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 1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擔負着學生,纔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纔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纔會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爲人師表、廉潔從教。“學高爲師,身正爲範。”老師的身正,在德育中尤爲重要。其身不正,何以爲師?教師是文明的使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爲“授業解惑”之人,更應爲人師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範行爲來感染、影響並規範學生。教師只有完善自身素質,才能讓學生從高尚的人格魅力中吸取有益的營養。

第二,獻身教育,爲人師表;教師工作的性質是教書育人,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把教育作爲一種崇高的事業放在首位,樂於奉獻,爲世人做出表率。現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愛滿天下”爲座右銘,正是爲了祖國未來無數的“瓦特”、“牛頓”、“愛迪生”,教師將滿腔的愛盡情賦予了學生。論財產教師兩袖清風,一無所有,但教師卻富有,我們擁有無數學生對我們愛的回報。

第三,自我約束、廉潔從教教師廉潔從教,除了法規約束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引導外,主要靠教師用廉潔的標準來進行自我約束,自覺保持清廉純潔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礎。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看看他們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樣的純潔。在這樣的純潔面前,哪怕說錯一句話都是對他們的褻瀆;在清泉般的眼神裏,更多的是對老師的執着和無比的信任。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廉潔從教,爲人師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聰明智慧,教書育人,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將自己的美好形象永遠留在學生的心坎裏;使學生從小就懂得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從而逐步懂得做什麼樣的'人,怎樣做人。

總之,教師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只是因爲教師職業是神聖的,擔負着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擔負着培養一代又一代人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好人。正如魯迅所說:“他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從精神上靈魂上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然而,教師置身於現實生活中,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如何能做到潔身自好,不追隨物慾,敬業愛崗,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好教師,必須高度自尊、自重、自強不息、嚴以律已、分清是非善惡。在社會這個大染缸中要保持廉潔自律,堅持高尚情操,就要不斷加強人生觀、世界觀和師德的學習和修養,努力促進道德認識,不斷地自我評價、自我約束、自我調控,及時矯正和調整教師行爲中失誤,抵制不良風氣和腐朽思想的侵蝕,保持行爲的端正廉潔。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 2

古語云:“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生明,廉生威”。廉潔自律,就是自已約束自己,達到清白高潔。

老一輩革命家周恩來爲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博得人民的顆顆愛心?這是因爲,一方面,他在締造和建設新中國的偉大歷史進程中,爲黨和人民建樹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另一方面,他畢生嚴於律己,清正廉潔,把一切獻給了黨和人民。正是這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構成了周恩來特有的純真的人格魅力,從而贏得了人民衷心的愛戴和欽佩。周恩來廉潔自律的表現是多方面的,也是一貫的。對待個人生活——在人們的印象中,周恩來總是那樣風度翩翩。殊不知,他僅有的幾套服裝,大都穿了幾十年,有的破損了,精心織補後繼續穿。他說:“丟掉艱苦奮鬥的傳統才難看呢!”有位祕書說:“除了工作,個人一生無所他求。特別是生活的儉樸,更是衆口皆碑。”不是親眼所見是很難想象到了什麼程度。

人們一說起教師這個職業,總是自然而然地把它同奉獻精神聯繫在一起——稱頌他像蠟燭,向世界奉獻光明;像園丁,向生活奉獻美景;像人梯,向人類奉獻進步;像鋪路石,向孩子奉獻坦途。教師的使命在於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點燃智慧,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樣的使命要求我們凝心聚力,這樣的使命要求我們傾情奉獻。我們所擁有的教育資源首先是屬於學校的,屬於學生的,應當把它公平地奉獻給自己的每一位學生。我們要小心呵護師生關係中純真的感情,忠實履行人民教師的使命。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潔。”說的是不受賄賂,不接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貪圖財貨,不沾不污,立身潔白。這是爲人的根本。那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更不能以從事經濟活動的心理來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也不能要求學生對自己付出的勞動從物質利益上作出回報,而必須自覺培養以事業爲重、以學生爲重的寬闊胸懷,不斷提高以學生爲核心的精神追求的境界。

