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鄉土中國》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忘本”是什麼意思。根據新華字典的說法,是忘記自己原來的處境,忘記處境變好之後的幸福之根。

這有點像一些城市人。他們忘記了他們的祖先也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80%的人口貢獻的結果。不僅忘了,更讓人難過的是,他們反過來取笑我們國家的人“蠢”“蠢”。真的是這樣嗎?費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解釋:這不是智力的問題,而是知識的問題,當鄉下人不知道車來了該怎麼逃,看不到世界就不知所措的時候。

與城市裏的人相比,鄉下人會更加重視這一點。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農村人對土地的高度重視。他們深深紮根於土地!我在任何地方都不會忘記我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世代代在斯里蘭卡出生、長大、死去,幾本書不流。這個村莊幾百年來一直有那些姓氏。村裏的人口好像都依附於土地,世代之間變化不大。正因爲如此,地方社會是熟人社會,熟悉並自覺遵守傳統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利用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的熟悉程度。但是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感嗎?答案是否定的!但與此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缺乏完善的法律原則來規範各種行爲,導致許多人徘徊在空白的空間裏,許多城市人不可避免地會忘記自己的出身,因爲他們中的許多人面臨着信仰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他們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2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面對這一部學術性鉅著,雖費老先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我們解釋了鄉土社會的一系列特點,但第一次接觸這類讀物的我們,過程無疑是艱難的,但在這樣艱難且充實的過程中,讀完後的我們心中無不豁然開朗。

《鄉土中國》在開篇中提到:“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很多城市中的人看不起鄉下人,稱他們“鄉巴佬”“土老帽”,渾身土氣,又傻又落後。而在費孝通先生看來,我們眼裏的鄉下人的土氣恰是他們依靠土地生存最好的證明。然而,在一代又一代地耕作中,雖然土地面積在不斷擴大,但他們的勞作模式卻絲毫沒有發生改變。在這裏,費老先生還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在蒙古的一個小村裏,村民的語言完全沒有受到蒙古語的任何影響,而且村子裏的姓氏也幾乎沒有發生過變化,中國幾千年來的農耕文明就被像這樣的村民延續下來,這樣一代又一代重複着幾近一樣的生活,也就形成了“熟人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重複就變成了中國真正的鄉土本色。每個人都遵循着上一代的生活模式,打理好自家的幾畝薄田,遇到大型工作如秋收農忙時大家就團結協作。

而正是因爲這樣的熟人的社會”,使每個人對彼此都知根知底,形成了許多約定俗成、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行爲。這樣就導致鄉下人做事不講法律,只講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和傳統禮儀,也就形成了禮治秩序。

在這樣鄉土氣息濃厚的熟人社會裏,其背後蘊藏着一種龐大的格局——差序格局。

在一個人的社會關係網中,我們身上被貼有各種各樣的標籤,我們和所有人的聯繫都是以自己爲中心,然後再向外不斷幅射,其中輻射的主要關係是夫妻,向兩方幅射,愈遠愈淡,而費老先生用水圈波紋的性質向我們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正是這樣水圈波紋似的性質,也造就了以個人爲中心的關係網產生的特性——伸縮性極強。這樣的關係網既可代表小家庭,例如三口之家,也可代表大家庭,例如四世同堂。而決定這個關係網大小的因素,在於關係網中核心人物的高低。譬如在富有的人家中,以這個富有的人物爲核心人物,他越具有羣衆號召力,關係網就越大;而在以窮人爲核心人物的關係網中,就越以人力擔保,關係網也就越小。

這樣水圓波紋的性質也導致大多數人以自我爲中心對人、對事進行評判。例如當中心人物犯了錯,離他關係越近的就越容易受到牽連,當然也更易對中心人物進行包庇。當然,還有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夫妻之間的感情十分淡薄。在這樣的鄉土社會中,夫妻之間的感情不是放在第一位的,生育繁衍,壯大門楣,擴大人脈關係網纔是首選。

正如我前文中所提到的,想讓關係網正常運轉,就離不開禮治秩序,在村民中,禮治秩序是合情合理的,而維持禮治的手段,也僅僅在於自己的良心。當時有衆多知識分子推行法治,但過程並不順利。當時中國正處於鄉土社會的蛻變過程中,鄉土社會延讀禮治的習慣過於根深蒂固,而知識分子並不瞭解鄉土社會的特性,僅憑一腔熱血就去推行生搬硬套的法律,自然是行不通的。

