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弘揚家風家教的文章演講稿700字(精選7篇)

弘揚家風家教的文章演講稿700字(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衆,使聽衆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弘揚家風家教的文章演講稿700字(精選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弘揚家風家教的文章演講稿700字(精選7篇)

弘揚家風家教的文章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傳承家風家訓,踐行核心價值觀》。

家風家訓家規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家風,是家族精神的體現,也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現在,我們已經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大"家族",三口之家、甚至兩口之家已經成爲最基本的社會單元。但是家風仍是當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脈,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助手。家風好比"綱領",指導和規訓着每一位家庭成員的生活和行爲。好家風對我們的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良好的家風映射出的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民族禮儀乃至民族的精神。

常言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和紀律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人們所說"一個不遵守紀律的民族,必定是一個沒有自由的民族,一個不遵守紀律的學校,到最後,只能是一盤散沙。軍隊是最有力的集體,這並不是因爲他們有槍有炮,最根本的一條是他們有鐵的紀律,而且對違反紀律的人絕不姑息。那麼,我們的學校也是如此。我們作爲學校的一員,更要明白紀律的重要性。遵守校規校紀,就是爲學校的發展盡一份力。

遵守學校紀律就是就餐時自覺排隊,尊重各位老師的辛勤付出;遵守學校紀律就是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課,不亂做小動作,不看與學習無關的書籍;遵守學校紀律就是嚴格按照學校規定,不做違紀的事情。

家風代表着一個國家的風氣,它要靠人民的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富,更重要的是這個國家的風氣。我們要銘記家風,遵守校規,爲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踐行社會的價值!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弘揚家風家教的文章演講稿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良好家風助我成長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基礎性教育,良好的家風是我們健康成長的基石。

家風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穩定的風格、作風和傳統,包括爲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爲準則。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 它對我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性的言談舉止營造了特定的家風,我們在這種特定家風的薰陶下,會經過耳聞目睹接受影響。這其中,“模仿”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家的家風就是百善孝爲先,自從我懂事起,爺爺就教我讀《三字經》、《百家姓》,“人之初,性本善……”爺爺在教我讀的時候,也告訴我其中蘊含的道理。記得有一次,爺爺告訴我:“‘百行孝爲先’這句話說的是,我們做人要懂得尊敬長輩,對長輩要盡孝道,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這種人也不能指望他去愛別人。”正因爲如此,每當家裏吃飯的時候,我們總是把好的東西留給爺爺奶奶吃。有一次,我生病了,媽媽幫我燉了條魚,還煮了個雞蛋,我把東西端到爺爺房裏,爺爺撫摸我的頭,“乖孫,你生病了,這個還是你吃,給你身子補營養。”我回答:“爺爺,我壯得很,沒事。”那時,我看到爺爺眼裏有一絲淚水。

正是有了良好的家風,我才成了一個合格的家庭成員。有時,我所學到的家風,是從父母的身上借鑑而來的。我覺得在此方面,父母對我的'影響是極爲重要的。一些好的家風就會養成一些優秀的品質,正是有了這樣良好的家風,我們才能更好地成長。

家風如細雨,潤物細無聲。只有正當的家風,才能給讓我們健康成長。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夠世世代代傳承下去,讓我們的的民族越來越強大,讓我們的國家越來越昌盛!

謝謝大家!

弘揚家風家教的文章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國有國法,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就是好好做人,好好學習。長輩們從小就教導我要好好做人,少惹事。

有一回,我和媽媽去新華書店買學習用品,媽媽走出店門後數了數營業員的找零,發現多找了五元,便拿着錢回到櫃檯,對着營業員說:“不好意思,你錢找錯了。”而營業員則是一臉不耐煩地說道:“離櫃後一概不負責任。”媽媽卻一點也不惱,道:“你多找了五塊錢。”這時營業員慚愧地接過了錢,放回了收銀機裏。媽媽雖然沒有告訴我要誠實的道理,但已經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孝敬長輩也是很重要的,這是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必備的傳統美德。在家裏,我時常孝順我的爸爸媽媽,每週末,我都用空餘時間幫他們幹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煮飯,掃地,拖地之類的活。我的孝順都是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的。這麼多年來,爸爸媽媽幾十年如一日地孝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現在還記得爺爺生病住院時,爸爸媽媽輪流守夜。外公住院時,媽媽也是到處跑醫院。我孝順都是因爲他們。

