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弟子規心得範文

弟子規心得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弟子規心得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弟子規心得範文

弟子規心得範文1

幸福是什麼?朋友的一個微笑,是幸福;兒女對父母的一聲問候,是幸福;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幸福......只要我們懂得珍惜,父慈子孝,夫義婦德,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眼前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我們幸福的理由。

在現如今的社會,由於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他們被家長寵愛着,導致事事以自我爲中心,自私自利之心非常嚴重,從而導致了許多問題。大手大腳地花錢,和父母頂嘴,因爲一點小事和同學打架,懶惰貪玩不愛學習,沒有責任心......以致學校的教育也有了重重困難。

家長的教育,既要教給我們知識,也要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更重要的是要教會我們如何去做人,如何成爲對世界有用的人。讓我們去學會禮儀,有禮貌地待人接物,可以促進我們更好地發展;讓我們明白“事雖小,勿擅爲”,不以惡小而爲之,不以善小而不爲,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讓我們言而有信,說到做到。

通過學習《弟子規》,我們看到了一種溫馨和諧的教育方式,如果人人都能像弟子規裏的那樣做,將來不僅會有幸福的`我們,幸福的家長,而我們也將會擁有一個安寧和諧的社會。

幸福還有多遠?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認真地學習、踐行《弟子規》,就能把握住身邊的幸福,直到永遠!

弟子規心得範文2

在看《弟子規》的過程中,我覺得最重要的部分,是孝。孝,光看字的結構就能明白它的含義,上老下子,強調着血緣延續的重要性。今天我們雖然是小輩,但是,今天的小輩也是將來的長輩,如果在我們做小輩的時候不孝順長輩,那將來我們做長輩了又怎麼能指望我們的小輩會來孝順我們呢?現在的我們,父母叫我們,我們忙着自己的事情,根本不理父母,往往還會不耐煩。在爸爸媽媽教育、教訓我們的時候有幾個心裏是沒有牴觸情緒的?總覺得父母管我們管的太多了,總是和父母頂嘴。父母讓我們幫忙做什麼的時候,我們會找理由開脫,而我們需要父母爲我們做什麼的時候,父母總是義不容辭。所以說“恩重如山”這四個字,是世界上每一位父母都擔當得起的。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臥冰求鯉”的故事,故事中王祥的.孝順感動了天。王祥早年喪母,但他的繼母並不喜歡他,還常常在王祥的父親面前挑撥離間,說這個兒子不好,不孝順。所以,年幼的王祥不僅得不到母親的關愛,就連父愛也感受不到。但即使是這樣,王祥也還是一如既往的對父母好,孝順父母,在父母患病的時候衣不解帶地伺候。繼母經常想要吃鯉魚,王祥都盡力滿足繼母的要求。一次,在一個大冬天,繼母生病了,想吃鯉魚,但是河水已經結了厚厚的一層冰,而繼母依然想吃鯉魚,王祥沒有辦法,只好赤身在冰上祈禱。突然冰裂開了,兩條鯉魚從河裏跳了出來。即使是對自己並不慈愛的繼母,王祥也一樣如此努力地滿足她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國的傳統當中,孝是無條件的。

現在很多人都認爲,孝是相互的,父母對我們好,我們纔要孝敬他們,那隱藏的意思就是,如果父母因爲某些原因對你稍微差了一點,我們就不孝敬他們了。這在傳統當中是絕對不允許的,孝就是人的根本。父母爲我們做了那麼多,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爲父母做過了什麼?對我們恩重如山的父母,我們怎能不孝敬他們呢?

弟子規心得範文3

讀完《弟子規》後,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單在孝方面就覺得做的遠遠不夠,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爲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於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作爲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

我想,一個人活着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弟子規》的實質是孝在先,友愛兄弟姐妹,對己謹信,對人仁愛,有能力在學習知識。至於其中的實際做法,我們能做的,去做,不適應現在社會的`方式,我們不求表面,但求心安。因此,《弟子規》的精髓不是多麼的讓我們一般人望塵莫及,而是時時刻刻在我們周圍,時時刻刻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你不按照這個方式做事做人,一定寸步難行。因爲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文化,是我們傳統道德觀。

我想,一個人活着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

弟子規心得範文4

閱讀弟子規我們會一次次受到感動,使我們感悟最深的,也許就是人間的真諦。使我感悟最深的就是“父母呼,應無緩;父母命,行無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不正是古今流芳百年的孝敬父母的`文明行爲嗎?是呀!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往往在吃穿方面挑來揀去,這不正是俗話說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嗎?”學了《弟子規》之後我明白了不少道理。

