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彙編15篇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彙編15篇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

這段時間一向在看《鄉土中國》這本書,能夠說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社會學和鄉土文化概論相關方面的書,感觸頗深。

《鄉土中國》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

下頭我想分享一下幾處自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地方。

這是一個比較比較都市社會和鄉土社會的描述。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都市社會是陌生人社會,在熟人社會裏,應對面交流(空間上)和口口相傳的經驗傳承(時間上)決定了其不需要文字的屬性;陌生人社會不一樣,空間上和時間上無法使經驗(作者擴展爲文化)在所有人之間傳遞,這樣我們就需要一個象徵體系引出概念(也就是詞),進行經驗的累積,這種經驗使得我們在陌生人社會中得以更好的生存,文字就產生了。

現代社會的這種浮士德感情觀倒是有助於計劃生育,哈哈。鄉土社會中這種浮士德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追求穩定。社會關係是生下來就決定了的,所以是阿波羅式?

中國社會差序格局是導致現行道德不一樣於西方的主要原因。差序格局的主要特點是以個人爲中心的私人關係,所以中國社會的道德觀念無法超脫個人產生一個團體性的道德,中國道德是能夠伸縮的,要視具體情景而定。所以中國社會道德的私人特點在公私衝突中顯得更爲明顯,作者舉了如下的例子說明這個問題:

總之,看後給我的感覺是此書寫得很宏大,但也讓我會對很多植根在我們日常生活裏的道理豁然開朗。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2

初看此書,我總是想到艾青的一首詩——《我愛這土地》,詩中的一句話尤爲深刻: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想就書中的一些句子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書的開頭提到了一個在內蒙旅行回來的美國朋友,他說中原的一家家總是划着一小方地來種植,而沒有想到利用這片地的其他方法。似乎是這樣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在土地上發展起來的國家,我們的土地的依賴性已根深蒂固。“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我們腳踏實地,我們熱愛這土地,我們珍惜這份與生俱來的土氣。

當看到費老寫到自己第一次出國,他的奶媽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包裹着的竈上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底下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潮陽。衆所周知,潮汕地區過節拜神的活動有很多,有人說這是迷信的做法,但是在我看來,這也算是內心的一份信仰,對神明的敬重源於先人,源於環境的耳濡目染,這份敬重一代一代相傳下來,慢慢地成爲了一種傳統。這份淳樸的土氣,讓我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自然、不做作。

“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社會競爭沒那麼激烈的那時,人們之間要建立起信任也就沒有現在來得那麼困難。沒有相互之間的算計與心機,單純的,就是心裏油然而生的相信而已,這便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實實在在的、不加修飾的、饒有魅力的。

像書中的一句話說的那樣: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象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中國便是這樣的,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們便有了一份“土氣”,無需覺得丟臉,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該慶幸,這是我們的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而我歸往何處?我們都知道,落葉尚要歸根,人也是一樣的,倘若忘了根在哪裏,要如何回家?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3

中國人傍“土”爲生,“鄉土中國”更是極其生動的囊括了當今的中國。

費孝通先生說,“土”並不是個貶義詞。中國人的最根源便是靠着一方土地生活,“土氣”也從而紮根在了心裏。

我並不是農民出生,但也或多或少的接觸這“農民”這一階級的人。農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礎,也是中國的特色。就像西方國家很難意會到那些拿着鋤頭的人,身上有着的獨特魅力。無論是古代、近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革命時期,中國的血脈大多還是流淌在農民的骨子裏。

我所認爲的“鄉土”,是個別具風味的詞,這讓我聯想到艾青的《我愛這土地》。“鄉土”既是中國的土地,也是中國的風味;既是物,也是情。中國大半輩子都在土裏紮根,也是這一方土地孕育了一方人情。在農村裏的鄉土情,能把幾戶原本互不相干的人家串起來。畢竟村子就那麼大,農民的性子永遠比不得商人的彎彎繞繞。

