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素描的心得體會(精選8篇)

素描的心得體會(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素描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素描的心得體會(精選8篇)

素描的心得體會 篇1

在經過幾周的 人體素描課程後我對大學設計素描有了一定的認識,讓我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雖然自己目前的能力有限 我相信在老師的指點幫助下 自己在人體繪畫上面會有所提高。老師教會了我很多東西 在課堂上他用幽默輕鬆的閒談方式爲我們打造了一個清新切輕鬆的學習環境,大家學習的興趣都非常高,老師也經常用微笑來面對我們面對我們的問題。呵呵 我愛我們的老師!

在幾周的訓練來看 我們的學習成果還是很明顯的 從剛開始的格格不入到現在的都能露兩手兒... 呵呵 訓練的時間雖然有限 老師教會了我們以後怎麼去學習 怎麼去自學所以老師領進門 修行在我們 以後要不斷的來補充自己的知識能源儲備! 通過書本 視頻 老師 同學 這些都是自己需要學習需要借鑑的對象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就是這樣 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海洋 在人體素描課的訓練中 我理解了人體的 基本結構, 男女 身體結構的差異! 這對我們以後接觸動漫 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表現手法上 跟老師交流了 很多 老師也耐心的爲我們 指點 所以 相信 有好老師帶! 我們一定能 攻克這人體素描這關!

素描的心得體會 篇2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的素描學習歷程至今可以分爲三個階段:

初學階段:最初接觸素描也就是入學至高中階段。小學的時候,平常也喜歡瞎畫畫啥的,沒事把教科書上的人物風景什麼的臨臨畫畫,好不好倒無所謂,就是覺得挺有意思的。小學時很貪玩,學習成績倒是挺好,就這樣保持着這興趣一直到初中,我順利地考上了我們哪的重點高中。到了高中,也不是成績不好,就是看着我班裏幾個同學每天晚上不上課去畫室學習感覺就挺羨慕的,於是,我也沒加思量,報了我們學校的畫班。我的命運也因此改變。到最後的升學。高中的教學模式就是針對高考,先開始就是寫生幾何形體以及石膏圓雕,以及後來的靜物素描寫生,我發現,我對靜物的寫生興趣大大超過了石膏,也花了不少時間在那上邊。到高三的時候,由於高考的臨近,老師讓我們進行了大量的針對高考的練習。臨習頭像範畫,大量的寫生。嘿嘿,老實說,那時畫的畫,沒什麼感情在裏面,就是機械地畫,畫多了,卻再也找不到小學時那種愉悅的感覺了。呵呵呵,形勢就是這樣,誰都得走這一步。一個模式也沒辦法,這就是中國的教育。高考終於來了,統考過後,我的專業成績不是很好,只得在文化課上努力了,也算天遂人願,上了大學。“以後就要靠畫畫吃飯了”,我這樣對自己說。

第二階段:大一開學後,我們也就開始了美術的系統學習。我也接觸到了許多大師的素描書籍。跟人家一比,才發現自己畫的是那樣的差。不光是我,突然發現班裏的同學的畫水平泛泛。於是,掙扎努力擺脫以前的那種條條框框。大一時是太忙也太閒。專業課太多也太雜。一句話,在努力着。但還是在畫面上會出現死板的現象,不知不覺也會陷入以前高考時畫畫的模式。感覺繪畫水平有時會停滯不前,有時甚至會出現倒退。老師說:“正常現象。”

第三階段:大一轉眼就沒有了,大二選專業,我選了油畫。說實話,我對國畫沒興趣。倒是對油畫十分火熱。嘿嘿。有人說過:“青春是一灘水,是可以從指縫中輕鬆淌過的單薄年華,我們可以倔強地笑,難過地哭,但是請記住,要把腳步繼續鏗鏘。”是啊,時間不多了,大二一半已經走過。羅丹說過,:“我要把一塊石頭裏的生命釋放解救出來,我會小心一刀刀刻,不會讓他們受傷。”而對於我們畫畫而言,同樣要在畫面裏展現一個鮮活的生命,我們同樣要把一張紙裏的生命解救釋放出來。大二了,懂得更多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畫畫了,這感覺很好,雖然還不熟練,但我會努力。多畫速寫,多看大師作品,學會讀畫,臨習其中最喜歡的,多寫生。要有自己的感覺。感覺這個東西有時會很抽象,比如素描人物,不需要你把一個人物各方面畫得面面俱到,但你要會抓住一個人物的精神面貌,或者他身上的閃光點,爭取做到精彩。一位畫家曾說過:我喜歡畫那些人物的衣服紋理,我認爲它們很有“表情”。

