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精選15篇)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徵文吧,徵文一般都具有意味深長的結尾。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徵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講文明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精選15篇)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1

“播種行爲收貨習慣,播種性格收穫命運。”一個家庭風氣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年幼無知的孩子,讓他的性格和習慣逐漸養成,愛好與朋友也會有所不同,從而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或壞的開始。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媽媽從小就告訴我:在一個家庭中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但是必須爲自己做出的選擇買單。

還記得小時候,我吃飯特別挑,只盯着盤子裏的肉,一口菜都不吃,不管媽媽怎麼說,我一點也沒變。後來媽媽爲了改變我這個習慣,不讓我吃肉,我生氣了,把筷子一丟下了餐桌,媽媽馬上接道:“有本事你別吃東西。”我立刻頂嘴:“不吃就不吃!”我那天就餓了一晚上,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挑食了。

有一年期末考試前,媽媽着急地對我說:“兒子,快期末了,你可得抓緊時間加油哦!”“臨時抱佛腳有什麼用?我平時都已經學好了,再說了那麼多沒有讀書的人最後還不是當了老闆。”我滿不在乎“孩子,學習不是爲了我,而是爲了你自己。中國人雖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是隻有讀書是你最好的出路。”媽媽語重心長地說,“你得逼自己讀書,然後驕傲地選擇未來。”聽了媽媽的話,我臨陣磨槍了幾天,可是當成績發下來時,我像只鬥敗的公雞,上課根本沒心思聽講,大腦裏一直迴盪着試卷上的紅叉。好不容易熬到放學,我頭也不回地跑了。

回到家媽媽沒有詢問我分數,也沒有問我排名,而是拿出卷子和我們一起分析卷子怎麼出錯的。看到我垂頭喪氣的樣子,媽媽親切地問我:“孩子你知道獵豹與鱷魚誰是強者嗎?”“這還用問,當然是獵豹了。”“可是獵豹七次捕獵不成功就會被自己氣死,而鱷魚可能一年半載都無法果腹,但是他不灰心,一次次等待機會,每次機會來臨都用盡全力,你說誰是最終的強者?”我沉默了,在媽媽的耐心引導下我終於知道:真正的強者不是你勝利時有多強大,而是面對滿盤皆輸時你是否有信心東山再起。在以後的日子我都爭之必然,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在這樣的家庭裏我覺得很幸運:在我成功時媽媽會爲我驕傲;失敗時媽媽會鼓勵我從頭再來;迷茫時媽媽像一盞指明燈爲我指明方向;懶惰時媽媽像個警鐘時刻催我奮進。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2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的品德及行爲的一種傳統風格傳承,雖然我們明白“家風”的意思,但你知道我們的家風是什麼嗎?

家風分爲幾和種:1、文明禮儀;2、尊師敬友;3、互幫互助……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如同一棵小樹,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去表現,它纔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可缺少的,如:向叔叔阿姨問好,進辦公室喊報告,在公交車上主動給爺爺奶奶讓座等,都能體現個人的文化修養。

聽爸爸講,他那小時候天天吃不飽,他的同學帶他們去偷別人的地瓜,個個都答應,到了地裏,就開始了“戰鬥”,每個人都摘了幾個地瓜,摘完了就趕緊逃,生怕被別人發現。直到安全了,才把地瓜拿出來,在衣服上使勁蹭蹭,扒開皮,便開始“掃蕩”了,不一會兒,幾個地瓜下去,爸爸又藏了一個以後吃,不過很快就被媽媽發現了,媽媽繃着臉問爸爸:“哪來的?”爸爸支支吾吾地說:“別人給的。”媽媽當然不相信,臉色嚴肅起來,爸爸只好坦白了事情的真相。爸爸的媽媽知道了立刻把爸爸教育了一頓,拎着他去給種地瓜的李大爺道歉。家風有時就像一弘清泉,能夠滋潤我們的心靈。

現在,我知道了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勞,樸實,嚴謹,上進,樂觀。我們需要行動,把良好的家風傳遞給每一個人!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3

你們知道什麼是家風嗎?