當今時代的發展,農村也逐漸成了城市的修飾。我常聽人拿農村人和城裏人做對比,比沒兩下話語中的嘲諷之意毫不掩飾。城裏人有作爲,城裏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城裏人有教養……但殊不知中國人本就是農村出身的。農村人心思直,沒那麼多彎彎繞繞,農村的孩子勤勞能幹,身子板硬。其實沒有聰愚之分,只是較比的方面不同罷了。反觀人情世故,中國人骨子裏原有的熱情好客,卻被城市的忙碌掃得一乾二淨了。我不認爲應該帶着異樣的眼光看待“土氣”這個詞,同樣覺得農村和城市應該是平等的。

總的來說,中國人是含蓄的,是有秩序的,是有“禮”的。這本書以淺入深出的方式將中國社會剖解出來,且又富有生活氣。既是通俗易懂,又值得一讀。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4

費孝通先生在序言裏就直接說了,他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並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知道、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的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了鄉土人們的內心世界。

費老在第一章就提出了鄉下人的“土氣”,鄉下人向土地討生活,和土地分不開,以農爲生的人們,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也就是論語說的“生於斯,死於斯”。並且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在城裏絕對看不到這樣的現象,這個是“土氣”特色,也是一種習俗。

接下來費老又講了文字下鄉,他說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工具,講究文法、藝術,但是在面對面的鄉土社會中是沒有必要的,有着空間和時間上的阻隔,在鄉土社會中,他們有着自己的“行話”有着“無言勝似有言”效果,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鄉土社會的本質。並且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

費老也講到了差序格局在中西方的對比中,西洋的格局是團體,就像捆火柴一樣綁在一起,而中國則是家庭,就好比丟了一塊石頭在水裏,盪出一層一層的波紋,具有伸縮的能力,有着“人情冷熱、攀關係、講交情”的特點,而西洋的就是權力問題,作者說人何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

作者還講了家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的內容,我覺得這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所導致的,我們的奉行的是儒家文化,講的是“和氣、禮治”,人情世俗的常態。

最後作者還講到了血緣與地緣、慾望和需要、名實的分離,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名實之間的距離跟着社會變遷速率而增加,但是在鄉土社會中變遷的速率是很慢的。

這本書用對比的手法進行敘述,很容易讓讀者瞭解,並且也舉了許多事例,很貼近人們的生活,容易接受。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5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忘本”是什麼意思。根據新華字典的說法,是忘記自己原來的處境,忘記處境變好之後的幸福之根。

這有點像一些城市人。他們忘記了他們的祖先也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80%的人口貢獻的結果。不僅忘了,更讓人難過的是,他們反過來取笑我們國家的人“蠢”“蠢”。真的是這樣嗎?費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解釋:這不是智力的問題,而是知識的問題,當鄉下人不知道車來了該怎麼逃,看不到世界就不知所措的時候。

與城市裏的人相比,鄉下人會更加重視這一點。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農村人對土地的高度重視。他們深深紮根於土地!我在任何地方都不會忘記我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世代代在斯里蘭卡出生、長大、死去,幾本書不流。這個村莊幾百年來一直有那些姓氏。村裏的人口好像都依附於土地,世代之間變化不大。正因爲如此,地方社會是熟人社會,熟悉並自覺遵守傳統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利用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的熟悉程度。但是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感嗎?答案是否定的!但與此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缺乏完善的法律原則來規範各種行爲,導致許多人徘徊在空白的空間裏,許多城市人不可避免地會忘記自己的出身,因爲他們中的許多人面臨着信仰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他們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6

按照土地整理公司“讀書年”活動要求,本月精讀書目爲《鄉土中國》,現將讀書心得分享給大家。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是社會學名著。本書於1947年出版,距今已有70年,書中給出的觀點,即使放到今天對我們研究傳統中國及鄉土文化依舊不過時,十分具有指導意義。

本書認爲傳統農耕文化下中國社會文化形態是一種沿襲已久的社會文化形態,有相對的穩定性,不會輕易隨着政權和制度的變化而消失,因此這本書提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很多特點,結合自己生活的親身經歷,你會發現即使到了現在,書中的很多東西講的其實也並不過時。因爲一個社會的發展具有很長的淵源,社會形態中的特點在很長時間內會延續下來並且不會改變。雖然可能你認爲現在城鎮化程度高了,中國社會沒那麼“鄉土”了。但是城鎮化,只是把一個鄉土社會在外表上變得城市了,而那些社會特點,依然被延續了不少。