呵呵,光說不練假把式,光會理論沒有實踐也成不了什麼氣候,重要的還是練習,克服懶惰,努力朝着夢想,向前,我不怕我會走得慢,重要的是我走沒走。

爬上金字塔尖的只有兩種動物:雄鷹和蝸牛,我沒有雄鷹的天賦,但我會象蝸牛一樣,我相信。

素描的心得體會 篇3

近幾個月來,我和我的學生們都沉浸在素描的世界裏。素描對於我這個美術老師是再熟悉不過了,怎樣教好他們是我近幾個月來常常思考的問題,歸納起來不外乎幾點:

1、做好課前工作,保障教學順利實施

“只有備好課,才能教好課。”因此,我在每次課前都認真寫教案,總結重、難點及解決的方法,對於課時和步驟的把握都做到心中有數,這樣纔不至於在課堂上手忙腳亂,課堂上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程序都要在課程開始之前設想好,儘可能地爲孩子們考慮全面,讓他們可以順利接受知識,課堂上解決教學疑惑及問題。

2、嚴把教學關,保障課堂的教學效果

我們每次課的時間安排爲1小時30分。那麼,對於學生和老師來說課上這段時間是非常關鍵的。學生有沒有認真聽課,有沒有認真完成作業,加上老師的教學方法的得當、內容安排的是否合理以及能否針對具體問題的解決而決定了課堂的效果。

3、加強管理,做到課堂無小事

在我們畫室,大部分的學生是帶者一顆積極的求知的心態而來的。可是也有各別同學感覺這只不過是課外培訓班,所以上課時就不像在平時學校表現嚴謹。例如課堂小動作、吃東西、講話等小毛病都出來了。爲了讓學生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我們必須耐心說服、勸導,有時還會與家長進行溝通,目的都是希望學生學的好。同時老師也要看到學生的長處和他們的進步,哪怕是一絲一毫,老師的表揚都會讓他們受到極大的鼓舞。

4、教學效果,你我需要共同努力

學生來學習的目的是學知識,最後的效果是綜合了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我覺得如果上面幾條都能做的很好的情況下,教學效果便是顯而易見的。當然,對於每一次課可能不易達到百分百的滿意度,但是可以從每次課上總結經驗,這其中包括對學生的要求和自己的要求,這樣才能在以後的學習中發揮的更好。

素描的心得體會 篇4

通過對西方藝術發展多樣性和社會發展之間關係的表述,說明在當今設計專業素描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走在時代前沿轉變思想觀念發揮創新精神。

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石,是設計專業最重要的基礎課之一,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其他專業課的學習和深入。今天的造型藝術,呈現出多元化的視覺形態,繪畫、雕塑、攝影、建築、裝置、服裝等使造型藝術這個感念不斷擴大,越來越豐富。

西方在中世紀以後,其藝術形式就不斷的豐富。尤其從印象派的出現直到今天的後現代藝術,其形式的多樣性,內容的豐富性令我們應接不暇感觸萬千。比如:立體主義、野獸主義、抽象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等……對於我們來說,時代在發展,社會在前進,各國各地區的文化在交流在融合,我們沒有理由不去了解這些藝術形式。藝術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它是社會現實的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精神觀念的反映,有什麼樣的思想觀念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藝術形式。所以,觀念的轉變是極其重要的。

世界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藝術教育是該走在時代的前沿,因爲藝術是時代發展最前沿的一面旗幟,所以藝術教育不能脫離這個時代。素描教學作爲藝術教育的基礎,必須與時代同步。

一、素描表現形式的多樣性。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文藝復興以來,人文主義精神得到廣泛傳播。人對客觀世界及對人自身的不斷認識,人作爲生命的主體得到了應有的尊重。藝術家發現了生命裏自由的慾望以及發現與創造的歡樂。進入現代社會,藝術家要通過藝術表現自我,藝術的精神在於創造,所以當代西方藝術形式出現了豐富多彩的現象。素描的多樣性是在人的認識不斷髮現不斷創造的過程中形成的,可以說,是在尊重個體人的創造才能使素描的多樣性成爲可能。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發現每一個人的創造潛能,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思想,引導其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所以素描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素描教學的內容應更寬泛些,素描不僅是技巧與方法的訓練,也應是思想與觀念培養。

二、在教學過程中把握素描教學

1、素描教學中的問題

首先說是該解決認識問題,其次是表現問題。素描教學應解決的是視覺圖形語言。運用視覺圖形語言去思考、去表現視覺感受以及引導視覺感受是素描教學的核心問題。培養學生獨立觀察思考的能力是基礎教學的出發點。在素描教學中培養學生深入觀察、獨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斷力是首位的。在具體的素描作業中畫面的組織結構是第一位的,我們所說的造型離不開特定的畫面空間。畫面的組織結構與構圖經營位置有相通之處,不同的是“組織結構”更強調畫面圖式內在的有機聯繫,強調視覺形式感。在形象感覺的表現與傳達中。形象特徵、形體結構、質感與量感給每個人相同或不同的感受。這裏既有視、知覺的訓練也有表現技巧的訓練。工具材料的運用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對材料工具的敏感是當代藝術家的重要特徵之一。素描的工具和材料是相對簡單的,正因爲簡單才留有發揮我們想象的空間。

