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通用12篇)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通用12篇)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 篇1

暑假裏,我看了中國好家風這套書,這裏的一系列故事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一個故事《妙聰井負救主》讓我印象深刻。

妙聰是服侍張夫人的一個小丫環,她做事勤勞,從不偷懶,即使兩個大丫環經常欺負她,她也從不計較。有一天,兩個大丫環偷走了張夫人心愛的玉佩,並栽贓給妙聰,妙聰並沒有辯解,被罰去幹更髒更累的活,她也毫無怨言。直到有一次,強盜了,張夫人因爲身懷六甲,所以走路不便,兩個大丫環不管不顧張夫人,急忙逃跑。張夫人怕受強盜欺凌,跳入井中,妙聰毫不猶豫跳進去,幸好井裏的水不深,但卻很冷,妙聰讓張夫人坐在自己的身上,防止井水凍傷主人,一直堅持到親人發現並解救了她們。可是妙聰因爲體力不支而勞累致死。

妙聰很善良、勤勞,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妙聰的故事使我想起陳囂讓地的事蹟:陳囂與紀伯爲鄰,紀伯趁夜晚偷陳囂地,陳囂等到紀伯離開後,又退讓一丈地,紀伯後慚愧不已,自還所侵,又退讓一丈。

回想自己在生活中,總是受不了一點點委屈。記得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誤認爲我偷了她的橡皮,我氣得滿臉通紅,非常委屈,心想:你怎麼這麼信任我呢?我還是不是你的好朋友?我越想越氣,一氣之下,朝她吼到:"你纔不配和我做朋友呢!"

現在回想起,真是後悔不已,爲了一塊小小的橡皮,我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如果我早點讀到妙聰的故事,學會她的寬容與善良,那我的生活,將會是另一番天地了。

幸好現在也不晚,今後我一定在生活中,學會關心他人,理解他人,真誠的與朋友交往。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 篇2

讀了好書,就像吃了蜜一樣甜;讀了好書,就感覺世界美景都聚集在眼前;讀了好書,不管過多久,內容都記憶猶新。《中國好家風》就是這樣一本充滿魅力的好書。

書中講述了許多賢人的故事。無論是有仁厚之心的丙吉、捨命救友的張進之,還是聰明機靈的王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中國好家風》把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寫得生動傳神、活靈活現,同時傳達了仁義禮智信的道理。

在“智”篇的這麼多人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神童”項橐。一次,他在路中央玩耍,碰到了聖人孔子,他倆就開始了提問比賽。結果項橐輕鬆勝出,成爲了“聖公”。

項橐人小鬼大,聰明伶俐,他不懼權威,巧言善辯,令人嘖嘖稱讚的原因是他平時總愛問爲什麼,遇到問題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

“信”一篇裏,《皇普績守信求責》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皇普績唸書的地方規定,違反規矩的人都得挨板子。一次下課後,皇普績和表哥們一起下象棋,都沒有做作業。放學後表哥們都捱了板子,懲罰他們的外公不忍心對皇普績下手,最後皇普績讓表哥們打了自己板子。

開始我不理解皇普績的行爲,但聽了他一席話後,不禁感嘆:皇普績是一個多麼守信的人啊!

正如書中所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一個家庭所承襲的優良家風,不僅是個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更是涉及社會風氣、國家建設的大事”。《中國好家風》一書傳承了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瑰寶——傳統文化,並記錄下了古人們的高尚品質。我們要好好學習這些優良家風,代代相傳,才能把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 篇3

家風是每個家庭的風格;家風能將我們指引到正確的方向;家風是每個家庭的優良品性。如果沒有家風就會影響到整個家庭成員的精神、品德及行爲的德行傳承。所以家風是特別重要的,不能缺少的,一定要將每個家庭的家風好好傳承下去。

《中國好家風》分爲“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三本。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忠孝廉恥勇”中的“孝”和“廉”。

說起“孝”,現在的人都認爲就是幫長輩或爸爸媽媽倒倒水,拿拿鞋就好了。可古時候的“孝”比這強多了。這本書裏有一則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叫“陸績懷橘孝母。”故事中的小陸績小小年紀就知道要知恩圖報,就將柑橘帶回家中,給家中吃不到的母親品嚐。他的孝心,着實令人稱讚,敬佩。我們要讓孝道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生根發芽,發揚光大!不要等到父母老去的那一天才想起要好好孝敬他們,真正的孝心永遠體現在平日的生活裏,表現在日常的小事中。