當然上文僅是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感受最深部分的見解。讀完這本書我無不驚異於費老先生勇於實踐,敢於探索的精神。費老先生對中國基層社會進行深刻剖析,無疑對社會學及全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我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不僅是中國鄉土社會的一系列特點,更是費老那敢於探索的精神。我相信,有機會我還會將這本書再精讀幾次的!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3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對鄉村社會學的講學中整理的論文,講述了鄉土中國的一些特色。在中國的農村,生存延續了數千年,在以農業爲主的社會裏,它有着穩定的因素,因而一直是在緩慢的前進。然而隨着現代化的不斷髮展,我們的鄉土社會也在時代的腳步下漸漸的發展。鄉土社會只有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發展生存下去。

在鄉村的農業、熟悉等關係維繫的情況下,使得鄉村社會依然保留着部分的“鄉土性”的特徵。與此同時,在鄉村結構上,社會結構的個人家庭以及區域方面都呈現出分化與多樣化的趨勢。而且,在轉型過程中,農村建設與治理過程中公共性越來越強。

中國是自我主義,而在差序格局中,羣體的界限並不那麼清楚,比如說,家庭,在鄉下,家庭可以很小,但是,一到有錢的地主和官僚階層,可以大到像個小國。

這樣從自我主義,也就是以己爲中心的格局推出去,中國傳統社會裏一個人可以爲自己犧牲家,爲了家可以犧牲黨,爲了黨可以犧牲國,爲了國可以犧牲天下,這與治國先齊家,齊家先修身是一致的,只不過一個向外推,一個向裏推而已。

中國的道德和法律,也建立在這樣的差序格局的基礎上,都得看所施對象和自己的關係加以程度上的伸縮,在這種社會裏,一切普遍的規則並不發生什麼作用,一定要問清了對方是誰,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後,才能拿出什麼標準來,這就很能解釋,爲什麼會出現包庇了在熟人社會裏,任何東西都是熟的,每一天的生活都很相似,所以依靠經驗,一代一代的傳承,這就形成了一種長老權利,這是一種教化性的權利。

一個家族在同一個地方耕種多年,土地不夠用,便有人脫離這個村莊,去尋找新地。在新的地方安下家來,也仍和老家保持聯繫,因而有籍貫之說,但是親戚也不過體外之己,因而並不適合發生經濟關係,所以村裏人通過外村人交易,外村人也往往成爲一村之商家,陌生間的交易需要契約,所以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而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

讀完《鄉土中國》我深刻明白作爲一個學者,費老對中國鄉土社會認識的透徹。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4

經歷了十幾天後,我讀完了《鄉土中國》。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充實又複雜,如果說我通過歷史書籍瞭解到的是中國土地上的興亡盛衰,那麼我通過《鄉土中國》瞭解到的就是中國土地下盤根錯節的根鬚網絡。

中國人古時對土地有特殊的情感,費孝通在“鄉土本色”中說“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土氣’在人們看來是對鄉下人的藐視,但費孝通認爲,“土氣”恰恰是他們依靠土地生存的最好證明。鄉下人是黏在土地上的,他們生於斯,死於斯,他們直接與土地打交道,在土地中生存發展。但是土地是固定的,人口是增長的,過剩的人口,就得宣泄外出,他們不得不去外面尋找土地生存了。但無論到何處,他們都不會放棄從事土地上的職業——農業。用費孝通的話講就是“我們的民族確是和土地分不開的了”。“安土重遷”“落葉歸根”這份土地情結如樹根般牢牢紮在人們思想深處,這種對土地的敬重與依戀,早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代代相承。

鄉土社會裏的人,人人都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因此他們不能老是移動,這就使得鄉土社會成了熟人社會。在這種熟人的社會,文字甚至語言都是多餘的。這裏的每個人都遵循着上一代的生活模式,他們完全可以靠世代的經驗生活下去,所以鄉土社會是不易變遷的。

在熟悉的相處中,每個人對彼此都知根知底,於是形成了很多約定俗成,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行爲。比如做事不講法律,只講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和傳統禮儀,這些“禮”是人們從小就熟悉並且早已內化於心的,評判是非的標準在於每個人心中的禮,持禮俗的力量在於內心的良心,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稱來衡量自己和他人。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說鄉土社會的人際關係了。在鄉土社會,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費孝通先生把這種關係比作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這個圈子可大也可小,它取決於圈子的中心勢力。處於這種關係圈中的夫婦感情是十分淡漠的,生育繁衍,擴大人脈關係網纔是首選。在男女關係上,鄉土社會規定男女有別來保證其社會的安穩。總之,鄉土社會是靠規矩和禮來治理社會的。

鄉土社會是穩定的、相對靜止的,它的發展進程相對比較慢。當現代社會的事物突然進入鄉土社會,鄉土社會是排斥的,如文字下鄉,鄉土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熟悉使文字顯得多餘;如推行法治,差序格局和禮治阻礙着法治的順利推行。因此,想要改變鄉土社會,就必須改變其社會的性質,這是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