讀到“文字下鄉”的時候,我對本書的共鳴就開始深刻了,因爲我的老家就農村,鄉土生活,的確語言對他們更重要,而文字更像是一種多餘的東西。如今依然如此,因爲語言是有情感的,所以鄉音聽起來纔會那麼的親切,而文字的意義卻沒那麼大的。

再多讀一讀什麼社會中“私”的概念,想想中國這個關係社會與法治程度,不是離開了農村就沒這特點了。

讀一讀長老統治,想一想現在一個老資歷依然可以具有的話語權,這也不是隻在舊時的大家族和農村家庭中具有的特點。

有很多東西你依然能夠在社會中發現它的影子,因爲一個社會本來就是在不斷延續它的特點的。個人覺得本書可以多讀,在書中理解社會,而經歷一段社會後再來讀這本書,則又會有不同的感覺。這本書不但沒有過時,反倒能夠幫助理解“純城市文化”以外的很多社會現象。

因此無論我們現在的現代化與西化的進程如何,鄉土與傳統依舊刻在了我們的基因裏,融在了我們的骨血裏,所以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制度的建設上,文化的發展上都能夠體現與西方的不同,我覺得身爲一箇中國人,需要了解一下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背後所蘊含的鄉土文化,因爲鄉土中國就是你我成長的地方,我認爲費孝通先生的這本書對我的啓發很大,也讓我更加了解中國。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7

看完鄉土中國,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思考了好多問題。最主要當然是從法的角度想了好多。法也是一種傳統,在中國這樣一個情大於法的社會,的確,要想實現法治,還得經過我們漫長歲月的奮鬥,前赴後繼的法學家的奮鬥。

費先生所描述傳統基層的鄉土社會與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它將我的生活環境用簡單而明瞭的文字抽象之後,再還給我。原來以爲是個例或是當做笑話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規的風俗、慣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感受到:學術與生活在我的腦海裏第一次這樣緊密的聯繫起來。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鄉土中國”這一符號有着實實在在的研究意義。費孝通認爲:靠務農爲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因爲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

在這樣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爲,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他還說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爲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這一點其實我是不太同意的,中國人團隊意識也挺強啊。

他還認爲,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因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這句話我也不同意,中國自古就有:“國爲重,家爲輕”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說法,難道這不是中國人思想裏的個人之於團隊的要素嗎?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8

最近一個多月的休整,感覺思想上收穫很大。重新用經濟的眼光讀完《紅樓夢》和《戰爭與和平》,心中隱隱希望讀到對中國整個社會環境的解讀,這時遇到費老的《鄉土中國》,真有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啊!

人們在談論問題時,尤其是社會、文化、歷史等宏大課題時,意見不容易統一,整天在那裏臉紅脖子粗地爭來爭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學養不同,思維和思想境界差異太大。你站在海拔600米的山峯與海拔6000米的人說話,基本上是說不上話的。

所以,如果以後有一個發明,就像紅外測體溫儀器一樣,朝你腦門一照,立刻把你歸到哪涼快哪去那類纔有意思,免去了很多無謂的爭執。當然,那樣也會有人大罵精英歧視一類的話了。

總之,讀罷《鄉土中國》,對中國問題似乎有了些更加清醒的認識,原來混淆的一些問題也清晰一些了。

我就摘錄一些劃紅線的部分吧!其實整部著作都值得一讀再讀。

1、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護着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說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還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人不能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樑,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樑,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2、和我們眼睛所接觸的外界我們並不都看見,我們只看見我們注意的,我們的視線有焦點,焦點依着我們的注意而移動。注意的對象由我們選擇,選擇的根據是我們生活的需要。與我們生活無關的,我們不關心,熟視無睹。我們的記憶也是如此,我們並不記取一切的過去,而只記取一切過去中極小的一部分。