2、素描教學中的針對性

素描訓練是有針對性的。這是由教學進度的不同、專業的性質不同決定的。針對學生個性素質的開發。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是不同的,爲將來的專業課程打下寬厚堅實的基礎,不是先入爲主的風格樣式的訓練,而是在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同時能加以引導。針對特定課題的訓練。不同的課題有不同的要求,將素描藝術的形式因素分解剝離開來,有針對性的分別訓練,以強化對視覺形式要素的感受力。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及要求,要讓學生多瞭解不同的造型藝術特點,瞭解各種造型藝術語言的經典與素描的關係,以避免學習素描的盲目性。

3、素描教學中的技能

技能是素描教學不可迴避的問題。也是教學實踐中極其重要的問題。

(1)觀察的方法。視覺藝術離不開觀察,其本身並不需要技術,用心去看就可以了。但是能夠用心去看,也是需要一定方法的。有些人對色敏感,有些人對形敏感,有些人喜歡粗線條的大關係,不拘小節;而有些人則喜歡細節的羅列,不厭其繁。整體的看與比較的看,在教學中如何引導既是觀念的問題也是個技術性問題。

(2)工具材料的運用。一方面要多嘗試運用各類材料,以便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工具和材料,爲能充分表達自己做好物質的準備。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素描教學就是最初的結合點。透視學、解剖學、美學等都是造型藝術的基礎理論知識。這些知識在素描教學上的運用體現了極複雜的技術性,應分階段、分層次、分專業有重點的進行實際操作與演練。

4、素描教學中的實驗性

教學中探討素描表現的可能性是貫徹教學實驗精神的具體方法與途徑:一方面是材料應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視覺心理接受的可能性,從這兩方面入手可以大大拓展我們的視覺空間。素描作爲基礎教學是有其相對穩定性的,但是,作爲藝術教學,創造意識的培養是教學主要目的。沒有實驗精神就不會有所突破,墨守成規的技術訓練只會造就沒有創造力的人。

社會的進步需要有思想、有開拓精神和創造力的大學生。在素描教學中我們應該體會的是思想、是創造精神。總的來說,素描教學處於繼續探索階段,許多教育專家都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出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育理念,作爲一個教師,一個教育工作者這些是我想說的一些觀點,也是幾年教學中的一些想法,當然還不成熟,但是藝術是需要發展和創新的。

素描的心得體會 篇5

來培訓班也快一月了,這期間首先接觸也是上課最多的就是素描。所以現在心裏也比較有話說。

因爲之前一直是讀的文化,對藝體生學習的這些寫寫畫畫接觸的比較少,所以纔來的時候也沒有什麼繪畫方面的概念。當時剛來到畫室,看着牆上的畫的較好的素描心裏還是比較擔心的。但是自己也很清楚,對於現在想做軟裝這方面,以後還想往硬裝方面瞭解與發展的自己來說,素描基礎是對於以後手繪的鋪墊,是一定要掌握的基本功。況且自己雖然不是很聰明的人,但也還算對自己要求比較高的,自己希望把什麼都做到很好,所以這也是我當初下定決心好好學習的基礎。

之後就是週二開始的正式學習了。在這期間,我很感謝餘老師的耐心講解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對於我們這羣素描菜鳥來說,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教學方式自然是再適合不過。而於老師對於傳授畫法外更是注重於培養我們對所化事物的分析,意在讓我們擺脫臨摹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的對於原作的依賴感以及“畫虎畫皮難畫骨”的缺失。當然這期間除了老師的教益外,自然還受益於一起學習的同學們的經驗。同是在一起學習的同學,有道是一山還比一山高,自然是有學的比你好的人在,我喜歡看看他們的畫,找出人家比你做的好的地方,然後細心吸取人家的好,以便自己也能在某些畫的`不好的地方有所改善。當然別的同學有不會的地方,我也願意與他們分享我的經驗。“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大家爲了共同目標的努力下,在大家互相幫助的溫情下,兩週後大家都成爲了好朋友-------學習的同時也是獲得友誼的時候。這讓人感覺很不錯。

素描的學習過程中,每個人自是有每個人的優與缺,也有自己的心得與體會。對於現在算是入了門的自己來說,自己體會最深的歸納起來,應該屬於以下幾點:

1.事物的“虛”與“實”的操作。之前都喜歡照抄原作,把好的不好的都畫在自己的畫紙上,心裏總覺得別人畫的都是好的,缺少了對於畫面的主觀分析,以致於不能達到一種“去糟存精”的境界。事物其實都是有虛實的,“近實遠虛”,“主要表現的實,次要表現的虛”,這些通過這段時間的練習,慢慢的開始有所領悟,想必在以後的手繪上面也是會有所受益的。