初讀鄉土社會,我感覺生澀難懂,但漸漸品讀中,我體會到了費老的感情。我想他一定是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才能寫出如此細緻真切的著作。在品讀《鄉土中國》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了鄉土中國的變化。今日的中國已經不再是幾十年前的'中國,而是正走在日新月異、奮勇向前的光明大道上。

以上就是我淺讀《鄉土中國》的感受,我想如果時間充足,我一定要再次細細品讀一次《鄉土中國》,深入的瞭解中國社會。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5

“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在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鄉土本色》

僅僅讀了本書的第一章,我便默默地長舒一口氣,原本興致勃勃的情感被截了一大半,本想放棄但又轉頭細想:今天這是教材上點明要讀完的書,我輕輕地撫摸皺起來的眉頭,無意中看到一段文字:朱光潛不光是讀有趣的書,還要硬啃那些初看很枯燥的書,估計就叫做啃着啃着自然就啃出滋味來了。

讀完整篇文章,似乎對鄉土社會有所瞭解了。本書開頭就注重寫中國的鄉土,後面轉化爲寫鄉土的中國,費孝通先生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一點是感同身受的,正因我們的民族確實和泥土分不開。在中國,從女媧用泥土造人的傳統神話故事開始,到歷代的引起社會轟動和反思的農民起義,都與泥、與土分不開。“土”是中國人的根,是中國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國人骨子裏流淌着的東西,“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便能提示我們鄉土社會以農民爲榮。

中國社會自古以來便受“私”的影響,費孝通先生從社會結構的角度分析了這個問題,在《差序格局》這一章中,作者一步一步地推到“差序格局”,個體的行動在差序圈層中展開,呈現出自我主義的風貌,格局如同水面上放開的漣暈一般,由自己延伸開去。一圈一圈按離自己距離的遠近來劃分親疏。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構成了維繫人際關聯的道德要素。

“家”在這本書中意義非凡,在這本書中,“家”通常指的是父親一系,費孝通先生稱之爲“小家族”。家庭與家族有所不同,在中國社會的家庭關係中,重要關係是父子關係,是婆媳關係,然後纔是夫妻關係。男女之間存在着鴻溝,中國人在情感上的矜持和保守也是在這種社會格局中養成的。

費孝通先生認爲,鄉土中國不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無“法”並不影響這個社會的秩序,正因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鄉土中國的“禮”靠社會傳統來維繫和傳承。

在《禮治秩序》中,最令我感觸深的話語便是:“殘酷與否和合禮與否無關”。”禮”背後靠的是傳統,在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中,人們逐漸對傳統愈發敬畏,而我們對行爲和目的之間的關係不加追究,又帶有不這樣做就會有不幸的信念時,便形成了一個所謂的“儀式”了,所謂“禮”便是按着儀式做的意思。相比之下,法律是強行限制人的行爲的,而道德是整個社會所支持的、默認的。

作者費孝通先生認爲,薄弱的基礎決定了農業社會不能建立強大的權力帝國,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也構建不出西方式的民主社會,鄉土中國在人民實際生活看是鬆弛的,是微弱的,是掛名的,是無力的。在鄉土社會,亦有一種發生在長幼之間很強的“教化權利”,該種權利保證文化傳統的延續。

在鄉土社會中,血緣關係決定了社會地位。在穩定的社會之中,血緣又推而廣之爲地緣。在羣體內部,人們靠人情往來,這樣就限制了商業的發展。

在本書的最後兩章,作者認爲,鄉土社會的穩定是相對的,但是鄉土社會的變化極其緩慢。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標誌就是人們由慾望轉向需要,現代社會由於變遷迅速,作爲文化事實的慾望已經不足以解釋人們和社會的行爲,這時“需要”就產生了。

在讀完這本書的一剎那,我忽然讀懂了鄉土社會與現代社會,但這一次也是略懂一二,希望有時間再啃第二次,第三次。

在這一次閱讀中,我將鄉土社會看作爲現代社會的“親兄弟”,也亦是其一面鏡子。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6

《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從1月23日開始,歷時十多天終於在2月9日下午成功結束,我們圓滿完成任務。《鄉土中國》這部著作,思想超凡,字句嚴謹,具有極大的極珍貴的探索精神,讓我感受到作者費孝通先生不折不扣的學術品格併爲之折服。在閱讀這部著作的過程中,我收穫了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的滋養,更是對鄉土社會有了更深刻的瞭解,讓我感受頗深。

初得到這本書時,別人都說他苦澀難懂,我略翻開幾頁,滿是文字,讓我更是全無閱讀興趣。從小看慣了故事性的書籍,以至於對敘述性文章情有獨鍾。直到這次。在需完成任務的前提下,我嘗試着去閱讀,這一路上從未放棄。

