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關於我們的演講稿大綱

關於我們的演講稿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4W 次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那要怎麼寫好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我們的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我們的演講稿

關於我們的演講稿1

“我們”一個富有深意,又包含了太多感情的詞語。

從出生到現在我們經歷了十六年的風雨,卻仍沒能見到彩虹!爲此我們從幼時的天真爛漫成長到了當下的成熟穩重。雖然我們遺失了很多,忘卻了許多,但是這都不能抹去我們的本質!

“我們都是好孩子,最最善良的孩子。”在我們善良懵懂的時光裏,我們是社會的“大白”,所謂“大白”就是無條件的去信任,去依賴。那時候沒有謊言,沒有欺騙。願意去原諒那些傷害過我們的!而之後的交往就讓我們幡然醒悟:凡事要留有餘地,不能太隨意。但是這些並不能讓我們爲之改變原來那善良的心性。“我們都是好孩子,最最天真的孩子。”在我們天真爛漫的時光裏,我們是一羣無知的人,是一羣膽大無畏的人。那時候,我們敢於拼搏,爭創先進,是一個個不折不扣的“積極分子”。而之後的經歷卻讓我們歷經坎坷:凡事要謹慎,不能太冒失。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們原本那天真的性格。

“我們都是好孩子,最最可愛的孩子。”在我們活潑可愛的時光裏,“青春”則是最耀眼的代名詞。在那時,我們擁有春的憧憬,夏的蓬勃,秋的浪漫,冬的深刻,我們有“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精神。但隨後的考驗爲我們埋下了伏筆,等待着我們錦上添花!

現在,我們還要經過風雨最大的三年,才能在那漫漫長路盡頭找到屬於我們的彩虹!

讓我們一起拼搏、努力、保持本心,一路衝刺!立下“會當凌絕頂”的志向,成爲“一覽衆山小”的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關於我們的演講稿2

各位老師、各位思品教學的專家:

今天有幸在這樣的機會和大家一起研討思品教學,內心是非常高興的。但同時我又是誠惶誠恐的,因爲說實話,對這門課的研究我平時傾注的精力是不多的,正因爲這次的活動,讓我切切實實地從實質上觸摸了一回新課程下思品教學的航向,讓我初步領略了思品教學這方和語文教學一樣有着廣闊發展空間的課程。今天的課堂,我如一個懵懂的小朋友做了一次新課程下思品教學學步的嘗試。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其主旨是:源於兒童的社會生活、貼近兒童的社會生活、引導兒童的社會生活、迴歸兒童的社會生活。它將同學品德的形成與社會、家庭、學校融合起來,充沛挖掘同學在社會生活中的積極因素,使同學能夠健康、平安、愉快、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

《品德與社會課程規範》指導下的品德課堂,力求兒童的學習過程成爲其完整生命投入的過程,成爲其完整心理結構參與的過程。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只要經受認知的挑戰,從中獲得理智上的滿足,更要在情感、心靈的充盈上獲得精神的體驗,在迴歸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得到正確的價值觀的引領。對於兒童來說,他們受教育的過程自身就是生活。我們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只追求教育在未來的結果,而忽視教育自身作爲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新課程理念下的品德課堂就是要讓兒童過好他們的教育生活、課程生活。今天的我執教的這堂課正是把自身作爲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課前引導同學進行的網絡搜索、圖片蒐集、資料查找和整理、採訪等,讓小朋友逐步深化對保守節日、民風民俗的認識,課堂上通過交流、共享、創新構想等活動進一步激發共鳴,致力於讓同學空虛地過好這一次的教育生活。嘗試着實現課程是爲了生活,通過生活學習生活的教育理念。

今天我執教的是九年義務教育《思品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6課《我們的民風民俗》,這一課有三局部內容:保守的節日、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保守的文娛活動。本課是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規範“我的家鄉(社區)”單元第10條“瞭解家鄉的民風、民俗,體會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和各種迷信活動”編寫。由於涉和的內容比較多,比較廣,需要兩課時完成。今天我執教的這一課時就佈置了“保守節日和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兩個內容。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絢麗多彩的保守節日生活成爲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各個民族的習俗和文化像一部部生活百科全書,生動地記錄了本民族的保守生活習慣、文化特點、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保守的民風民俗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璀璨的明珠。但是現在,隨着經濟的迅猛發展,幸福概念的逐漸物化,西方文化的大量滲入,保守這部生命之書、生活之書正被長期冷落,沒有得到應有的文化尊重,這個非文字的、一代代口頭承傳的多民族活態文化保守正在自生自滅着。