2.主觀與客觀的相互感知。可能是由於自己的思維想法比較多的原因吧,有時自己可能會忽略外部的情況而一味的閉門造物,反而使得事物本來的現象產生一定程度的歪曲。素描讓我懂得,事實的東西就要事實着畫,尊重它本來的現象。個性想法可以有,但是要在尊重事物本來狀態的基礎上進行。

3.比例結構的相對準確。在畫圖之前,心中應該對事物的基本情況有深入的觀察之後再動筆,否則畫出的東西相對於實物而言肯定是有所偏頗的。特別是像我們初學者,對於比例的把握還處於摸索與理解階段,更應該注重。打基礎是個漫長的階段,相信只有基礎紮實,之後才能熟能生巧,快速準確的表達。

4.空間透視的正確理解與運用,以及對物體的形體結構的準確把握。我覺得這個能力是需要不斷加強的,空間透視的概念應該是爛熟於心的,只有透視紮紮實實學好了,對於物體結構的把握才能水到渠成。而且空間透視關係到以後的室內空間的快速把握,我想這應該是作爲掌握重點,在之後要不斷加強的地方。

總之,學習是個不斷加強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很感激老師這段時間以來對我的提點與肯定。作爲學習的第一門課程,讓我可以信心滿滿的勇於前進。而我身邊一個學習繪畫的朋友給我說,素描就是一個長期積累,潛移默化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你會慢慢的培養出對事物的洞悉能力,爲以後的成長與學習奠定基礎。我想的確是這樣!雖然這門課程在這裏已經結束了,但是誰又能說這不是一個新的開始呢?

素描的心得體會 篇6

素描,可以說是美術課程中基礎的基礎,而它作爲造型藝術的基礎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經過這些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爲要讓學生學好素描,除了教師自身應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也要有科學的教學方法,使技法和理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以下,則是我在素描教學中的些許體會:

一、素描教學是基礎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爲目的。

不管什麼風格的基礎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對素描造型諸要素各有不同的側重而已。我認爲在基礎素描教學中應本着現實主義的原則,要求用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作品應以客觀物象爲依據,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根據對物象的認識和感受,藝術地表現一定環境與光影下的具體物象。學生的主觀感受應依據客現物象並受制於客觀物象,所謂“藝術地表現”是指概括、取捨、加強、減弱等藝術處理。

素描教學訓練要以培養學生對物象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爲目的,即要達到基礎訓練所必須具備的各項要求,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又應指導學生以客觀物象爲依據,表現物象的真實,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

由於是基礎教學,所以,我認爲在這基礎階段不應教學生採用“變形”的手法,“變形”容易使學生養成主觀隨意的習慣。但並不因此反對有些素描對物象的結構進行一定程度的強調乃至合理的誇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主要的,但學生的主觀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現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觀感受是來源於客觀物象的,關鍵是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

二、在素描基礎教學上應抓住兩個主要環節,保證學生不脫離嚴格訓練的軌道。

這兩個環節是:輪廓準確和注意整體。要求輪廓準確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辦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學者最普遍的毛病。要求輪廓準確,可以培養學生在學習上嚴格的作風和求實的態度。這裏所說的輪廓準確並不是說要在素描的第一階段就仔細摳輪廓。我認爲第一階段打輪廓時能做到構圖恰當,比例準確,要點鮮明,形象明瞭,就應該說是輪廓準確了。

在素描訓練過程中,應當要求學生在每一階段都不斷使輪廓更精確,特別是要求學生不要遷就輪廓的錯誤,那種明知有錯而湊合了事的態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礎訓練中老是犯輪廓不準的毛病,就不能獲得物象結構的知識,就會造成不善於敏銳準確地表現物象特徵的缺陷。

注意整體是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掌握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作品的質量。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技法時,更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觀察物象的方法,它與學習成績的優劣和進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聯繫。

不正確的觀察方法,往往是盯住一點而忽略了全局,目的是爲了看清楚那個要畫的局部,並不作全面考慮,結果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看局部的細枝末節而看不到整體的情節氣勢。而作畫時對物象的觀察分析,不僅是爲了認識物象,更重要的是爲了表現物象。這就要求學生在開始完成一份素描作業時,要根據對物象的觀察和感受,對習作的整體效果有一個設想,就像導演拿到劇本就應該在腦中形成這部戲或是這部電影的整體“視像”一樣。

整體觀察是造型藝術的根本法則,它的實質是便於比較。學生能否把所要刻畫的物象整個地控制在自己的視域之內,在處理局部時能否考慮到整體,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提示和強調的重要方面,要讓學生養成自覺地進行整體觀察的習慣。但這並不是說只強調整體而忽視局部細節的深入刻畫。整體和局部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並不存在純粹的“整體”,整體的豐富性有賴於對局部的深入刻畫。整體——局部——整體,作爲習作的整個進程大致是這樣,但在深入描繪各個局部的過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很多小的階段。應當要求學生在習作的每個階段都要考慮整體,併爲掌握整體而調整整個畫面,使每個階段停下筆來都是一張形象生動的畫。所以,掌握整體是對局部而言,在一定階段必須把主要精力用於刻畫物象的整體性特徵,有了具體物象的整體性纔有提高的基礎。