記得閱讀第一篇文章時,在老師的鼓勵下克服了畏難情緒,我慢慢地在每一字上掃下目光,在讀的同時去深入思考,在旁邊寫下自己的理解。第一次難免思考不夠深刻,但我也並不氣餒,而且還很高興。漸漸地,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透過現象去深入思考其本質,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越來越覺得自己已經置身於這部書中了。在閱讀的過程中早已不是爲了完成任務,而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同時在費先生嚴謹思維的薰陶下,我的思維能力和見解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得不說,這部著作在我的閱讀生涯中起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讓我的閱讀有了質的飛躍。不僅如此,我對鄉土社會有了清晰的認識,讓我看清了他的本質,看清了歷史。

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其最大的特點是穩定,鄉土社會是農業社會,鄉下人依土而生,土地是他們生存的必要條件,而土地是固定的,因而鄉土社會是不流動的,他們世代生活在一處“生於斯,死於斯”,每個人都是從小生活在一起就熟悉得很,其實這在我們現在的鄉村中也有體現。例如一個村子裏要細論起親屬是極多的。

鄉土社會的特點即是此,故也是“熟悉的社會”,人們眉目傳情,用聲氣辨,連語言都用處不多,就更不用說文字了,這也是爲什麼文字下鄉成效不大的原因。可見,“改革”並不是易事,要等到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文字才能下鄉。

圍繞着鄉土社會的特點,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就誕生了。每個人的親屬關係如丟石頭所形成的同心圓波紋的性質又如同蜘蛛網般錯綜複雜,在此道德層面,鄉土社會的伸縮性也使得公私之辨模糊不清,家庭層面上加的職能是生育,家是綿續的。感情在社會關係上就有創造作用,而鄉土社會並不允許有較大變化,因此男女分工維持着家的穩定。“男女有別”,使他們在生活上加以隔離,男女有別的界限致使了中國感情向變態方向的發展,也許這並不是什麼好方向吧。

鄉土社會也是“禮治”的,法律在這裏並不需要,“長幼原則,教化作用”纔是首要。

鄉土社會的變化速率相對於現代社會可以說是禁止的,但社會終究是變遷的,但長老權力在形式上不容違逆,於是有了“名與實”的分離。鄉土社會的傳統不變,經驗可以解決一切困難,但現代社會適應變化的他們需依着生存的條件去計劃。

鄉土社會的不流動性,使其變化十分緩慢,不難想象其變革爲發展的現代社會是多麼不易。前輩們說,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做出的努力不容忽視,我們理應牢記,同時傳承前輩的優秀品格、實現人生的價值是我們的目標。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現代社會會愈加繁榮。

《鄉土中國》給了我極大的幫助,希望有時間我能再次閱讀,感謝《鄉土中國》,讓我在文學和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7

上次看完《萬曆十五年》後,我就一口氣把《鄉土中國》也看完了。說實話,對我這樣一個不愛看書的理科生來說真的是一個挑戰。不過相比《萬曆十五年》,我覺得《鄉土中國》更易懂。原因有二:一、我不太喜歡歷史類的書籍。其次,《鄉土中國》是從農村的角度解析中國的鄉土性。我來自農村,書中許多事深有體會。

這本書寫於一九三七年,距今已七十餘年,但在看這本書時,我絲毫感覺不到時代的阻隔帶來的距離感。這也恰恰說明我們仍沒有從鄉土社會中完全蛻變出來,而鄉土社會是穩定的,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是相對穩定的。今天的中國還在從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之中,不可否認它還帶有很強的鄉土性,也正因爲如此,《鄉土中國》這本書直到今天還是很有價值的一本書。《鄉土中國》是一本社會學的著作,但包含的內容卻遠遠超越了社會學。這本書是作者對本民族文化社會學層面上的重新審視。他解釋了很多問題,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新概念,比如差序格局。在這本書中作者主要是通過與西方社會的比較凸顯鄉土社會的特點,進一步論證鄉土社會的文化是由鄉土社會的本質和特點決定的,是由鄉土社會的整個歷史地理環境決定的。本書共包括十四篇,從各個角度論述了鄉土中國的形成、特徵與本質。第一篇《鄉土本色》,開宗明義,點明中國社會的鄉土性。

這裏講的鄉土社會,並不是具體的簡單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國社會的本質是鄉土性的,這是一種傳統,但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在外來文化與中國鄉土文化發生碰撞的今天,也許在中國農村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鄉土社會的特徵,但這座“堡壘”並不再像以往那樣堅不可摧。中國社會的鄉土性首先在城市發生了變化。城市是現代化的產物,吸收了許多現代社會的特點,同時又留有一些鄉土性。