家風乃是國風,有了良好的家風,一個國家纔會和諧。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統風尚,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爲準則,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愁,鄉乃睦。家風就是家庭的信仰,如果一個人從小就受良好家風的薰陶,那麼在生活,處世上則會有“法”可依,堅守內心。

今天,我們浙江不斷挖掘、傳播、餞行家風文化,並注入新的內涵,處處可見好家風,家風源頭清澈了,對涵養村風、社風、民風都很有意義。

良好的家風,不僅能引導一個人的成長進步,還能形成一個美好的家庭氛圍,促進社會和諧;要想治好國家,就要先治理好家庭,正所謂家國兩相依,家和萬事興,家庭社會國家本來就是相互關聯的。

家風作爲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對繼承傳統文化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形成各諧的家庭氛圍起着重要作用。我們要對家風有更深入的瞭解,傳承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基因,積極傳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樹遠大理想,從我們學生做起。

既然我們是祖國新一代的接班人,那就應該多發揚好家風,多加推廣,讓更多的人瞭解它。瞭解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文化,傳承優良的家規家風。

在中國之所以有這麼多品德高尚的人,就是因爲受這裏良好社會風氣的感染,讓人們變得講道德,講文明。這些品質不僅提高了人們的修養,還促進了社會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交流更深了一步。

可見家風是多麼重要,有一個好的家風也是多麼幸運。希望同學們也能養成良好的家風習慣!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4

有人問我:“小萱,你知道什麼是‘家風’呢?”我回答:“我認爲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家規,風氣。也就是我們小輩從長輩身上學到的各種行爲。”

有份好的家風就能在社會上立穩了腳跟。我們的家風沒有長篇大論、滔滔不絕的講述,只有以身作則,從我做起。

(一)誠信

“民無信不立。”誠信是爲人之本,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必要的。

爸爸在我眼裏是一個大忙人,一天到晚有忙不完的事,但他從不忘記和我的約定。這天,爸爸和我拉鉤約定明天去“茶語公園”玩。可是一早爸爸就有接不完的電話,我擔心爸爸會食言,偷偷的在旁邊聽,突然聽到爸爸說“今天不行,要不明天吧”,這時我心裏偷偷的樂,說明爸爸今天真會帶我出去玩。當爸爸打完電話笑眯眯對我說:“今天爸爸答應出去玩就一定去,做人要說到做到,要守信,這樣纔會有更多的人相信你。”

(二)孝敬

“百善孝爲先”,孝敬父母是每個兒女都應盡的義務。

外婆腰扭傷住院時,媽媽就經常帶好吃的給外婆,幫外婆擦身,洗腳,整日整夜陪着外婆,偶爾小睡一會兒,直到外婆出院。

媽媽回到家很抱歉地對我說:“對不起寶貝,這幾天媽媽都沒時間陪你。” “沒關係,媽媽你讓我明白什麼是孝敬。”我說。“真聰明,媽媽就是這個意思,等媽媽老了你也要這樣哦。”媽媽笑道。

(三)節約

節約水、節約電、節約糧食……節約身爲一名小學生都應該做的。

我外公是個勤儉的老人,早餐從來不在外面吃,每次吃飯都是一句話‘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浪費’。有一次吃中飯,等我們都吃的差不多飽時,鍋裏還有半碗飯多。外公讓我和他一起去騎自行車,騎了半小時左右,我們氣喘吁吁地回來,外公拿起鍋和瓢吭哧吭哧地把剩餘的飯都吃了。我這才明白:外公騎車是爲了更快的消化,把剩餘的飯幹掉。

好家風就是一盞盞燈火,照亮面前的道路;就是一塊塊墊腳石,渡過流言的漩渦;就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生活更美好。好家風,世世代代相傳。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5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到“家風家規是什麼?”這個問題,很多人就會傻眼了。不用擔心,今天我就和大家來說一說我家的家風。

尊老愛幼、勤儉節約、樂於助人、善良禮讓等等都是中華民族的美德。這些美德一代又一代的相傳。有一句古語叫做“百善孝爲先。”就代表想着我們孝敬自己的爸爸媽媽,也是一種美德,每個家庭都應該有傳承的家風。

“不經商、不賺錢、低調做人、清廉”是我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的家風。“守法、低調”則是鄧小平爺爺的家風。“做自立、誠實和正直的人”是劉少奇的家風。而我們家的家風是“最老愛幼,知法守法,誠實守信”。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時尚,是給家中後人樹立的價值標準。