“廉”表示廉潔、清廉、廉政、廉明。有一文讓我難以忘記,名字叫“吳隱之不懼貪泉”。故事中的吳隱之之所以敢於飲貪泉之水,這是出於對自己廉潔奉公的自信。當然他也是說到做到,清廉自律,爲其他官員們做了一個表率。吳隱之即使在自己生活清苦的情況下,也不忘廉潔奉公,不貪私財,實屬難得。他這種保持廉潔的精神不僅值得我們稱讚,更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要明白金錢再好也是身外之寶,金錢有價人格卻無價,廉潔自律是一個無價之寶,希望每個人都能守護好,因爲貪得無厭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好的品質傳承下去,像這些人去學習!做一個誠實、守信,孝敬父母,不貪錢財,做一個懂事的乖孩子!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 篇4

又到生日,媽媽送我的禮物是一套《中國好家風》全集。

讀這本書,就像是聽一位智者向你講述一個個動人的家風故事,當讀到“謙遜溫和的李文靖公”時,我懂得一個令人敬佩的人,善不是靠拳頭或暴力來制止他人。而是用“溫和”這劑良藥。“溫和”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善良的郭翻”時,無論是面對他人的無理要求,還是主動幫助陌生人,無不體現他的高尚。古人云:愛人者,人恆愛之。這讓我想起我的媽媽,她言傳身教的助人爲樂讓我學到很多。因爲行善,我也很快樂。“善良”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唐太宗教子敬師”時,他不僅恭敬自持,還教導子女待人恭敬,尊師敬師。在生活中,我偶爾會因爲老師的懲罰覺得委屈和不公,但媽媽說:“這都是“愛”,因爲愛才有要求,有期待,真正愛你的人會因你的退步而焦慮,因你的進步而高興,於是我漸漸釋然,也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恭敬”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宋太祖教女知儉樸”時,趙匡胤身爲大宋開國皇帝,以身作則,厲行節儉,富貴之後不忘本,心繫百姓,不失爲一代明君。生活中,我們應學習這種節儉,不要大手大腳。“節儉”是一種家風。

當我讀到這兒,我想到我的家風,從小媽媽就教導我要溫和待人,尊老愛幼,禮貌謙讓,勤儉節約,她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好家風成就了中國這個古老偉大的民族,它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品格高尚、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爲“大家”——國家奉獻的人!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 篇5

《中國好家風》這本書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這十五個字概括了中國良好的家風。通過小故事和大道理講述了當代和傳統的結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詮釋了中華優秀家庭的倫理文化。

讀了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是《諸葛亮智退敵軍》這篇故事。故事裏面寫道當時蜀軍由於軍事上的失誤,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街亭,所以對魏軍的攻勢也是由進攻轉爲防守。諸葛亮在西城得知司馬懿準備率領大軍活捉它他。諸葛亮這次來吸塵辦事沒有大象跟隨身邊,只有五千兵馬,而司馬懿有15萬人馬。

而諸葛亮用了一記空城計,成功將司馬懿的15萬大軍嚇退,非常的聰明。

托馬斯也說過。智者寧可防病於未然,不可治病於已發;寧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爲了痛苦而尋求慰籍。所以智慧在家庭裏面是不可少缺的,智慧可以讓一對,即將離婚的夫妻變成非常體貼他人的好家庭。

在中國好家風裏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慢慢的你也會變成一個對父母非常好,而且富有智慧,勤工儉學的,終於奉獻,不怕恥辱,非常勇敢,非常守信的人。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 篇6

處世以誠,待人以恭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暑假裏,我讀了一套書——《中國好家風》,在這套書中,編者教給了我們十五個字“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溫、良、恭、儉、讓”,這簡簡單單的十五個字裏蘊含着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通過閱讀它,我深入瞭解了中華民族的好家風,明白了處世以誠、待人以恭的多種道理。