首先是《入則孝》,這裏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爲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爲,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裏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我們一起仰望這一片屬於我們的天空。我們需要更多的互動,來交流彼此的心扉。我們需要那一抹溫柔的微笑,來包容對方。我們需要伸出每一雙手編織美麗了未來!讓愛佇立在心中,要我們擁有偕同前進的夢想,做人就是得這樣,聽父母的話,正所謂“不聽父母言,吃虧在眼前。”由此,我們也得孝敬父母,因爲父母是我們的老師,教了我們許多道理,關心,照顧了我們一輩子。讓我們也關心他們一點,尊敬他們一點,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回報父母的這份情。

弟子規心得範文5

我讀了《弟子規》,有兩句話我感悟最深:“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喜歡我,我孝敬父母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父母不喜歡我,我能很好的孝敬他們,這纔是真正的孝順。關於這兩句話還有一個故事:傳說王祥是晉朝有名的孝子,他母親去世後,父親又續娶。繼母不喜歡王祥,經常搬弄是非,說王祥的壞話。時間一長,王祥的父親也不喜歡王祥了。但王祥依然孝順父親和繼母。

《弟子規》中“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在書中的'解釋是:出門辦事,必須告訴父母一聲,回來後也要面告父母,以免父母擔心。自己安了家之後一定要固定下來,職業也不要隨意變動,免得父母一時找不到而擔憂。我突然想起了夏日裏的一天,因爲天氣太炎熱,我私自去姑姑開的游泳池去游泳,忘了跟爸爸說。當姑姑跑過來說爸爸正打電話四處找我時,我纔想起沒跟爸爸說起過這事。於是趕緊跑回家去。當看到爸爸滿頭大汗的坐在牀上時,我從心裏感到慚愧。爸爸看着我,生氣的說:“你知道我到處找你嗎?你爲什麼不跟爸爸說一聲就去玩呢?萬一你出了什麼事,那可怎麼辦?!”我低下頭,很後悔自己的行爲,我不應該讓爸爸那麼操心。古人能做到出門、回家都向父母稟告,我爲什麼不能呢?看着爸爸大滴大滴的汗珠,我決心要做個懂事的孩子,做到“出必面,反必告”!

弟子規心得範文6

今天,我發現《弟子規》是一本比較全面的行爲規範書,哪一個容易犯錯誤的地方,都有嚴格的要求,比如這一句:

鬥 鬧 場

絕 勿 近

邪 僻 事

絕 勿 問

這一句就是提醒我們:凡是打架嬉鬧的場合,一定要遠離而不去接近。凡是不正當、不合情理的事情,一定要遠離而不去過問。

讀到這一段,我腦子裏想到的事情像過電影似的,一直在我的腦海裏徘徊。就拿我們班來說吧!幾個月前,我們的最後的一個學期開始了,我們班的男生有一種習慣,不管什麼事情,只要別人惹惱了自己,非得拼到底,那架勢真像戰場上一樣拼的你死我活,直到老師來了或者是同學們勸開了,纔不得不停止了戰爭,過後心裏還有一股無明火。然而,每當有男生打架的時候,我們班的男生就會像蜜蜂見了蜂蜜一樣,一股腦全部跑向了打架的人,來湊熱鬧,有時,還會在旁邊給自己所支持的一方喊“加油”。

你看!這樣子即不文明,有違背了弟子規的規則。所以,打架嬉鬧的地方我們最好少去。然而如果是同學之間,或者是小朋友之間,我們雖然也儘可能的少去,但是,如果自己有能力,我們就可以把他們勸開或拉開,這樣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傷害。但是如果你置之不理,後果將會嚴重一些。我認爲我們最好這樣做:能幫的儘量幫,不能幫的'就儘量別湊熱鬧,免得把你摻連進去。

這一段的後兩句也是不容忽視的,他給了我們警示,雖然我們青少年的好奇心很強,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也應該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免得惹禍上身。

我們以後要做一個有愛心,同時又有節制性的人。讓我們一起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吧!

