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1

老師讓我們看神舟十三號飛船的發射,我們每個同學都迫不及待的等待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當神舟十三號發射的時候,我們都很擔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員飛上太空與天宮一號連接,它點火時發出的火太大了,我心裏暗想它會不會引起火災呀?

隨着神舟十三號成功飛上藍天,我心中的疑團也一點一點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頭也終於落地了。接着火箭上的兩個小火箭落了下來,緊接着是外殼和一個副的推進器也落了下來,終於所有不必要的東西都落了下來,太陽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三號終於進入了預定的軌道,神舟十三號發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學都在歡呼,因爲這是中國對宇宙探索邁出的新一步,是中國對宇宙奧祕探索的又一個起點。

此時此刻,我又有了一個新的理想——當一名優秀的宇航員!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2

載人天地往怠⒖佔涑霾鍘⒖佔浣換岫越印泄教焓亂嫡鉸蹕蛺鍘T諤嗇艹鑰唷⑻乇鵡芄ス亍⑻乇鵡苷蕉貳⑻乇鵡芊釹椎腦厝撕教煬竦拇攏夢夜腦厝撕教旃こ套囈教焓貝

1970年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20××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20××年10月24日18是05分!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在此之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相繼發射、併成功對接。20××年9月15日22是04分09秒,天空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直到20××年1月3日,我們祖國的“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陸。1月11日,“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在“鵲橋”中繼星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互拍。在它們的辛勤工作下,月球背面的神祕面紗逐漸被揭開。

是誰?讓這些“生物”等上太空?是誰?創造了這一串串神奇的數字?是誰,成就了這一飛天夢想?沒錯!是那些日夜不停工作的航天工作人員!

南仁東,他放棄國外高薪工作回到祖國。在別人規劃退休生活時,他或許正在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的藍圖。這個決定他一堅持就是22年!青絲到白髮,從壯年到暮年,南仁東艱苦創新的精神源於他愛“天眼”愛得癡迷。

“天眼”是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價值標準,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貢獻着自己的價值。如同航天工作人員!1970年至20××年,整整49年的時間!在這49年的時間裏,他們經歷了無數個夜晚,他們白天工作,夜晚也工作!他們爲了確保每位宇航員登上太空的安全!每次火箭登上太空時,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臉上還露着那燦爛的笑容,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是日夜不停、整宿工作才得出那今天那輝煌的航天技術。

航天技術標誌着我國技術的進步。是他們的努力,是他們的創新讓中國的航天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如果你問我,在浩瀚的宇宙中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是哪一顆?我會說,是南仁東星。如果你問我,在中國,爲我們無私奉獻的.人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航天工作人員!他們一生仁愛無私,爲人低調,默默地爲國家付出,默默地爲航天技術奉獻。如果你問我,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在哪裏?是宇宙!是那些能吃苦、能戰鬥、敢於挑戰的航天工作人員讓我們認識到那浩瀚而又美麗的宇宙!

宇宙那一顆顆星星,我相信是爲那一逝去的宇航員、航天工作人員而塑造而成的!他們也有家,可他們仍日夜不停地工作,他們將自己的愛國情懷鑄於強國夢想之中,他們無私奉獻,他們只要一思尚存,便此不懈。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3

寧靜的澳門,人們一向心態平和。然而,中國首位完成太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楊利偉的到來,在澳門掀起了一股追星熱潮,尤其是青少年學生,人人爭睹航天英雄的風采。

今天上午,楊利偉改變參觀行程,到澳門文化中心與上千名中小學生交流對話。得到消息的孩子們一大早就把文化中心劇場佔滿了,從十間學校挑選出的三十名幸運兒,更是抑制不住心中的興奮,坐在臺上,等待與心目中的英雄面對面交流。而文化中心大門外,還有數百名無緣進入的中學生,守在門口,只爲親眼看一看偶像。

九時五十分許,在雷鳴般的歡呼聲中,楊利偉來到會場。面對急欲瞭解航天員訓練和在太空工作、生活情況的青少年學生,楊利偉先給大家播放了兩段錄像。他邊放邊解說,並不時說一些勉勵大家的話:“在太空吃的`月餅味道非常好,很有民族特色,吃這樣的食品更爲我們的民族自豪。”“中華民族是充滿智慧的民族,在這樣的高度看地球,非常爲民族驕傲”同時,他也不忘倡導科學精神:“科學必須實事求是,在這樣的高度看到長城等建築是不可能的。”

