拿起一顆紅棗放在中間,放上米,再加上紅棗加上米……然後把荷葉的“尾巴”繞在糉子身上,再用牙齒咬着繩子,在糉子身上繞了兩圈,用食指打成一個結,一個圓錐形的糉子包成了。

忙乎了半天,奶奶把所有包好的糉子放在鍋裏煮三四十分鐘。隨後,剝開墨綠色的糯葉,只見潔白的米團裏彷彿鑲嵌着幾顆深紅色的瑪瑙。糉子的味道美極了,咬一口餡子,甜而不膩。

我愛端午節,更愛端午節濃濃的棕香。

吃糉子週記4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搞得非常的,雖然天氣很熱,但是人們的的心情卻很興奮,過節的氣氛很濃。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都是吃糉子和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麪……都會被裹在麥餅裏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裏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好講究啊!

我想:過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過端午節,天天吃好吃!

吃糉子週記5

據說從南北朝開始,民間就有糉子了,來自於老百姓祭奠大詩人屈原的傳說。

糉子有很多種,有肉餡的、有豆沙餡的、有菜餡的、有紅棗餡的、有紅糖餡的、有綠豆餡的、有純白米糉。我的老家最有特色的糉子就是純白米糉,它的味道香香的,散發着糉葉的清香。糉子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沾白糖吃。

糉子的形狀都是像三角形一樣,用糉葉把餡一層層裹起來,最後用棉繩或麻繩紮起來,糉子就做好了。這時就可以放到盛着水的鍋裏煮了,大約要煮兩個小時才能煮好呢。所以要有很好的耐心纔等得及。

最有意思的一家人一起吃糉子,邊吃邊聊天。吃的時候可以用筷子插上去吃,或者放在盤子裏用筷子夾着吃,也可以直接用手拿着糉葉吃。吃的時候,經常會聽到老人講講糉子的來歷,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我去了很多地方,也吃過那些地方的糉子,跟我老家的糉子的味道差不多,不過,有些糉子的味道不一樣,像肉餡和豆沙餡的糉子不一樣,肉餡的糉子肉太甜太膩了,我覺得太難吃了,味道怪怪的。豆沙餡的豆沙太淡了,不甜,我不喜歡這種味道。

吃糉子週記6

今天是端午節,我去表妹家吃糉子。

一大早,我興高采烈地來到表妹家。進門第一句話就喊:“表妹,包好糉子了嗎?我拿了一大堆的零食跟你換!”因爲我知道,表妹最愛吃零食了,而我愛吃糉子。我本以爲表妹會狂奔出來搶我的零食吃。誰知道她會說:“哦,還差一點就包好了,你再等會,絕對好吃。”沒辦法,我只好坐在大廳裏邊看電視邊等。看累了,我揉了揉眼睛,看看鐘,怎麼回事?已經過了三個小時了,表妹怎麼還不包完呢?我等不及了,急忙跑去廚房。由於太匆忙,在路上跟表哥猛地一撞,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坐不起來了,過了一會,我好不容易爬起來,拍拍褲子上的泥沙,又飛奔向廚房。

表妹見我來了,手忙腳亂地從冰箱拿出五個包好的糉子,我捏了捏怎麼硬硬的,儘管糉子這樣硬,可我還是小心翼翼地打開糉子,糉子打開了,我傻了眼,裏面哪是什麼糉子呀,分明是橡皮,我又打開後四個。裏面分別是玩具汽車、紙船、橡皮鴨子和廢瓶子。我見了,氣得怒目圓睜,大聲喊道:“你這不像話的東西,看我怎麼收拾你!”說完,我拿起掃把追表妹打。表妹一邊逃一邊回頭笑嘻嘻地說:“誰叫你那麼愛吃糉子,被我騙了吧!”

我的表妹可真狡猾呀,我以後可要提防着點。

吃糉子週記7

每年的端午節,大家都要吃糉子,一提起糉子呀,我就會情不自禁的流出口水,這東西可是我最喜歡吃的美食之一了,你喜歡吃嗎?

今天早上我兩眼一睜,一股濃濃的糉香味就撲鼻而來,我一骨碌就起了牀,趕快跑到廚房一看,蒸鍋里正蒸着一盤糉子,看到它們我就有點垂涎三尺了,我着急的在廚房裏打起了轉。母親說:“你先去洗臉,糉子一會兒就熱好了。”

我感覺今天早上的時間怎麼這麼慢呀!我的肚子早在“咕咕”地抗議了!我等了好長時間那熱氣騰騰的糉子才端上桌,看着那熱氣騰騰的糉子,像一個個威武的士兵冒着酷暑在站崗,又像一個個“五花大綁”的娃娃,那身上的繩子有紅有黃,味道還各不相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哇!燙死我了,糉子也不聽話的跑到了地上,這下可要把我氣死了,我要好好制制你們,看你們老實不老實吧!

