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家訪心得體會(精)

家訪心得體會(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家訪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訪心得體會(精)

家訪心得體會1

5月13日、5月14日用了兩天的時間去家訪,瞭解一下孩子們在家三個多月線上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大家都知道,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隔離不隔愛,通過家訪,我與家長、學生有了情感上的溝通,掌握了學生在家表現的第一手資料,還和家長一起交流如何督促孩子在家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家長聊天,覺得就像和朋友、家人聊天一樣,感覺一下子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去。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爲一名教師的自豪。這次家訪活動使我有了不同的感受:

一、感謝家長

雖然是農村家庭,但是大部分的家長還是十分重視孩子的學習。只是由於孩子一年級年齡較小,沒有自律能力,孩子還是需要家長督促學習的。在線上學習時,家長們都盡心盡力的配合我的工作,在家訪時表示出了我對他們的感謝。

二、換位思考

在線上教學時,總有一個家長感覺不配合自己的工作,有時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跟家長嘮叨。比如:我們班的孫雯同學基本上是不交作業的,說實話我的心裏真的有些無能爲力了。這次家訪,我在她家的時間是最長的。一進家門,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房子雖很大,但到處凌亂不堪,感覺都沒有地方能坐。家裏三個孩子老大三年級、老二一年級、老三才三歲,爸爸每天早出晚歸,孫雯的媽媽一個人帶着孩子,還要洗衣做飯,沒有時間收拾屋子,更不用說陪着孩子聽課學習了,瞬間我覺得自己真的有些自責。瞭解了情況後,與孩子的媽媽達成一致,降低對孩子各方面的要求。但還是不能放任孩子不管。

三、收穫感動

家訪時,每到一家,不僅孩子很熱情,家長們也都十分的熱情。隨着疫情慢慢好轉,爸爸媽媽們大部分都已復工,但是家長們還是想盡辦法讓孩子每天都能認真的學習,很好的完成佈置的各項任務。雖然在尤古莊已經工作了很多年,可對各個村莊的位置真的不是很清楚,但家訪工作卻十分的順利的就完成了。爲什麼呢?在家訪鄧各莊、玉皇閣、程莊子這幾個村莊時,我們班的楊晨同學和他的媽媽主動要求跟我一起去家訪,整整用了四個半小時,當時的天氣真可以稱得上是驕陽似火,看着孩子紅紅的臉頰,乾乾的嘴脣,我勸他們回家,想自己慢慢和其他家長聯繫就行了,可孩子和家長堅決要和我一起去,當時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當家訪到最後一家時,盧子恆同學的爸爸媽媽一直都在天津市裏工作,家裏只有奶奶陪着他學習和生活,還沒跨進家門,孩子奶奶就拉着我的手,十分激動,熱淚盈眶而出。說實話,雖然平時是奶奶陪着孩子學習,每次任務完成的都十分優秀,每當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老人家跟我請教,都覺得自己給我添了很大的麻煩。從眼神裏能看得出,老人平時的不容易,我跟老人聊了很多,消除了老人心裏的顧慮。臨走時,老人把早已準備好的一大箱子的鵝蛋,非要放到車子上,沒辦法我脫口而出說,等以後您采地裏的野菜給我吧?沒想到孩子的奶奶居然說家裏有,讓孩子拉着我的車子。看着老人焦急的樣子,在楊晨媽媽的勸說下我只好收下了。家訪結束,楊晨母子非要邀請我去他家吃飯,我委婉的拒絕了。

四、存在問題

第一,家長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夠。個別家長反映早上起不來,聽網課不認真,學習沒有主動性。

第二,家長溺愛孩子。平時過於溺愛孩子,沒有樹立規矩,孩子想咋樣就咋樣,學習一會兒就不學了。

第三, 想管好孩子,但是做法不太正確,缺少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五、家訪後的思考

第一,平時要多進行家校溝通。只有與家長溝通多了,才能更好地瞭解學生,瞭解其家庭情況,纔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對於平時不關注孩子學習的家長,老師主動聯繫家長,談及孩子的學習,談及學習及習慣養成的重要性,要求家長配合老師搞好學生的學習。

對於平時家長很重視孩子的學習,但孩子的學習程度不好的學生,老師要多和孩子聯繫,溝通,多表揚多鼓勵,樹立起自信。

第二,多微信聯繫學生。對於總是不提交作業的學生,要多打電話聯繫學生,詢問原因,及時瞭解學生的狀態,幫助他解答疑難的題目,讓他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從而有興趣的去學習。對於及時提交作業的學生,要及時反饋,對於寫得好的作業,要及時微信羣中進行表揚,樹立其寫作業的信心。

