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集錦15篇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集錦15篇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

這次有幸參加杭州的家庭教育指導培訓,從會之中,也有些所得所感,先將做些心得體會做些整理:

1、對孩子而言學習是一件艱苦的事,同時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我的孩子智力很一般,有時會聽他說:這麼難、我學不會、我不參加、我做不好、別人會笑話我等消極的語言。我們給他講了很多名人成長的故事,問他長大想做什麼,他說:當考古學家、探險家,想去看埃及金字塔,到美國的迪斯尼樂園,我們告訴他考古學家、探險家是需要很多知識的,語文、數學都是基礎,去國外語言不通,怎麼辦呢?於是他覺得必須學習才能實現願望。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儘量把學習的內容應用到生活和遊戲中,讓他感到了很多的樂趣。他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我們都會表揚他:表現不錯!很有進步!這個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你可以當爸爸媽媽的老師了!等等,讓他很高興,覺得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夠好的,我會鼓勵他說:相信下次會做得更好。

2、尊重和引導孩子的興趣,不斷鼓勵孩子,孩子有了興趣,有了信心,學什麼都會變得容易起來。 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督促,需要引導,讓孩子養成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上課專心聽講,課後複習,認真完成作業,獨立思考,勤學好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3、堅持課餘學習,不斷擴大知識面除學校的作業外,我們爲孩子制訂了學習、鍛鍊的計劃,如背詩詞、描紅、閱讀、奧數、英語、舉亞鈴、游泳、跑步等內容,按學期、週末交替進行。孩子的記憶力強,背詩詞很有優勢,在背的`過程中給他講解意思,背了會忘,需要不斷複習,現在我的孩子能背二百多首古詩詞了,平時他偶爾也會引用一下,並且很得當,我們也感到很欣慰。奧數不僅僅是鍛鍊孩子的運算能力,更多的是思維邏輯能力,有些題型他花好長時間才搞明白,覺得難度有些大。在背詩詞和做奧數方面是他父親給他施加了壓力的,有時難免會吃鞭子,當然我並不主張打孩子。

總之,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學習和考試,如何使孩子身心健康地走向未來,這纔是很關鍵的,現在獨生子女問題、孩子看電視、玩遊戲、上網安全問題,孩子的任性、自私、性教育等問題,都有待我們老師、家長共同去尋找好的解決途徑!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2

“聽完家庭教育公開課後覺得受益匪淺讓我們如何正確的進行家庭教育”。

認同專家說的:“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是特別重要的人與人交往的一個基礎心理,志向的`底盤是人生脊樑是道德是家庭,要有心中有他人的基礎家庭。家庭對一個孩子一生有決定性的重要,主要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行爲觀,包括心理素質。觀看後我覺得我們作爲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因爲大人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我們要懂得尊重和引導孩子的興趣。要不斷鼓勵孩子,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所以我們做父母的更應該要學習讓自己成長。我們纔會正確的去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在快樂中有利的成長。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3

“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進步。”今天早上參加了市一小組織的家庭教育講座,收穫頗豐,現將心得感悟用文字記錄下來,與家長朋友們分享。

作爲一名家長,你是否合格呢?現在社會上各行各業都有從業資格證,教師證、醫師證、導遊證、美容師證……我們每一位家長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否有一張“家長證”呢?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譬如孩子不好好學習,調皮搗蛋等,你是否只會大吼大叫呢?這樣,只能適得其反或是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所以,作爲一名家長,除了給孩子吃飽喝好之外,我們還要不斷學習,要懂得如何與孩子進行正確的溝通交流,從而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多關心孩子,要有高質量的陪伴。你和孩子坐在一起,但是你玩你的手機,孩子看他的書,這並不是陪伴,真正的陪伴是你全身心的和孩子進行交流。學校裏有趣的事情,或是孩子學習上的事情,你和孩子有交流,有溝通,你們可以找到一個共同話題。這樣,久而久之,便會建立起一種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有了問題願意和你說,而你可以第一時間給予他正確的解答與引導。作爲家長,我們一定不能嫌麻煩,要珍惜孩子願意和你說悄悄話的這幾年,一旦錯過,等孩子長大,你再想彌補都來不及了。

其次,站在高層次教育孩子。

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站在一個比較高的層次上,不可在教育理念低層次的階段層面徘徊、循環。我的理解是可以大致分爲六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是環境、行爲、習慣(能力)、信念、身份、系統。要從“信念”上給予孩子一個肯定。比如:你讓孩子去超市買兩個茄子,可是他卻買了兩個玉米回來,這時,你不能否定孩子,更不能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事情都辦不好”等否定性的話語,而要說“哇,寶貝,你太聰明瞭,你知道玉米富含維生素,吃了對身體好,就買了玉米,太棒了,如果再把媽媽剛纔讓你買的茄子也買了,就更棒了!”給孩子樹立一種信念——“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在身份上要給予孩子一種暗示與肯定,你是一個好孩子,是一名優秀的.小學生,你是一個責任心很強的孩子等等,繼而上升到一種“系統”教育。比如,要讓孩子明白學習不光是爲了自己而學,而是爲了整個家族,整個國家,甚至是全人類,這樣,他背後的力量就很強大,他的責任心與擔當意識也就有了。