這套書中最讓我感觸的是“恭”這個字,恭就是恭敬。“處世以誠,待人以恭”這樣才能贏得相互的尊重,是爲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但當我讀到了“唐太宗教子敬師”的故事後,我有了深刻的感悟,這個故事是這樣講述的:唐太宗李世民雖爲一國之君,但對老師非常的恭敬。他不管老師官職的高低,自始至終都是嚴謹選師,恭敬待師。唐太宗爲魏王李泰請來了禮部尚書王珪爲師,但李泰初時仗着自己的聰明伶俐對待自己的老師極不服氣,對老師極不尊重。太宗非常生氣,當着王珪的`面把深受自己溺愛的兒子狠狠批評了一通。後來李泰見到王珪也從不以親王身份自居,不僅見師以禮,拜答如禮,還主動向王珪請教忠孝之道,王珪逝世,唐太宗特下詔令李泰親率百官親往臨哭後《養正圖解》專門爲魏王李泰崇師問道一事作畫,清代的乾隆、嘉慶皆作詩稱讚。這裏描述的李泰初時的心態和對待老師的態度和我是何等的相似,我在平時的培訓班學習中,經常會碰到沒比我大多少的年輕老師,對於這種“姐姐”級的老師,我有時很不服氣,還會跟她們頂嘴,認爲她們也沒啥了不起的。當時外婆和媽媽都跟我叮囑過:雖然老師沒大你幾歲,但你一定要懂得尊師重道,態度要恭敬,不可怠慢。對外婆媽媽的叮囑我是一邊耳朵進一邊耳朵出,沒當回事。但李泰高居親王之位,深受皇帝溺愛的情況下,仍能改正自己的缺點,學會尊師重道,留下千古流傳的美德故事,我爲什麼不能呢?我深深地自我反省,努力在實際中改進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貌思恭,事思敬”相互尊敬,才能讓他人更好的和我交流知識。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中華民族傳承五千年好家風告訴我們爲人處世的最基礎道理,非常值得我們以此“三省己身”,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我要從小事做起,以“處世以誠,待人以恭”爲準繩,做一個道德品質優良的高尚之人。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 篇7

讀了一些好書,就像我們吃了蜜一樣甜;讀了好書,就感覺這個世界自然美景都聚集在眼前;讀了好書,不管過多久,內容都記憶猶新。《中國好家風》就是通過這樣一個一本自己充滿文化魅力的好書。

這本書講述了許多聖人的故事。無論是仁愛之心,張金之,還是聰明的王榮,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中國好家風>把他們的每一個故事都寫得生動形象,同時傳達了仁,義,禮,智,信的道理。

在“智慧”這麼多字裏,我最喜歡的是“神童”的項目里加。有一次,他在路中間玩耍,遇到了聖人孔子,他們開始了一場智力競賽。因此,祥利加輕鬆獲勝,成爲英國國教徒。

人小鬼大的物品袋,聰明,他的權力的恐懼,打電話的口才,令人嘖嘖稱讚的是,他平時總愛問爲什麼,喜歡打破砂鍋遇到問題問到底。

“信”一篇裏,《皇普績守信求責》的故事發展令人產生印象更加深刻。皇普績唸書的地方政府規定,違反政治規矩意識的人我們都得挨板子。一次學生下課後,皇普績和表哥們一起可以下象棋,都沒有通過做作業。放學後表哥們都捱了板子,懲罰教育他們的外公不忍心對皇普績下手,最後皇普績讓表哥們打了一個自己進行板子。

首先,我不明白的黃浦表現的行爲,但聽了他的話後,不禁感嘆:帝普濟什麼是值得信賴的人啊!

正如書中所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形成細胞,一個學生家庭所承襲的優良家風,不僅是我國個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更是企業涉及經濟社會主義風氣、國家發展建設的大事”。《中國好家風》一書傳承了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藝術瑰寶——傳統思想文化,並記錄下了古人們的高尚道德品質。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對於這些具有優良家風,代代相傳,才能把優秀的傳統教育文化精神發揚光大。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 篇8

《中國好家風》這本書以“夫妻情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持家有友”“注重家教”等五個方面,通過小故事和大道理講述了當代和傳統的結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詮釋了中華優秀家庭的倫理文化。

讀了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是《做人的尊嚴》這一篇故事。這一篇故事中的唐雪嫣看見了一起賣香菸老闆偷樑換柱的把戲,而被騙的爸爸並沒有因爲老闆的強勢而退縮,堅持自己的原則並要求老闆道歉。最後老闆在證據和衆人質疑中向爸爸道歉了。這位爸爸並沒有因事小而不爲。我特別欣賞這位爸爸說的這名話:“錢是小事,可如果我讓步了,我在兒子心裏的地位就垮了。我必須保住爸爸的尊嚴。”爸爸說的沒錯,如果向老闆屈服了,他兒子的小小心靈就會種下失敗的種子。