通過對我國保守民風民俗的瞭解和認識,使同學對中華民族的保守文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增強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團結意識,培養和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更培養同學以開放的心懷認識、重視、接納中華民族的民風民俗,進而身體力行地傳承這一活態文化。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對這一課的優秀教案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通過本節課的活動,讓同學初步瞭解和認識我國保守的節日和民風民俗,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主義情感。

行爲與習慣:培養同學以開放的心懷認識和重視中華民族的民風民俗,身體力行地傳承外鄉文化。

知識與技能:在活動中知道獨特的民風民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局部,在瞭解家鄉民風民俗來歷的基礎上,懂得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通過大量的課前準備和實在的課堂交流,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 認識瞭解春節和相關風俗習慣

這局部內容設計,從同學最熟知切感受最深的節日入手,容易喚起同學的學習積極性。由春節引路,讓同學感知獨特的民風民俗,我佈置了以下教學步驟:瞭解春節、古詩切入聊春節、少數民族過春節、海外華人過春節、過年方式知多少。通過這些教學,從總體上讓同學知道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用自身的智慧形成了許多獨特的習俗和文化,寄託着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學在這些教學環節中一方面在進行保守文化知識的儲藏拓展,另一方面又在設計過年新方式時將保守和現代巧妙結合起來,激發同學開放的思維,身體力行地傳承外鄉文化。

今天的課堂上同學在交流過年習俗的基礎上,對設計過年新方式非常踊躍,有建議舉辦假面舞會的,有種下心願種子的,有坐蒸汽球放煙花的,創意迭出。

  二、 瞭解其他保守節日

教材上只列舉了春節和端午節兩大保守節日,課前根據大量的資料蒐集,我在這方面進行了拓展和延伸,列舉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八大有代表性的保守節日,較大空間的豐富了同學的知識面。爲此,我佈置了看圖猜節日、小組共享蒐集的資料、集體交流信息、齊讀《佳節樂》兒歌這幾個教學環節。這幾個環節佈置注重課堂是一個動態的生成,全員互動,關注每一個小朋友的發展,讓每一個小朋友都有所收穫,讓那些小朋友身上存在的差別,在課堂上無法預料的尷尬成爲精彩的瞬間、絢麗的亮點。

比方今天在課上同學從保守節日的別名、傳說、來歷、風俗習慣、古詩等方面進行了橫向的交流,較大限度地拓展了同學的知識涉和麪。

  三、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強化保守

隨着時代的發展,觀念的轉變,西方文化越來越多的進入了國門,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不可迴避的上演着一個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洋節。現在的同學也有很多已經模糊了保守節日與西方洋節的界限,基於這一現狀,這節課的設計我還佈置了由多媒體制作的聖誕老人的語音貫穿,以聖誕老人的視角來看待中國保守節日的導入,既激發了同學的興趣,又無疑爲保守的課堂注入現代的氣息。

此外,在課堂結束之時,由聖誕老人點明聖誕節、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復活節、感恩節、萬聖節、愚人節等均屬西方節日,在同學頭腦中做了一次清楚的節日類別的劃分。並由這節瞭解保守的課堂動身,延伸到課外對西方節日的瞭解,乃至創想世界大家庭的一起的節日,真正體現《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所有的內容都體現在同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就是品德課全部的課堂。我們不只要讓同學在這堂課上有所體驗、有所收穫,更要讓他們帶着這種熱情,以更濃厚的興趣、更豐滿的激情進行以後的學習生活。

以上是我對這一節課的一點初淺的認識和嘗試,當然,在課堂操作中還留下了一些遺憾,比方課堂上同學之間的互動的時候還不夠多,懇請各位老師、專家多提珍貴意見,讓我們一起讓思品教學這方沃土綻放奇葩!

謝謝!

關於我們的演講稿3

各位領導,同事,大家好!