最後,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切忌“語言暴力”。

“你怎麼這麼笨,你是豬腦子啊,你怎麼不去死……”累似的語言暴力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這樣的語言暴力會摧毀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使他們幼小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從而自己否定自己,甚至人生走上一條可怕的“不歸路”。

作爲家長,要真正地關心孩子,除了有一顆寬容的心,更要有耐心。遇到事情要和孩子好好講道理,而不是瞬間就“爆發”,孩子成長的道路是漫長的,我們要慢慢來,切忌一有問題就釋放自己的“語言暴力”。要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那份“愛”,內心有愛的孩子纔會有安全感,也纔會把這份愛傳遞下去,愛自己、愛家人、愛身邊的人,最後伴隨着這份愛,愉快、健康地成長。

有的家長願意爲孩子花錢;有的家長願意爲孩子花時間;有的家長願意爲了孩子而去學習,改變自己。親愛的家長朋友們,讓我們做一名學習型的家長,在與孩子的成長交流中共同進步。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而不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學校和老師,非常感謝“市一小”給我們家長朋友創造這樣的學習機會,使我們能夠在學習中進步,做一名合格的家長。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4

看完這段視頻,收穫頗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孩子在學校學習外,家庭也是成長環境的重要場所,具有不可替代、無與倫比的作用。

兒童青春期在11、2歲至17、8歲之間,在此期間兒童容易受到情緒大腦的控制。在這個時代,孩子們可以發泄更少的空間。在我們這個時代,娛樂是和朋友出去摘東西吃,但他們回家面對冷電子產品。他們孤獨,缺少玩伴。他們迷路了,因爲難得的週末要麼在補習班,要麼在去補習班的`路上。他們很困惑,因爲他們只知道學習,不知道自己的價值感在哪裏。

因此,家庭教育在這一時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利用家庭的凝聚力,讓孩子體驗家庭的幸福和溫暖;教孩子如何解決壓力;利用家庭環境的力量幫助孩子培養不屈不撓的性格,不會輕易被壓力壓垮。

關於如何保護家庭環境,目前的家庭問題是家庭過於冷漠,家庭衝突劇烈,家庭發生重大變化。第三,一般家庭是不會遇到的。第一點是家庭的冷漠。父母對孩子漠不關心,放養讓孩子長大。這樣,孩子看起來很自由,但沒有得到照顧,對成績也漠不關心。第二點是劇烈衝突,父母太關心孩子,往往適得其反,意見不一致,產生衝突。在我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溝通,少說教。溝通是雙向的,雙方可以像親密的朋友一樣表達自己的願望,毫無保留,說教是父母單方面教孩子,孩子長大後應該理解真相,說太多太無聊了。

家庭教育、家庭環境,由我們每一位家長共同守護。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5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我認爲是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和睦,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會讓孩子學會寬容和理解,學會愛別人和愛自己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孩子的一言一行,我們做家長必須要謹言慎行。

三、獎罰有度,實事求是。孩子做對了,我們要用心誇獎孩子,做錯了,我們要及時糾正。獎勵和懲罰,都要有度,適可而止。

四、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首先,父母就先學會尊重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在不斷地成長。

最後,爲了孩子,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6

成功的家庭教育成就幸福美滿的家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位家長都想教育好孩子,但怎樣教育好孩子呢?靜下心來深入的、系統的學習、研究過嗎?沒有,我只是想當然的以個人標準來教育孩子,花點錢訂份這方面的兒童讀物、參加這方面的培訓機構等等,現在多數家長都是這樣的浮躁心理。讀了陳琴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書,爲我以後教育好孩子指明瞭方向,有些似是而非的東西有了明確的答案,受益匪淺,深感讀晚了,錯過了教育孩子的最好時期。

家庭教育既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又是一項異常複雜的過程,它不僅要求家長有各方面的知識和見識,而且要求家長懂得怎樣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求知、做人、自我修養等各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潛力完全發揮出來。下面談一下我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幾點體會與看法:

一、正人先正己,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首先要教育孩子有好的`品德,孩子出生就像一張白紙,從開始的模仿到有一定的認知,以後就根深蒂固。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生活的整個家庭環境無不深深影響着孩子,所以一定要嚴於律己,做孩子的榜樣,根據孩子接觸的人、發生的事,給孩子正確的引導。百善孝爲先,首先要做一個孝順的人;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一個自願接受社會公德、國家律令束縛的人。其次,培養良好的習慣。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孩子對每做一件事的第一次記憶最爲深刻,你教對的,記住的就是對的,你交錯的改起來也是很麻煩的。在習慣養成期不要有例外,家長尤其注意,並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的榜樣,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衛生、學習、行爲等習慣。

再次,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創造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圍,互相體貼、關心、愛護、尊重等,給孩子溫暖,讓她體會到生活充滿幸福與希望,從而心情愉快、積極向上,並真摯的去關心、尊重、謙讓別人。做孩子的朋友,瞭解孩子的心理,經常與孩子交流並正確引導,適當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但又不會傷到孩子上進心。

二、對孩子實行溫情教育

首先,對待孩子保持相當的尊重、有相當的禮貌,儘可能避免命令的語氣。事屬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禁止他行。孩子應當做的事情,一定要叫她去做的,不要因爲她不肯去做,就不叫她去做了,先給她積極地暗示或者積極地鼓勵引導她去做;至於命令一出,那無論如何要她服從,不過我們要鄭重我們的命令,我們不要隨隨便便亂出,而且最好要使小孩子明白我們的命意,這樣孩子就不會無故違背父母的意願,不聽話。