弟子規心得範文7

蔡禮旭老師:“親所好,力爲具”,父母所希望我們,比方說希望我們學業好,希望我們功課好,我們都要盡心盡力去完成,“親所好”。但是我們要思考一點,現在的父母到底“好”什麼?假如父母的好是好名、好利,這樣對於孩子有什麼影響?可能孩子也好名好利;當他這個態度一形成,對他一生會有很不好的影響。所以,當父母的所好還要好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小心得:落實“親所好,力爲具”這一句也要靈活變通,“親所好”父母的喜好,對子女的期望,要盡力做到。問題來了,父母親也不是所有的喜好都是正確的,爲人子女要懂得判斷,這也是要求我們要多學習經典,纔有能力來判斷,“親所好”中的“好”是指正面的.、正能量的喜好或要求,絕對不要以爲孝順就是什麼都按照父母的意願來執行,因爲《弟子規》又講到“親有過,諫使更”。對那些不好的事情,甚至傷害自己或危害單位、社會安全,觸犯法紀的,如讓自己挪用公款,這些絕對不能去執行,否則不止讓自己觸犯法紀,也陷父母於不義,“親所好”也要懂得靈活應用

弟子規心得範文8

我看了《弟子規》裏面的“護生愛物篇”裏面有一句話叫:“放生不殺生,愛護小生命。生態保平衡,美化好環境。”給我感觸很深。下頭我就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真實的故事。

記得有一次,我去郊外的爺爺家做客,正在外邊玩的時候,我忽然看見有個爺爺在拉網,我跑過去問爺爺:“這是什麼啊”那個爺爺得意地說:“不懂了吧,這是粘網,是專門粘小鳥用的,一天能逮十多隻呢!”這時,我看見粘網上已經有三隻小鳥了,他們在痛苦的掙扎着,卻一動也不能動。那幾只小鳥好像在無助的看着我,乞求我的幫忙,我真想立刻就把它們放了,可這事還得經過爺爺的同意,我忽然想起了《弟子規》所講的“愛護生物篇”,便委婉的對爺爺說:“爺爺,您明白弟子規這本書嗎那裏呀,都是你們這些老一輩對我們的教育和忠告,裏面有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有培養我們小學生優良品質的',還有一篇講:‘人若愛惜生命,也是替天行道的善事呢。’你看,讓我們也來做一回善事吧!”他聽完以後,半天沒有吱聲,他不情願的把小鳥一個一個的從網上摘了下來,放飛了。做完這些事後,他說:“我還有事,我先走了。”說完,他便急匆匆地離開了。

過了幾天,聽爺爺說,他的粘網已經被車=撤走了,我心中的一塊石頭最終落了地。

同學們,那個爺爺有實際行動改正了他的過錯,成了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我們是不是也有破壞環境和生態平衡的行爲呢讓我們共同從自我做起,做保護動物,愛護大自然的小衛士吧!

弟子規心得範文9

自從學校發了《弟子規》,暑假裏我幾乎每天讀、背。對照《弟子規》所寫的,我反思反思自己,有些做到了,有些做的不夠好。

在《弟子規》總敘裏告訴我們首先要孝順爸爸媽媽和長輩;其次,要謹慎、誠信、守信用,泛愛衆人,再和有德的'人親近。這些我都有做到,外婆生病了,外公要照顧外婆,我們又不跟他們住在一起,所以從我會打電話開始,我幾乎每天都會打電話問候他們,和他們說說學校裏的有趣事,因爲外公外婆兩人會很寂寞,我每天向他們彙報彙報,他們都很開心,外婆的病也會好得!在家裏,有什麼好吃得,我都會和爸爸媽媽分享;有新同學轉到我們班來了,媽媽鼓勵我要主動關心新同學,多和他一起玩,我都有做。

在“入則孝”這一篇裏告訴我們:父母呼叫我們的時候要馬上回答,不能不回答或回答很遲鈍。父母命令我們去幹什麼,我們就要馬上去做。父母教育我們時,我們必須要尊敬地聽。父母批評我們時,必須要仔細聽,要順承。

《弟子規》是四句爲一小節,有些我讀了不懂,爸爸幫我找來複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講的《弟子規》,其中有一個故事,我在他講的《三字經》裏也聽到過,就是“香九齡能溫席”。黃香九歲時就能在大冬天先把被子捂熱,等着勞動了一天的爸爸回來後睡覺能暖和些。這個故事讓我感動,他告訴我們要愛自己的父母,體貼父母,這個我還沒有做好。