節儉也是很重要的。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少花,而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多花。就像我需要買學習用品或者是課外書時,媽媽總是給我足夠的錢,讓我可以挑選自己需要的東西。在我看見同學們新買的玩具時,我很羨慕,希望自己也有。但媽媽教育我:好鋼用在刀刃上,這些錢可以給你買好多東西了。別和同學們比吃穿玩,要比比學習成績。

爸爸媽媽還教育我要珍惜時間,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無情,他每天從我們身邊悄悄地溜走,不留下一點點的痕跡。所以我要好好珍惜時間,每天安排好合理的時間。不要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我的心靈。爸爸媽媽給我留下了這麼多的精神財富,我一定會努力的地教我的家風世世代代傳承發揚下。

弘揚家風家教的文章演講稿4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俗話說,家裏萬事如意。家庭和睦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和家訓。我的家庭作風是誠實節儉。

誠實。有一天,太陽烤焦了大地。我媽拿出二十塊錢讓我出去買個西瓜。我拿着錢跑到樓下水果店。當我走進水果店時,我發現一個老人在守衛着商店。我告訴我爺爺,我會買一個西瓜。價目表上說:西瓜1個,58元1斤。爺爺把西瓜放在秤上。我一看,5斤。接下來看到爺爺把kg的價格輸入爲1,58,最後秤顯示的金額是7,9元。我默然不語,卻暗暗開心。我付了錢,立刻拿着西瓜跑回家。

回到家,我把西瓜和剩下的錢給了媽媽。我媽看了看,問我:“怎麼還剩下十幾塊錢?這西瓜一斤才幾毛錢?”我跟我媽說西瓜1斤58元1斤。“不,標籤是5公斤,應該是10公斤。那麼單價應該是每公斤3,16元是對的。”我媽給我解釋。我激動地說:“我知道我爺爺搞錯了。我沒有告訴他,所以我們獲利了。多好!”媽媽聽了我的話,臉一沉,嚴厲地批評我。她還說“這叫不誠實,是投機取巧嗎?”說完,便讓我少給爺爺七塊九毛,並說聲對不起。當我帶着錢來到商店時,我的老闆、叔叔和祖父都在那裏。他們對我豎起大拇指,稱讚我是個誠實的男孩。我很開心。

勤儉節約。要說勤儉節約,我奶奶就是典範。現在我來告訴你我奶奶的真實寫照。平時奶奶收集大大小小的塑料袋,當垃圾袋用。奶奶也收集塑料瓶,一次收集幾袋。因爲我們小區是嚴控的,收廢品的人不能進小區,奶奶就把收的塑料瓶拿出來賣了。每次賣塑料瓶,她都笑得合不攏嘴。

其實奶奶也不是沒錢,她經常跟我說;“我這麼節儉,是因爲我經歷過革命。知青下鄉,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家裏兄弟姐妹很多,都是互相幫助過來的,勤勞節儉。你現在過得很好,但不要浪費!”

這就是我們家的好家風,不是很優秀嗎?