其次,當孩子做錯了事的時候,應當重責其事,輕責其人,正確引導,慎用體罰。孩子做錯了事,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看她的初衷,也有好心辦壞事的時候;如果確實錯了,則對事不對人,激發孩子的羞恥心真正認識到錯誤,避免損傷孩子人格適得其反。就像陳琴鶴先生說的小孩子的惡,應當除其本,不應當除其末;除本是永久的,至於除末,不過一時有效罷了。避免在外人面前教育孩子,並且家人應保持一致,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儘可能給孩子創造、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三字經》中的“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的典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等都告訴我們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作爲家長有責任、有義務,爲孩子創造、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首先,給孩子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使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結合孩子好玩、好奇、愛動、喜歡模仿的天性,通過玩玩具、玩遊戲、剪紙、繪畫、聽音樂等等,慢慢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培養良好的習慣,寓教於樂,並且遊戲的方式,可以使孩子印象更深刻,學起來更輕鬆。

其次,帶孩子走出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經常帶孩子走出家門,去逛街、去公園、去野外、去旅遊等等,讓孩子見得更多,懂得也就越多。

四、家長與老師多溝通交流,共同促進孩子成長。

孩子今年上一年級了,每天的生活就是家與學校這兩點一線,以後我要積極投入到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在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的結合起來,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家長和老師多溝通和交流,架起了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橋樑,可以使老師與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家裏、在學校的表現以及存在的問題,並共同努力解決問題,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是我的幾點體會和看法,不足之處請老師指正。希望以後能與各位老師多多交流,並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好孩子。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7

小學教育是一個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規教育,搞好小學教育,對孩子從小培養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小學教育,可以促使孩子們將來順利讀完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關難”,小學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頭”,這個頭如何開好至關重要,它有時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以後走什麼樣的道路,決定一個人今後的品行如何。

小學教育是一個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規教育,搞好小學教育,對孩子從小培養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小學教育,可以促使孩子們將來順利讀完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關難”,小學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頭”,這個頭如何開好至關重要,它有時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以後走什麼樣的道路,決定一個人今後的品行如何。

那麼,怎樣搞好小學生的教育呢?關鍵應該根據小學生的特徵“對症下藥”。小學生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純真無瑕,分辯是非能力差,同時有極強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對小學生施教,作爲家長絕不能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應善於引導,想方設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爲家長要放下架子,善於和孩子們交朋友,平時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語言,比如可以說“來,爸爸跟你一起想看這到底是爲什麼”,“我們來一起畫畫好不好!”等等。因爲孩子膽小,如果家長經常教訓孩子,勢必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不敢親近你,同時還往往產生逆反心理,不但不愛聽你的話,就連學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爲家長,平時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舉止不能隨便亂來,因爲小學生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時分辯是非能力差,在家裏,家長們都教育孩子,到學校後要聽教師的話,所以孩子們都認爲老師的話永遠是對的,老師做的永遠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師在孩子們的心中無形已經樹立了偉大的形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成爲孩子們模仿學習的榜樣,所以在孩子們面前,家長要像教師一樣,言談舉止要文明得體。因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家長在平時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着孩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對孩子今後人生道路的成長影響深遠。

再次,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設法善於引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動、貪玩,正如教育專家所言,只要他們感興趣的事,他纔會真正認真去學,認真去做,自覺地做。否則,對他們不感趣的事,他們死活都不願去做,趕鴨子上架在孩子們身上行不通。只有善於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孩子們學得更多,平時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遊戲等,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另外,作爲一名家長,我覺得要有極大的忍耐力和足夠的耐心對待孩子。切莫把工作生活當中遭遇到的'煩惱向孩子傾訴,甚至把孩子當成發泄桶,人們常說“六月的天氣,孩子的臉”說明孩子們的表情變化無常,經常說變就變,一會兒笑哈哈,一會兒又哭又鬧,剛剛還是很乘很聽話的,一下子就調皮起來,說什麼也不聽了。常常讓家長無名火生,恨不能伸手就給兩巴掌。當然,這時做爲家長是不能亂髮脾氣的,只能不厭其煩地說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溫柔的說一聲“你再這樣,我真的生氣了”,然後還是耐心地引導,說服。

總之,對小學生的家庭教育,要學會用心去與孩子們交流,即要耐心細緻,又要靈活多樣,只要我們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還怕教不好他們嗎?