家訪是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家訪,把關心帶給了家長和學生,也讓我們感受到家長的熱情。家訪中,我們和家長、孩子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瞭解了孩子都能網上學習以及近期在家的動態和身心狀況,也感受到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明白了今後怎樣有針對性的對待這些孩子。臨走時,並提醒家長督促學生做好接下來的學習準備工作,做到鍛鍊身體和好好學習兩不誤。

家訪心得體會2

七月我校的“課外訪萬家”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爲響應學校號召,我也和我班幾名任課老師對初二(6)班的學生進行了家訪。

每個人都有其多面性,學生也是一樣,學生在家的表現是我們在學校裏通過觀察和交流都覺察不到的;我們常說,培養一個學生是需要家長,老師,學生自己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和教育方法我們又是否瞭解呢,由此可見,家訪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和家長交換了解學生在家校的表現。

這是家訪的重要環節,家長對學生的在校表現一般都是從學生口中得到,很多學生都是報喜不報憂,讓家長對學生在校表現準確的瞭解是很有必要的,再則,對學生在家的表現老師更是知之甚少,很多學生在家長描述學生在家表現時都是非常的緊張甚至還有慚愧,相信這都能激勵學生去改正缺點和不足。再就是通過家訪還使得我對班級的信息得到了一些瞭解,因爲有的事情學生不一定會和老師說,但可能會去和家長說,這樣我就能知道在班級中還存在什麼問題,或者班級管理上還有什麼疏漏的地方。

二、讓家長知道學校需要家長在家裏配合的工作。

在家訪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要求老師對孩子進行嚴格教育管理。甚至還會說“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只聽老師的話,老師管得嚴一點沒事的。”他們把教育的責任與希望全部寄託到老師的身上。可憐天下父母心,讓家長放心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但是,學生的成長是社會、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的結果,家長在這方面也應該多爲孩子提出一些建議,更好的輔助學生的成長。比如我在幾個學習比較優秀的學生家中家訪時,家訪反應學習任務太輕,學生平日不願意做課外的學習。針對這一點,我建議對學有餘力的學生採取課外能力培養,多訓練高於課本難度的習題,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習慣,每天都定量完成,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如果有家長的監督,學生養成了習慣,日積月累下來,學生既利用了自己多餘的閒暇時間,又可以對能力有一定提升。又比如,對成績相對落後的學生,家長總是說“我們也不懂”、“我們已經不能輔導他的數學題”等等,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向家長明確指出,我們所指的“家長的配合”並不是指要家長再一次充當老師的角色,檢查作業並不一定要檢查學生作業的對錯,只需觀察學生是否認真的完成了作業,以便及時的瞭解學生學習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如果學生字跡潦草那必定是學習上出現了問題。

三、提醒家長關注學生的心理髮展。

家長往往更關心學生的學習以及健康,很容易忽略學生心理健康。給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議十分重要,可以及時地避免孩子心理問題的產生。學生進入初中,逐漸進入青春期,青春期叛逆、早戀、學習壓力陡增等問題會越來越普遍。遇到問題,家長也會感到措手不及,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往往會粗暴對待,特別是在學生青春期叛逆和早戀這兩個問題上,如果家長早有準備,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是引導和教育,效果肯定也會更好。所以說,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需要同時成長和學習。

四、幫助家長探索對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長的教育方法十分關鍵,若教育方法不得當,卻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教育結果。教育既不能傾盆大雨,鋪天蓋地;又不能輕描淡寫,隔靴搔癢。家訪中主要出現的問題有喋喋不休、絮絮叨叨、沒完沒了的不知疲勞的“疲勞轟炸”,這必然引起子女的反感,甚至會牴觸抗拒情緒,兩代人從此隔膜起來了。例如我在學生劉美惠子的家中家訪時,她的奶奶非常的關心她,卻一直跟老師說着她在家裏貪玩之類的話,學生明顯顯得很煩躁,相信平時在家她奶奶的那些話一定是經常的對她說,所以家長們在埋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反思自己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確,是不是也應該考慮如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解決問題的效果。因此,在改變教育方式之前,先要準確瞭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和他們內心的想法,我們必須知道學生心中真實的想法,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究竟是什麼,學生和家長都需要改進的地方是什麼,然後才確定一個好的溝通方式和教育方式。