我是第二批培訓的新員工代表xx。首先感謝公司領導和同事們對我的信任,給我機會站在這裏,代表新員工分享這段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希望通過我的演講,能道出各位新員工的心聲,同時也代表我們新員工對今後工作作個簡單的報告。

十年寒窗苦讀,我們終於修成正果。走出象牙塔,我們終於迎來人生的職業生涯,可以塗鴉我們的夢想。這條路充滿機遇和挑戰,路漫漫其修遠兮,面對未來,我們依然任重道遠。

從公司入職培訓以來,我們通過相互的瞭解,我認爲,在座各位都是各有所長的人,以後定能在工作崗位上各顯神通!路在我們腳下,志存高遠,更需腳踏實地。從學生到職員的轉變,不僅在心態上要正確定位,而且從行動上要切實落實!

態度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既然態度如此重要,我們該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工作了?

首先,我們要學會感恩和奉獻。

我們都能感受到,從入職,宿舍及培訓事宜的安排,一切都是那麼井井有條,那麼體貼,溫馨。“像家一樣溫暖”,是萬和給消費者的承諾,更是我們的切身體會;“細緻無憂”,是萬和產品理念,更是萬和送給我們的關懷!

在我們剛踏入社會,不知路在何方的時候,是萬和給我們畫出了起跑線;在我們迷茫的時候,是萬和帶領我們一起前進!當我們以後事業有成,幸福美滿的時候,我想我們都不會忘記,是萬和成就了我們的精彩人生!中國有句古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萬和讓我們安生立命,我們當竭盡全力,加以回報!

學會感恩,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爲常懷感恩之心,纔會珍惜,纔會付出,纔會奉獻!把感恩的心轉化爲對公司兢兢業業,積極進取的實際行動!才能爲企業創造最大的價值!

其次是要堅持正確的目標。

還記得有一堂營銷課,陳峯經理要我們每人設定一個自己的目標。這堂課,我記憶非常深刻,也受益匪淺!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但是我想請問大家,我們的夢想在哪裏,我們離我們的夢想有多遠,我們怎麼樣才能去實現它?

認真思考過這些問題的人,肯定都會自己有獨到的見解!下面我想談談我的理解。實現夢想,並不是實現夢想本身,而是要努力成爲站在你夢想身邊的人!他們是夢想的載體,我們的模型.

認真研究模型,分析它所具備的各種特性,同時也深入的剖析自己,然後通過多方面的對比,找出差距,並且分析消滅差距的可行性方法。最後就是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從此拉開了奮鬥的序幕。 這裏最重要的一點是堅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你自己不放棄,那你就不會被任何人,任何事情所放棄。每天超越一小步,日積月累,就會是前進一大步!也許突然有一天,驀然回首,夢想就在燈火闌珊處。搖身一變,自己成爲了別人的夢想。

很多夢想,趁着年輕的時候起鬨,不要被他們吵昏了頭,堅持一個夢想,一生信仰,一世追求!一輩子只爲做好一件事!

最後是勤奮

書山有路勤爲徑,不光是書山,以後人生路上所有的高峯,都是要勤於攀登的

在車間也實習一週時間了,我看到大家都在各自分配的生產線上,在不同的工位體驗着一線的生產。沒有聽到任何的抱怨,有的只是大家對一線生產諸多問題的疑問和交流,用筆記下我們每一次新的發現,完全是在享受學習的樂趣。腦海中迴盪着社會對我們應屆大學生的評價:怕吃苦,眼高手低等。不用去反駁,用行動去證明自己,不僅能夠吃苦,而且能苦中作樂;不僅能務實,而且能創新。所有的靈感,都是來自一線的生產,希望大家在後面的培訓過程中,充分發揮我們大家的的聰明才智,爲萬和的發展獻計獻策,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建議,都是不能忽略的貢獻。

前期的培訓讓我們都獲益良多,讓我們一起期待後期的培訓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因爲培訓它不僅是知識的日常擴充,也不僅是企業文化上的簡單說教,更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爲我們以後的工作提供指導和動力!所以,我們要以職業人的態度,負責任的去參加後期的培訓,瞭解公司內部各個部門的運作以及相互之間的協作關係,爲以後我們正式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踮起腳尖,展望未來的自己在萬和工作和學習的樣子吧!學習是基礎,思考是關鍵,實踐是根本,希望我們到工作崗位後,不但要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用到工作中,還要不斷總結實際工作中的好思想,好方法;及時將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加以總結和提煉。更好的指導自己今後的工作,精益求精,爲萬和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事在人爲,休言萬般皆是命,相信我們的雙手,會托起萬和更美好的明天!謝謝!