所以家教最重要,無家教無規矩。無論人生的路怎麼走,都要保持培養自己的良好家風。

家風好,社會風氣便好,國家風氣也就好了!而如何培養好的家風,曾仕強老師一語道破天機:“家風就是在家裏能發揮多少儒家的思想。”千家萬戶來實踐、落實儒家思想。那麼儒家思想是什麼?只有我們瞭解了儒家思想,我們才能去實踐,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易經》等經典是儒家思想的精華。所以在我看來,家家戶戶都要開始讀儒家經典。因爲只有知道了儒家思想的內涵,我們才能依照經典去行。先知再行,知行合一。

“學而時習之,不易說乎!”把儒家思想學到了,並去踐行練習,一定是快樂的,一定是幸福的,因爲家庭和諧了,家和萬事興!所以我說,培養好家風,從讀好經典開始!每天去讀經典,假以時日,整個家庭的風氣必然有大的轉變。

而讀經典在塑造好的家風的同時,是在修養個人,個人好了,家庭才能好。先修身、再齊家,而讀經典是修身最好的方式。古人云“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無味。”不讀經典,個人的面目可憎,何以修身,何以養成好的家風。“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皆以修身爲本。”修身是形成家風的本和基礎,而讀經是修身的途徑和不二法門。

爲何現在的家風不和,是因爲修身不夠,而修身不好,是因爲讀經不足。那麼讀經不足是什麼原因呢?是我們很久都沒有讀經了,不讀經,不知儒家先賢思想,何以踐行儒家思想,何以養成好的家風?現行教育在培養好的家風中起到什麼作用呢?看看現在的教育,不管是何等資質,全部用一個標準答案去丈量,學校生產出來的只不過是標準件!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 篇9

那天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若有所失地對媽媽說:“媽媽,同學們說我性格很溫和,您覺得這樣好嗎?”“同學們爲什麼這麼評價你呢?”媽媽饒有興趣地看着我。“就是即使有粗暴的同學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責罵我,我也從來都不生氣,並且像什麼都沒發生似的用微笑來制止他,這個時候對方往往會瞪一眼來結束這次責罵……”媽媽當天和我聊的內容我已漸漸淡忘,“溫和”卻如一個標籤如影隨形。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中國好家風》系列叢書之“溫良恭儉讓”中《蔣琬溫和待下屬》、《謙遜溫和的李文靖公》、《信陵君溫厚待人攬人才》、《性情暴躁鬧笑話》等多個故事,驚覺我竟然具備了其中的第一大優秀品質“溫和”,這一發現不僅打消了我原先的顧慮,竟還讓我竊喜起來……

“溫良恭儉讓”,意爲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五種美德,作爲一名小學生“溫和”與“謙讓”是最容易展現在與同學的日常相處中的,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大課間活動時,同學不小心打翻了你的文具盒,你看到心愛的鉛筆滾得滿地都是,新買的橡皮一身污垢;體育課上,一隻籃球不偏不倚砸在了你的淺藍色時尚襯衣上,留下一個黑乎乎的大圓圈;書法課時,你正襟危坐提起毛筆正書寫到得意處,路過的冒失同學碰到了你的胳膊肘;科學課做實驗,你新搭的高塔被豔羨圍觀的同學碰得散了架;美術課上,同學向你借馬克筆,等同學塗完背景色你想再用時,馬克筆已燈枯油盡塗不出一絲顏色……類似的情節每天都在校園裏發生着,你卻不急不躁,回以一句友善的“沒關係”。

同學與你相處有如沐春風之感。“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來形容你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大家最喜歡和這樣的你做朋友……但是校園裏不只有溫和的你我他,也有着不和諧的音符。

與之背道而馳的事例如校園欺凌事件還是時有發生,比如咱們班甲同學和乙同學因爲一點瑣碎小事而大動干戈,再比如某些同學用拳頭威脅對方使其服從自己。還記得媽媽曾經因爲我的溫和,將一篇《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找給我看,文中講述的是一名北京中關村二小四年級10歲男孩的媽媽,她的孩子在學校竟然被同學用廁所垃圾筐扣頭,使得這位同齡人出現了失眠、厭學、恐懼上學等不良症狀。爲此,班主任時老師也曾在少先隊活動課中組織我們對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進行了專題學習,她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們要和睦相處、要講謙讓。