第二篇《文字下鄉》,從文字的產生與功用的角度說明在鄉土社會,文字是多餘的。

第三篇《再論文字下鄉》,從時間格局中說明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進一步爲被指作“愚”的鄉下人作辯護。

“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不僅不唯一,而且有很多缺陷。”文字固定了聲音,但卻是聲音的異化。我們通過文字所喚醒的,往往是間接的、與我們生命有距離感的觀念,而非情感。文字的間接性使多餘的東西或相寄生從而離真誠越來越遠。盧梭曾談到,“越是面對生動、具體的東西,詞就愈加無奈,但人的文化卻向着無奈的方向發展,說話拋棄了姿態,寫字代替了說話,這意味着人類的墮落”。在鄉土社會,人們更多使用的是“特殊語言”,它比文字更有效的傳情達意,擺脫了語言這個篩子,使情感表達的更加天真自然。儘管如此,文字仍是現代化的必要工具,作者只是在以一種客觀中帶有肯定的態度爲被指作“愚”的鄉下人做辯護。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8

《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這本書收集了14篇文章,根據他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的“農村社會學”的內容,分階段連載,考察了中國農村社會的特點。這本書是對社會結構本身及其性質的分析,偏向於一般性質,把它作爲發展中國社會學的方向。

印象最深的是關鍵詞“本土”,這至少是當時整個中國社會的線索。農村人是中國的基層。從基層來說,社會是地方性的;當地社會的本質是當地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這種鄉土性改變了,文字才能下鄉。作者在這一部分使用的分析方法似乎更爲普遍,即從現象中看本質。人的社會環境的差異導致了社會行爲的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我們不同的秩序模式上:中西方社會生活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他的社會影響力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則是獨立平等的個體,融入集體。秩序也有差異,包括禮治、法治、人治。就中國傳統而言(可能受儒家影響),禮治更爲明顯,而西方秩序是法治的;另外,政治體制和權力結構要更上一層樓,這是我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看完《世紀評論》,再看農村和城市,中國和西方,這兩對差異或矛盾似乎是有道理的。人與人的關係,社會與人的特點,都可以在這本書裏找到。

作爲社會學入門書,《鄉土中國》很容易被讀者接受。看了之後真的感觸很深,相信大家看了之後都會有一些體會。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9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總會想起艾青的詩—— 《鄉土中國》。詩中有一句話特別深刻:爲什麼我總是熱淚盈眶,因爲我深愛這片土地?我想對書中的一些句子發表我的看法。

在書的開頭,我提到了一個美國朋友,他從內蒙古旅行回來。他說中原家家戶戶總劃一小塊地種田,卻沒有想出其他辦法來利用這塊地。好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靠土地發展的,我們對土地的依賴根深蒂固。“光榮的歷史是從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自然會被土壤所束縛。現在飛上天很難。”我們腳踏實地,我們熱愛這片土地,我們珍惜這種鄉土氣息。

當我看到費老寫他的第一次出國旅行,他的奶媽偷偷把一袋用紅紙包着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下面的爐子上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朝陽。衆所周知,潮汕地區節日期間有許多敬神的活動。有人說這是迷信的做法,但在我看來,這也是一種內心的信仰。對神的尊重來自祖先和環境。這種尊重代代相傳,逐漸成爲一種傳統。這種簡單質樸的風格讓我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而不做作。

“當地社會的信用並不重視契約,而是發生在一種行爲的規則爲人們所熟知的可靠性而不加思考的時候。”當社會競爭不那麼激烈的時候,人與人之間建立信任就沒有那麼難了。彼此之間沒有算計和心機,單純是心中油然而生的信念。這是“土裏土氣”的一個特點,真實、樸實、迷人。

書中有句話說,只有直接依賴土壤的生命纔會像植物一樣在一個地方生根。我們生活的土地中國就是這樣。久而久之,我們就有了“土氣”,沒必要覺得丟臉。這本身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我們應該慶幸這是我們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我何去何從?衆所周知,落葉歸根還是要還的,人也一樣。如果忘了根在哪裏,怎麼回家?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0

閱讀《鄉土中國》,緣起於加入了“金融支持鄉村建設”課題組,在主委的建議下,學習先賢的著作研究,啓發和開闊思路。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發展不均衡,鄉村的發展也各具特色,加之平時接觸鄉村並不頻繁,如何才能總結出鄉村建設的共性,從金融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議,在參與課題之初,我感到束手無策,研讀之後,似乎看到一點方向。