廉潔自律重在實踐、教師的一言一行就是學生的學習示範,就是今後學生的影子。教師要以身示範、廉潔自律,教師作爲肩負社會育人大任的工作者,廉潔從教是對教師品行和作風方面的道德要求,是教師高尚情操的具體體現,是師德之根本。爲師之道,重在德行、人品及修養。爲師執教要保持師德的高尚和純潔。所謂師德說到底就是做人之道,爲真爲善爲美之道。“道者教之本也”。教師爲師立教必須遵循做人之“道”。樹立高尚的教師道德風尚,古語說“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天下治”,廉潔自律浮於高尚的情操,廉潔自律以高尚情操的一個重要表現,高尚情操是保持廉潔自律的深厚根基。從事教師職業就必須具有自覺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識、才能和愛心奉獻給學生、奉獻給事業的'決心和勇氣。

教師肩負着歷史使命,承載着國家的未來。教師的道德素質是我們民族精神大廈的重要支柱,一旦師德整體滑坡,我們民族的精神大廈就會轟然坍塌!因此,我們教師身上擔負民族的巨大期望,責任重於泰山!每一位合格廉潔的教師,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訴他人也告訴自己:教育是奉獻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繼續發揚“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的優良傳統,淨化校園這塊純淨的聖土,共同維護教師廉潔奉獻的師德操守!爲我們的民族撐起我們傲岸的脊樑!這是我們應該做到的,也是我們一定能夠做到的。因爲,我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 3

最近,廉潔文化進入校園,我校針對學生開展活動了專門針對許多有益的活動。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經過認真的學習,我深切地體會到:

廉潔教師就是要求穿鞘在整個教育教學生涯中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必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教育本身作爲一種教書育人活動,不能用經濟活動規律取代教育活動規律,不把有教無類過程等同於我校商品交換過程。

廉潔從教是教師堪稱人師的人格前提,是社會對教師素質要求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育人的品德基礎。教師廉潔從教有助於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展。

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纔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廣大青年的健康成長;纔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纔會越俎代庖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較好地做到爲人師表、廉潔從教。“學高爲師,身正爲範。”老師的身正,在德育中尤爲重要。

其身不正,何以爲師?教師是文明的使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爲“授業解惑”之人,更應爲人師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範行爲來感染、影響並規範學生。教師只有規範自身素質,才能讓學生從高尚人格魅力中揉合有益的營養。

作爲一名教師,教學過程中,照樣和學生在一起,學生和我的接觸時間比與父母的.還要多。孩子們在學校學習喜樂嗎?課上學得好嗎?我關心他們嗎?當他們遇到什麼醜事時,我能幫助他們嗎?等等,這些都是家長惦記的。所以很多家長會想辦法接近老師,甚至是給老師升官。

如果我們老師把全部的助學小學生給學生,給每一個學生,讓學生甚至喜歡我們,親近我們,讓家長能更放心把孩子託付給我們,讓家長覺得老師是那麼地關心自己的小孩,教育工作是那麼的負責任,教學方法是那麼課程內容的調適自己的孩子,我想這時候,家長就不太會專門想到要怎樣來接近老師,如何跟老師搞好關係,送些什麼賀卡給老師了。

作爲教師,擔負着教育面向未來的重任。教師如果率先垂範廉潔奉公的優良品行,不僅對學生需要進行言傳,而且還以身示範,一方面教育青少年重新認識學生認識腐敗之醜惡和危害性,另一方面教育學生一個清廉純潔之士,爲構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專門人才基礎。同時還以教師的廉潔形象來教育、影響、感化社會中的成員,並使腐敗不廉分子可恥,反腐倡廉有榜樣,這樣有助於社會不正風氣的匡正。才能值得稱讚他們信任的。

“儉以養德,廉以養教”,作爲教師,“心底無私天地寬。”,我將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以“廉潔奉獻”的鐮葉精神教書育人,努力修養身心,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關心學生的可持續蓬勃發展,真心愛生如子,獻身教育,做一名擁有愛心公益的廉潔桑泰的好老師,用逞威博愛爲學生撐起廣闊的藍天。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 4

自閱讀《中小學教師廉潔從教讀本》之後,體會到:對於我們教師來說,廉潔是我們的人格前提,作爲教師,我們平凡,但我們卻肩負着祖國的未來;我們清貧,但我們卻託舉着明天的太陽!“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我們的一言一行不僅對學生,而且對社會具有重要的.影響。在這樣的崗位上,我們每天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因爲我們被寄予了很強的社會期望,我們不僅要教書育人,我們還擔負着倡導社會文明風尚的責任。因此,教師要廉潔從教。