《弟子規》雖然我都會背了,但裏面的意思我還要搞懂,還會寫下我的感想。

弟子規心得範文10

《弟子規》,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就是沒有真正去體會其中的道理。所以在學習完《弟子規》之後才真正的懂得其中的道理。《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後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報答的應該是恩情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孩子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通過這次學習後希望自己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着恭敬之心,爲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反而常常爭強好勝。驕傲自滿。

第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品德,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學習《弟子規》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要有很大程度上是取於你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

弟子規心得範文11

我在寒假裏讀了一本《弟子規》,裏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其中有個故事叫《原物奉還的張元》。故事講的是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小孩叫張元,他從小就聰明懂禮,從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有一天,張元和幾個小夥伴在自家的後院裏玩,鄰居家有幾棵上面結滿了杏子的杏子樹,小夥伴們看見有杏子吃,都歡快地跑過去拾,張元也跑過去把地上的杏子撿起來兜在衣服裏。當小夥伴們高興地吃着杏子時,張元卻跑到鄰居家,把撿到的杏子還給鄰居。鄰居笑着說:“這又大又肥的杏子你就自己留着吃吧!”張元認真地說:“爸爸說過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的,尤其是別人不知道的時候,就更不能這樣做了。”說完就把手中的杏子放在鄰居家的`餐桌上,跑開了。後來,小夥伴們知道了這件事,都覺得很慚愧。村子裏的人們誇張元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記得我以前在我的好朋友悅悅家玩的時候,看見悅悅的娃娃上有一個很漂亮的髮夾,髮夾是粉紅色的,上面還有彩色的鑽石,樣子可愛極了!我心裏想:“如果我把那個髮夾拿回家,夾在我的娃娃上應該會很漂亮吧!”於是我趁悅悅不注意,偷偷地把髮夾放進我的口袋裏。這時我突然想起媽媽以前給我講的弟子規裏面的一句話“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我就從口袋裏把髮夾拿出來,一邊遞給悅悅,一邊對她說“對不起,我拿了你的髮夾,我不應該拿你的東西。”悅悅對我說:“沒關係,我們還是好朋友!”於是我們倆都笑了。

通過這段故事我明白了,做人要誠實,別人的東西是不能要的,父母知道了一定會很傷心。

弟子規心得範文12

讀了《弟子規》後,我覺得其中的每一個字都蘊藏着極其深刻的道理,是我們如今不得不去把它理解的更透徹。

孔子用簡簡單單的1080個字描繪出了人生中的131件事,每件事都意味着一個人生哲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啊,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整天爲我們早出晚歸,不分日夜的奔波着,父母到了家裏一定是累了,我們爲父母幹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務活,是應該的。我們應該盡心盡力的去爲父母“服務”,因爲爸爸媽媽給予我們不求回報的愛,我們這輩子必定還不完! 提起生活中,我想我做的還不夠,每天放學回到家,爸爸勞累了一天,也回到了家,渾身痠痛,疲倦的.不得了,而我卻因爲作業兒發着牢騷。“來,好閨女,給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憊的聲音又在我的耳邊縈繞,“沒時間,沒看見我這正寫作業呢嗎?”我不耐煩的應對着。我錯了,爸爸累還不是爲了我,爲了這個家?我就算是毫不猶豫的去給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對我的付出啊!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總是要被媽媽說一通。當然,我那不爭氣的淚珠,也隨之在眼角流落下來,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裏早已生出了許多不滿於埋怨。可是在讀完《弟子規》後,我知道了媽媽都是爲我好,爲了我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正如大人們整天總嘮叨的,我們就像一個小樹,不爲它修枝剪葉,總也長不成一棵正直的參天大樹。

今後,我一定要管好自己,自己心裏所想,就要用心去做,弟子規所講述的每一個道理,都給我帶來了啓示。“孝、悌、謹、信、愛、仁”就是一個人最應該擁有的,我一定要努力去愛做學習孔聖人對我們的教育與引導!