閱讀過程中,我瞭解到費孝通先生的生平,以及與他同時代的潘光旦先生等民盟高級知識分子,不禁對他們在艱苦環境中堅持治學的頑強精神和人格魅力肅然起敬。

回首眺望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土地與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演進息息相關。有如埋藏着黃金般的相思,土地在中國人的生命中扮演着無與倫比的重要角色。無論從時間更迭還是空間聚集來看,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社會。

世代相傳、囿於土地的鄉民,以自發聚集起來的“村落”爲單位,遵從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規律,植物般在土地裏生了根,“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像母親對於他的兒女一般”,對這個社會的人和事都熟悉到不假思索的程度。這樣的熟悉社會,自然而然的孕育出符合其特徵的規矩,譬如禮治秩序。

有人說,西洋(我理解書中指美國)是“法治”的社會,中國是“人治”的社會,作者認爲,人治和法治的區別,根源不在“人”和“法”上,而在於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以及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鄉土社會並不是“無法”,而是以“禮治”爲主。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爲規範,是代代相傳的約定俗稱。在人口流動和土地資源變動都有限的社會中,維持禮治秩序的是傳統,越是經過前人證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言必堯舜”成了最好的生活保障,“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成了教育後輩的常用語,人們對傳統有了敬畏之感。於是,在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的前提下,禮治秩序使人服膺。

如果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社會,那麼,差序格局就是是中國社會的核心。這也是費孝通先生在書中提出的精髓思想。

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家”的範圍很模糊。“闔第光臨”,很少人能說得出這個“第”包括些什麼人,像《紅樓夢》裏的賈家,大觀園裏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寶釵,後來更多了,寶琴、岫煙,凡是算得上親戚,都包容得下。可是一抄家,樹倒猢猻散,縮成一小團。家庭範圍可以很小,也可以大到像個小國。中國傳統結構中的差序格局具有這種伸縮能力。所謂“差序格局”,是以自己爲中心,將與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按照親疏遠近像水波紋般一圈一圈推出去,所產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從己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這與西洋(美國)所注重的個人主義下的平等觀念和憲法觀念是不同的方向。西洋社會裏爭的是權,而鄉土社會是攀關係、講交情,勢必賦予了鄉土社會的道德和家族觀念。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1

“我們的本色是鄉土的。”這是我讀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後的最深感觸。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話“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就對中國基層社會做了一個簡明的概述,以此總領全文,逐層分析中國鄉土社會的特色、成因、文化、社會關係和秩序,有理有條,層層深入。向讀者展示了一個更客觀、深刻的中國鄉村圖景。

第一章《鄉土本色》,可以說是讀懂全書的一把鑰匙。此篇中先生對“土氣”有着不同於常規的解釋,它成了對鄉土社會貼切的形容。中華文明是大河文明,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而中國社會的基層——鄉下人,更是牢牢依靠於土地生活。文中有句話我印象深刻,說是,“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這確實是對傳統農民生活最形象的描述。我的老家在鄉下,一村人往往同姓,家家戶戶間都多少有點親緣關係。逢年過節回鄉,總是這家跑跑,那家串串,“小姑大伯四爺三叔”的喊個不停,讓村子頗有大家庭之感。這正是人們紮根一塊土地,世代繁衍生活的表現。在許多青壯年離鄉求發展的現代社會,不少老人們仍守着他們祖祖輩輩的土地。正如田地中的莊稼,長在地裏,與泥土無法分離。這是土氣的特色,是悠長歲月中產生的旁人無法理解的情感、習慣,它無法與現代社會相適應,於是土氣才成了罵人的詞。

先生還爲鄉下人翻了供,他說,中國的基層社會是熟人社會,在這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連文字也是多餘的,因爲人們經驗的傳遞不受時空限制,父子相傳,鄰里相授,這同樣不適用於現代社會,才使鄉下人在城裏無所適從,顯得愚。而其實中國鄉村是重視文化的,這文化便是指知識和禮儀。知識不必多說,既可指文化方面的,又指農民賴以生存的技能。鄉下人一面應用着農耕的知識生活,一面也希望子女讀書成才,這不能不說是他們對知識的追求。而禮儀則更可以說是禮俗,是維繫鄉土社會的傳統。在熟悉中,“禮”的作用可以說是巨大,大家擡頭不見低頭見,誰若是犯了事,違了禮,真得是“一輩子擡不起頭”。正因如此,費孝通先生認爲用“人治”形容中國鄉土社會並不準確,禮並非依憑個人好惡,而是長時間的穩定不變中形成的秩序。到這,先生將現象、原因、深層影響一一串起,揭開了我們熟悉卻不甚瞭解的鄉土中國之面紗。

因爲這本書,我頭一次真正走近中國基層社會,去觀察它,瞭解它,頭一次看見那些習以爲常的現象背後的社會根源,也是頭一次感受到中國鄉村的無窮魅力。先生理情客觀地分析中不乏脈脈溫情,我從祖輩、父母身上都看到過這種情感,如今這情感隨着文字也傳遞給了我。