教師的廉潔就是“嚴謹求真做學問”。中學教師雖然不是學術活動的主體,但是,我們處於這個信息時代,我們面對的是“嗷嗷待哺”的渴望知識的學生,所以我們也要隨時補充自己的知識,擴展我們的視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要遵守道德規範,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教師的廉潔就是“禮尚往來立師表”。隨着教師社會地位的提高, 家長對老師也重視起來,因此,逢年過節時到老師身邊“請客送禮”,《中小學教師廉潔從教讀本》就詳細的向我們解釋了何謂真正的“禮尚往來”,替教師解決了這個尷尬的難題。

教師的廉潔就是“敬業愛生盡責任”。作爲教師,本職工作就是敬業愛生。但現在“有償家教”現象也越來越普遍,爭議也頗多。作爲我們教師,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把主要精神集中在工作上,便可有效地抵制有償家教。

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我義無反顧。靜心教書,潛心育人!我甘願守住一方淨土,安於三尺講臺,用心寫好“廉潔”二字。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 5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爲此而驕傲,但同時更感到壓力的巨大,我們不能愧對這一崇高而神聖的稱號,我們的肩上擔負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作爲教師,無論面對怎樣迷離的塵世,我們都應始終堅持廉潔從教。

廉潔教育進校園,有利於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讓學生從小就具有抵抗腐敗的免疫力;有利於依法治教,防止腐敗;也有利於樹立學校的'良好形象,促進教育事業健康和諧發展。學校廉潔教育,是國家廉政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着眼於未來的考慮。學校廉潔教育就是通過教育,是學生從小懂得做什麼樣的人,認同廉潔,以廉潔爲榮,使廉潔的觀念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並不斷強化,最終真正成爲學生成長中的人格內容。同時,通過對學生的廉潔教育,延伸到家庭,放大到社會,從而使全社會形成誠信自律、廉潔奉公的良好風尚。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把它做好,廉潔從教,爲人師表。

首先,教師要獻身教育。教師所從事的是教書育人的工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把教育作爲一種崇高的事業放在首位,樂於奉獻,爲世人作出表率。

其次,教師要自我約束、廉潔從教。除了法規約束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引導外,主要靠教師用廉潔的標準來進行自我約束,自覺保持清廉純潔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礎。

第三,一個教師只有真正熱愛學生,而且是熱愛每一個學生,纔會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纔會竭盡全力地教育學生;纔會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公正執教這是廉潔從教的基礎。教師不能因爲學生家庭狀況、學生家長等差異而採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教師從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師人格的崇高。

通過學習廉潔文化進校園的有關精神,我覺得,教師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僅是因爲其職業的神聖,更重要的是其擔負着培養一代又一代人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好人的特殊使命。然而,教師也是人,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要做到潔身自好,不追隨物慾,並且自我約束、自我調控,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和腐敗思想的侵蝕,保持行爲的端正廉潔。同時,我們教師要時刻爲自己敲醒警鐘,不忘自己的特殊身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愛崗敬業、廉潔從教。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 6

從社會經濟生活不停發展變化,作爲教師無不深感從教環境的變異,但“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對教師職業的崇拜之心卻從沒有改變過,由於我深感教師職業所給予的神聖使命——教書育人,不需豪言壯語,只需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敬愛,讓人民滿意的教師。廉潔從教,從心底讀懂“一滴,就能夠改變本色”的現實意義。廉潔從教,應成爲新時代崇高師魂的精神堤壩。

一、用師愛解說廉潔從教

“假如沒有教師對孩子的愛,就沒有教育,這愛能夠點燃孩子心中的希望,並且會照亮他們的人生。 ”對於我們教師來說,“愛”源於崇高的師德,“愛”意味着無私的奉獻。

熱愛學生,敬業愛崗。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纔會依法執教,體貼入微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纔會敬業愛崗,樂於奉獻,全力以赴地去教育學生;纔會自覺自發地拘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爲人師表、廉潔從教。 “學高爲師,身正爲範。”老師的身正,在德育中尤其重要。其身不正,何認爲師?