我們要學習蔣琬的寬宏大量、李文靖公的謙遜有禮、信陵君的溫厚待人……“溫良恭儉讓,傳承美好品德”是我們該做的。從現在起,我們要從那些優秀的主人公身上尋找自己的不足,修身養性,溫和待人,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 篇10

今年暑假,我仔細品讀了《中國家風》這本書,就如同與一位長者在一塊兒,靜靜地聽他述說一個個關於家風的故事。常言"養不教,父之過",在史書典籍中也有"孟母三遷"的教育故事,這說明了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這種影響就是父母,也就是家風。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讀懂了"書香"、"寬厚待人、助人爲樂"、"尊老愛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種家風......讓我不禁想到我家的家風。

我的爸爸是電信工程師,他非常熟悉電腦,在家我跟他學了一些電腦知識,對電腦產生了愛好。我加入了學校的機器人社團,學會了WER機器人編程,2016年在WER世界錦標賽中,我們團隊發揮出色,奪得了團隊一等獎,這是我們長期刻苦訓練得到的結果。

我的爸爸還很熱愛運動,喜歡游泳,打羽毛球,常常帶着我一起鍛鍊,久而久之,我也養成了喜歡體育運動的習慣。我的身體更加硬朗了。今年春天我攀爬到了貴州省武陵山脈最高峯海拔2400多米的梵淨山也不怎麼覺得累。前陣子,我在學校舉行的游泳比賽中,奪得了五年級組個人賽亞軍,五年級親子賽季軍。我感到很自豪。

我的媽媽是個小學教師,她很有學問,擁有很多的教育經驗,這一切跟書有很大關係,她博覽羣書,一有空就拿起書來看,我經常在她旁邊看她看書,在她的影響下,我也慢慢地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見到圖書報刊,就情不自禁的拿來翻閱。我還做了一本讀書筆記本,把讀到的好詞語好句子記下來。

我的爺爺是老幹部,愛好文學。他發表了很多文章,他寫的一些詩歌,我都能背下來。爺爺還和我比賽背誦古詩,使我慢慢地接觸了國學。

我的奶奶過去是個農民,後來她進城當工人了,她假期帶我回鄉下老家,教我幹農活。她教我種果,護理果樹,每當我吃到自己親手種的酸甜清香的百香果,我就有一種特別的感受,對《憫農》一詩有了切身的`體會:農民很辛苦,勞動果實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糧食。

我的長輩對我言傳身教,使我從懵懂到逐漸明白事理,我感謝我的家風。

中國家風代表着國人的精神面貌,一個民族的文明體現,我們一定要把中國式家風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家風優良的好少年!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 篇11

“愛國如愛家,愛家如愛國,人講精氣神,國講正清和;家風連國風,國風興家風,,”每當聽到這首《中華好家風》,我就想到了那一次,媽媽對我的教導。

每個家庭的孩子猶如一顆小樹苗,他能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取決於有沒有良好的家庭教養。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薰陶與積澱,應該加強教育,反覆訓練,注重養成,成爲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爲。首先要有意識的去培育養成。要明白代代相傳的不僅是家財和地位,更應該有內涵和精神。把老一輩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風接續下來、傳遞下去,是造福當代、惠及後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責任,讓良好家風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其次要在家庭中營造崇尚學習的氣氛。古人講,“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昇華。要讓家裏多一分書香氣,茶餘飯後,看看書,讀讀報,談天論事,讓家人從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啓迪。當然,培養家人的讀書情趣,在悠靜的家庭環境裏暢遊書海,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穫,有所感悟。同時要創造和諧文明的家庭環境。居家裏外,乾淨、明亮、整潔、有序。去朋友家串門,有的家庭還很注意家風家教文化,懸掛着激勵感人的家訓格言,如“積金積玉不如積書教子,寬天寬地莫若寬以待人”、“敦行致遠,吃虧是福”、“家和萬事興”等等,讓人置身其中,產生良好的心理狀態,一種清新雅緻的感受油然而生。凡此等等,都是家風無言化春雨的鮮明體現。