關於我們的演講稿4

猶記得三年前的我們,第一次離開家鄉,開啓了附中的求學之旅。那時的我們對附中知之甚少。是求學的目的,讓我們走到了一起。

然而身份的轉變,總是這麼迅速。“今日寒窗苦讀必定有我,明日金榜題名捨我其誰”的誓詞彷彿還在耳邊迴響。如今的我們也將踏上高中生涯的最後征程,我們無法停止向前,我們無暇顧及周圍的風景。只有風在耳邊呼嘯,只有踏實的腳步,堅定非凡。

流光易把人來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三年時光如浩渺雲煙轉眼即逝。附中有許多豐富的課外活動:比如廣場鋼琴演奏會,鮮花與噴泉相伴,在天地間演奏一曲陽春白雪。運動會上,同學們在操場肆意的奔跑、舞蹈。集體郊遊,讓同學們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也能得到些許的輕鬆。

我常常在想,附中二字,對於我們意味着什麼?它肯定不只代表着一個地點或是一個名字。我的身邊不乏在校六年的同學,他們中有的人這樣說道:我在附中見證了附中的發展,附中也見證了我從一個無知的小孩成長爲一個刻苦學習的高中生。有人這樣說道:其實我也說不出附中於我是什麼意義,因爲在這裏生活已成爲我的習慣。這裏有家的溫暖和家的親切。儘管表述不一,但都能體會到他們的言語中的那份感情,那就是不捨。不捨附中的風景,不捨附中的老師和同學。

總想爲母校做點什麼,總想回來看看。也許這是每個附中人的心中所想。“歡迎你們回家,附中請你們吃飯。”這是姚校長的承諾,這是附中的溫情。每年,都會有大批的畢業生迴歸母校。同學之間結伴而行,有的只需要幾分鐘的路程,而有的卻要趕早坐幾個小時的大巴才能到達附中。不爲別的,只爲了看看附中的變化,嘗一嘗家的味道,只爲了見見相伴多年的老師。

曾經,曾燦程學長的一句話讓人難以忘懷,他說:能爲附中人出力是我的幸福。也許這便是附中人,也許這便是附中的情懷吧。

轉眼走到了故事最終章,也瀏覽了些許命運的風光。成就如沙堡,生命如海浪,浪花會淘盡所有的幻想。龐大亦或卑微,恆久或是瞬間。人生的掛礙都是相對。你懷念昨天,或期待明天,或還呼吸.還生存在每個最好的今天。

在附中的日子裏。在回憶肆虐的某些時刻,慶幸還有眼淚,沖淡苦澀。而那昨日,依舊繽紛着的,都由我細心收藏着。後來的我們,依然走着,只是不再並肩了。後來的我們,都將精彩呢。

關於我們的演講稿5

各位領導、評委,各位愛書的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一名老師,一個天天和書打交道的人。今天我們能走到一起也是因書結緣,下面和大家分享《我們的書屋,我們的家》。

俗語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雖然酷愛讀書的我至今沒有在書中找到黃金、也沒有找到紅顏知己,但我依然堅持讀書。寂寞時,書是知心朋友;苦悶時,書是開心鑰匙;高興時,書是智慧長者。所以我喜歡讀書!

20xx年的夏天,我大學畢業來到了偉人故里―――中山。來之前有人告訴我這裏是 “文化的沙漠”,是“耕讀世家”。我以爲我將遠離圖書,遠離那濃濃的書香。

一開始,我的確有點沮喪。那天,我叫班上的學生利用雙休日去買課外書,星期一檢查的時候,發現有一半的學生沒有買書,大部分學生都說爸爸媽媽沒空去買。有個學生還很委屈,說因爲書的事爸爸打了他一巴掌。原來他在爸爸打麻將的時候吵着要買書,恰好他爸爸那一盤輸了,所以就重重地“賞”他一巴掌。我不禁搖頭嘆息,難怪孩子們都不愛看書呢?