在坐公共汽車時候,給老人、孕婦、殘疾人讓出自己的座位;在過馬路時,不闖紅燈,走斑馬線;在參觀風景時或旅遊時,不亂扔垃圾,不在公共場合刻字。這些我們都應該遵守。

現在我們長大了,要好好孝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了。幫父母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空時和他們聊聊天。放假了,回老家看望下爺爺奶奶……讓我們做個孝順的好少年。

樂於助人則是中華美德中的一部分,俗話說:“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多多幫助需要我們去幫助的人。比如,用自己的零花錢去捐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幫助殘疾人。無論是美德還是家風,都是我們用心去感悟,親身體會。

弘揚中華美德,傳統良好家風,是我們青少年要做的大事。讓中華美德和良好家風在歷史上源遠流長。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6

家風即家庭的風氣,家風是每一個家庭都必不可少的,他是一個家庭的精神支撐,它是每個家庭的重要標誌。

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能戰勝生活。悲觀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就有限;樂觀的人,所受的痛苦無限,前途也就無限。所以我們都要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而樂觀也就是我家的家風。每當家裏遇到困難時,媽媽總是鼓勵我們:“一切都要往好的方面想,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我的媽媽總是這樣樂觀,於是就形成了樂觀向上的家風。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人們都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早已融入我們中華民族的血液,成爲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而我的家風也必然少不了這一點。2012年十一月初江蘇南京有一家營業十一年的理髮店貼出一則通知:“10月10日,11日兩天辦理退卡,請相互轉告,謝謝。”居民開始只覺得奇怪,當得知原委後感動得直流淚。原因是因爲店主馬玉劍最近被查處肺癌晚期,治療一週後堅持會點辦理退卡。“我不想離開世界時欠別人東西。”如此質樸的語言將誠信展示的淋漓盡致。我們都應該誠實守信,誠實守信不僅只是家風,更應成爲國風。

孝心是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是社會的良藥,治癒冷漠無情的人。孟佩傑—一個傑出的.女孩,無論在學習還是孝心上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孟佩傑,她在貧困中任勞任怨照顧養母;在艱難裏,她無怨無悔,讓傳統孝道充滿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了4000多個日子,但她撐起風雨飄搖的家,爲養母提供了生存的勇氣,讓人們懂得了孝道的真正含義。孟佩傑,90後的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將會學習她的精神孝敬父母。

樂觀、誠實守信、孝道。這就是我的家風。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7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稱門風,是家庭世代相傳的立身做人的行爲準則。家風是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主旋律。如果沒有家風,這個家庭遲早要出大亂子。“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家風主要有三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孝敬長輩,今日事今日畢。

首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都做到了。媽媽每天起早做飯,我上學後她還要洗衣服、整理房間。每次放學回到家,家裏都是那麼幹淨。我學校從不用別人操心,放學第一項任務是寫作業。我不能像一些同學那樣讓家長寫作業,或者自己簽字。爸爸則天天和同事討論他們的學習。

其次是孝敬長輩,我做到了。每逢週末媽媽和我都要買些水果和好吃的去看姥姥和姥爺。一到姥姥家,我就撿最大最紅的蘋果洗完送給姥爺。一次奶奶生病了,爸爸從千里之外趕到奶奶家,端茶倒水,服侍奶奶,奶奶在爸爸的悉心照顧下,病很快痊癒了。

最後是今日事今日畢。這一點對於愛貪玩的我就很難辦到了。有一個週五的晚上放學回家我沒有及時寫作業,而是把我的玩具擺了一地,一會兒玩玩洋娃娃,一會兒玩玩小汽車。正在我玩的不亦樂乎的時候,媽媽回來了,問我作業寫完了沒有。我說:“我今天晚上不寫作業了,明天是星期六。”媽媽把我叫到跟前,很嚴厲的說:“燕,你學過一首古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你明白其中的道理麼?”我的臉唰的一下紅了,低着頭不說話。媽媽蹲下身看着我溫和的說:“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如果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明天的事情拖到後天,這樣就總也完不成所有的事了。”我聽了媽媽的話趕緊把玩具收了起來,拿書包去寫作業了。從那以後,我放學後就寫作業,完成今天所學的知識,再也沒有讓貪玩拖住我的後腿。