五、重視家訪效果的反饋。

在家訪後更要留心觀察學生變化,檢驗家訪的效果。家訪後加強對學生的督導,以鞏固家訪效果。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尤其是後進生的進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個反覆的過程。家訪後,不能對學生不聞不問,不你呢個認爲家訪完成就意味着完成了一項任務,這是不對的。可以說,這樣的家訪反映在學生身上的效果不會非常理想。家訪後,老師應及時對學生加以督導,這是家訪整個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因爲家訪必定引起學生心理不同程度的影響,學生可能會因此而重振旗鼓決心改變缺點,也有可能再一段時間過後,被惰性影響,重複過往的錯誤,這樣就不能達到家訪的效果。

家訪心得體會3

家訪是班主任全面瞭解學生的重要途徑。但是,隨着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普及,登門家訪似乎已漸漸被人忽視了。今年省廳下文要求教師訪萬家,我覺得非常必要。因爲家訪和其他信息手段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全面的瞭解學生,認識學生,融通家校之間的感情,能架起家長老師之間的連心橋

開學以來,我已經對近四十名學生進行了家訪,其中有幾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班的一個學生郭才,給人的感覺是不聲不響,非常文靜,成績中等偏上,課堂作業字寫得很工整,但回家作用字寫得很潦草,我多次指出,有事還免不了批評幾句,邊批評還邊想着:爲什麼這麼老實又膽小的孩子,老師多次批評,他就是不改正呢?我帶着這樣的疑惑,決定去家訪。

九月十日教師節,我利用休息時間來的了郭才同學家中,他家開的是批發部——門面房,進屋看,滿屋子的商品,他的媽正忙着賣貨,他爸把我帶上了小閣樓,我上去一看,閣樓非常矮小,我連腰都不敢伸直,只見郭才正趴在牀上寫作業。在牀的周圍堆放着鞭炮之類的商品,此時,我感動一陣心寒,我終於明白了,郭才家庭作業不認真是受環境的影響。一想到這個同學每天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完成作業,我還要責怪他字寫得不好,心裏很是愧疚。通過這次家訪,我對這個同學的家庭環境有了一個瞭解,對這個同學多了一份理解和寬容。告訴他在學校裏,寬敞明亮,就要好好寫字,對他的指導也更多了幾分耐心。

黃天勝是班上的班幹部,能力強又熱心。班級的一切事務,他都管理得井井有條,老師交給他的任務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這個孩子在家的表現究竟如何呢?我帶着這種疑惑,走進了他的家。在他的家中,我看到了很多,也很有感觸。當天由於他的母親正忙着接待一位客人,我便走進了他的小房間,進入房間我所看到的一切,使我一下子明白了。房間裏到處扔的是報紙雜誌,再看書架,上面竟然是我最不提倡的卡通書,在徵得他的同意下,我拉開了他的抽屜,抽屜當中滿滿的都是玩具,簡直是一個玩具倉庫。言傳不如身教,我便和他一起收拾屋子,我教他怎樣給物品分類,怎樣整理書籍,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他的房間大變樣。我便及時鼓勵他,讓他把抽屜中的玩具妥善處理。隨即我和他的母親溝通,互相交換了教育孩子的想法,明確了教育孩子的方案,就是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通過這次家訪,我深深感覺到,如果沒有家訪我絕對不可能弄清一個優秀學生幹部在家的表現。這就說明孩子有時在學校和在家中的表現是不一樣的',要使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老師不單要關注他的學校生活,還應進行家訪,瞭解學生在家的表現。

我通過一個月來對近四十個學生的家訪,使我明白了家訪的好處。

一是獲得了許多第一手育人資料,通過與家長交流,瞭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在家庭的表現,瞭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並做好詳細的記載,爲今後對孩子有針對性教育奠定了基礎。

二是家訪使老師和家長互相信任,感情共鳴,家長更能支持學校的工作。通過向學生家長講述我校的辦校理念、辦學成果等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困惑。

三是全方位認識學生,瞭解了很多在學校裏看不到的東西,認識了更真實的學生。

同時,在家訪中發現了一些問題:

第一,現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兒童,一般交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大多都對孩子更加寵愛,甚至溺愛,使得學生的思想、行爲放縱,讓學校教育難上加難;第二,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子女物質要求有求必應,養成了孩子嬌縱心理,他們的言行、態度、行爲等方面表現不良,這也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難處;第三,孩子從學校回家,一些家長也不管,有工作忙、自己好玩等原因,他們認爲,成績下滑是老師教學存在的問題或老師不夠關心學生造成的。實際上家長的最大失誤就是忽視了孩子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這就需要老師與家長溝通和交流。