20xx年12月30日,我們的農家書屋誕生了,它就像一縷縷陽光,照亮了中山的每一寸沃土,這片曾經被譏諷爲‘文化沙漠’的土地在它的照耀下逐漸豐饒。白天,老人們三三兩兩地來到農家書屋,坐在榕樹下讀書看報,怡然自得。“大嫂工作坊”的大嫂們放下手上的加工活,也趕來查閱烹飪類的書籍。夜晚,農家書屋燈火通明。以往喜歡隔三差五地吆喝着喝酒、逛街的青年人,現在都往農家書屋裏鑽。吃過晚飯的父母們牽着孩子來看書,曾經不絕於耳的麻將聲變成了喚兒讀書的聲音。

農家書屋悄悄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科技的力量。同事小陳的爸爸開始種香蕉沒多久,種的香蕉就得了病,剛長出蕉蕾的蕉樹突然變黃枯萎了。請教了很多種香蕉的能手,什麼藥都用過了,都不見效。直到有一天,小陳興高采烈地告訴我他爸爸的香蕉樹有救了!原來他在村裏的農家書屋找到一本書,書裏就介紹了這種蕉樹病。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農家書屋悄悄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知識的力量。以往上課一講到課外知識,我們的學生總是一臉茫然,現在他們能在課堂上侃侃而談了。有次上課時我向學生們介紹《愛的教育》這本書,馬上有學生說他在已經農家書屋看過了。想起幾年前那個因爲“書”被爸爸打了一巴掌的學生,我百感交集。

農家書屋就這樣悄悄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也許它不如一項招商引資工程,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許它不如一次文化交流活動,能提升中山的形象;也許它不如一項市政工程,能給人們帶來極大的便利。但它就是這樣悄悄地、悄悄地改變着你、我、他,改變着你、我、他的下一代!讓我們一起歡呼:我們的書屋,我們的家!

關於我們的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初二[9]班的李佳輝。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傳統節日 中秋>>。

同學們,你能列舉出我國的傳統節日嗎?也許,你能早已經習慣了聖誕節的狂歡,習慣了在“父親節”送給爸爸小禮物,習慣了在“母親節”向媽媽表達感激之情。其實,一年365天,還有許多印有“中國”標籤的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國文化,象徵着豐富的華夏文明,閃耀着龍的傳人無窮的智慧。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都是流傳至今的佳話。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每當皓月當空時,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每一項中秋習俗背後都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獨特的文化記憶。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的身份證和文化標籤。然而今天,當我們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時,人們也多多少少冷落了傳統節日,丟失了對文化傳統的記憶。

當我們的鄰邦韓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爲他國的文化遺產,並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我們真的被震動了,這難道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的得失嗎?這是中國文化豐富內涵的得失,因爲每一個傳統節日,都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就是和諧社會親情與友愛的主旋律的高湊與倡導。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有句話說的好: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同學們,我們不僅要了解傳統節日的形式,更要有所瞭解和探究傳統節日背後的文化價值。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這團聚的日子裏,讓我們將感恩與幸福傳遞下去。

關於我們的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文旅學院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教師夢》。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斑斕的詩句來謳歌我的人生;也不是學者,不能用艱深的思維來思考我的價值;更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喉來頌詠我的夢想。然而,我是一名師範生——一名普通的懷着教師夢的師範生,我要在知識的寶藏裏採摘如花的字詞,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奧祕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優美的頌歌。

在我的心目中,教育是一片聖土,教師在這片聖土上耕耘,用自己的生命、青春、心血和智慧換得學生的成長、成人與成才。

在學習生涯中,我有幸遇到許多人品高尚、學識淵博、教學精湛的好老師,至今他們的眼神、手勢、氣韻常在我胸中盪漾。如今不僅崇敬之情依然充盈胸際,而且當一名深受學生歡迎的好教師已成爲我的崇高理想和畢生追求的目標。

教師是清泉,奔流不息,是爲了滋潤每一棵幼苗茁壯成長; 教師是火種,激-情燃燒,是爲了點燃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教師是春風,吹拂面龐,是爲了播撒溫暖和啓迪思想;

教師是海燕,搏擊長空,是爲了引領知識海洋中的水手揚帆起航。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教師是春蠶,下種春天的希望;教師是紅燭, 映紅孩子的臉龐 。三尺講臺,成就了多少中流砥柱 ;一尺教鞭,結出了多少拔頭桃李。

“你用澎湃的激-情,耕耘溫馨的沃野;你用執着的熱情,開墾冷漠的荒原;你像清澈透明的甘泉,澆灌乾涸的土地;你像潤物無聲的細雨,滋潤焦渴的心田。你能把愚昧變成文明,你能讓愁眉化爲笑顏。爲了國家的棟樑,你把一顆真心捧出,爲了民族的明天,你把一腔熱血奉獻!”