三、在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善始善終。

有的學生開始畫的時候積極性很高,新鮮感強,觀察力也比較敏銳,但經過一段時間後,觀察力多少有些遲鈍,不能保持一種清醒和整體的感覺來檢查畫面的表現效果。有些學生則急於求成,時間長了就有一種畫得煩厭的感覺。這時,教師應及時提醒學生,不要輕易地把調整修改這一步看作是作業結束時的修飾,而應認真對待,感到有不妥當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決心把它修改過來。

調整修改應本着整體的原則,反覆分析研究,反覆比較,理解形與神的關係。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時那種新鮮強烈的感覺來檢查畫面效果,找出畫面與物象之間的差距,檢查物象與物象之間的組織結構、形體比例是否準確,質量、空間關係是否恰當,主次虛實是否有序。這些因素的調整,主要是想通過反覆的校對和比較,能夠更深入地研究對象和表現對象。

五、在素描訓練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

這裏所講的“表現”是說:在素描訓練時,應當要求學生用對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發現來不斷地激起表現的願望,激起類似創作的激情。

學生進行素描訓練,不僅是描摹現象,而且是藝術地再現。所畫的那部分不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構成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要看這部分是否畫對了,而且還要看它是否有表現力。要求表現就是要講究線條,講究黑、白、灰,講究概括,講究畫面的構成和組織,要力求形神兼備,要像寫文章那樣講究文采,像戲劇那樣講究韻味。要通過表現使素描基本功成爲創作性的藝術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由於同一班的學生受教師的影響比較大,要求他們做到風格多樣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師不要要求學生的風格必須和自己一樣,而應正確地引導、培養那些個性不同的學生,要跟他們共同探討適合於他們自身的表現方法以及發展的方向。同時,也要提醒他們,在基礎未打好時,就過分地熱衷於“個性”會給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壞習慣,不利於今後的發展。

素描的心得體會 篇7

縱觀歷代大師的繪畫成就和繪畫認識,都視素描爲表述思想、情感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現形式,如今它已成爲視覺藝術各專業基礎學習的共同需要。它不僅是視覺藝術各專業夯實基礎的需要,亦是一種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獨特的美學意義和審美價值。以人物頭像爲例,淺談幾點素描教學體會。

我國現代素描奠基人之一徐悲鴻先生曾對素描的基本訓練提出“新七法”,這七法十分全面地概括了畫好一張素描的基本要點,即“一、位置得宜,二、比例正確,三、黑白分明,四、動態天然,五、輕重和諧,六、性格畢現,七、傳神”。其中前三點是從構圖、造形和色調方面提出的要求,對初學者來說,這三點是最重要和必須把握好的;四五兩點是從審美角度提出的美學原則——自然和諧;最後兩點又進一步從精神和心理學高度要求素描不僅外形畫準畫好,還要體現性格、傳達精神。我們學習素描一般以寫實爲基本要求,比例正確是寫實的前提,經過一定階段的訓練,把表現對象的比例畫準是較容易的,但若把神態、動態畫得自然、調子畫得和諧生動卻是不容易的,這要依靠美術修養、熟練程度及總體藝術要求。

一、“形”與“型”的理解誤區

“形”與“型”對於繪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兩方面共同組成統一的視覺畫面。“形”主要指形象平面特徵的準確,一個部位與另一個部位的平面位置關係,“形”準是寫實繪畫的基本要求,其決定了能否把模特畫準畫像,側重於二維的表達;“型”主要指所表現的形象的體積關係空間關係的表達,側重於三維的表達,即所謂形體塑造。“形”與“型”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的兩個方面共同作用於整個畫面。

人物素描頭像作爲素描基礎訓練的一項主要內容,要求作畫者不僅要掌握頭部的基本解剖結構,理解頭部的形體結構,還需把握對象的局部特徵,及對形體的觀察力、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等等。欲把形體畫準,仔細地觀察外,還需瞭解人頭像的基本特點,頭部結構最基本特點是它的左右對稱性,從正面角度畫模特兒很容易把握對稱特點,從半側面畫模特兒由於有了透視因素的影響,在平面位置上畫準對稱性並不太難,但從體積上做到左右對稱難度卻很大。對於“形準”的要求需在各部位平面位置的準確性上嚴格把關,對於“型準”的要求要依賴其內部解剖結構。對於人物頭像素描而言,頭骨起着框架的關鍵作用,要在以頭骨爲框架的基礎上,畫準整個頭的比例、透視、動態、斜度等,做到解剖結構與形體結構的有機結合。