3、這種根據單系親屬原則所組成的社羣,在人類學中有個專門名稱,叫氏族。

4、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在他們,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團體來擔負,不在家庭的分內。夫婦成爲主軸,兩性之間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兩性感情的發展,使他們的家庭成了獲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5、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着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一切事業都不能脫離效率的考慮。求效率就得講紀律;紀律排斥私情的寬容。在中國的家庭裏有家法,在夫婦間得相敬,女子有着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這些都是事業社羣裏的特色。

6、鄉土社會是阿波羅式的,而現代社會是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定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

7、文化和政治的區別就在這裏: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

8、在社會變遷過程中,人並不能靠經驗作指導。能依賴的是超出於個別情境的原則,而能形成原則、應用原則的卻不一定是長者。這種能力和年齡的關係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專業,還可加一點機會。講機會,年幼的比年長的反而多。他們不怕變,好奇,肯試驗。在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於頑固和落伍。

9、社會生活愈發達,人和人之間的往來也愈繁重,單靠人情不易維持相互間權利和義務的平衡。於是“當場清算”的需要也增加了。

10、地緣是從商業裏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契約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約定。在訂定契約時,各人有選擇的自由,在契約進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個同意的權力去支持。契約的完成是權利義務的清算,須要精密的計算,確當的單位,可靠的媒介。在這裏是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於是理性支配着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代社會的特性,也正是鄉土社會所缺的。

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9

歷史書上經常看到很多家族長輩坐在一起開長輩會,挑選德高望重的人代表村裏的事情。

在農村,很多事情,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等等。會和家庭有關係,會在一個家庭單位進行。事小夫妻可以解決,事大全家幹進來。在家族中,最有威望的是族長,他代表着家族的形象和利益。當家庭之間存在利益關係時,需要長輩的協調。一般不止一個長輩,而且總是由各個家庭的長輩組成。長輩不依靠權利處理各種糾紛,也不依靠協商同意的效力。他們主要靠仁義禮來管教人!他們靠傳統約束!因此,他們總是非常重視啓蒙的實施。但這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的東西有時會過時。這一刻我該怎麼辦?反對。長輩領導下的禮儀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所以在現實社會中,由於新生的年輕人沒有能力去反對傳統的東西,所以可以選擇是主動實施還是被動對抗。這就導致了書中“名實分離”。

這些都是西方社會看不到的。西方國家有議會的傳統,更多的是關於同意權。只要同意形成的制度不能滿足大多數協商者的願望,這些制度就可能被反對者推翻。他們的行動原則主要取決於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治國。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0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總會想起艾青的詩—— 《鄉土中國》。詩中有一句話特別深刻:爲什麼我總是熱淚盈眶,因爲我深愛這片土地?我想對書中的一些句子發表我的看法。

在書的開頭,我提到了一個美國朋友,他從內蒙古旅行回來。他說中原家家戶戶總劃一小塊地種田,卻沒有想出其他辦法來利用這塊地。好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靠土地發展的,我們對土地的依賴根深蒂固。“光榮的歷史是從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自然會被土壤所束縛。現在飛上天很難。”我們腳踏實地,我們熱愛這片土地,我們珍惜這種鄉土氣息。

當我看到費老寫他的第一次出國旅行,他的奶媽偷偷把一袋用紅紙包着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下面的爐子上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朝陽。衆所周知,潮汕地區節日期間有許多敬神的活動。有人說這是迷信的做法,但在我看來,這也是一種內心的信仰。對神的尊重來自祖先和環境。這種尊重代代相傳,逐漸成爲一種傳統。這種簡單質樸的風格讓我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而不做作。

“當地社會的信用並不重視契約,而是發生在一種行爲的規則爲人們所熟知的可靠性而不加思考的時候。”當社會競爭不那麼激烈的時候,人與人之間建立信任就沒有那麼難了。彼此之間沒有算計和心機,單純是心中油然而生的信念。這是“土裏土氣”的一個特點,真實、樸實、迷人。

書中有句話說,只有直接依賴土壤的生命纔會像植物一樣在一個地方生根。我們生活的土地中國就是這樣。久而久之,我們就有了“土氣”,沒必要覺得丟臉。這本身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我們應該慶幸這是我們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我何去何從?衆所周知,落葉歸根還是要還的,人也一樣。如果忘了根在哪裏,怎麼回家?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1