公正執教,謹慎自律。教師在教育教課活動中要公正、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公正執教,這是廉潔從教的基礎。教師決不可以因學生性別、智能、家庭狀況、學生家長等差別而採納不一樣的態度和感情模式。教師從教的公正性,充足反應了教師人品的崇拜性。特別表此刻對待後進生轉變問題,我們一要有愛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只需我們用愛心、寬容、理解、人文關心去善待孩子的每一點錯誤,合時誇獎、鼓舞,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會獲得成功的。 “天地君親師”教師是人之模範,一定爲人師表。作爲教師除了熱愛教育,熱愛孩子外更應當有清正廉潔的生活作風。

從“安不忘危,戒折以儉”魏徵勤政史話的故事中讓我讀懂了:保持廉潔自律、固守崇高情操;抵制不良民風,保持教育公正。教師是文明的使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爲“授業解惑”之人,更應爲人師表,以自己的崇高人品、典範行爲來感染、影響並規範學生。教師只有完美自己素質,才能讓學生從崇高的人品魅力中汲取有利的營養。

以生爲本,關愛孩子。教育應依照“以學生爲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尊敬學生,同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從不停更新、充分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爲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廉潔從教,服務學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實領會到從教的意義,感覺到從教的幸福,才能真實獲得學生的敬愛,在孩子心中建立光芒的師表形象。

同時我們也要在學生的內心播撒一粒廉潔的種子,並讓這顆種子在孩子的心間生根抽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草榮枯,四時輪迴,談化的是名利,不變的是教育者那份追求。我也深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纔是真實的教育。”

二、用行動鑄就師道之魂

廉潔從教,應當讓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清醒的認識到,教師一定從自己做起,堅定依法從教,廉潔從教的理想信念,時辰提示自己,實實在在修業識,認認真真當教師,清清白白乾教育,以自己的廉潔之舉鑄就崇高、聖潔的師魂。只有這樣,才能不辱教育使命,讓一代代學生健康成長,也才能讓自己的夢想飛得更高。

禮尚來往立師表。教師一定固守崇高情操,傳承和弘揚奉獻精神。教師的奉獻精神就是認爲學生服務爲最高目的,以培養青少年景才成人爲最大責任,不計酬勞,淡泊名利,樂於獻出,不重討取的以教爲志、以教爲榮、以教報國的精神。

敬業愛生盡責任。正確認識教師職業的苦與樂,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職業,不會帶來任何物質上的富裕,但是在精神上倒是充分的、快樂的。作爲一名教師應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安貧樂教,敬業愛崗。

義利關係要擺正。目前的確還存在着腐敗、分派不公、教師待遇偏低等問題,但教師作爲社會上一個思想水平較高的集體,應以正確的健康心態來認識和對待這些社會問題,以堅定的立場來保護教師自己廉潔從教的形象,不可以由於心理上的不均衡就利用職責之便牟取私利。

謹慎求真做學識。廉潔從教。我們應自覺地將師德原則、師德規範內化於心,故意操守並最後達到“爲所欲爲不愈矩”的境地,自覺抵制不義之利的迷惑,社會“潮流”的衝擊,我們應當固守誠信這一道德底線,從善求真做學識的態度,紮根祖國教書育人的偉大事業,爲着教育的理想而奮鬥!

廉潔從教,我相信,當我的生命走向終點時,我們能夠驕傲地說:“天空沒有留下我印跡,但我已飛過。“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經過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光亮,使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

其實,窗子或鏡子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廣大,書齋就大了,你的心光亮,世界就光亮了。”作爲教師,我們時辰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不停貞潔師德師風,努力修身養性,以此來固守我們的生命底線,選擇心靈的淨土,讓廉潔成爲自己職業的一種自覺和習慣。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 7

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通過不正當的手法來獲取錢財,既是不道德的也是教師所不能爲的。“廉是教的根本,潔是學的楷模。”“教人先做人,萬事廉爲先。”教育家們的話是真理也是動力,我要象我們的師表典範、嚴以律已的著名教育家吳玉章先生曾告誡的那樣:做一個“以身作則”來教育人的平常人,做一個真正“兩袖清風”的人

人們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教師是受人尊重的,因爲他是人類文化、文明的傳播者,因爲他的職業是神聖的,擔負着培育下一代的艱鉅任務,因爲他是人師,是人之楷模。然而,近年來,由於社會中不可避免地有腐敗現象和拜金主義思想的'存在,教育行業這塊淨土也隨之受到了影響,出現了一些爲師不廉的現象。教師要恪守自己高尚的職業道德,保持廉潔從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爲一名教師,要抵制各種誘惑,樹立高尚師德,做到廉潔從教,首先要從我做起。