鄉土沉澱的是文化,是情感。我們應以寬容的態度去理解,以真誠的愛意守護,要記住,我們的本色是鄉土的。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2

今天讀了一本小書,書雖然小,但是很有啓發。有一個詞,叫醍醐灌頂,大概如此,本來有很多模糊的想法,經他一說,便清晰起來。

這本小書是《鄉土中國》,屬於中國社會學領域的名著經典。雖是經典,讀起來卻很輕鬆,因爲這本書原是費孝通1946年在西南聯大教書時的講義,後來應雜誌之約,改寫成了系列文章,集合成了這本書。

費孝通在這本書裏所做的,不是田野調差或者個案分析,而是對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進行解剖。

中國曆來是農業社會,我們的文化生長於這樣的社會中,我們的行爲和社會結構也受到這一條件的影響。雖然我們早已宣稱現代化,但是還有很多傳統的習慣殘留在我們的生活細節中,讀這本書,可以看到它們的由來和原因。

魯迅總是批判國民性,可是光是批判並不管用,找出其中何以至此的原因,才更科學。標題不是噱頭,如若想要了解中國,特別是中國社會的形態,這本書確實幫助很大。

下面是我的讀書筆記。大概整理了每一章節的要點。

一鄉土本色

中國曆來是個農業社會,老百姓大多靠土地謀生。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種地的人因爲莊稼長在土裏動不了,便常常定居一處。種地的人聚居在一處,便有了村子。村子是中國鄉下常見的聚居社羣,這和美國很不一樣,美國鄉下大多是一戶人家自成一個單位,中國甭管是三五戶還是上千戶總是聚村而居。

但是,這樣的村子又往往是很封閉的,村與村之間來往很少,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會圈子,形成了一種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很多鄉下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遠門。

正因爲大家基本是固定的生活形態,便產生了一個熟悉的社會,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社會學裏,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沒有具體目的,只因爲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爲了要完成一項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鄉土中國便是一個禮俗社會,根本用不上法律,大家都是熟人,知根知底,由傳統形成的禮俗便起到了規矩的作用。

在熟悉的環境裏生長的人,不太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範圍之中知道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關聯就夠了。

二文字下鄉

在這一篇文章裏,費孝通駁斥了“鄉下人愚笨”的觀點,他認爲,鄉下人和城裏人的心智並無不同,不過是生長的環境不同,所需要面對和學習的知識不同,我們不能以城裏人的知識去考鄉下人,便認定他愚不可及,如果鄉下人考一考你何時插秧,何時收割,可就要輪到你一無所知了。

對城裏人來說,知識靠文字來承載,但是鄉下人不識字,很多屬於文盲。對此,費孝通提出了一個觀點:鄉下人不習文字,是因爲在鄉土社會中文字並沒有什麼作用。

文字是一種符號,語言也是,在鄉下不一定非要把語言形成文字,在鄉土社會中一個人所需要記憶的範圍和現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鄉土社會是生於斯、死於斯的,生活經驗大多是同一方式的反覆重演,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在一個常常變動的環境中,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記憶力不夠用,需要文字這樣的外在象徵,但在鄉土社會中,這一切是多餘的。

在這種社會裏,語言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了,當一個人碰到生活上的問題,他必然能在一個年長的人哪裏得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爲大家在同一環境中,走同一條路,前人的經驗可以發揮作。

扯遠一點,我們現在雖然已經進入現代,但是還有很多鄉土社會的遺留習慣,比如很多人仍然遵循着上一輩的經驗,而事實上,這些經驗很可能經不適宜於年輕人了。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3

這段時間一向在看《鄉土中國》這本書,能夠說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社會學和鄉土文化概論相關方面的書,感觸頗深。

《鄉土中國》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

下頭我想分享一下幾處自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地方。

這是一個比較比較都市社會和鄉土社會的描述。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都市社會是陌生人社會,在熟人社會裏,應對面交流(空間上)和口口相傳的經驗傳承(時間上)決定了其不需要文字的屬性;陌生人社會不一樣,空間上和時間上無法使經驗(作者擴展爲文化)在所有人之間傳遞,這樣我們就需要一個象徵體系引出概念(也就是詞),進行經驗的累積,這種經驗使得我們在陌生人社會中得以更好的生存,文字就產生了。

現代社會的這種浮士德感情觀倒是有助於計劃生育,哈哈。鄉土社會中這種浮士德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追求穩定。社會關係是生下來就決定了的,所以是阿波羅式?