弟子規心得範文13

在這個假期中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是清代編的,是儒家的經典名著。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些在生活中待人處世的方法,而且每一句話都是三個字,對仗工整。有教我們怎樣孝敬父母,怎樣孝敬老師,怎樣和同學、兄弟相處。還有要怎樣學習的。這是我們做人最基本的要求。

比如說,我們孝敬父母要隨時叫隨時應,父母的建議如果是對的,我們要聽從,如果是錯誤的,我們要找個合適的方式跟父母說。兄弟之間應該互相關愛,哥哥對弟弟要關心,弟弟對哥哥要尊敬。我們對長者要尊敬,長者還沒有坐下我們也不能坐下,吃飯要先夾菜給老人。對老師要感恩,俗話說,一日爲師,終生爲父。所以我們要感恩老師,努力學好知識,回報老師。學習的時候,心、眼、口都要到,才能學到知識。

這本書我看完之後深受啓發,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包括了對父母的孝敬,對同學的互相關愛,對兄弟的關心,對老師的感恩,以及對學習的正確方法都有了深刻的瞭解。所以我希望推薦給大家看。希望大家也跟我一起收益,努力按照弟子規來做。

弟子規心得範文14

最近,我們的鄭樂校長從海口帶回了《弟子規》,送了我一本。課餘,我通閱了。讀了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體會很深,而且從中也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據宋朝朱熹的《童蒙須知》改編,後經清代儒生賈存仁修訂,改名爲《弟子規》,是一本教導兒童怎樣待人接物的書籍。它那淺顯易懂的文字裏卻蘊含着許多做人的真理,不僅對於教育少年兒童,更對於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還存在着素質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知書不達禮、沒有責任感和事業心等現象。這些人缺的是什麼?我覺得缺的就是民族優秀文化的薰陶。《弟子規》深刻地訓導我們如何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習慣;如何具備博愛的精神及正確的讀書方法等。諸如書中所寫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毋變;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顯能。乃爲如何友愛兄弟,尊長愛幼最基本的語言及行爲規範。另外,書中通過列舉生活中最易被視作瑣碎的習慣及現象,進而訓導我們如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具備博愛的精神和正確的讀書學習方法等。本書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舉的都是生活當中最爲普遍、最基本性的習慣和現象,而這些習慣和現象可以說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書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因小而不爲,良好的習慣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

通過學習《弟子規》,我的認識提高了。每天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哪些事,什麼時候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哪些事,怎麼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許有人認爲這是一本兒童讀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沒有多大關係,其實作爲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每個人都沒有理由去拋棄的。雖然時代在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更新,但中國國學博大精深,雖然歷時久遠,可仍具有極強的閱讀價值和深刻的教育意義。我們通過中國古典文化的薰陶,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增強自已的審美底蘊和人文意識都是非常有益的.。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以下體會:

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通過學習,希望自己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二、待人接物要懷着恭敬之心,爲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反而常常爭強好勝,驕傲自滿。想一想驕傲自滿的確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損傷,也讓自己落後於別人一大截。通過學習《弟子規》讓我認識到恭敬和謙虛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

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學習《弟子規》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現在我要好好學習和落實《弟子規》,同時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讓他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爲國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教育好下一代是我們做父母最大的責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時刻反省自己的言行,做一個真正無愧於心的人!

弟子規心得範文15

幸福是什麼?朋友的一個微笑,是幸福;兒女對父母的一聲問候,是幸福;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幸福……只要我們懂得珍惜,父慈子孝,夫義婦德,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眼前所擁有一切,都是我們幸福的理由。

在現今的社會,由於有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他們被家長寵愛,導致事事以自我爲中心,自私自利之心非常嚴重,從而導致了許多問題,大手大腳花錢,和父母頂嘴,因爲一點小事和同學打架,懶惰貪玩不愛學習,沒有責任心,等等等等,以致學校的教育也有了重重困難。,我們家長的教育,既要教給孩子知識,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更重要的是要交給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讓孩子學會禮儀,有禮貌的待人接物,可以促進孩子更好的發展。讓孩子學會感恩,對於身邊人的幫助,要有感恩回報之心,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讓孩子明白“事雖小,勿擅爲”,不以惡小而爲之,不以善小而不爲,從身邊的點點滴滴注意,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讓孩子言而有信,說到就要做到,養成責任心,對自己的行爲要有承擔,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以後,都能有所承擔。

通過《弟子規》,我看到了一種溫馨和諧的教育方式,如果人人都能像弟子規裏那樣去做,將會有幸福的.孩子,幸福的家長。而我們也將擁有一個安寧和諧的社會。

幸福還有多遠?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我感覺只要我們認真的學習《弟子規》,那麼我們就能把握住我們身邊的幸福,直到永遠。我真誠的感謝這本書,他不但帶我和孩子不斷的進步,而且也使我們能緊緊的抓住身邊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