要發揚奉獻精神,淡泊名利,把教育工作作爲一種崇高的事業放在首位人民教師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不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明確要求。教師工作的性質是教書育人,而不是重利的商人,應該是甘於清貧和淡泊名利。如:全國優秀教師陝西省延長縣下西渠村王思明,放棄很多能夠走出深山、掙大錢、出名的機會,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的紮根山區教育事業。他爲了改變黃土高原幾代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貧窮面貌,用自己熱情和道德責任感和學生一起勤工儉學,不但改變了學校的校園環境,而且也教會了學生一技之長,在勞動中培養了孩子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意識。王老師這種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當前,雖然教師的工資水平比起有些行業來還有些差距,但尊師重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黨和國家把尊師重教作爲振興教育的措施,紮紮實實地提高教師的待遇和社會地位。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擺正自己的心態,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不斷改造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把教育工作作爲一種崇高的事業放在首位,淡泊名利,樂於奉獻,爲世人做出表率。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 8

“以案明紀,以案促廉”的廉潔教育進校園,讓我認識到無論面對怎樣迷離的塵世,我們都應始終堅持廉潔從教。作爲一名教師,如何做到“廉潔從教”呢?我認爲首先要具有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必須堅守高尚情操,傳承和發揚奉獻精神。教育本身作爲一種育人活動,不能用經濟活動規律取代教育活動,除了法規約束和社會與論的監督引導外,主要靠教師用廉潔的標準來進行自我約束,自覺保持清廉純潔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礎。教師的奉獻精神就是以爲學生服務爲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爲最大責任,不計報酬,淡泊名利,樂於獻出,不重索取的以教爲志、以教爲榮、以教報國的精神,不接受家長的任何慣贈和宴請,不作有償家教和補課,讓家長支持教師廉潔從教工作。

其次,要正確認識教師職業的苦與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這個職業,不會帶來任何物質上的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卻是充實的、快樂的。因此,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安樂教,愛崗敬業,要始終堅定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只有自覺地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堅定自己的信念,牢記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提高自我約東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抵禦住各種誘感。

再次,教師要杜絕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當前確實還存在着腐敗、分配不公、教師待遇偏低等問題,但教師作爲社會上一個思想水平較高的羣體,應以正確的心態來認識和對待這些社會問題,以堅定的立場來維護教師自身廉潔從數的形象,不能因爲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在加強自身政治理論學習的同時,聽取這些反面案例,使自己思想深處受到極大觸動,從最細小的事做起,不取一點一滴的不義之財,不索一針一的非法之財,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要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因學生的性別、民族、智能差異,家庭狀況、學生及家長對自己的感情差別等而採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

作爲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們擔負看培育祖國未來人才的最基礎的歷史使命,一言一行都影響着他們的成長,我們始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金錢觀、權利觀、政績觀,立足本職,奮力進取,全心全意服務,誠心誠意辦事,保持清正廉潔,錘鍊人品,爲人師表,在教學中盡顯自己教學本色,快樂生活,讓愉快的教學成爲自己生命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真心愛生如子,獻身教育,做一名擁有愛心的廉潔從教的好老師。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 9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的我,回首自己的教育教課生涯,時辰不忘自己的教師身份,做到嚴以律己,言傳身教。本學期,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廉潔文化進校園的有關活動,使我更深刻感覺到了在此刻社會進行反腐倡廉的必需性,對自己的思想作風、廉潔自律、遵章守紀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對廉潔文化有了很深的認識:

第一、獻身教育,爲人師表

教師工作的性質是教書育人,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建立正確的幸福觀,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把教育作爲一種崇拜的事業放在首位,樂於奉獻,爲世人做出楷模,教師將滿腔的愛盡興給予了學生。

論財富教師廉潔奉公,一無全部,但教師卻富裕,我們擁有無數學生對我們愛的回報。

第二、經過學習廉潔文化進校園的有關精神,我加深了對廉潔的認識:廉潔,即公正不貪,清白無污。

廉潔是教師立教之本,作爲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要帶頭宣傳廉潔文化,把廉潔帶進講堂,讓學生從小建立廉潔意識,並且要處處爲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領先垂範,作出楷模,時刻提示自己要實實在在修業識、認認真真當老師、清清白白做事情,渾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寵愛的事業和工作中。惟其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樂其道” 。