周老師結語:一個人是否傑出,主要表現在他的行爲上,而行爲表現的優劣主要取決於他的習慣。因此,要把一個孩子培養成才,就必須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校教育和家庭更應該在此關鍵時期加強配合與聯繫,相互協助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在這裏我爲各位家長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提出三項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要用一分爲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優點、又要看到缺點。看到優點,就及時表揚;看到缺點就及時批評,不能一味表揚,也不能一味批評,應該表揚與批評相結合。表揚和批評都要恰如其分。表揚時,不要說得完美無缺,批評時,不能簡單粗暴,說得一無是處。

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長在教育子女時意見不統一,比如,孩子有了缺點,爸爸批評,媽媽袒護,而且常常爲此爭吵,這種情況對孩子沒有一點好處。這樣孩子就是非難辨了。同時也不利於孩子及時改正錯誤。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8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榜樣,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就非常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當然並不是單單的教會孩子背幾首唐詩,讀幾首兒歌,認識幾個漢字,而是教育孩子爲人處事的道理,教會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養成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當然,對於只有兩歲多的幼兒來說,空泛講授深奧的道理並不能使他明白其中的含義,孩子自然就不會接受,所以具體的還是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一)首先是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的和睦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會讓孩子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愛,愛別人和愛自己。如果缺少家庭的關愛,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自私。看到過許多的案例,孩子的墮落,麻木等等問題,都是因爲家庭缺少愛,試想一個孩子連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愛,他還會去關心體貼陌生人嗎?所以,一定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讓我們的孩子都能快樂無憂的生活。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在不經意間給孩子巨大的影響。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禮貌尊重他人的時候,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這樣做到了呢?記得有一次,涵涵犯了錯,我狠狠的訓斥了他,還說了一些重話,說你再這樣我就打你了。本來沒覺出問題,可是後來他居然學會了這句話,動不動就說我打你。這讓我很後悔,也很傷心,後悔以前不該對孩子這樣說話,傷心的是孩子對媽媽說這樣的話,所以趁孩子還能糾正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謹言慎行,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要三思而行,不管你是在多麼生氣的情況下都要想到我這樣做這樣說會對我的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三)獎罰有度實事求是孩子發脾氣冷處理

孩子做對了,我們要積極的誇獎,孩子做錯了,我們也要及時的糾正。獎勵和懲罰都要有度,適可而止。雖然現在教育專家都提倡多稱讚孩子讚美孩子,可是我覺得這還要分什麼事情,因爲我這是有切身體會的。在涵涵還是一歲多小孩的時候,他玩積木,本來是搭錯了,可是我想他第一次玩就給了他稱讚鼓勵,本想能促進他進步,結果卻恰恰相反,反而使他每次搭都出錯,而且變得還特別固執,我再怎麼說他還是不聽不接受,這就讓我想到,如果在他第一次搭的時候,我就給他糾正,也許就不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了。所以我堅持家長在稱讚孩子方面還是要實事求是,不能一味的盲目的誇獎稱讚。當然批評就更要有度,如果批評過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反叛,當孩子做錯的時候還是堅持以道理說服,而且就事說事,不能翻舊賬,最重要的是你說的話能讓孩子聽懂聽進去。以前涵涵做錯的時候我都會跟他說一大堆的道理,結果他還是我行我素,後來聽了專家的建議是讓你說的話孩子更能接受,不要說一些空泛的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發脾氣的時候,你說任何道理他都不會聽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處理,讓孩子自己去鬧,家長可以做個冷眼旁觀,等孩子覺得哭鬧也沒有意思,冷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在去跟他說道理,這樣反而更能讓他接受,如果在他發脾氣的時候還去跟他說這說那,只會加重事態的發展。如果哭鬧繼續不止,那我們只能迅速把他抱離現場,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樣做也許效果會更好。

(四)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首先父母就要先學會尊重孩子,這是我一貫的堅持。在涵涵還很小的時候,我就能蹲下來聽他的意見。有人會說,這麼小的孩子能有什麼意見,其實不然,雖然孩子小,可還是一個個體的人,他也有思想,所以我們更要尊重他。例如,涵涵每次出門都會帶玩具,剛開始孩子的爺爺總是阻止他帶玩具,可是這樣就會鬧好久才能出門,雖然玩具是放下了,可是會哭好久,現在想想,那時的哭也許就是對大人的不尊重而感到不滿。後來,我就跟涵涵商量,剛開始的時候是跟他商量出門要帶什麼玩具,漸漸地就變成他主動跟我商量,而且變得更聽話了。即使在外面,涵涵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我也會教他學會尊重他人,比如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自己想玩的時候,我就會教他你跟小朋友商量,“等你不玩的時候可以把玩具給我玩一會,好嗎?”當別的小朋友想要他的玩具的時候,我就會教他:“把玩具給這個小朋友玩一會,好嗎?”一切都是看孩子自己的意願,不能強加大人的意願。以前我就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和朋友的小孩一起玩的時候,看到朋友的小孩哭鬧着向涵涵要玩具的時候,我總是不假思索的把涵涵玩具搶過來給別的小孩,所以後來涵涵就養成了抱住玩具不撒手的習慣,即使睡覺的時候一拿下來就哭,我想就是那個時候我傷害了他的自尊,我對他的不尊重對他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雖然現在經過時間的沖淡,涵涵已經慢慢好了,但是對我的衝擊還是挺大的,讓我自省了很久。

(五)及早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在涵涵剛會坐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把他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起吃飯,雖然那個時候他還不能自己吃,但是我們堅持讓他看我們大人是怎麼用餐的,所以慢慢的涵涵自己就學會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學會拿筷子吃飯,家裏只要能讓他做的事情,都是堅持讓他自己做,比如掃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等。許多家長認爲孩子那麼小能幹什麼呀,還不是越幫越忙,其實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隻要他參與就好,如果你總是阻止他幹活,他就會覺得媽媽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願意幹了。而且勞動習慣的培養會讓他更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比如說自己玩的玩具不要亂放,垃圾不亂丟等等。