隨後,楊利偉回答了十所學校代表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宇航科技,在太空的工作、生活、心理狀況以及與家人的關係等。楊利偉說,在返回大氣層時,飛船外部溫度高達二千度,而由於採用了先進的國產隔熱材料,返回艙內溫度沒有變化;航天員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但對國家制造的飛船非常有信心,另外航天員都是勇敢的人,升空時不會有擔心;兒子如果想當航天員,肯定非常支持,並希望他能與在座者合作;升空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爲中國人自豪,因爲中國人也有進入太空的能力。

楊利偉將在太空拍攝的錄像作爲禮物送給澳門學生,澳門中華教育會理事長李沛霖接過禮物後說:“楊利偉是祖國的驕傲,是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心目中的英雄。他今天犧牲參觀時間,來爲澳門學生上了非常寶貴的一課,大家應以他爲榜樣,學好本領,爲祖國和特區服務。”

楊利偉應邀爲各學校簽了名,他最後勉勵說:“希望大家努力學習,鍛鍊身體,有一天你們也會成爲中國的航天員。”“大家一定會超越我。”

當楊利偉走出文化中心時,數百名中學生還守候在大門外,不斷向他歡呼:“楊叔叔,我們愛你!”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4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這標誌着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實現了多個“首次”,即首次與三艙組合體自主快速徑向交會對接,首次長期在軌停靠六個月,實現四個載人航天器形成組合體長期在軌飛行,首次具備天地結合多重保證的應急救援能力。這些“首次”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樣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樣的高度,雖然我們不能同神舟十三號的'三位航天員一樣把足跡留在浩瀚宇宙之中,但我們可以在新的長征之路上,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自己的崗位上甘做“孺子牛”勇做“拓荒牛”常做“老黃牛”,不斷以愛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鑄魂補鈣,始終保持不怕吃苦的精神風貌和風雨無阻的韌勁,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奮鬥終身。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5

多年前,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起步,每一次航天發射任務的成功,都是中國航天不斷努力奮鬥的真實體現。未來,隨着新一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不斷髮展,我國運載火箭能力將再一次實現新跨越:長征六號甲長征七號甲長征八號等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研製,以實現運載火箭整體的“更新換代”;長征五號火箭將先後執行多個重要發射任務,支撐我國探月三期月球採樣返回20xx年火星探測器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建設等重大工程項目的穩步實施;重型運載火箭有望在20xx年實現首飛,使我國航天運輸系統水平和能力進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

與此同時,中國航天空間運輸的方式也將實現由一次性使用向重複使用由單一航天運輸向航天運輸與空間操作相結合等重大突破。不難想見,隨着中國航天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必將承載着中國的航天夢,凝聚着中國航天人的奮鬥精神,一次次飛向太空,開啓中國航天事業的.“新長征”。仰望星空,征途漫漫。300次發射,僅僅是中國航天事業“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還有500次1000次,甚至更多次的突破,等待着我們去不懈奮鬥。

相信在未來,我們必將能創造更多的航天奇蹟,實現新的更大的“航天夢”,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爲精彩的中國印記。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6

在星稀月明的夜晚,擡頭仰望天空,有一顆最閃亮的星,那便是中國空間站。

20xx年4月16日,神十三太空“出差”三人組圓滿完成在軌六個月任務,返回地球。經過承重8個G的負重“離心機”訓練,也讓我們看到的藏在裏面的偉大故事。據航天員王亞平回憶:她們左手上有一個緊急迫停的按紐,但自隊伍成立以來沒有一個人按下過。語調如此平淡的一句話裏頭,卻藏着無數的堅持不懈精神,奮勇拼搏的身影。但在這第一次使用快速返回的系統時,仍然需要承受11個G的'重量同時還要面對高溫可能缺氧的情況,他們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堅持了下來。這是我們應該追的最亮的星。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這句話看似鑄在航天大隊的總站牆上,但實則鑄刻在了每一位航天工作人的心中,神舟十三號的成功飛天,也爲中國空間站第二階段的建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中國航天技術上的發展堪稱“彪炳史冊”的奇蹟,上有天官問天,下有五洋捉鱉,從0到1的突破,從神舟飛天到嫦娥探月,再到天問探火,中國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成就了航天夢,他們都在用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奮鬥,詮釋着一個個奇蹟。他們照亮了我們的前程,讓我們走最亮的路。