第三、自我拘束、廉潔從教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一名黨員,不論在什麼場合,能否有學生在場,能否與學生談話,都要時辰不忘自己的教師身份,言談舉止要文明得體,的確做到嚴以律已,言傳身教。凡是要修業生做到的,自己必定要先做到,要用自己的本質行動去感人學生、帶動學生,共創優異學習氣氛。不單這樣,作爲教師還要不時辰刻着重增強自己的職業道德涵養,心口如一,言行相符,固守崇高的道德情操,真實表現出真善美的形象,用一個崇高美好的人民教師形象去影響學生,薰陶學生,促使學校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從而促使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促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教師廉潔從教,除了法例拘束和社會輿論的監察引導外,主要靠教師用廉潔的標準來進行自我拘束,自覺保持廉潔貞潔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的最深沉的思想基礎。

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廉潔從教,爲人師表,以自己崇高道德和聰理智慧,教書育人,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將自己的美好形象永久留在學生的內心裏;使學生從小就懂得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從而逐漸懂得做什麼樣的人,如何做人。

第四、學習廉潔文化進校園的有關精神,進一步提高了我們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了拒腐防變能力,使我們進一步建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目前社會的確還存在着分派不公、教師待遇偏低等問題,但教師作爲社會上一個思想水平較高的集體,應以正確的心態來認識和對待這些社會問題,以堅定的立場來保護教師自己廉潔從教的形象,不可以由於心理上的不均衡就利用職責之便牟取私利,一定固守崇高情操,傳承和弘揚奉獻精神。

第五、公正執教,關愛孩子

教師在教育教課活動中要公正、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公正執教,這是廉潔從教的基礎。教師決不可以因學生性別、智能、家庭狀況、學生家長等差別而採納不一樣的.態度和感情模式。教師從教的公正性,充足反應了教師人品的崇拜性。特別表此刻對待後進生轉變問題,我們一要有愛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只需我們用愛心、寬容、理解、人文關心去善待孩子的每一點錯誤,合時誇獎、鼓舞,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會獲得成功的。對轉變後進生,我們一要有愛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

認真剖析學生計在的問題,找到學生身上哪怕是很小的一個閃光點,如熱愛勞動、心靈手巧、樂於助人等,多加誇獎,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同時,還要針對不一樣學生的不一樣問題因材施教,踊躍做好教育引導工作。

其實,只需我們用同等、寬容、理解、關心去善待學生的每一點錯誤,合時責備教育或誇獎鼓舞,相信絕大部分學生都是會獲得成功的。教師從教的公正性,充足反應了教師人品的崇拜性。公正執教、視同一律、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中心,更是教師廉潔從教的重要尺度。

第六、經過學習廉潔文化進校園的有關精神,我決定在工作中,要築牢反腐防線,汲取他人的教訓,防患於已然,堅持防微杜漸,時辰爲自己敲醒警鐘,堅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安貧樂教,敬業愛崗。

在與時俱進的今日,經過講座、學習有關資料、報紙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展開警告教育,使自己的廉潔自律意識提高。

經過廉潔文化進校園的學習,身爲學校教育者的我們,能夠更好地把廉潔精神帶進我們的講堂,讓學生從小就能建立廉潔修身的意識,同時,也讓我們更爲深刻領會到了“廉潔從教”的真實意義。所以,我們要以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拘束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廉潔從教,保持廉潔自律,堅持崇高情操,抵制不良民風,保持教育公正。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 10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詩意。滿腔熱血盡灑三尺講臺,兩袖清風書寫塌實人生。”這是一個人民教師的寫照,教師理當成爲廉潔的楷模和代名詞。倡導“廉潔從教”在新時代有着十分特殊的意義。對此,我有以下幾點淺薄的認識:

一、廉潔從教是爲師之本

廉潔是師道之前提,師道是立教之根本。我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執教,持儉守節,他“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的這種高尚的人格魅力,爲學子們所敬重,爲學子們所效仿,成爲中國現代史上垂範世人的楷模。他的這種廉潔從教的作風,所產生的道德影響力,深刻地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學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學生在敬仰中,默默地產生着思想和行爲的自我激勵、自我修養和自我改造。相反,如果教師人格不健全,言行不檢點,做事粗糙,責任心不強,對學生沒有愛心,爲人不廉不潔,則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較大的負面作用,使學生產生對人、對事、對社會的不信任感,甚至對未來失去信心。