我是來自鄉村的孩子,對自己的家鄉有着深厚的感情,這份感情或許就是《鄉土中國》中描述的,由那份鄉土本色灌溉澆築而成的吧。

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費老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得精當,因爲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爲有了“土”的滋養,纔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纔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纔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正是這種“土氣”。此等的精闢見地,如果沒有一種流淌在靈魂深處的傳統文化意識以及鄉土中國情結,恐怕是很難抒發出來。

《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鄉土中國》談論了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差序格局更爲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爲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說是完全消解。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轉型,無疑是起着消極的作用。

根據自身的理解,本書的第一篇介紹的是背景,描述了中國的鄉土本色,也就是中國的特殊性。何爲鄉土中國,它的特殊性是什麼?本篇寫得非常透徹。比如,作者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沒讀過本書的人或許以爲這土氣是貶義詞,但是,其實正是因爲靠土地謀生的理想使鄉土社會是那麼的穩定,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費先生也順便比較鄉土中國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悉,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的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第二三部分主要介紹了文字在鄉土中的不適應性,在《鄉土中國》一書裏面他所討論的問題裏面很大程度上認爲鄉村社會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地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裏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第四到七主要介紹差序格局對於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關係的影響。什麼是差序格局?很簡單就如同一顆石子砸到水上蕩起的一圈圈水紋,最中心的那一點是自己,其餘的就是按遠近程度來劃分。對於中國人自私,沒有公德心的論調很多,但是先生在裏面把這個問題做了一個梳理,他發現中國人之所以與西方人不一樣,就在於人我劃分的基礎不一樣。西方人是什麼樣子呢?是團體。團體內外的人很清楚,他就從最基本的家庭這個概念分析的。在中國就不一樣。他的伸縮性非常大,你得勢的時候可以賓客三千,親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勢,也許一個人都不認識你。可以說我們的網絡是以自己爲中心,結果就造成了沒有一個人和你的網絡是一樣的。平等,一是神對每個個人的公道。差序格局中道德體系的出發點最主要的是“一切皆以修身爲本”,在這個意義上說,差序格局中並沒有一個超乎私人關係的道德觀念,這種超己的觀念必須在團體格局中才能發生。孝、悌、忠、信都是私人關係中的道德要素。

這樣說的話,我就可以理解爲什麼西方一些國家政府工作更透明、更廉潔有效、公民參與程度更高,更重視自己的權利,更強調公平了。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先生作爲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爲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後輩學人,引領我們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2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此刻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貌。”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係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裏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我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我,以和爲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我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我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我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因爲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係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爲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能夠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齊,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此刻真正的瞭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業禮貌帶來的結果。

此刻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此刻越來越多的人有着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一天和很多人在一齊卻覺得自我沒有朋友。此刻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着一輩子老死故鄉,此刻的人們想着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並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禮貌征服了落後的禮貌,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裏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99.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應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明白怎樣辦,僅有乾着急。因爲,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可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着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着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着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我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可是中國此刻也說自我是法治國家了。可是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我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能夠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提高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如果說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那裏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能夠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之後在課堂的討論上,教師說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此刻,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稱之爲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3

上次看完《萬曆十五年》後,我就一口氣把《鄉土中國》也看完了。說實話,對我這樣一個不愛看書的理科生來說真的是一個挑戰。不過相比《萬曆十五年》,我覺得《鄉土中國》更易懂。原因有二:一、我不太喜歡歷史類的書籍。其次,《鄉土中國》是從農村的角度解析中國的鄉土性。我來自農村,書中許多事深有體會。

