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我發現了週記範文五篇

我發現了週記範文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篇一:我發現了

水是生命之源,它哺育了千千萬萬的生命,更哺育了一個美麗的地球。那麼,水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呢?水爲什麼會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來共同瞭解一下水吧!

我發現了週記範文五篇

同學們一定知道九大行星吧,它們是那麼的大,但在水這個大力士面前,也還是能被輕而易舉地舉起來的。那麼,這個大力士的力量到底來自哪裏呢?這就是水的浮力。

提到水的浮力,不知怎麼的,它喚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讓我想到了幼時看過的動畫片《海爾兄弟》中的情節。還記得海爾的兄弟們在驅趕鱷魚時,油桶漏了,汽油全流入了水中。海爾兄弟靈機一動,用火柴點燃了水面上的汽油,水面便着了火,這是爲何呢?原來那正是水的浮力在起作用。

我對此有些懷疑,便展開了我的實驗。我拿了幾個杯子,都灌滿了水,起先我用泡沫塑料放在水面上,用手將其壓至底部,可是一鬆手,它又彈了上來。我又把吹足了氣的氣球放在水面上,用力將它壓下去,可是越往下壓就感到越吃力。結果一鬆手,氣球又彈了上來,難道這就是浮力嗎?

水的浮力到底是什麼呢?我從書中得知:浸在水中的物體,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壓力後,由於物體上下部分在水中的深度不同,上面受到的壓強小於下面受到的壓強,所以下面受到向上的壓力比上面受到向下的壓力大,其合力是一個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就是水的浮力。

這時我又有了一個想法。大家都知道,石頭放在水裏會沉下去,一片樹葉放在水裏卻會浮在水面上。這是爲什麼呢?有人會說是因爲石頭太重的緣故。錯了!開始我也這麼認爲,可是後來我做了一個實驗:我先把一個小小的鐵螺絲帽放在一個裝滿水的池子裏,它立刻沉了下去。然後,我又把一艘比螺帽重幾十倍的玩具快艇放入水中,但快艇並沒有沉下去,這證明了物體並不是因爲自身重就會沉下去的。

其實,樹葉也好,石頭也好,落水時都會遵守同一條規律——阿基米德定律。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樹葉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於本身的重量,而石頭受到的浮力小於本身的重量;所以樹葉上浮,石頭下沉。玩具快艇的體積大,所受到的浮力等於本身的重量,因而會浮在水面上。另外,物體所受到的浮力還與液體和氣體的密度有關。它們的密度越大,物體所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在離地中海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內陸海叫死海,那裏的海水特鹹,含鹽量達23%——25%,這使得死海里水的密度大大超過了人體的密度,所以人在死海里不用擔心被淹死,還可以躺在海面上看書呢!

科學真是太神奇了,而且是那麼有趣,難怪會有那麼多的科學家去探索呢!

  篇二:我發現了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當然大自然蘊藏着很多祕密,更需要我們去發現。我們都要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是呀!我們得走出書中僅有的知識,走進生活,去草叢,去樹林,去池塘,去田野……我就是在田野裏找到了螞蚱的祕密。

這一天,我和弟弟來到了田野裏,找到了一隻螞蚱,我們把它帶回了家。回到家以後,弟弟對我說:“螞蚱是害蟲,我們乾脆把這一隻螞蚱放在水裏淹死吧!”我連連贊成。我拿了個大大的杯子,裝了半杯水,弟弟把螞蚱反着放了下去。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當然大自然蘊藏着很多祕密,更需要我們去發現。我們都要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是呀!我們得走出書中僅有的知識,走進生活,去草叢,去樹林,去池塘,去田野……我就是在田野裏找到了螞蚱的祕密。

這一天,我和弟弟來到了田野裏,找到了一隻螞蚱,我們把它帶回了家。回到家以後,弟弟對我說:“螞蚱是害蟲,我們乾脆把這一隻螞蚱放在水裏淹死吧!”我連連贊成。我拿了個大大的杯子,裝了半杯水,弟弟把螞蚱反着放了下去。