二、廉潔從教要自尊自愛

廉潔從教就是要求教師在整個教育教學生涯中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首先要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堅持大義爲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錢、名利的誘惑,拒腐蝕、不取不義之財、非法之利,不貪受學生及家長的財物,不貪佔集體與他人的財物,不沾染社會上的不良惡習,始終以廉潔的道德品行爲學生與世人作出表率。

其次要公正執教。廉潔從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因學生性別、智能、家庭狀況、學生家長等差異而採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教師從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師人格的崇高性。

再次要廉潔自律,潔身自好。教師廉潔從教,用廉潔的標準來進行自我約束,自覺保持清廉純潔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礎。認真學習科學理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師德修養,養成廉潔自律、潔身自好的習慣。從小事情做起,不取一點一滴的不義之財,不索一針一線的非法之物。要長期堅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恆,使教師廉潔自律的形象成爲無形的教育力量。

三、廉潔從教要從自身做起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無論在什麼場合,是否有學生在場,是否與學生交談,都要時刻不忘自己的教師身份,言談舉止要文明得體,切實做到嚴以律已,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動學生、帶動學生,共創良好學習氛圍。不僅如此,作爲教師還要時時刻刻注重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表裏如一,言行一致,堅守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體現出真善美的形象,用一個高尚美好的人民教師形象去影響學生,薰陶學生,促進學校各項工作有序進行,進而促進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以“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工作”爲座右銘,依法執教、廉潔從教、立足崗位、服務學生、爲人師表,努力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 11

聽說在縣城常有教師帶生,因爲縣城的學校教育資源相對較好,能吸引外地學生前來就讀。有些不是本地的學生也捐資借讀,因爲父母不在本地,又需要人照顧,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寄託在老師家裏,這樣既有人管理,又有人輔導。還有一些學生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或務工,孩子也需要人照顧,也會找老師寄託。有了市場需要,自然,就會有少數老師接收學生寄在家裏,每月收取費用。加上每年家長強烈要求,有些老師就開始帶生了。

期間,上級對教師有償帶生和補課曾做過幾次整治,但過後又死灰復燃。

對於這類事,我覺得社會可能也都看到了,但其驅動力是多方面的,並沒有終極原因,實際是各類社會因素在共同推動,儘管大家也紛紛譴責,但好像始終不能終止。

對此,我覺得第一要素是教育的體制問題,是高考指揮棒在起作用。因爲要成績,就產生了競爭,爲了在競爭過程中勝利,許多家長要求通過補課的形式讓學生學得更好。而家長本人未能提供良好的輔導職能,就求助於老師。

其次,有些教師也看到了有巨大的市場在裏面,有利可圖,也主動組織學生參與補課。

再次,在經濟的推動力下,有比較多數量的社會培訓機構參與了這項事。有些退休或原代課後解聘的教師也紛紛參與。

於是,在各類力量的推動下,補課成爲了一種需要,一種市場,也是一種利益,正在蓬勃發展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忙於撲火,但收效甚微。這些事應該是很普遍,恐怕許多人都已經注意到了,於是浙江省人大擬提出讓補課合理化的提案,不久教育部針對此提出強烈反對的反對意見。顯然,兩個部門對存在的教育問題採取了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這實際上是對有償帶生和補課採取疏或堵的處理。

教育部的想法顯然比較理想化,它的.理由是教師應該比普通人要高尚一些,更要講奉獻精神。但要知道,現在這個社會是金錢第一的社會,而教師的工資一直比較低,自然社會地位也高不了多少,況且教師的隊伍很龐大,人多自然想法多,你想像以前那樣通過道德教育讓所有的教師甘於清貧,恐怕做不到。而補課的市場需求卻是很龐大的,金錢的誘惑力恐怕是很大的,這樣就使需求與產出發生矛盾,採取迴避的方式還是不能解決問題。

浙江省人大可能就是看到了這樣的矛盾,想找到一個折中的辦法,也就是在限定的前提下放開一點。其實,在某些地方還是在幾年前就作過類似的規定,比如說溫州樂清就規定過每個教師可帶生幾人等。