二、形神兼備——人物素描的最高要求。

形與神是一幅優秀作品需具備的兩個基本方面,形準是神備的基礎,畫形容易畫神難。人物素描不僅要表現不同形象的特點,還須儘量深入細微地表現出個性氣質、神態情緒、理想追求,表現人物的完美和諧,莊重自然,青春生命,表現現實生活中的不同人物的不同經歷,不同環境中的不同精神面貌。作爲基礎或有一定功底的學生,首先要解決的是形準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注意人物神態的刻畫,在平時的練習中,注意人物內在性格和情緒的刻畫,並不是必須在技巧提高之後纔去追求。多留意眉、眼、嘴的情緒變化的表現,在模特神情最爲自然、生動的時刻來表現,較容易使畫面形象具有生氣。

三、整體與局部的相互關係

整體的藝術形象是一切藝術門類創作中的最高追求。馬蒂斯說:“沒有整體的形,細節畫得再好、再出色也毫無價值。”“整體”有兩層含義,一是畫面效果的整體性,二是整個作畫的步驟的整體性。

一張畫的整體視覺效果,是評價這張畫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從整體出發進行觀察體驗,才能把握住物象大的形態、氣質,局部,孤立的不顧整體的觀察習慣,只能是因小失大,支離破碎。觀察時的整體意識,不僅是視覺習慣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審美要求問題。

作畫過程應是整體觀察整體刻畫整體進行,做到整體着眼局部落筆。正確有效的觀察應以做畫時的整體意識,具體刻畫時的比較分析意識,對物象特徵的關注意識同時展開,有的同學在作畫時不是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全面推進,而是急於求成,急着出局部效果,在缺乏對整體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摳局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常常是某一部分已經畫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分還是空白的,因而造成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的關係無法很好地銜接。解決整體與局部的關係主要靠比較的方法,比較色調的深淺,比較形體比例的長短、寬窄、大小、斜度,比較透視關係的遠與近、虛與實等等。根據這些比較畫出來的形象,才能形象的表現出客觀對象的本質面貌。

整體也是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掌握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作品的質量,因此,要重視學會正確觀察物象的方法。能否把所要刻畫的物象整體地控制在自己的視域之內,在處理局部時能否考慮到整體,是在學習中需要不斷提示和強調的重點。

分析比較是處理物體與物體之間,物體與周圍環境之間,物體自身內部不同部分之間關係的基本思維方式。這樣的比較分析能使觀察、刻畫不陷於孤立、片面、狹隘,它是作畫時整體意識在局部深入時的反映。在觀察時,寫生對象中形狀,結構,體面,比例,明暗,空間,質地等繪畫因素都是比較分析的對象和內容,這種比較分析意識必需貫穿於作畫全過程。

"整體—局部—整體"的反覆過程是繪畫實踐的必然過程。二者互爲依託,不可偏廢;很好的把握整體,需要一個人的胸懷與氣度,一雙未受過專業訓練的眼睛總容易在局部之間停留,注意力往往迷失在一些細枝末節當中。深入刻畫時的分析比較意識是使局部刻畫服從畫面整體要求的根本保證。有些細節因畫面整體需要而自生自滅,它同樣完成了它所擔負的或主或次的任務;一個細節都不應在整體中佔據其他細節的位置,所有的細節應在整體中含而不露,顯示其獨特的魅力和無窮的意味。

四、再現與表現——兩種基本的繪畫形式

素描的再現性是指以客觀物象爲依據,忠實地再現客觀對象的形體特徵,真實客觀地揭示對象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徵;素描的表現性是指以畫者的主觀感受爲依據,運用誇張和變形等手法,強調對象形體中的情感因素,強烈表現作者對對象的體驗和評判,表現性是素描學習的最終目的。素描的再現性是素描教學的核心內容,但往往一幅作品是再現性與表現性的結合。

雖然美術學習的使命是創作出“高於生活”的美術作品,但對於初級階段學生的素描學習來說,總的要求就是在二圍的空間內再現客觀對象,給人造成一種逼真的視覺感受,主要鍛鍊她們的構圖能力,造型能力,形體結構的表現能力,黑白灰色調的控制能力,畫面空間的處理能力,質感量感的表達能力,整體性及生動性的理解能力等一系列造型手段的綜合能力。”達芬奇說過:“誰善於模仿、誰就善於創造”,從這個意義層面來理解,如要表現首先再現。

五、藝術性與技術性——兩個不同的繪畫階層

素描教學的內容既有技術性因素,又有藝術性因素;素描的技術性是指素描教學中的諸多技術問題,如構圖比例,透視,造型,形體,結構,空間,質感,量感,光影,線條,明暗,調子等等問題,素描的技術性是素描學習的核心內容,而素描教學的核心內容歸根結底是其藝術性因素。在訓練學生技術性的同時應注意喚醒學生的內在潛能,使他們進入敏銳的自我感知世界,也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獨立思考意識即藝術性因素。