(六)營造孩子的學習環境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有一段時間家裏人看電視看的多點,涵涵也跟着看電視看多了,後來覺得不能再這樣,所以現在家裏人都學會看書,即使不看書也會看報紙,這樣涵涵也跟着學會了閱讀,雖然時間堅持不了多久,但是習慣是慢慢培養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就會好的。俗話說,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所以只要有時間還是會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學習知識更能讓孩子接受。雖然教育專家都不建議孩子那麼小就學唐詩古詞之類的,但是我覺得雖然孩子還不懂,但是多讀點這類的詩詞能培養孩子的美感和節奏感。至於兒歌音樂之類的,多讀多聽肯定是有好處的,關鍵是涵涵很喜歡這些,我覺得培養興趣是最重要的。

(七)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氣概不溺愛孩子

涵涵的爸爸經常在外地,涵涵一年也見不着幾回爸爸,所以我這個做媽媽的既要做好媽媽的責任也要當好爸爸的角色。所以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培養涵涵的男子漢氣概,不過分的寵他溺愛他。例如,當涵涵摔倒的時候,我從來都不扶他起來,總是鼓勵他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然後拍乾淨身上的土。如果摔破了,即使心裏心疼,也不會表現出來,只對他說沒事。所以現在涵涵摔倒了,只要不是很嚴重,基本上不哭,反而安慰我說:“媽媽,我沒事!”雖然看似我冷血,但是我自己覺得我做的沒錯,尤其是對一個男孩子,一定要培養他堅強的性格,不能懦弱。

以上就是我在家庭教育中的心得體會,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沒有萬能的教育,只能是每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不斷的摸索實踐,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人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是在不斷成長的,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長大吧!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9

列寧八歲那年,有一次母親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夭娜阿孩子到阿尼亞姑媽家中作客。活潑好動的小列寧(愛稱沃閱佳),不留神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但是,誰也沒有看見。後來,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說:"不是我"而小沃洛佳因爲害怕在生人家、在不大熟悉的姑媽面前說出實話,所以他也跟看大家大聲回答。"不——是——我!"然而,母親已經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沃洛佳打碎的。

同爲這孩子性情激烈、好動,曾經發生過損壞物件的事情。應該怎樣對待小沃洛佳隱瞞真相的過錯呢?當然,最省事的辦法是直接揭穿並處罰他。這洋,父母和孩子都可立即"如釋重負"。但是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夫娜並沒有這聞做。她認爲,重要的是瞭解兒子犯錯誤後是否對自己的不誠實行爲有認識,要針對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狀況啓發他的覺悟。於是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在三個月內一直保持沉默,等待着從兒子的.良心中萌發出對自己行爲的羞愧感。

她敏感地意識到,良心正在折磨着沃洛佳。有一天,在孩子臨睡前,她走到孩子跟前,撫摸着他的頭,不料孩子突然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騙了阿尼亞姨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打的。"聽着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夫娜安慰了兒子,說給阿尼亞姑媽寫封信,姑媽一定會原諒他的。看着這聰慧、天真、淘氣的孩子的成長,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夫娜快活地笑了。使她非常高興的是,在兒子內心深處進行的這場道德鬥爭中,美的、誠實的品質取得了勝利。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0

一、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起點

現在心理科學已經發現,一個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問題,差不多都可以從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答案。所以,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來說,非常重要。

棍棒底下出孝子等,這樣的觀念是有問題的,不值得提倡。父母應該把兒童看作平等的人,有獨立個性的人,我們要自覺地意識到:尊重童年。有了一種對孩子當下生活的尊重,對孩子本身作爲人的尊重,我們很多教育方式自然就會變化。

二、父母幫助孩子樹立自信是家庭教育的關鍵

家庭是兒童生命的搖籃,是人出生後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帶給孩子什麼,往往就決定孩子會成爲什麼樣的人。人的認知風格、行爲習慣、性格特徵,都是在童年奠基形成的。

家庭是學校的預備校,應在家庭教育中倡導生活教育,重視孩子品格、人格、道德、習慣的培養。父母親應該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幫助孩子找到他自己,這是最關鍵的。

父母要能夠了解孩子,發現孩子,悅納孩子,現在很多父母關心的不是自己家的孩子而是別人家的孩子,把別人家的孩子作爲標杆,喜歡用自己孩子的短處去比較別人孩子的長處,這樣就很痛苦。父母應學會準確瞭解孩子,順着孩子自己的天性走,協助孩子成長。

三、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爲他自己

我們的父母親往往就用一個標準——上清華北大哈佛的標準來培養孩子。用一個標準一個模式去培養孩子,最後大部分人是失敗者。

很多人把上名校當作家庭、父母、孩子成功的典範,而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爲他自己。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學自己想學的東西,讓每個人找到自己,成爲更好的自己才能幸福。最好的教育就是幫助人不斷成長,不斷超越自己,幫助人更幸福地活着。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這也是家庭教育的目的。