良好的家風是家庭和睦幸福的保證。只有一個家庭形成了良好的家風,才能讓家庭裏的每一個人形成良好的習慣,才能不斷的進步。你們有什麼良好的家風,也來交流交流吧。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8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崇尚的風格。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儉。

勤就是勤勞。俗話說“多一分耕耘就多一分收穫,只要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將來也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報。”媽媽就是這樣,每天從早到晚的工作,下班之後還要做家務。就連休息日也這樣。這個星期六,媽媽已經上了一天的課,回到家,臉上一副睏倦的樣子,顯得很累,甚至連扯嘴皮子的力氣都沒有了,可是她還要掃地、拖地、做飯……我見了,立刻起身幫媽媽幹。我邊幹邊問媽媽:“你這麼累,爲什麼還要幹這些家務活呀?”媽媽笑眯眯地說:“爲了你,爸爸,和媽媽幸福的家呀!”

儉就是節約,不浪費。俗話說“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因媽媽的勤儉,給家裏節省了許多物資和財富。記得有一次,一個被子破了好幾處,爸爸說扔掉。媽媽卻說:“這是我們結婚時的被子,有紀念價值,扔了怪可惜的,我把它改成小被子吧!”於是媽媽就忙碌起來。不久,一個漂亮的小被子面世了。我非常喜歡,就佔爲己有。媽媽可真厲害,還能變廢爲寶呢!

在我家日常生活中,有些東西還有利用價值就要充分利用,有些東西家裏用不上就不買回家。在媽媽的影響下,我和爸爸也成了勤儉的人:我使的本子正反面都用完了才放到廢紙堆裏等着賣廢品;我有衣服穿,就不要新的……爸爸說在這方面以我爲榜樣。

每天我和爸爸都會幫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媽媽常說:“我們只要不懶惰,不浪費,家庭和睦,我們家的小日子就會過的紅紅火火,幸福美滿!”是呀,媽媽說的話,不就是我家的根基嗎?

我一直在想,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那麼咱們的社會風氣會更加純潔,人民生活會更好,國家會更加繁榮昌盛!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9

好的家風,猶如一根頂樑柱,又彷彿是一陣陣春雨,不斷地淨化我們的心。

父母不斷用自己的行爲感染着我們,爲我們創造良好的家風。“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別人!”這是十幾年來,我幾乎每天都要聽到的一句話。爸爸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上街,在路上,我們看到一雙衣衫襤褸的夫婦坐在街頭,他們跪在地上,任寒風在他們的臉上掠過,我見了,心想:看這雙老夫婦四肢健全,一定是出來騙人的,還是快走吧。我想罷,剛踏出一步,爸爸便把我拉了回來,他對我說:“哲哲,你看這對老夫婦多可憐啊,在這樣寒冷的冬天,他們跪在街頭,該是多麼的冷啊,你竟然掉頭就走,我教你的,你都忘了嗎?”我把爸爸拉到一邊,指着那對夫婦說;“您教我的,我一直都銘記在心,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別人,可是您看他們,雖然衣衫襤褸,但他們四肢健全,這不明擺着是在騙人嘛。”爸爸並沒有因爲我的話離開,他一臉嚴肅地對我說:“你把爸爸的話銘記在心,我很欣慰,可他們是實在沒錢了纔出來以乞討爲生的,我們要儘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說罷,他便從錢包中拿出錢來,給了那對夫婦。我站在那裏,久久地回味着爸爸的話,是啊,我們應該儘自己的所能去幫助他人,這句話如同烙印一般在我心中,揮之不去。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記得有一天下了一場大雨,同學們都走光了,我獨自一人在教室裏,等待着爸爸媽媽,可是等了好久,他們還是沒有來。媽媽的話再一次在耳邊縈繞,望着外面的傾盆大雨,我鼓起勇氣,拿着雨傘向家走去。回到家,媽媽笑着對我說:“哲哲你真棒,你身後的一個個腳印,都是你成功的見證,你學會了獨立、堅強,媽媽爲你驕傲。”我望着身後的腳印,彷彿聽到了雨點在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助人爲樂,是善之美;獨立自強,是奮發向上之美,父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爲我塑造了良好的家風,讓我永遠銘記在心。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10