作爲新時代的少年,自當應該學習航天事業工作者的航天精神,那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求真態度;那字字落實,永鑄心間的真誠誓言;那堅持不懈,奮勇拼搏的航天信仰精神……學習在那一次次火箭成功發射背後,默默付出的“現代”活雷鋒。我們應當爲生在華夏而感到驕傲,摘下那顆最亮的星去學習。

在星稀月明的夜晚,擡頭仰望星空,有一顆最閃亮的星,那便是中國空間站。那顆星照亮了航天員的夢,照亮了中國人民的心,成爲了浩瀚宇宙中我們追夢的星!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7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系統最爲複雜難度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xx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後凝聚着成千上萬人的心血智慧。爲確保任務順利實施,各系統各單位全力備戰,以優異成績迎接未來。

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爲“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爲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苟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數十人的吊裝團隊協同執行任務,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錯,吊裝對接誤差更是小而又小。每個產品只允許一次吊裝落位成功,沒有重來的機會,不能有絲毫閃失。吊裝對接火箭,一圈數十個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對準連接。”基地工作人員石創峯承擔吊裝工作,爲了做到既快又穩,他自創訓練方法,在吊鉤上繫着焊條,操作吊車從高空將其插入啤酒瓶口裏。練到最後,他和同事揮動笨重的吊車鐵臂,就像揮動自己的手臂一樣靈活自如。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團隊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爲底線,在神舟十三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準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和舉措,還將首次啓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保證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瞭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裏道路在哪裏,才能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8

從“兩彈一星”“嫦娥”問月,到“北斗”指路“天宮”攬勝“天問”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遊蒼宮。“義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進,中華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從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陽:中國人民目光所及,正在從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質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區域。“中國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滿天神話變成現實”。

的確,浩瀚太空裏越來越多的中國航天身影,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實詩篇。神舟十二號的航天員們在軌駐留6個月,中國人將第一次在太空中度過春節。期待除夕守歲時,我們能夠第一時間聽到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20xx。4。16神舟十三號圓滿完成任務併成功着陸地球,我們從這裏看到的`,不僅是太空中力量對比的變化,也代表了國家綜合實力的消長。

太空只是一場歷史性大變局的局部,我們正在親歷歷史,祝福中國!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9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三號,中國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20xx年4月16號上午,在神舟十三號“出差”六個月的三名宇航員揮別繁星,順利返回了地球。當他們成功着陸的那一刻,我激動無比。這幾個月我一直關注着神舟十三號,學校也組織我們觀看了天宮課堂,我有幸見證了中國航天征程中的偉大創舉,同時也感受了中國航天人勇於探索敢於攀登的精神。

航天員的成功是充滿汗水與艱辛的。在一些人的眼中,他們只看到了精彩與成功,卻沒有想到過成功的代價。首先要埋下理想的種子,就像航天員王亞平,她的夢想就是讓自己成爲中國少有的女航天員之一,當希望的種子種下,用你的努力汗水智慧讓它生根發芽。如此日復一日,忽然有一天,你發現希望的種子破土而出是多麼驚喜。人生路上坎坷不斷,波濤洶涌,當你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你離成功就越來越近。最終,王亞平成爲女兒眼中那個能“摘星星”的`媽媽。

宇航員翟志剛異常艱苦的家庭環境並沒有打敗他。他也曾想到過輟學,但母親的一番話讓他的人生迎來了轉機,讓他堅定理想,踏實學習,換來了期許已久的榮譽。

中國的航天事業從艱難起步到取得輝煌業績,那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的引領,那是無數個航空人默默奉獻,永不言敗的的結果。我們新時代的好少年要學習英雄宇航員身上的實幹精神,在新徵程中接過接力棒書寫優秀的時代答卷。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10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三號,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國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

半個多世紀前,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現如今,鮮豔的中國紅閃耀太空。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航天夢”早已匯入偉大的“中國夢”,成爲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的驚鴻之筆。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問”問天“天宮”覽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個個飽含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與文化傳承的任務,一次次展示着中國航天勇攀科技高峯的探索成就,展現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九霄逐夢再問天,闊步強國新徵程。中華民族對無垠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創新和突破的背後,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艱苦奮鬥不懈拼搏自主創新,成爲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記憶。