四、陪伴對孩子很重要

孩子來到家庭和你成爲一個共同體,真正在一起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

你和孩子在一起吃飯,在一起說話,無時無刻不是在進行着交流和學習。你在談論政治,這個孩子可能今後對政治感興趣;你在抱怨,這個孩子可能就會充滿抱怨的情緒。你在家庭發生的一切,都會對孩子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要有親子共讀,要有親子之間充分的交流?很多父母都以爲不要跟孩子多說話,沒有什麼意義,實際上你說的所有東西,即使他今天不懂,也都會成爲構成他大腦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這會決定整個家庭是否擁有共同的命運。

五、一個沒有閱讀的家庭永遠不會有真正的教育

閱讀的種子是在家庭裏面播種下來的。閱讀是讓孩子有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興趣的培養、閱讀習慣的培養是從家庭開始的。兒童時期的閱讀和教育相關,一個沒有閱讀的家庭永遠不會有真正的教育。兒童通過這些書的閱讀之後,開始喜歡閱讀,童書會把人類最美好的東西都蘊藏於一個個人物、動物的命運之中,構建的是你的價值觀。

六、在優秀的傳統家教理念基石上構建起現代家教的大廈

第一,傳統家教通過家規、家訓、家風等形式,對家庭教育進行規範,用制度和儀式對兒童進行教育。

第二,傳統家教強調以德爲先,把“做人”作爲教育之根本,與現代教育理念“立德樹人”是一致的。

第三,傳統家教注重父母的以身作則榜樣示範,強調兒童的行爲訓練和科學方法。

但要注意辨析與捨棄傳統家教中那些不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糟粕,如懲罰教育等,只有清理傳統家教流毒,才能建立現代的家庭教育體系。

七、母親是女人最神聖的天職,父親是男人最好的工作

母親是女人最神聖的天職,現代幼兒教育的重要奠基人福祿倍爾曾經說過:“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啓發母親——人類的教育者。”

母親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是不可替代的角色,特別是在孩子誕生的最初的階段,作爲母親需要儘早給孩子朗讀,講故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興趣,同時要爲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

父親是一個堅毅的稱謂,意味着責任與擔當。要當好父親這個角色,實際上就是兩個關鍵詞。一個詞是“榜樣”,另一個詞是“陪伴”。父親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父親不像母親那樣和孩子有那麼強的依戀關係,父親更粗獷、簡單,和父親的相處能讓孩子學會面對困難的勇氣,孩子更具有冒險精神,因此,陪伴也是父親很重要的職責。

八、家庭教育是不可逆的,但是可以改變

大部分父母都沒有接受過科學的訓練、科學的育兒知識的培訓,所以父母是經常容易犯錯誤的。

父母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你對人生、對世界的新認識影響你自己的行爲,也將傳遞到孩子身上,任何改變都不會遲,當然如果過了關鍵期人是很難改變的,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因此也告誡父母需要在孩子小的時候盡己所能走近教育、理解教育。

九、教育是否成功在於有沒有好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

新教育改革有一個行動叫每月一事,每個月讓孩子做一件事,培養好習慣。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好習慣養成需要連續21天不斷的訓練,家庭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十、教育不僅僅發生在校園,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能深刻體會到,教育不僅僅發生在校園,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無論是通過網絡進行遠程教育,還是更加重視家庭教育,每一個環節都能成爲課堂。用好這些課堂,不僅能讓孩子學到更多東西,對老師和父母來說同樣也是一種進步和成長。這段時間是很難得的親子24小時在一起的時光,知識性的學習不是很急的事情,現在應該以親子共同活動爲主體,比如親子共同遊戲,共同去讀一本書,然後交流分享,共同去看一部電影,然後討論交流,還有父母和子女促膝長談等,這些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更有益。

鼓勵父母和孩子一起,選取這次疫情中的一些現象爲主題,比如,關於病毒、關於感恩、關於藥物等,完成一次共同的作業,共同查資料、共同討論,在疫情過去之後形成一份小小的研究報告。

僅將是一次有效的思維訓練,也將成爲父母和孩子共同的珍貴記憶。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1

作爲現代家長,我們都非常重視對孩子的培養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有所發展,有所造就,成爲優秀的人材。回想幾年來對孩子培養教育的過程,主要有以下兩點點體會:

一、讓孩子牢固樹立遠大的理想

理想是一簇火種,能點燃拼搏進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盞明燈,能照亮人生奮鬥的歷程。理想是我們的強大精神動力,牢固樹立遠大理想,是中學生成長和成才的根本保證。古人云:“志之所趨,無遠勿屆,容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銳兵精甲不能御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那麼要讓孩子樹立什麼樣的遠大理想呢?許多優秀中學生的成長成才之路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想只有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融合在一起才更有價值。今天,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就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的小康社會,使我國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在此基礎上再奮鬥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要讓孩子圍繞這項偉大事業樹立遠大理想,刻苦學習,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增強自己將來報效祖國的本領。

二、讓孩子在溫馨幸福的環境中成長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首先,家長要關心孩子的成長,爲孩子的成長創造幸福的環境。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的孩子思想從小就受壓抑,心靈和自尊心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因而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要想讓孩子茁壯成長,必須創造出一個幸福的環境,讓孩子感到家的溫暖,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幸福。有的家庭經常暴發“戰爭”,孩子在驚恐中不知如何是好,大一點年