家風是一個家的風氣,一個家的規矩。好的家風給人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使人擁有一種優秀的教養。孟母三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家的家規就是“勤儉持家”。記得政治課上,對於消費,有4句話,其中有一句是“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心中很喜歡那種粗茶淡飯,如閒雲野鶴的生活。雖然勤儉節約不可能完全做得到,但在日常,我也確實努力地在做。久而久之,它會變成一個習慣。

《勸學》中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相信在有些方面,也是這樣,都是一個量的積累,然後量變引起質變。莫要小看了小錢的積累,積累得多了,會變成大錢。據說,這是成功商人的祕訣。我不知道,這可不可行,理論上應該不錯。

說完了我家的家規,來談談我的,我心目中的家規。規矩是人定的,我也想要“定些家規”。

在我心裏,不卑不亢是待人接物時非常重要的。這也可以體現出寵辱不驚。對人不能太高傲,目中無人。殊不知,你站在山頂上藐視別人,別人在山腳下,看你也是這樣渺小。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人要有傲骨,可絕不能有傲氣。但是,也不能奴顏媚骨,如牆頭草一樣兩邊倒。

另外,凡事都有個度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過火。過度的自信就是狂妄,過度的謙虛就是裝!由此我想到,每件事都是具有兩面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時候,要看開點,何必自尋煩惱,讓自己不開心呢?

最後,我覺得,每個人都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道”。這個“道”是無形無名的,看不見,摸不着,可是它確確實實存在。它是我心中的道德準則,也是我的信仰。父親常教育我,要助人爲樂。他還說,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則另有補充。

雖然這更像是做人的道理,但對我而言,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家規”。人,構成了家,家,構成了國。家風的力量,不可小視啊!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11

我的老家在湘中一個貧困區。自從父親去世後,時常感念親恩難報,每每回憶起父親的音容笑貌,形影如在。父親雖是農民的一生,卻處處閃光。他常說:“勤儉立身之本,耕讀保家之基”,又說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與人發生口角時要“話到嘴邊留半句,氣到喉嚨減三分”等等,因此,他又不是一個普通的農民。

我父親年輕時很能幹,我四歲那年,父親和大伯一起建了一棟新的土磚房。在住進新房子的第一個除夕夜,父親拿起算盤和筆記本,一筆一筆地算着:今年建房子借了誰幾十塊錢、幾擔穀子、幾根樹木,借了誰多少斤煤,欠了誰的工分,一一記錄。我記得,那天晚上父親用充滿希望的口氣說:由於今年建房子,我們家一共欠款800元,明年努力賺錢,省吃儉用,一年就可以把錢還清。

隨着三個孩子的陸續上學,家裏壓力大了,但我們家三個孩子沒有一個落下的,都念完了高中,原因是父親的堅持。後,姐姐沒考上大學去廣州打工,成了廣州人,結婚後利用業餘時間上夜校和自學考取了大學憑,獲得了會計師資格證;我高中畢業後去當兵,考上了軍校,畢業後在部隊擔任指揮軍官,五年後又考上軍隊碩士研究生進一步深造;弟弟大學畢業後在一家跨國公司工作,也一直都沒有放下學習,幾年後,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成爲公司的基層骨幹。

父親常說:“話到嘴邊留半句,氣到喉嚨減三分”。我家屋堂的名號叫“怡和堂”,廳屋門口有一副對聯:怡然春浴嶺,和善德澤家。平時耳聞目染,從小就見父親在村裏幫着處理各家的雞飛狗跳、家長裏短,他不是村幹部,卻勝似村幹部。後我經常用父親的這些話和事蹟對照自己的言行,也爲人父之後,對我的孩子也寄予了同樣的希望。正是父親這樣的形象影響了我的成長,到現在我們姐弟仨還常常說起要不忘初心,面對大千世界,還能夠想起當年走出村口時的情景!