到了學習的較高級階段,應考慮畫的有立意,有構思,有審美因素的捕捉調度,有一定畫面形式感等。但技術問題如解決不好,必然造成進一步專業學習的嚴重缺陷。從藝術層面來講,畫的技術性是爲畫的藝術性服務的,離開了繪畫的藝術性這個根本目的,技術性沒有了探討及存在的意義,藝術性是一切技術探索完善的原動力。對於初級階段學生素描學習的整體要求就是作品在一定技術性的基礎上更多的表現出作品的藝術性。

六、輪廓線與明暗交界線——形體具備的基本條件

輪廓線指物體的外邊緣線,實質它本是一定的面,是一定面的的縮影,每個物體的外形輪廓都不同,即使是同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看,也有不同的輪廓形狀,它依據物象的形體、透視關係、結構關係而發生變化,會或輕或重或寬或窄或虛或實。輪廓線的處理能力能充分表現出一個人的形體理解能力及塑造水平;明暗交界線是物體亮部與暗部轉折處的一個面而不非一條線,確切來說應是“明暗交界限”,而非“線”,它是形體出現深度、體積的關鍵。每個部位明暗交接線的虛實及色調的變化都是不同的。在基本形準確的基礎上,處理好輪廓線及明暗交界線的細微變化便能在二維的平面上浮現出逼真的畫面效果。

七、黑白與灰——形體具備的充分條件

“黑白灰”一般理解爲形體的三個大面,即“亮面”、“暗面”“灰面”。它與素描的“五大調子”一起組成統一完整的形體,是調子素描(光影素描)塑造形體最概括、最基本的的法則。素描作品要求基本形準確以外,還要有畫面黑白灰的整體效果,黑白對比強烈而響亮,層次分明,具備虛實關係等,另外,用筆忌拖泥帶水,要乾淨利索,忌畫得遍數過多和改來改去,要避免畫面的髒、灰、亂,這些問題主要是由於畫面中的灰調子不準確造成的。在處理黑白灰關係時應做到在畫大的明暗階段,絕不能陷入五官等局部刻畫,要始終放眼整體(包括大的黑白對比、大的虛實強弱、大的透視變化),然後在整體的基礎上從最主要的部位一步步深入,最後作進一步的畫面黑白灰關係的調整。

八、素描的線條

線條是一種對形體的概括和“抽象”,是表現一切形象的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是素描優劣的檢驗標記之一,是一幅優秀作品的關鍵因素之一。法國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認爲:“線條——這是素描,這就是一切,”充分說明了線條的重要性。總的來說線條的形式有直線、曲線、長線、短線之分。線條具有很強的表現力,用什麼樣的線條直接影響着畫面最後的效果。用直線塑造的形體給人硬朗、結實的感覺,但運用不得當也會有生硬呆板的感覺,易於表現形象較爲硬朗的物體;曲線塑造形體給人柔和、委婉、自由的感覺,易於表現形象較爲細膩的物體。只用明暗來畫素描,雖然正確但很死板,不能充分表達的作者的感情,通過線條和明暗的結合,能充分賦予素描以力量和生氣。

九、完整性與生動性——繪畫所追求的目標

畫面的完整性,主要指能夠恰到好處地掌握深入與概括的尺度。完成後的作品既有較精細的細節刻畫,又有大的形體概括,這個尺度的把握要根據作品時間長短而定,很據作品的整體風格而定。以人爲素描頭像爲例,一般要做到:五官的刻畫應比較深入細緻、生動,基本表現出模特的特徵,形神兼具,黑白灰關係明確,明暗交界線近側的結構形體應深入、具體,遠側的、或處在暗部的細節要統一到基本形體裏去,依然能感到這些細節的存在,頭髮的特點、質感要有一定的表達,服裝(領子)用筆簡單概括、層次簡化,同時注意畫面的均衡。所謂生動性,指對整個畫面的視覺心裏感受,包括通過簡潔的用筆表達模特兒的形象、神態、體積、質感等特點,通過線和色調的虛實變化表達對象的空間感,包括色調概括透明,黑白灰有節奏,人物內心感情完美生動等。

一般來說,素描功底的高低直接影響着今後的專業學習及藝術創作水平的高低。在素描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的認識水平、專業水平與藝術修養會得到不斷的提高,這使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輕鬆愉悅、更容易的去理解、去感悟。由此可見,素描在美術專業學習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可忽視素描在專業學習中的獨特地位。

十、考生在頭像素描考試中存的一些問題

1、人物的基本形不準確。包括頭部動勢,頭部的外輪廓以及臉部輪廓,五官位置,頭頸肩的關係等等。

2、對頭部結構的不理解。缺乏解剖知識,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緊緊地抓住骨骼和主要肌肉來表現,使得形體鬆散,線條、明暗不能落在實處。要想深入地刻劃對象,必須要做到“知其所以然”。