齡的孩子爲此增加思想負擔影響學習,甚至發生悲劇。前不久報紙刊登了一名小學生因父母吵架至深夜,嚴重影響了孩子的睡眠,至使第二天早上孩子上學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被車撞死的悲劇。年輕的父母很愛孩子,但是他們又忽視了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成長帶來的影響。在我們的家庭裏,我們對孩子也從不打罵喝斥。即使孩子不注意做錯了什麼事,我也不責怪孩子,不給孩子任何壓力,只要他重新弄好就行了。孩子既是子女又是朋友,對孩子要尊重,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在家裏我們從不給孩子什麼壓力,讓他快快樂樂地生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搖籃,只有幸福溫暖的家庭環境,纔有可能培養好孩子,教育好孩子,使他茁壯成長,不斷進步,取得可喜的成績。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行爲習慣、學習態度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和督促。

一、意識到陪伴的重要性

常常聽到一句話“孩子是祖國的未來”。這句話說的遠景目標,那麼近景目標是什麼呢?是認識到孩子是家庭的未來。教育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重中之重,教育孩子的重擔不僅在學校更在於家庭之中。優秀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的陪伴,父母的角色誰都代替不了。多帶孩子去不同的場合,不要嫌孩子麻煩。你帶他去的任何一個地方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節生動形象的生活課。我們家一直有一個習慣,就是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學習,一起分享。從幼兒園中班開始,孩子就慢慢開始接觸各類書籍,不管是他自己的繪本、故事書,還是我們工作上涉及到的各類書籍,他都會好奇的去看、去問,而我們也堅持和他一起閱讀,久而久之,對各類書籍的興趣大了,讀書的.習慣也就養成了。

二、認識到習慣養成的好處

俗話說:好習慣受用終身。黎子睿是我們自己親自帶的,一直以來,我們對他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意見統一,特別是在習慣養成方面,更不打折扣。在學習習慣上,他的作業,我們不陪着他做,也不幫他檢查對錯,明確告訴他不完成、做不對的後果都要他自己承擔,自己收拾書包,準備第二天要用的學習用品,忘帶了我們是不會送的。其實,這也是培養他的獨立性和責任意識。每天堅持寫一篇日記,記錄美好的回憶;堅持背一首古詩,積累文學知識;大聲朗讀一篇課文或者是報紙上的宣傳報道,加深學習記憶,瞭解正在發生的事。

在生活習慣上,他作爲家中的一份子,也要爲這個家出一份力。每天做完作業後,洗碗、打掃衛生、整理房間、睡前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疊放整齊等。在作息方面,黎子睿起牀是比較早的,起牀之後先自行洗漱,然後拿起書本開始晨讀。千萬別小看晨讀,早上頭腦清晰,沒有前攝抑制,看過的東西往往記憶更深刻,某些知識點甚至可以記一輩子。不管是從中醫角度還是西醫角度都建議早睡早起,早睡早起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促進身體健康,免疫力好孩子就少生病,少生病就會少請假,少請假就可以避免落下課程,孩子跟得上,學習更省力。科學研究證明,早起還可以調節眼睛的視力,促進身體腸道蠕動,孩子吃東西更香更好消化,所以孩子們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三、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一是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讓孩子參與計劃的制定,事先約定好,說到要做到,共同制定能力範圍內的學習計劃,並且要堅持每天達到預定目標。

二是合理制定規矩。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小的規矩能起決定性作用。我們平常也是立下了小規矩,這樣,能督促孩子有效的去學習。

三是主動與孩子溝通。

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平時談話的時候,不經意的問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啊,讓孩子積極表達,孩子在交談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體會到知識帶來的成就感,然後主動的去學習新的知識,享受學習的過程。有效的溝通,也能增強父母與孩子間的感情,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3

《弟子規》中關於孝道的這些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就不是有形的東西可以媲美的。假如現在我們在家庭就能培養出這麼好的言行舉止,那將來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其次,從《弟子規》裏,我讀到了誠信。爲人處世,除了孝道,就是誠信了。誠信爲本,誠信也是國人所追求和倡導的一個基本素質。任何時候、任何朝代,一個人立於世,只要開口說話,首先就要講究信用,欺詐不實的言語,在社會上是不可能永遠行得通的。同時還要注意的是,話說得多不如說的少。凡事實實在在,不要講些不合實際的花言巧語。

目前在社會上,有一些人還未看到事情的真相,就喜歡輕易發表意見;對於事情瞭解得不夠清楚,就輕易傳播出去;遇到有人談論別人的'是非好壞時,不管與已是否有關都喜歡參與進去,這些都不是正常現象,是與中國人的傳統道德相違背的,是應該屏棄的。

還有些人,聽見別人說自己的過錯就生氣,聽到稱讚自己就高興。殊不知,這樣一來,圍繞在自己身邊的虛僞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多,真誠有益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如果聽到別人稱讚自己先應該自我反省,檢視自己是不是有這些優點,是不是空有虛名;當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過錯時,要正確地接受和麪對。只有這樣,正直誠實的人才會喜歡和自己接近。

另外,從《弟子規》裏,我還讀到了仁愛。提示自己對於身邊的人要有顆關懷愛護的心,如同蒼天與大地,絕對沒有私心、壞心,不論好人、壞人、聰明、愚笨、尊貴、貧賤、種族、國界都一樣給予保護和承載,這就是一片仁慈之心,不爲名利也毫無虛假。這也正是“天同覆,地同載”的大同境界。