又是一載金秋十月,又是一度家國夢圓。這次太空之旅,不僅能刷新中國人在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進一步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產出高水平科學成果,我們更能和他們一起體驗在太空過春節……科學探索再次與航天夢想在太空奏響協奏曲。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出徵前所說,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11

奮鬥是圓夢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試驗田”中勤懇耕耘,心有天地經緯腳向浩瀚天宇,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艱苦奮鬥,在反覆試驗求索中砥礪前行,在精益求精攻關下追求卓越,敢闖難關勇開新路。一個個航天員在嚴格系統全面的訓練中學經驗強本領,飛天遨遊出艙行走需要紮實的功底,需要他們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寒來暑往的刻苦訓練讓他們擁有超強的.意志力與自信心。爲了偉大的航天事業,航天工作者與航天員,將艱辛與曲折作爲事業發展的“階梯”,以志氣鍛造骨氣,以骨氣厚積底氣,在接續奮鬥中實現航天事業更高水平的創新與突破。

從“神一”的發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成果豐碩。在“追夢”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當然,前所未有的挑戰難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魯迅先生曾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雙腳踏出來的,是一步一個腳印開拓出來的。從1956年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是發展中一以貫之的堅持,是推動航天事業發展壯大的核心競爭力。走前人沒走過的路自然少不了彎路,闖前人沒闖過的關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爲先驅,方能成爲先鋒,唯有敢闖,才能闖出新天地,搶佔“新高地”。

偉大事業孕育着偉大精神。回望航天事業發展史,無論是“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還是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無論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全面建成,還是“嫦娥”奔月與“天問”探火,從大膽設想到成功實踐,無不彰顯着中國與時俱進的航天實力。中國的航天事業從艱難起步到艱辛跋涉再到取得輝煌業績,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國身影中國足跡,在航天事業的發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必將引領着14億中華兒女萬衆一心齊奮鬥,激盪起磅礴偉力,奮進新徵程,逐夢新時代。

航天思政課心得體會12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神舟十三號載譽出征,由中國航天員組成飛行乘組逐夢蒼穹,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科技興國,航天築夢,寄託了億萬中國人民的熱切期盼,承載了中華民族富強繁榮的壯麗追求。神舟飛船揚帆再啓航刺破蒼穹,彰顯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峯開拓創新拼搏進取的精神品格。

航天夢,照亮中國科技興國路。全球關注,舉世仰望;星空璀璨,神舟閃耀。科技引領,神舟飛行,中國航天精神正是攻堅克難創新創造不求安逸艱苦卓絕的精神寫照,照亮了中國科技興國路。20xx年,我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飛向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魂牽夢繞的'數千年飛天夢想。今天,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船乘載三名航天員進入空間站開展爲期三個月的工作,驗證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性能,驗證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技術,驗證航天員與機械臂共同完成出艙活動及艙外操作的能力,檢驗東風着陸場的搜索回收能力等多項科學研究成果。神舟十三號必將圓滿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標和重大任務,在浩瀚無邊的星空激揚中華民族的夢想,高擎起光彩奪目的五星紅旗,彰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追求理想的血脈基因,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奏響宇宙強音。

復興夢,照亮中國全面振興路。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開好新局走穩征程,以神舟出征爲象徵和指引,中華民族必將能夠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航天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匯聚起中華民族精神譜系,激勵着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羣衆建功立業接續奮鬥矢志不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也將在我們的努力下一步步成爲現實,成爲彪炳史冊的千古奇蹟。

中國夢,照亮中國繁榮富強路。中國夢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夢想。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實現祖國統一,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構成了中國夢的總體輪廓。實現中國夢,人民充分享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權利,更加富足平等愉快自由安全。人民嚮往中國夢,中國夢是14億中國人的共同理想信念,是夢寐以求的幸福夢,是凝聚全民族全社會凝聚全體中華兒女至高無上的旗幟。全國各族人民心中有夢腳下有路,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就能夠用14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彙集起強大的磅礴力量。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堅定理想信念,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傾聽人民呼聲迴應人民期待,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帶領人民爲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偉大事業都基於創新”“偉大事業都成於實幹”。中華民族對宇宙由來已久的嚮往,終將在星空寫下無可替代的精彩一筆。這是一次偉大的出征,凝聚了億萬中華兒女航天強國的夢想,進一步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