本以爲螞蚱要沉下去,可是螞蚱的表現卻讓我和弟弟大吃一驚:只見它仰躺在水面上,後腿還時不時地在水裏一劃,毫髮未損。好像在對我們說:“好舒服呀!謝謝你們給我遊仰泳的機會。”

“咦,螞蚱爲什麼不怕水呢?”我很納悶兒,好奇心驅使我細細觀察:螞蚱的肚子一鼓一鼓的,好像在呼吸似的。我湊近一點纔看清它的肚子上有小孔,我想:難道是這小孔在幫助它?想到這兒,我就對弟弟說:“把它翻過來放吧,看它還遊不遊。”弟弟聽了我的話,把螞蚱翻了個個兒再放進了水裏,正如我想的,不一會兒功夫,螞蚱沉了下去。

事後,我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螞蚱真的是靠它的肚子呼吸喲!我的發現真偉大!

通過這隻螞蚱沉水事件,我想告訴大家,在我們這多彩的生活中,有許多像這樣的小祕密在等着我們,只要你有耐心、信心,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就一定會有所收穫的!本以爲螞蚱要沉下去,可是螞蚱的表現卻讓我和弟弟大吃一驚:只見它仰躺在水面上,後腿還時不時地在水裏一劃,毫髮未損。好像在對我們說:“好舒服呀!謝謝你們給我遊仰泳的機會。”

“咦,螞蚱爲什麼不怕水呢?”我很納悶兒,好奇心驅使我細細觀察:螞蚱的肚子一鼓一鼓的,好像在呼吸似的。我湊近一點纔看清它的肚子上有小孔,我想:難道是這小孔在幫助它?想到這兒,我就對弟弟說:“把它翻過來放吧,看它還遊不遊。”弟弟聽了我的話,把螞蚱翻了個個兒再放進了水裏,正如我想的,不一會兒功夫,螞蚱沉了下去。

事後,我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螞蚱真的是靠它的肚子呼吸喲!我的發現真偉大!

通過這隻螞蚱沉水事件,我想告訴大家,在我們這多彩的生活中,有許多像這樣的小祕密在等着我們,只要你有耐心、信心,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就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篇三:我發現了

美,看似是一種極普通的視覺感受,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美,其實真正的美是要靠心去領悟的。終於,我感悟到了我心中的美。

游完西湖才觸動了我對美的認識。“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很好的表現了西湖的美。西湖的美是一種淡美,美得就像春雨潤物細無聲那樣,一種天然的淡淡的美印入腦海,在心間揮之不去。細雨、薄霧、微風、楊柳、碧水、船影……一切都那麼自然,就連因雨水浸泡落葉而顯得零亂的小路也是美的。坐在船上,船槳輕輕劃過水面,蕩起的波紋自由的向四周擴散。遊船中看到有人品茶,我似乎看到縷縷茶煙,聞到絲絲茶香,漸漸沁人心脾。又似乎看到青花瓷茶碗裏的淡綠,可數得清的幾片茶葉,那種淡香,那種淡然,淡定。與西子湖相映,那是一種相映成趣,那是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讓人不得不驚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精闢!好一種自然美,一種淡淡的詩情的美。

同樣有一種“美景”深得一些人的讚美。那便是滿眼大紅大綠,經人工雕刻的建築數不勝數,爲了使其顯得更加煥然一新,掃地的、灑水的、擦洗的工作人員也成爲這“美景”的一小部分主題,他們殊不知自來舊也是一種美。這般美大多是由外界添加的,或許只能得到遊客的一時讚美,而無法牢記心底。

開封的夜市雖吵鬧,坐在其中,也同樣很美。形式多樣的小吃,新穎奇特的雜貨、街燈的黃暈,再加上間或傳來的猜拳,在夜幕下,在一天的勞累後,一家人的小聚,或朋友幾個桌上的知心話,酒味美,菜味美,人的笑臉美,心中的情味美,飄蕩的笑聲美……與西湖的美有所不同,這是濃濃的浪漫的美。