弘揚家風家教的文章演講稿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家風和家訓,家庭家風對每個人都有着潛移默化而重要的影響。它就像春風吹人、下雨淋人一般滋潤,影響着人們。

說起家庭家風,我認爲是家裏人的一種行爲,對別人熱情爽快,做事遇到困難時有執着性、不食言,這些都能算得上是家庭家風。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不在於一時的富有,也不在於財產的多少,而在於家庭家風的好壞。家庭家風靠的是家教,把良好的家庭家風融化在一家人的心靈和血液之中,纔是最重要的。有良好家庭家風的一家人就會懂得勤勞是一生中的第一目標。

一個好的家庭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能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很好的家庭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爲一些小事爭吵,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媽媽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麼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是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導師。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爲家訓,是爲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成功的人必定有好的家庭家風和家訓。而良好的家庭家風家訓需要每個家庭成員來共築,只有嚴格築好家庭家風家訓,我們才能少走彎路。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弘揚家風家教的文章演講稿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裏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規。我們家的家風和家規雖然很簡單普通,但是這其中會讓我受益匪淺。爸爸媽媽告訴我,從小就要做一個不能浪費的人;做人要善良、誠實;做事不能昧良心、傷天害理。

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講,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我們不能隨便浪費每一粒糧食。“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一直都默默記在心裏,我要做一個不浪費糧食、不浪費物資、不浪費任何一個有用有價值的東西的人。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墨子說的這句名言,是媽媽告訴我的。雖然我小的時候不明白,但是當我慢慢長大後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做人要講誠信,有誠信即能交到朋友,朋友遍佈天下,自己才能做事成功。一個人連誠信都不講,滿嘴是假話怎麼能不成任何事情讓人信任呢?

我現在是一個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了,已經懂得了很多道理,我也能辨別出很多事情的好壞和是非了。去年我在網上看到一條新聞是:在四川達州的一個生活區中一位老奶奶自己摔倒骨折,叫喊三個小學生幫助她,把她扶起來,她卻誣陷小學生,說是他們把她推倒的,讓學生的家長賠錢。學生的家長在得知真實情況後,知道了孩子是被冤枉的事實,他們選擇了報案,最後經過公安局的調查和判案後對敲詐的當事人進行了拘留和罰款。看完這則新聞後,我想起來我們家的家風:人不能做昧良心、傷天害理的事。如果一個社會到處都是昧良心傷天害理的事,那我們的國家就要滅亡了。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無私奉獻、有愛心的好心人。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強大。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中的家規家風來管理的。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規我們的深灰才能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弘揚家風家教的文章演講稿7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好!

“家有家規,校有校規”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話,可家風是什麼呢?家風,簡單的講,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良好的家風家規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爲準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而我家的家規的一些規矩是一點點形成的,其中有一條就是大大方方、不自私。

有一次,我和小夥伴在一起玩,玩累了,回家去拿冰棍。而冰箱裏只有一隻冰棍了,我卻沒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拿出了那一根。父親見狀,忙問我爲什麼只拿一根,我告訴父親冰箱裏只剩下一根了。父親聽後讓我把冰棍放回去,又累又熱的我,怎麼捨得把它放回去,父親見我無動於衷,忙訓斥道:“把冰棍放回冰箱,你吃冰棍解渴了,別人呢?”見到父親這樣,我也只好乖乖把它放回去,可當時的我哪懂得父親的良苦用心,現在才漸漸懂得,不得不說,因爲父親的訓斥,使我做事時想着他人,這種性格令我終身受益。

我每次去朋友家玩兒,都會忘記父母規定回家的時間,玩得很盡興的時候就會很晚回去,讓大人們着急。

有一天晚上,父母因單位有事情都去加班了,我一個人耐不住寂寞,便約同學出去玩,而我卻沒有告訴父母,心裏本想着與同學玩一會兒就回家,可是我們在一起玩的高興就忘記了時間,天漸漸的黑了,我們都沒有散去的意思。直到有一位同學的家長催她回去,我們才各回各家。我剛到家樓下,就撞見父母,他們問我去哪了,我說玩去了。母親用嚴厲的口吻對我說:“媽媽不是已經和你講過了嗎?出去玩也要有時間觀念,要按時回家,到哪去也要告訴父母,你這樣讓我們有多着急呀!”說的我低下了頭,很是慚愧,從那以後,我養成了按時回家的習慣。

“按時回家,去哪與父母打招呼”也成爲了我家的家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