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我爲孔子寫傳記週記

我爲孔子寫傳記週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春秋戰國時期的魯國陬邑昌平鄉。

我爲孔子寫傳記週記

孔子生於亂世。當時,整個社會正處於春秋後期的大變動之中。他三歲喪父,家境貧寒,地位低賤,經常遭遇別人的鄙視和奚落。母親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孔子身上,希望他能幹出一份事業。在這樣的環境裏,孔子小心謹慎,循規蹈矩,在孔子幼小的心靈裏,“周禮”已經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十七歲母親因操勞過度去世,從此孔子獨立生活。20歲給貴族當“委吏”和“乘田”,幫貴族管理賬目。在工作的同時,孔子從來不曾放過學習求知的機會,他刻苦讀書,還四處拜師學藝。

孔子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不僅向老師和前輩學習,還能不恥下問,想不如自己的人求教。他常感嘆說:“學問如大海!我又怎能學的完呢?”孔子不懈努力,勤奮學習,30歲就掌握了“六藝”成了一位博學多才的人。

孔子首創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的慣例,是平民百姓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他提倡:“學以致用”“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根據學生不同個性特長和優缺點,給予相應的教育,是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公元前501年,孔子51蘇你出任魯國的中都縣的行政長官,52歲單人主管工程營建的“司空”後升爲“大司寇”。主管刑法和外交往來。自從孔子參政以來,魯國的政事有了很大起色,國力不斷增強,國威大振。魯國的強盛嚇壞了相鄰的齊國,爲壓制魯國的發展,齊國對魯定公使出了離間計和美人計,是使魯定公荒廢了政事,疏遠了孔子。面對這樣的局面,孔子感到無法繼續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便辭去官職,離開了魯國。

孔子離開魯國後,爲了招收更多的門徒,便帶着弟子們周遊列國,開始了十四年之久的流浪歷程。直到68歲孔子纔回到闊別十四年的魯國。萬年的孔子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文化教育事業上。至今,孔子傳下來作品有《書》《禮》《樂》《易》《春秋》連同《詩經》合稱《六經》。流傳千古的《論語》,是由孔子的學生整合力的孔子教育言行錄,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資料,可以說是中國的一部《聖經》。

孔子73歲時去世,被葬在曲阜城北的泗水南邊。魯哀公將孔子的故居改建爲廟,每年供奉祭祀。孔子在整個封建社會都備受推崇。孔子思想和《論語》在西方流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如今,孔子學院遍佈世界各地。西方評出的“100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中,孔子排名第五,美國人還尊孔子爲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仁政,禮治”理念,將繼續對中國社會和世界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