總之,家訪工作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決心對班裏的學生進行全覆蓋的家訪,同時,對貧困生、學困生、三殘生等弱勢羣體進行多回訪,使我們在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中增進感情,互相支持與理解,與家長攜手共育人,使祖國的花朵開得更鮮、更豔

家訪心得體會4

家訪主要是指班主任透過上門走訪、電話或書信等手段,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共同溝通和探討學生教育問題的方式。搞好家訪工作,是班主任掌握學生狀況,進行家庭與學校雙向管理,開展班級各項工作,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下面就談談本人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思想上要重視家訪。

家訪是班主任密切與學生家長聯繫的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勤於家訪,善於家訪是班主任帶好班的訣竅之一。透過家訪,能夠跟家長交流狀況和交換意見,統一認識,這樣既幫忙教師改善教學工作,又幫忙家長改善家庭教育,從而能構成教育合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緻、複雜的任務。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礎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門培養人的科學。”透過家訪持續教育的一致性,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務必充分認識家訪的重要好處。

2、家訪應有準備地進行。

去家訪之前,應當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要提前告訴家長,否則,學生家長不在家,白跑了一趟,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目的。第二,務必估計到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意想不到的狀況,做好克服困難的心理準備。第三,應針對學生的狀況具體分析,想要說什麼,最好在心裏有個提綱,到時一五一十,侃侃而談,從容不迫,有條有理,家長聽起來肯定認真,覺得老師工作細心,很負職責。

三、選取適當時機家訪。

有利的時機是成功的重要保證。例如學生生病在家回不了學校、學生取得優秀成績、後進生有很大進步、學生生活遇到了困難、學生之間產生誤會,以及學生犯了嚴重錯誤時進行家訪效果是最好的。學生羅某,個性很要強,重情感,但同學關係十分糟糕,不管男生,還是女生,都不願意接觸她,甚至諷刺、嘲笑,排斥她。她本人十分苦惱,我也做了同學們不少思想工作,但收效不大。於是,我決定家訪,與該生父母瞭解狀況,分析事情的原因,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班上的同學,而在於她本人。由於她一向以來就嬌生慣養,以我爲中心,家裏很多事情都是她說了算,自然而然就構成了清高的性格,看不起一些同學,對同學的言行舉止過於敏感,斤斤計較容納不了別人犯錯誤,導致同學疏遠了她。透過家訪,引導其思考,指出她的不足以及所產生的危害性,使她明白自我的'過錯並在父母面前許下諾言,改過自新。此刻,她與同學的關係很不錯,充滿了自信,快樂得像個小天使。

四、家訪要講究藝術性

家訪時的談話最講究技巧,談話是指透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親切交談來進行。首先要尊重學生。個性是那些有多種缺點且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從愛心出發,、不要以偏概全,一差皆差。就應從表揚其優點開始,打開家訪局面,使家長體會到嚴是愛、鬆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向家長彙報時要挖掘他們在學校的點滴的進步,不要當面告狀,不能把家訪當作告狀的機會,個性不能當着學生的面向家長數落學生,要告訴學生犯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學生。交談中儘量做到多鼓勵,少批評。當然鼓勵也要適可而止,避免使學生產生驕傲自滿,沾沾自喜的情緒,同樣也要指出其不足之處,提出教育推薦,期望獲得家長的配合,這樣家訪的氣氛會比較融洽,家長比較容易理解,孩子也會消除恐懼心理,願意改正缺點,增強進步的信心。再次,家訪中的語氣要親切,不要語調生硬。家訪中偶爾會遇到極個別素質較低的家長。他們嬌慣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對老師蠻不講理。教師去家訪,首先是客人的身份,不可針尖對鋒芒,發生口角,使自我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談話要言簡意賅,話不投機就適時告辭。

五、家訪要遵守學生在場原則

學生在場原則指的是家訪時讓學生在場,家長、老師、學生在一種溫和、平等、簡單的氣氛中“三方對話”,能夠使學生愉快地理解教育,這樣既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慮,同時也能夠給學生講話的機會,有利於消除消極因素,保證意見的準確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實性。

六、保證家訪教育的延續性。

學生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校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多方掌握學生的動向是必不可少的,這就要求我們就應使家訪工作經常化,無論學生在校或放假在家,我們都能夠透過電話、信件等方式經常與學生家庭持續聯繫,經常溝通,確保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

總而言之,透過家訪,能夠發現很多現象的根源,良好的家訪能夠解決很多問題,取得比較好的教育效果,有助於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致性,有利於師生關係的融洽,也能幫忙教師改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