有人用上面的語言來歌頌教師,這正是發自我們內心的對教師尊重情感的`自然流露。從咿呀學語的孩童到蒙學初開的小學生,從求知若渴的少年到成就卓著的成人,從門外漢到專才,從人類的結繩記事到今天信息時代的來臨,從農田中的插秧播種到太空的宇宙航行等等,教師的作用貫穿於人類文明發展的整個過程。

千百年來,人們賦予了教師無數神聖的光環,爲了心中這份神聖的理想,我願窮盡一生的力量去探索,去追求。

如今的教師,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面對飛速發展的時代,快速更新的知識,我清醒地認識到: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已經遠遠不能滿足

現代教育對教師的要求了。我願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以優良的行爲習慣來陶冶學生,以寬廣的知識視野來引導學生,以真誠的心靈關注來感化學生,以巧妙的情境設置來激發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將知識和觀念內化爲自己的內在素質。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仿照的對象,我願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豐富的學識指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爲人師表。只有這樣,才能保管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繼續往前“樂其道” 。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行爲習慣的養成者,還應該成爲學生探索、嘗試的引導者和支持者。葉聖陶曾說:教育的“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我願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擺正自己的位置,放下威嚴的架子,當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幫扶和指引;當學生解決了心中的困惑,就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獲取所需的知識。這樣,便有助於學生形成獨立的意識,培養學生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的時代需要有創造力的建設者,也需要能開發學生創造力的教師,我願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不斷地更新觀念,尊重學生的意見,捕捉學生的求異思維,鼓勵學生打破常規,別出心裁,勇於標新立異,並給學生表現自我才能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這樣,便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新時期的教師應是智者、能者。在課堂上,不再“高高在上,統領全軍”,而是以學生髮展爲本,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主動參與。我願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在課堂上既是導演又是演員,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既是參與者又是旁觀者,既是長者又是智者。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成爲師生共同合作的家,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蜜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的職業是平凡而瑣碎的,也是清貧而艱辛的。然而,我深深懂得,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職業是神聖的,純潔的,偉大的。爲着這份神聖,這份純潔,這份偉大,我願爲其奉獻一生。我要讓我的生命在學生身上延續,讓我的價值在學生身上體現! 我要用耐心在那片希望的田野上努力耕耘,我要用責任心點燃每一個學生的夢想,我要用愛心托起他們飛翔的翅膀

我願做一位用生命在歌唱,用生命在實踐,用生命在創新的優秀的人民教師!

關於我們的演講稿8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20xx年的國慶節,是咱們學校與共和國同歲的日子。學校爲了慶祝這一盛事,特地從外面請了兩位所謂的教育專家來作報告。就在這一天,我聽到了曾聽到過的最冷的笑話,或者說是對教師最惡毒的詛咒。

說是有一個人死了,靈魂沉入地獄,因爲他生前壞事做絕,所以閻羅王判他從第一層地獄開始經歷酷刑,層層不落,一直到第十八層。等到了第十八層的時候,這個鬼心裏不禁想,真不愧是十八層地獄啊,果然名不虛傳,慘!這時,閻羅王問他:“你生前是幹什麼的?”他的回答是殺豬的屠夫。閻羅王便說:“那你不需要下十九層地獄了。”原來地獄還有十九層啊,他於是納悶地問閻羅王十九層地獄是關誰的。閻羅王回答他說是教師,因爲教師傷人慧命,必須要下十九層地獄。

聽了這個故事我才知道,一生兢兢業業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死後會落得一個怎樣的下場。當時的心情不知是憤慨還是悲涼,真想站起來質問那個自以爲是的專家,他是不是教育工作者?他做好了死後下十九層地獄的準備了嗎?

我從來不曾試圖否認過教師隊伍中會出現若干敗類,他們誤人子弟,違法亂紀,最甚者害人性命,但社會上的各行各業各個崗位哪裏沒有敗類?醫生中沒有敗類嗎?一刀下去人就沒命,我想大部分教師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律師中沒有敗類嗎?是非不分黑白顛倒正邪混淆,我想大部分教師也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官員中沒有敗類嗎?

一個工程可害幾十條甚至上百條性命,我想大部分教師依然是沒有這個能力的。爲什麼放着這麼多禍國殃民的敗類不去詛咒,反而要來詛咒最弱勢的教師,詛咒很多時候連自己的尊嚴都維護不了連自己的生命都保護不了的教師?