3、立體觀念不強。由於幾何石膏立體清晰易辨,而頭部形體比較複雜,往往陷入局部的描摹之中而忽略立體地觀察與表現,缺乏應有的深度。

4、缺乏整體觀念,在缺乏對整體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摳局部,因而造成局部相互之間關係無法很好地銜接。很多同學會不厭其煩地摳眼、鼻、嘴。頭髮、耳朵草草了事,脖子與肩的關係不予重視,畫面凌亂而不協調。

5、缺乏敏銳的感受,在教學中常常看到有的學生不管畫誰,不管對象的長相如何,氣質怎樣,都畫得像一個人,模特兒似乎成了擺設,成了他們胡編亂造的參照物。人物千人一面,概念化,臉譜化,一點不象模特,像不像確實不是衡量一張素描作品優劣的惟一標準,但它卻能檢驗一個學生對事物所具備的敏感性和表現能力。如果一個學生長時間脫離對象去感受,去編造所謂的畫面效果和廢棄對客觀對象感知能力的訓練,那麼就會造成感知能力的退化,失去一個專業人所應有的敏感性。

6、不注意頂骨及枕骨的位置。因頭髮覆蓋住頭顱,往往只表現大的外形而忽視整個頭顱的基本結構,應加強對頭顱基本結構的理解。

凡此種、種,說明有些考生尚不能宏觀上把握整體,掌握基本形,造型能力不夠強,理解力有待提高,不能深入中講究完整地處理畫面。在觀察方法、作畫步驟等技法性訓練的同時,必須提高審美意識及藝術修養。

總之,頭像素描試卷的特點應該是:準確、肯定、響亮、概括、完整、生動。人物要畫得像,首先是形神兼備,注重人物內在性格和情緒的刻劃。一幅素描試卷只有做到完整性和生動性的統一,纔會魅力無窮,取得優異成績。

素描的心得體會 篇8

素描心得 大一下學期的四周素描課結束了,短短的四周中的素描繪畫讓我再次學到了一些新知識。以前聽過老師說的一句話,素描就是一切!當時覺得這話有些絕對,也覺得是老師想更好讓我們鞏固素描基礎而說的一句話鼓勵我們,但隨着我畫畫的時間逐漸增長慢慢發現老師的話言之確鑿,也懂得了素描的重要性,漸漸理解並認知了“素描就是一切”這句話。

從開始學畫畫的我們知道,素描水粉等是先從素描學起的,最先畫簡單的幾何物體,逐漸畫的複雜,那時不論多麼簡單的幾何體,我們都要抓住或找準物體的透視,老師強調的也是透視的變化與準度,那時的我並不是很喜歡在幾根線上不停改改擦擦,無聊不解甚至不耐煩,那時的我喜歡畫室和書上那些畫的很逼真的素描,迫切希望能早一天畫到那樣的畫,但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就像工程師渴望自己設計的大廈矗立,但要打造牢固的地基,這樣大廈華麗與地基的樸實才能相得益彰。結構,透視,三大面,五大調,基礎的知識讓我們低下夢想的頭,暗暗努力練習着,不記得自己從小到現在糟蹋多少張白紙了,也忘記了自己那些數不清的鉛筆,現在只依稀記得那句爸爸的玩笑話,一張紙五毛錢,但你畫上畫了就不值錢了,當時自己也憤憤的樂着,雖然心裏不爽,但也無可奈何,因爲知道基礎的練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也相信基礎對我們的重要性與它的平凡可貴。

現在的我對基礎二字的理解不單單是字面上的解釋了,而是通過畫畫需要的基礎訓練,明白了自己學習和做人,也要像畫畫一樣從基礎做起,把基礎做好,哪怕改的遍數再多,錯的地方再多,也要把基礎打的紮實與牢固。雖然基礎的東西有時覺得輕鬆簡單,甚至不屑一顧但自己通過這些日子畫畫成長經驗積累中真正發現了那些大師畫的創作和名作畫法很簡練,表達言簡意賅,意味深長。覺得這些作品不是因爲大師的名氣而出名,也不是他人的炒作而著名,是因爲他們的畫中體現着他們過人的基礎與他們自己的真正對藝術的思想。看了大師與其他的優秀的作品,自己從中學到了畫畫必須步步紮實才能進步,才能表現的更好。

這四周素描課,老師繼續在我們的結構基礎上下功夫,並指導我們在素描結構基礎上 繼續加強,我也通過這幾周的每次作畫中感覺到自己對素描對象物體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對形體結構的把握也一步一步提高。這段時間的素描練習讓我對“素描就是一切”這句話體味越來越深,明白應該不停地在自己自認爲簡單但卻易疏忽的基礎練習中改進自己畫畫的習慣和自己作畫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