這本書寫於一九三七年,距今已七十餘年,但在看這本書時,我絲毫感覺不到時代的阻隔帶來的距離感。這也恰恰說明我們仍沒有從鄉土社會中完全蛻變出來,而鄉土社會是穩定的,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是相對穩定的。今天的中國還在從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之中,不可否認它還帶有很強的鄉土性,也正因爲如此,《鄉土中國》這本書直到今天還是很有價值的一本書。《鄉土中國》是一本社會學的著作,但包含的內容卻遠遠超越了社會學。這本書是作者對本民族文化社會學層面上的重新審視。他解釋了很多問題,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新概念,比如差序格局。在這本書中作者主要是通過與西方社會的比較凸顯鄉土社會的特點,進一步論證鄉土社會的文化是由鄉土社會的本質和特點決定的,是由鄉土社會的整個歷史地理環境決定的。本書共包括十四篇,從各個角度論述了鄉土中國的形成、特徵與本質。第一篇《鄉土本色》,開宗明義,點明中國社會的鄉土性。

這裏講的鄉土社會,並不是具體的簡單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國社會的本質是鄉土性的,這是一種傳統,但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在外來文化與中國鄉土文化發生碰撞的今天,也許在中國農村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鄉土社會的特徵,但這座“堡壘”並不再像以往那樣堅不可摧。中國社會的鄉土性首先在城市發生了變化。城市是現代化的產物,吸收了許多現代社會的特點,同時又留有一些鄉土性。

第二篇《文字下鄉》,從文字的產生與功用的角度說明在鄉土社會,文字是多餘的。

第三篇《再論文字下鄉》,從時間格局中說明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進一步爲被指作“愚”的鄉下人作辯護。

“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不僅不唯一,而且有很多缺陷。”文字固定了聲音,但卻是聲音的異化。我們通過文字所喚醒的,往往是間接的、與我們生命有距離感的觀念,而非情感。文字的間接性使多餘的東西或相寄生從而離真誠越來越遠。盧梭曾談到,“越是面對生動、具體的東西,詞就愈加無奈,但人的文化卻向着無奈的方向發展,說話拋棄了姿態,寫字代替了說話,這意味着人類的墮落”。在鄉土社會,人們更多使用的是“特殊語言”,它比文字更有效的傳情達意,擺脫了語言這個篩子,使情感表達的更加天真自然。儘管如此,文字仍是現代化的必要工具,作者只是在以一種客觀中帶有肯定的態度爲被指作“愚”的鄉下人做辯護。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4

今天讀了一本小書,書雖然小,但是很有啓發。有一個詞,叫醍醐灌頂,大概如此,本來有很多模糊的想法,經他一說,便清晰起來。

這本小書是《鄉土中國》,屬於中國社會學領域的名著經典。雖是經典,讀起來卻很輕鬆,因爲這本書原是費孝通1946年在西南聯大教書時的講義,後來應雜誌之約,改寫成了系列文章,集合成了這本書。

費孝通在這本書裏所做的,不是田野調差或者個案分析,而是對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進行解剖。

中國曆來是農業社會,我們的文化生長於這樣的社會中,我們的行爲和社會結構也受到這一條件的影響。雖然我們早已宣稱現代化,但是還有很多傳統的習慣殘留在我們的生活細節中,讀這本書,可以看到它們的由來和原因。

魯迅總是批判國民性,可是光是批判並不管用,找出其中何以至此的原因,才更科學。標題不是噱頭,如若想要了解中國,特別是中國社會的形態,這本書確實幫助很大。

下面是我的讀書筆記。大概整理了每一章節的要點。

一鄉土本色

中國曆來是個農業社會,老百姓大多靠土地謀生。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種地的人因爲莊稼長在土裏動不了,便常常定居一處。種地的人聚居在一處,便有了村子。村子是中國鄉下常見的聚居社羣,這和美國很不一樣,美國鄉下大多是一戶人家自成一個單位,中國甭管是三五戶還是上千戶總是聚村而居。

但是,這樣的村子又往往是很封閉的,村與村之間來往很少,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會圈子,形成了一種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很多鄉下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遠門。

正因爲大家基本是固定的生活形態,便產生了一個熟悉的社會,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社會學裏,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沒有具體目的,只因爲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爲了要完成一項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鄉土中國便是一個禮俗社會,根本用不上法律,大家都是熟人,知根知底,由傳統形成的禮俗便起到了規矩的作用。