篇四:我發現了

懂得品味藝術作品也是發現美的一大途徑。

中國的水墨畫是一大特色。一張宣紙上寥寥數筆便是一張畫,顏色基本上全是墨色。就連使用這單一的顏色也會將它進行一番不同程度的稀釋。有時它淡得接近無。可表面上無並不代表觀賞着眼中的無,只要真正看懂這幾筆的意境便可填空白爲有色,一個人感受一種畫法,一百個人便能感受一百種畫法,這空白其實是給觀賞者留下的想象的空間。藝術離不開自由想象,想象是美的,空白也是美的。

與中國的水墨畫截然不同的是西方的油畫。那是一種表現色彩性極強的繪畫作品,將自己的感想完全融入繪畫,用濃厚的顏色來描抹,唯恐觀賞者感受不到自己的思想。畫面展示出一種強烈的吸引力,讓人們置身其中去感受作品的深刻內涵。藝術同樣離不開切身體會,體會是美的。濃重也是美的。

由此可見無論是談還是濃,只要美的自然美出特性就都是美。

人生也是如此。淡,是一種生活方式;濃,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這裏不能以是或非來做判斷。有些人富有,他們就擁有奢侈消費的資本,也有能力去追求紅燈綠酒、繁弦急管的夜生活,他們的生活是美的。有些人雖不富有,但他們的生活是清靜的,不去享受城市的榮華富貴,只求鄉間的小橋流水,他們的生活也是美的。有些人人緣極好,整天在外吃喝玩樂,有困難時總會得到朋友的援助之手,逢年過節,除了與家人團聚就是在外與好友聊天,不可否認,他們這一生的奮鬥成功了。而有些人的人氣較薄,在外幾乎沒有好友,逢年過節只能與親人團坐一起,靠着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的事業,無疑,他們也成功了。不要因爲富有而嘲笑貧窮,他們的生活同樣精彩;不要因爲有勢而冷漠低微,他們的人生同樣無價。

其實不只有美才是美的,醜的恰當也是一種美。美是需要心靈去感悟的。

  篇五:我發現了

他生活在日本,天天乘地鐵去公司上班。在這個高度現代化的國度,惜時如金,許多不太大的事都精確到秒。他抓緊一切時間補充睡眠,當然包括早上“晚起”。每次,他總是標準地7時56分20秒出家門,7時59分30秒衝上地鐵站的電梯,7時59分50秒到站臺等待8點整的那一班地鐵。他能知道地鐵是59分40秒進站,59分50秒調頭,8點整出發,誤差從不超過1秒。這是故事的前提。他每天總是充當一名“跑電梯者”。這些人就是爲了一些重要的事情而趕時間,在運行的電梯上跑步前進的人。因此,在日本,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無論是隻有一個人,還是擁擠不堪;無論是在百貨公司,還是在地鐵站,人們在上電梯的時候總是站在電梯的左半邊,整整齊齊地站着,右半邊總是留給他們這些“跑電梯者”,讓他們能夠儘快地到他們的目的地。就是這些小小的舉手之勞,讓他每天都能準時到公司,開始新的一天的工作。

這讓我想起了美國的“9.11”事件,陳思進到世貿大廈北塔的80樓上班,突然一陣劇烈的晃動,大家馬上想辦法撤出大樓,大家強行撞門開出了兩個通道,一個內旋樓梯近,一個外旋樓梯遠。但在災難面前,大家並未慌亂,而是自覺地把近道讓給了老人和婦女,其他人走外道。這是,他的眼鏡掉了,一片模糊中,也只好先逃了。這時,一個人拍拍他的肩,說:“先生,這是你的眼鏡。”最終,花了1個半小時才逃出大樓的他躲過一劫——就在他離開大樓兩分鐘後,北樓也倒塌了。

這何嘗不是一種美呢?如果在電梯上,人們都爲自己的蠅頭小利爭先恐後地擠電梯,那電梯上不亂了套?其結果就是大家鬧得都不開心,一個人也沒有得到好處,損失不計其數。但是如果我們處處想一想別人的感受,爲別人的利益做一些小小的幫助,這一些小小的舉動能讓別人感受到濃濃的暖流,感受到社會的力量,社會也就會更加和諧、美好。

這個故事中,我發現了那種雖然渺小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