我終於明白,父親的一切已深入我的骨髓,父親並沒有逝去,只是以另一種方式伴隨我們一路成長!這種伴隨或許就是我的家風!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12

最近我經常在電視裏,廣播裏聽到“家風“二字。“家風”在我的腦海裏畫了一個問號。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告訴我: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平時我們說的尊老愛幼,團結互助,謙虛禮讓,爲人老實,做事勤勤懇懇。經媽媽一解釋我煥然大悟。

看看我的家庭,一直保留着良好的家風:“做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孝敬長輩;待人有禮貌。”記得從小開始,媽媽就教我學會了孝親敬長,爺爺教會了我勤勞,爸爸卻教會了謙和。讓我至今銘記於心。

百善孝爲先,要說孝敬長輩我的家人都是我學習的榜樣。那年爺爺的媽媽生病臥牀不起,是奶奶不分晝夜的去照顧,奶奶雖然也已年邁,但卻沒有任何怨言。爺爺每天天剛矇矇亮就起牀,爲自己的老母親準備早飯。幫老人擦身體,解決大小便。他有時累的滿頭大汗卻從不叫苦叫累。媽媽經常爲爺爺奶奶做家務。在爺爺、奶奶過生日時爲他們做上一桌好菜,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我也學着他們只要有好吃的我總是先給爺爺、奶奶吃,再給爸爸媽媽吃,最後自己吃。媽媽經常告訴我:“爺爺、奶奶對你付出的最多,長大了你一定要報答爺爺、奶奶對你的養育之恩啊!”我懂了媽媽就是想讓我做一個孝順的孩子。我有時看着爺爺、奶奶累了就會爲他們捶捶背,揉揉肩。

每逢來客,我都會看到父母滿臉掛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在他們的影響下,每次我在路上遇到熟人都會主動打招呼。家裏來了客人我就學着媽媽的樣子給他們倒水,找水果。大人們經常誇我是個懂事的孩子,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這心裏美滋滋的,比吃了蜂蜜還甜呢!但爸爸告訴我一定要謙虛,爲人處世要謙和。我會努力的,做一名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

我們良好的家風就像是太陽,空氣和水一樣,時時刻刻照耀着我,包裹着我,滋潤着我,伴隨着我。使我能夠漸漸長成參天大樹。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13

“家風”這個詞現在很熱,舉國大談家風,讓這個古老的詞,重新煥發了生機,展現出被廣大人民羣衆關注了神采。可是,逢人便問“家風是什麼”,也真有不小心“玩壞了”的可能。

說起家風,我莫名地想到“國風”,詩三百中的國風,一股悠遠綿長、迴環往復、氣度不凡的風。家風也該是這樣一股風,有着時間的積澱,有着反覆耕耘的經營,有着超脫俗世直面歷史的氣度。

“一葛一裘經歲,一鉢一瓶終日,老子舊家風”,這是辛棄疾在《水調歌頭·題永豐楊少遊提點一枝堂》一首詞中的一句,明明白白提到了家風,不妨咬文嚼字咀嚼一番。味道雋永!經歲、終日,而不是一天兩天,才能體現出家風。我眼中的家風老子舊家風,相對於新家風,還是舊的更有經受了時間檢驗的醇香。相比今天大膽創新的風尚,古人更看重舊和古,這大概是科學主義和經驗主義的最大區別。而家風,應該是經驗主義的,而不是科學主義的,它不該是一個公式,它是一種傳承。一葛一裘、一鉢一瓶,家風該是如此簡約,而不是事無鉅細,羅列下一個長長的清單,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該是家規,而不是家風。

百度說: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的形成往往是,一個家族之鏈上某一個人物出類拔萃深孚衆望而爲家族其他成員所宗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爲家風之源,再經過家族子孫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訓,流風餘韻,代代不絕,就形成了一個家族鮮明的道德風貌和審美風範。

我認爲,家風是一種風格,有其家族淵源,但不是祖訓,不是恪守,更不是餘韻。家風是精神的傳承,是內在的氣度,體現爲獨立人格的氣質。家風的有別,在於氣質的有別,在於人的追求的有別,而不是在於文字戒律。

至於家風對於領導幹部的作用,應該在於人格氣度上,既能繼承,又能延續一種獨立的正氣,至於如何獨立、如何正氣,是因人而異的。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14

老伴已六十開外了,每天還起早帶晚辛辛苦苦打零工。看到她的人都責怪我“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如果當時把老婆轉正,現在退休了,每個月幾千塊錢工資,多幸福啊。