其實,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強令禁止,其實是出於自身穩定的追求,不是對於教師本身行爲的譴責。

因爲出了事,首先會引起很多麻煩,影響地方穩定,而補課的需要並不能得到解決,卻由此帶來了本地培訓機構的繁榮。這幾年,國家、省、市、縣政府部門及教育行政部門提出很多的禁令,社會許多人也知道了相關 規定,這樣,在許多時候,教師在家長的強烈要求下,戰戰兢兢地補課,而許多社會機構人員就四下告狀,把補課生源搶奪去了。結果,收益的是這些臨時或正式的培訓機構。而學生的所謂負擔並不見減少。其他家長也有了教師對自己孩子不公平的念頭。那麼,教師補課這個行爲應該從哪裏抓呢?源頭,還是法規?恐怕要好好討論討論。

我個人不喜歡補課。學校有時工作時間超12小時,再補習,就連命都配賠進去了。是用命換錢呢?還是保命重要。如果讓我選擇,我只要8小時的工作時間,其他應屬於我的私人時間,就像發達國家。其餘時間別逼我工作。

教師廉潔從教個人心得體會 12

在這之前,一提廉政,總認爲那是政府的事,是黨政領導幹部的事,是社會上的事,似乎與學校無關。我通過學習校開展的“廉潔從教”這本書,才認識到廉政是一種文化,廉政建設不僅僅是黨委政府的事,與學校密切相關,與學校中的師生關係重大。

我從這本書中得到了啓發是:做人須正己,誠信守法,勿打“擦邊球”。特別是我們做老師的必須遵守廉潔從教。具體如下:

首先,教師必須堅守高尚情操,傳承和發揚奉獻精神。

樂於奉獻,是人民教師的精神支柱,教師的奉獻精神就是以爲學生服務爲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爲責任,不計報酬,淡泊名利,樂於獻出,不重索取的以教爲志、以教爲榮、以教報國的精神。

我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執教,持儉守節,他“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就是對教師奉獻精神的詮釋。他的這種高尚的人格魅力,爲學子們所敬重,爲學子們所效仿,成爲中國現代垂範世人的楷模。

他的這種廉潔從教的作風,所產生的道德影響力,深刻地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學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學生在敬仰之中,默默地產生着思想和行爲的自我激勵、自我修養和自我改造。以這種情感來對待和堅持獻身教書育人的事業,就是人民教師應有的高尚情操。

其次,要正確認識教師職業的苦與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當我們決定選擇教師這個職業的時候,就要充分認識到教師職業是艱苦而複雜的,這種職業不會爲我們帶來任何物質上的`富有,但是我們在精神上卻是充實的、快樂的。當我們眼看着學生一天天茁壯成長,成爲“四有”新人,當我們的桃李遍天下,我們就會產生一種幸福感,一種成就感。這是其他職業無法比擬的,是物質金錢換不來的。正如幾十年如一日紮根青海高原的“孺子牛獎”獲得者劉讓賢說:“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的身上延續,我的樂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尋找,我的幸福在年復一年的教育工作中獲得。”

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發揚“甘爲人梯”的奉獻精神,安貧樂教,愛崗敬業。當然,我們也相信,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教師清貧的形象將得到改變,物質待遇會有極大改善,教師兢兢業業,盡職盡責會贏得社會的豐厚回報。

再次,教師要杜絕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上確實還存在着不正之風、分配不公、教師待遇偏低等問題。但教師作爲社會上一個思想水平較高的羣體,應以正確的心態來認識和對待這些社會問題,以堅定的立場維護教師自身廉潔從教的形象。而不能因爲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例如有的教師上課不精心組織教學,課後卻大搞補習和家教,收取補課費、資料費,向家長要錢要物,向學生亂攤派,亂收費等等。不僅違背了《教師法》、《教育法》,也損害了教師的羣體形象,更爲嚴重的是敗壞了社會風氣,污染了育人環境,扭曲了純潔的師生關係。戰國時代的大教育家孟子,認爲“教者必以正”,爲師不廉,師道必壞,師道壞則必誤學子。“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爲”,這是爲師立教之根本。

總之,教師要真正承擔起教書育人神聖職責,用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約束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增強清廉意識,堅守高尚情操,廉潔從教,保證教育的公正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