中國社會差序格局是導致現行道德不一樣於西方的主要原因。差序格局的主要特點是以個人爲中心的私人關係,所以中國社會的道德觀念無法超脫個人產生一個團體性的道德,中國道德是能夠伸縮的,要視具體情景而定。所以中國社會道德的私人特點在公私衝突中顯得更爲明顯,作者舉了如下的例子說明這個問題:

總之,看後給我的感覺是此書寫得很宏大,但也讓我會對很多植根在我們日常生活裏的道理豁然開朗。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4

我懷着對社會學的極大熱情看了這本昂貴的《鄉土中國》。看完之後,我感觸很深。正如費老所說,這本書是對“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地方社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這一問題的一種嘗試性回答。這裏所說的鄉土中國,不是具體中國社會的草圖,而是具體中國基層傳統社會所包含的一個特殊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敘述:鄉土色彩、書寫下鄉、重寫下鄉、不同秩序格局、維護私德、親情、男女之別、禮治、無訟、無爲政治、尊長統治、地緣血緣、名實分離、從欲到需等。生動而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章都有很多感觸。這裏我們將分別闡述關於“地球”的思考。“我們說鄉下人很土氣,雖然看起來有些輕蔑,但這種土氣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含義是指土壤。

農村人離不開土,因爲種地是農村最常見的謀生方式。誠然,在當今社會,城裏人習慣於用土氣、土氣的舉止看不上鄉下人。但只有以種地爲生的人才明白土壤的價值,土壤是他們的命根子,是高貴的象徵,是樸素的感覺,是迴歸自然的踏實和沉重。我們的民族離不開土壤,光榮的歷史就是從土壤中成長起來的,土壤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的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爲什麼不應該尊重故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關於風土人情和現代社會“我們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還需要多說嗎?”這種話是我們形成的地方習俗,卻成了現代社會的障礙。現代社會是由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個人並不知道個人的所有細節,所以要搞清楚。鄉土社會是從熟悉中獲得信任,現代社會是要籤一個字,簽了字才能形成法律。地方社會的信用並不重視契約,而是發生在一種行爲的規則爲人們所熟知的可靠性而不加思考的時候。我覺得這很明顯。當我們走出故土,來到大城市北京,會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我們會欣然答應別人。我們不明白爲什麼我們同意了,卻沒有遵守。我們不明白爲什麼不熟悉,還是要笑得滿臉都是。所以,我們會被人欺騙,被人傷害,被人說成愚蠢。然而,真的很蠢嗎?只是我們的本土習慣已經不適合這個現代社會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歷史進程不斷被記錄下來。回顧上個世紀中國社會學的發展,總會有很多名字刻在人們的腦海裏。費孝通先生作爲一代學者的楷模,幾十年來在學術生涯中一直爲之奮鬥,畢生致力於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學。可以說,他的作品是平等的,他的知識是深刻的;而他的代表作《鄉土中國》影響深遠,堪稱經典。它仍然有益於年輕一代的學者,引導他們探索中國傳統社會的特徵,探索中國文化的深刻內涵。

這是我第一次看《鄉土中國》,我會看第二遍第三遍…希望每次都能有收穫!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5

《鄉土中國》此書,餘早有耳聞,惜乎銳進之氣已減,加之事務纏身,故於15年11月方粗略瀏之。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解讀中國傳統社會,是費孝通的一個大膽而又成功的嘗試。書名中的“鄉土”二字,既證明了傳統中國之基本屬性,當然,從另一種角度來講,也是作者觀察傳統中國的立足點。

傳統中國是一個以土地爲基本生產資料的社會,土地是固定在地球上而不可移動,由此,以此謀生的中國農民也在日常的言談舉止不免帶有種。種“鄉土氣息”(非貶義,僅僅只是一種客觀的描述)。鄉土社會,強調的是一種靜止的、固態的生活秩序。處在這種秩序下的人們,對於秩序服從的原動力既不是橫暴權力,也不是契約社會中的同意權力,而是在經年累月反覆訓練積累出來的傳統。傳統,在相對靜止的社會中,具有壓倒一切的權威性,這也是所謂禮治社會產生的根源。

與西方的團體格局不一樣,傳統國人社會生活結構偏向於以血緣和地緣爲基礎的差序格局。所謂差序格局,指的是以父系親屬關係爲主軸,異性親屬關係爲輔軸的網絡關係。這種格局通常需要研究血緣、地緣、政治地位等因素的影響。對於該概念的研究在現代廣告傳媒學等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

此書還研究了文字下鄉、男女有別、無爲政治、長老政治、名實分離等問題,能夠說,此書以鄉土中國爲基本論點,進而將研究領域擴展到了傳統中國的社會結構及國民特性等問題。

本書語言樸實而又立意深遠,篇章結構看似紛繁複雜實則自成一體,是不可多得的大家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