這話還得從1977年說起。

那時,我當學校校長,我愛人在學校代課,當時有最後一批代課教師轉爲民辦教師的機會,讓不讓愛人轉呢?我的思想鬥爭很激烈,連續幾天夜裏睡不好覺,眼前浮現出父親的身影。父親對我們弟兄4人管教很嚴,經常教育我們要“堂堂正正做人”。他不但這麼說,自己也這樣做的。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家裏再沒有吃的,他從來不會到生產隊倉庫多拿一顆糧食。家裏8口人住4間茅屋,緊靠自家西邊的自留地,被村組安排給別人家做宅基地,我們弟兄4人死活不同意。村組徵求父親意見時,他毅然決然服從村組決定,沒有把這片空地留給陸續快要成家的4個兒子建房。記得二弟因爲沒有工作,快30歲了都討不到老婆,父親明知只要找一個熟人就可以安排一份工作,他就是不幹……這一件件、一幕幕在我腦海浮現,我決定向父親學習,“堂堂正正做人”,把轉爲民辦教師的份額讓給了其他代課教師。我當時問愛人,將來恨不恨我,愛人反問我,誰叫我做周家媳婦的呢?周家的家風就是這樣!

是的,優良的家風代代傳。我女兒師範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中學任英語教師。前年暑假有近半個月的時間,班上6名學生天天到家裏來補課,女兒還忙着端茶倒水,發放飲料。我心裏總不是滋味,認爲女兒怎麼這麼渾啊,現在教育局明令禁止有償家教,她怎麼能這樣搞呢?女兒看出了我的心思,驕傲地說,這6位學生學習成績不太理想,下學期讀初三了,我利用暑假替他們補課,一分錢不收,就連送來的東西我都一一退回去了。我這不是跟您學的嘛,要“堂堂正正做人”。一番話,說得我心花怒放:女兒真的逐漸成熟了,能“堂堂正正做人”啦!我很欣慰。

樹新風傳家訓揚家風徵文 篇15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正是這種傲立於幾千年的風氣,才使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富強、更欣榮。大家是這樣,小家也亦是如此。

我家的家風簡言蓋之可爲嚴、寬、勞、德。

何謂“嚴”:對事嚴謹,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做好每一件事。我曾經以身試法。我特別喜歡種花。有一天,奶奶帶來一袋鳳仙花種子。樂乎的幹起活來,眼看花已經種下去了,重要的是每天的耐心了。前幾天,我還每天堅持施肥澆水。但是,後幾天那種勤奮好像斷了,花似乎沒有以前精神啦。其實這己引起奶奶的憤懣了。我雖然每天都按時,但其質量是怠慢的,不能符合“嚴”這一特點,無形中我不得不改變輕慢這種懶散態度。此後,“嚴”真是一直跟着我呀,簡直是形影不離。

何謂“寬”:遇事寬容、大度。有宰相之肚量。好像每一個事例,其實這就是事實。我有倔強的性子,屬於我的我以不與別人分享。六歲那年,姨弟來我家竄門,他很喜歡我的玩具車,可我不理會他,依若自得其樂。直到他哭了,姨媽把小姨弟抱走了。這一次,沒有任何人指導我僅憑六歲的智商思索犯什麼錯了。噢,我沒與別人分享,“寬”被我埋沒了。哦,家風我一直遵崇的,可我並沒有融會貫通。嗯,要怒力

和別人分享。

何謂“勞”:就是家務統統禿會幹。爲了這個,我曾經被逼過燒飯呀!女孩子一定得重燒飯,這是中國人所認可的。“勞”我可想多說了,因爲這個我到現在還沒會呢?

何謂“德”:道理都明白,識大體。不論你多大年紀,必須懂理。“德”就我爺爺那輩就是江湖道義之類的吧。到了我這輩又升級了,見到長輩笑呵呵,就算長輩錯了也不能當面指出。我從小就學着德,如今總是笑呵呵。

就我家這四種家風,都約束着我放蕩的思想,讓我成了知書達理的學生。家風亦是如此國風豈不更厲害!我感謝家風,感謝你伴我成長,感謝你給我帶來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