雖然現在已經不是“主子、奴才”的社會,也很少有人用婢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現在這個社會裏,上下、尊卑的關係仍然處處可見。而這是與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提倡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因此,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弟子規》裏的“泛愛衆”思想,多爲大衆着想,共同營造一個相互關懷、相互體諒的溫馨、和諧社會。

總而言之,《弟子規》所講的道理,正是聖人的訓誨,從“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着手,尋求人生的歸宿,是很多偉人、聖賢的最大願望。在《弟子規》中,聖賢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這就是所謂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我們這些後者有真正的福報,能夠聆聽到聖賢的教誨,對我們將是莫大的幸事。所以讓我們學《弟子規》、品《弟子規》、仿《弟子規》、行《弟子規》。反覆讀誦,深入內心,並把它當成個人反省的鏡子和行爲。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4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爲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能夠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爲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家人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爲中心,適應潛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從開學初教師的上門家訪及調查問卷中發現,小班大都幼兒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少家長很重視對幼兒的認知教育、智力開發,把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則以“孩子還小”爲理由而包辦代替或不予以糾正,在幼兒發展中存在着認知潛力跟行爲潛力不跟諧性、不一樣步性。不少幼兒在表演節目時還很自信,但一旦讓他們去獨立完成一件簡單任務時,就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兒尚未構成用餐、入廁、傾聽、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爲習慣,如果任由這一狀況發展下去,幼兒行爲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不良發展將不可避免,對今後的一生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3~4歲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跟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構成良好行爲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爲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爲習慣,務必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爲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跟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跟幸福,能夠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幼兒的許多行爲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有更重要好處。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5

去年我接任四(8)的班主任工作和數學科教學,當時我對班上很多同學的情況(不管是學習方面、生活方面、行爲習慣方面)都不瞭解。在平時的學習中,我覺得多數同學還是能按時完成作業,而且效果不錯。但慢慢的我就發現張倫海同學的家庭作業完成得較好,但在課堂上做的作業效果不好,而且速度較慢,我就問他原因,他什麼已不說就哭了。於是我就和他媽媽聯繫,要求下午放學後來學校接孩子,以便於和家長交流。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知道了孩子以往的學習習慣------在讀一、二年級時,每天下午放學後都是班主任老師守着同學們完成作業後纔回家,在家中幾乎不做作業。現在讀四年級了回家後還要家長陪着做作業,而且家長讀題指導才完成,差一天不陪就做不好了。當我瞭解孩子的這個習慣後,就知道他的依賴思想特嚴重,而且不善於獨立思考。我就對家長說,孩子已經讀四年級了,什麼事情你們不能爲他包辦代替,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學會自己的事自己處理,不要啥事都想依賴別人,特別是在學習方面一定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作爲家長不可能天天陪着他,總有自己的事要去幹。家長就說讓他嘗試一下吧,就這樣一個星期後,我發現孩子的家庭作業效果不是很好,我問他,是你獨立做的嗎,他說,媽媽只在旁邊看着我做,不懂的才問她。我就鼓勵他說,沒關係,只要你繼續努力,你一定會進步的。就這樣半學期過了,我再次和家長交流時,家長說,謝謝老師的指導和提醒,我採取了你說的教育方法,孩子的轉變很大,基本上能獨立做作業,有時還會幫助我做些家務活,雖然成績不是很好,但是他慢慢的養成了一些良好的習慣,作爲家長,我非常欣慰,我會堅持的。

現如今的張倫海同學在我們班上已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孩子。在學習方面,上課能專心聽講,主動回答問題,能獨立完成自己的家庭作業。在生活方面,能自己洗衣、做飯,還能幫助他媽媽做家務活。在品行方面,能做到尊老愛幼,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已很少和同學們發生矛盾。現在還是學校少先隊大對部的一員呢,參加檢查同學們的兩操,已算是一個能讓老師和家長放心的'孩子。

但這一切都是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正如他媽媽所說和所寫的一樣,她對孩子的要求不是很高,最起碼要讓孩子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要

能把他所學的知識用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體現他的價值。還教育孩子要有愛人之心,助人之德,要愛父母、老師、同學、親友,不能自私自利。但是她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已要求自己要以身作則,她在孩子的面前從不說髒話,不抽菸、喝酒、不打牌等。當孩子在學習時,她堅持不看電視和玩手機。還要求孩子要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良好習慣。

還有我班的徐鍵萍同學,不管是哪一科的的作業都寫得工工整整,乾乾淨淨,這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她爸爸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據他爸爸說是,有一天放學後她和往常一樣不會主動的做作業,他爸當時就想起一個念頭----何不讓孩子學着自己管理自己,就沒有叫她做作業,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已經忘記了做作業這件事,到了晚上9:30時,孩子問他幾點了,他告訴了孩子的時間,孩子很生氣的責怪了他爲什麼不叫她做作業,於是家長就抓住這個機會對孩子進行了教育,並告訴她學習是自己的任務,需要自己主動、自覺完成,而不是靠家長的再三催促。聽了她爸爸的話後,她低下了頭哭了。經過這件事後,她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作業先做了。

良好習慣的養成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作爲家長、老師的我們更應該注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