我從不後悔選擇了教師這個行當,即使在我日漸心寒的今天,我也一直認爲最適合自己的職業依然是教師。我可以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尋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收穫人生的成就與輝煌。

我用心去上好每一堂課,講好每一篇課文,教育好每一個學生。當我盡心盡力去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並不是爲了“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樣響亮的頭銜,因爲我一直認爲這些頭銜是社會對教師最大的欺騙;也不爲得到太多的物質財富,因爲我壓根就得不到;也不爲有多大的社會名聲和多高的社會地位,因爲高中教師中功成名就譽滿天下的屈指可數。我之所以這樣去做,只是爲了自己的良心,爲了心中的一個夢想,爲了當初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師範專業,當然更是爲了我的學生們。

我要說,只要我還活着,還在教育崗位上一天,我就要爲之奮鬥一天,絕不放棄;我要說我不在乎外界的譭譽,只爲夢想不滅;我要說我已經做好了下十九層地獄的準備,即使粉身碎骨,即使烈火焚身,我也要把這個地獄砸個稀巴爛,要爲活着的教師在死去的世界裏討一個公道!

這就是我的教師夢,一個普普通通的教師的普普通通的夢!

謝謝大家!

關於我們的演講稿9

人生就像餃子,歲月是皮,經歷是餡。酸甜苦辣皆爲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餃子皮上的褶皺,人生中難免被狠狠擠一下,被開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沒有經歷,硬裝成熟,總會有露餡的時候。這是崔永元評論人生的一段話。以我現在的經歷還不配和大家談人生,我要談的是對於在座的每個人的一生都至關重要的四年大學生活。

大學生活總是多姿多彩的,但也需要我們去把握和深入體會。有人說:平凡的大學生有着相同的平凡,而不平凡的大學卻有着各自的輝煌。但,你可以選擇平凡,但卻不可以選擇平庸;可以的話,相信誰都想不平凡。

有人說:大學一年級往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學二年級就進了一步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學三年級時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學四年級知道自己知道。

其實,至今我也沒能吃透其中蘊含的意味,但是模模糊糊能體會到一點,就是從天上落到地上,從憧憬理想回到現實。很多人之所以不適應大學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網上或者雜誌上的一些關於大學生活小說的誤導。很多作者描寫大學生活都是以調侃的語氣,向讀者描繪一個他心中理想的大學。受到這種誤導,在每個人踏進大學之前會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一個理想的描繪。懷着這份美好,進入大學後,很多人都會迷糊一陣子,充分享受突如其來的自由和新奇感。但是在一天天上課,自習後,這種激情慢慢的消退,就開始進入迷茫階段,懷念高中同學,懷念高中生活。

在座的大都處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和知道自己不知道階段,尤其是後者,往往是造成迷茫,困惑和鬱悶的根源。而這也是慢慢長大踏實地的過渡到知道自己知道必經階段。如果你現在覺得沒有方向,也沒必要着急,其實這很正常。

很多人在沒進大學前,就在腦子形成這樣一種觀念,認爲高中的同學之間的感情纔是最純真的,到了大學彼此就不能坦誠相待了。我就有過類似的想法。事實上,隨着和宿舍的同學相處,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至少對於和你一起朝夕相處的同班,同宿舍的同學是不適合的。在這種年紀,有的大多是是性格上的棱角。等你有一天畢業了,回頭想想自己的大學同學,你就會發現,其實現在的磕磕碰碰根本不值一提。

人生的路很長,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興趣愛好。在追尋興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尋自己終身不變的志向。有一本書的作者曾訪問了幾百個成功者,問他們有哪件事是他們今天已經懂得,但在年輕時卻留下了遺憾的事情。在受訪者的回答中,最多的一種是:希望在年輕時就有前輩告訴我、鼓勵我去追尋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相比之下,興趣固然關鍵,但志向更爲重要。例如,我的志向是使影響力最大化,多年以來,我有許多興趣愛好,如語音識別、對弈軟件、多媒體、研究到開發的轉換、管理學、滿足用戶的需求、演講和寫作、幫助中國學生等等,興趣可以改變,但我的志向是始終不渝的。因此,大家不必把某種興趣當作自己最後的目標,也不必把任何一種興趣的發展道路完全切斷,在志向的指引下,不同的興趣完全可以平行發展,實在必要時再做出最佳的抉擇。志向就像羅盤,興趣就像風帆,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它們可以讓你駛向理想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