我跑到客廳拿起我的終極武器——吹風機,插上電源按下啓動按鈕,把他們個個吹得直打哆嗦,亂打滾,連喊救命。還有幾個糉子我讓它們去冰箱裏旅遊了一圈,幾分鐘後,我大功告成,它們個個都乖乖的躺在盤子裏,終於把它們都制服了。爸爸和母親看到我的做法也笑得直不起了腰,這時我飛速地拿起一個糉子,用剪刀小心翼翼的剪斷繩子,再剝開糉葉,這時看到的是白色的糯米里包着一個小小的蜜棗,像是蜜棗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襖。我慌忙咬了一口,甜甜的,香香的,滑溜溜的糯米和甜甜的蜜棗吃在嘴裏,甜在心裏,讓我回味無窮,我一口氣吃下了兩個不同味道的糉子,真好吃,可是我的小手被弄得粘糊糊的!

哎!可惜今天的糉子是母親從超市買的,母親說明天要親手做一些各種味道的糉子,那時的糉子一定會更加美味十足的!

吃糉子週記8

今天是端午節,是吃糉子的節日,今天早上,我和媽媽很早起來去買要包糉子需要的東西,過了不久,我們就到家開始包糉子了。

我拿起葉子,心裏特別緊張,先把葉子疊好,可是我怎麼也疊不好,媽媽慢慢地教我,我細心地看着,終於把葉子包好了,我把它捏緊,繼續把糯米放進去。

最後把葉子裹好糯米,可是我又遇到了不會疊的現象了,媽媽教我怎麼折,媽媽先把葉子往左疊一下,再往右折一下,一直這樣的順序,包呀包,一直到包完,最後用線把包好的糉子繞上,這樣就成了一個完整的糉子了,按照媽媽的方法我會包了。

通過媽媽教我的方法,這一個上午我已經包了二十多個,大約三十個。包完糉子,我們一家四口把我包的糉子全都吃了。

吃糉子週記9

“吃糉子了,天姿,吃糉子了。”母親在餐廳大聲地喊我,我連忙關掉電腦遊戲跑過去。

只見糉子像舞蹈演員一樣,排成一圈一圈的;糉葉被包得棱角分明,仔細看,有的像伸出腿腳跳舞的小朋友,有的像拉開架勢準備攻打別人的鬥士,還有一個被糉葉包的圓圓的,像一個胖乎乎的小女孩。

我拿了一個紫薯餡的,慢慢地解開糉葉上的細線,一層一層地揭糉葉,脫了衣服的糉子像一個白白胖胖的嬰兒,冒着熱氣,飄着糉香。我“呼——”使勁往糉子上吹了一口氣,希望它涼的快點。然後顧不上它是否涼了,就用牙齒咬了一點,“嘖嘖,真好吃。”我邊吃邊說。接着又朝着它吹了一口氣,然後咬了一大口,“哇!紫色的,母親快看,紫薯,真甜!”我邊吃邊說。

母親剝着糉葉對我說:“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屈原的。”我看着母親,嘴裏嚼着糉子說:“昨天才從電腦裏看了屈原的故事。”母親輕輕地“哦”了一聲。

我又問母親:“母親,屈原的故事是真的嗎?”母親把糉葉放在桌子上說:“應該是真的吧!史書上有記載,還有我學過屈原的《離騷》這首詩。是節選的段落,那首詩很長的。”

母親還給我講了她小時候怎麼過端午節的故事。吃着糉子聽着端午節的故事,真是快樂!

吃糉子週記10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糉子、賽龍舟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能吃到外婆包的糉子。她先買來優質的大米,再找來糉子葉。首先,把糉子葉放在鍋裏煮。外婆說:葉子煮煮就能發出香味。外婆又把葉子兩頭剪掉,把不好的挑出來。

然後,開始包了。拿兩三個糉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再把大米放到葉子裏再拿一根糉葉包住頭部,不讓大米漏出來,最後用線把糉子系的嚴嚴實實。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直到包好爲止。

最後,外婆把糉子放到鍋裏煮。幾個小時後,香甜可口的糉子,終於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