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滲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觸裏,諄諄誘導,親切教誨,熱情鼓勵,嚴格要求,無不影響着家庭的每個成員,並且影響到鄰里和社會。只要大家都來關注家庭文明建設,社會必定會留下一片和諧、一片溫馨。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傳承持家養家的精華,建設培育新時代下的現代文明!讓積極健康的思想氛圍,勤勞的立家之本,節儉的生活氛圍,和文明的習慣,處處在生活中閃耀。在家風家訓的指引下,展望未來,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十九大的勝利召開鼓舞着每一箇中國人與時代同發展,與祖國共奮進;如今,踐行家風好家訓,就是爲祖國這一個美麗的大廈,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

孝——我們的堅持家風,是一種由家中長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身體力行的對家中的其他人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一股具有家庭特色的作風。家風在家庭中經過了長期的培養,有着一股強大的感染力量。

近日看了先儒王船山的忠孝家風紀錄片,通過先賢的一舉一動,讓我對家風有了更深層次的一個認識,受益匪淺。記錄片中提到王船山爲了救自己的父親,竟然做出了一個自殘的壯舉,機智的救出了自己的父親。可以看出王船山的重要品德——孝。孝不止是王夫之的家風傳承,更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美好品德,百善孝爲先。哪怕在自然界中,也有着孝的存在。如: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通過王夫之的事例,對於孝這個字,我的感受更加深刻。這從來不是嘴上誇誇其談,是需要自身用實際行動讓長輩感覺到自己對他們的用心,對他們的真誠。孝是我們每一個人應有的品德,不偉大也不難達成。美好的品德既廉價也無價。但王夫之卻讓孝這個字,更加的偉大,更加熠熠生輝。他敢於奉獻,懂得報恩。

王夫之用自己給後世人做出了一個榜樣,一個典範,更是一種無形的文化,融合在孝字裏面的文化。其實王船山先生這樣也是深受其父親的耳濡目染,他的父親王朝聘也是一位品行高潔的人,母親臥病在牀,儘管他事務繁忙,但他依然侍奉湯藥寸步不離陪伴左右。不僅僅是孝,更有忠,忠於自己的信仰,忠於人品,忠於孝悌。父子兩人對後世,也有着深遠的影響,想要形成這樣高尚的家風,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經過他們無時無刻以身作則,甚至是幾代人,這般一絲不苟的堅守,將忠孝貫徹到底。當今社會文明高速發展,傳統的價值觀在發展中受到了衝擊,“孝”更多的只是停留於表面。爲人父母,都不願意拖累自己的兒女,惟願他們幸福安康。父母心,我們只有感恩。不過卻有着許多人通過滿足父母基本生活需求,經濟需求,便自以爲是做到了忠孝。殊不知可笑可恨。孝,是自己發自內心的去感恩,而不是不情願的履行職責一般。

王夫之父子如此,我們亦是如此,這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更是中華文化歷史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忠孝兩難全是一種自私的說法,只要自己堅定不移,守住孝,忠自然不難達成,漢文帝親嘗湯藥,董永賣身葬父,丁蘭刻木求親。這些孝的故事感染着千秋萬世的人。而王夫之的精神也正是通過忠孝兩全來感染着當時的人,奉獻自己所有的智慧和熱情,最終形成了真知灼見的船山文化,忠孝兩字貫穿其中,通過這短短的記錄片我所瞭解的還只是冰山一角,滄海一粟。還有更深的精神文化等待我去挖掘,我也希望通過自己這種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感染着身邊的人,讓自己的“個人風”更美好!

觀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 篇12

人們常說: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但是究竟什是家規呢?每個家的家規又是怎樣的呢?這些問題,有些人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不用擔心,今天我就跟大家講一講家規。

家規就是家風,也就是一家五口的行爲習慣,和做人的標準。這個家庭成員如果不讀書、不知禮那就沒法談家風了;如果這個家庭成員不孝,那麼家風也是一場空嘛!

由此可見家風是由知書達理、孝順兩部分組成。如果家風被打破了,就很難和人共處,因爲沒有人願意和那些自私的、沒文化又不講理的人相處啊,結果會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了,那以後就沒人會跟這家人交往了,家風是不是很重要啊?

家風是一個規矩,看不見摸不着,但你得遵守它,它才能讓子孫後代延綿得更長,走的更遠、更加卓越。如果毎個家庭家風都這麼好,那這個國家的國風就很純良了,這個國家必會更加繁榮昌盛!

我家的家風嘛,知書達理我做得不太好,孝順這一塊做的還是可以的,我現在還是小孩子,不是說一定要買好吃的給家人吃纔算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