在熟悉的環境裏生長的人,不太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範圍之中知道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關聯就夠了。

二文字下鄉

在這一篇文章裏,費孝通駁斥了“鄉下人愚笨”的觀點,他認爲,鄉下人和城裏人的心智並無不同,不過是生長的環境不同,所需要面對和學習的知識不同,我們不能以城裏人的知識去考鄉下人,便認定他愚不可及,如果鄉下人考一考你何時插秧,何時收割,可就要輪到你一無所知了。

對城裏人來說,知識靠文字來承載,但是鄉下人不識字,很多屬於文盲。對此,費孝通提出了一個觀點:鄉下人不習文字,是因爲在鄉土社會中文字並沒有什麼作用。

文字是一種符號,語言也是,在鄉下不一定非要把語言形成文字,在鄉土社會中一個人所需要記憶的範圍和現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鄉土社會是生於斯、死於斯的,生活經驗大多是同一方式的反覆重演,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在一個常常變動的環境中,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記憶力不夠用,需要文字這樣的外在象徵,但在鄉土社會中,這一切是多餘的。

在這種社會裏,語言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了,當一個人碰到生活上的問題,他必然能在一個年長的人哪裏得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爲大家在同一環境中,走同一條路,前人的經驗可以發揮作。

扯遠一點,我們現在雖然已經進入現代,但是還有很多鄉土社會的遺留習慣,比如很多人仍然遵循着上一輩的經驗,而事實上,這些經驗很可能經不適宜於年輕人了。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5

我懷着對社會學的極大熱情看了這本昂貴的《鄉土中國》。看完之後,我感觸很深。正如費老所說,這本書是對“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地方社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這一問題的一種嘗試性回答。這裏所說的鄉土中國,不是具體中國社會的草圖,而是具體中國基層傳統社會所包含的一個特殊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敘述:鄉土色彩、書寫下鄉、重寫下鄉、不同秩序格局、維護私德、親情、男女之別、禮治、無訟、無爲政治、尊長統治、地緣血緣、名實分離、從欲到需等。生動而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章都有很多感觸。這裏我們將分別闡述關於“地球”的思考。“我們說鄉下人很土氣,雖然看起來有些輕蔑,但這種土氣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含義是指土壤。

農村人離不開土,因爲種地是農村最常見的謀生方式。誠然,在當今社會,城裏人習慣於用土氣、土氣的舉止看不上鄉下人。但只有以種地爲生的人才明白土壤的價值,土壤是他們的命根子,是高貴的象徵,是樸素的感覺,是迴歸自然的踏實和沉重。我們的民族離不開土壤,光榮的歷史就是從土壤中成長起來的,土壤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的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爲什麼不應該尊重故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關於風土人情和現代社會“我們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還需要多說嗎?”這種話是我們形成的地方習俗,卻成了現代社會的障礙。現代社會是由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個人並不知道個人的所有細節,所以要搞清楚。鄉土社會是從熟悉中獲得信任,現代社會是要籤一個字,簽了字才能形成法律。地方社會的信用並不重視契約,而是發生在一種行爲的規則爲人們所熟知的可靠性而不加思考的時候。我覺得這很明顯。當我們走出故土,來到大城市北京,會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我們會欣然答應別人。我們不明白爲什麼我們同意了,卻沒有遵守。我們不明白爲什麼不熟悉,還是要笑得滿臉都是。所以,我們會被人欺騙,被人傷害,被人說成愚蠢。然而,真的很蠢嗎?只是我們的本土習慣已經不適合這個現代社會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歷史進程不斷被記錄下來。回顧上個世紀中國社會學的發展,總會有很多名字刻在人們的腦海裏。費孝通先生作爲一代學者的楷模,幾十年來在學術生涯中一直爲之奮鬥,畢生致力於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學。可以說,他的作品是平等的,他的知識是深刻的;而他的代表作《鄉土中國》影響深遠,堪稱經典。它仍然有益於年輕一代的學者,引導他們探索中國傳統社會的特徵,探索中國文化的深刻內涵。

這是我第一次看《鄉土中國》,我會看第二遍第三遍…希望每次都能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