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5篇)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5篇)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

很久以來,我都覺得自己的教學越來越力不從心,渴望參加一個較爲系統的小學語文學科培訓,藉此豐厚自己的語文教學底蘊。20xx年3月28號學校組織觀看了常青實驗小學和杜郎口中學高效課堂實錄。懷揣着幾許期待,幾多夢想,我們觀看課程視頻、交流心得體會,匆忙有序,受益匪淺。現將觀後感想總結如下:

一、我學到許多了語文知識,瞭解了許多語文教學的策略,收益頗豐。

對自己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改進必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互動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深化理性認識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

我覺得,寫聽課記錄和研修日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做了一些聽課記錄,寫了一些學習反思和心得體會,以便有甄別、有選擇地汲取專家講課的精華,並內化爲自己的教學理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不斷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因此,在觀課活動中我和教師們交流看法和意見,聽到了許多不同的聲音,暴露了許多認識的偏差,發現了許多自身的不足。

三、知行統一,在實踐反思中提高教學水平學用結合,知行統一,是學習的重要方法。

只有將所學所悟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使教學效果更上新臺階。所以,在往後變得學習中,我始終要堅持把課程學習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考慮。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指導教材解讀、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檢查自己的教學是否符合課標要求、教材實際和語文教學規律。同時,也運用教學實踐檢驗所學理論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實效性,從而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課堂教學藝術,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次觀課活動給我帶來的是思想的啓迪。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滿腔的熱情,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中去,在不斷的運用和總結中轉變教育觀念,發揮人格魅力,輕輕鬆鬆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做快樂教師,教快樂學生。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2

聽了專家的精彩的講解,我深受啓發:在課堂教學中,學會了更好地設計教學,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如何上好各種類型的課,怎樣追求課堂教學的藝術。通過講解與交談,我體會到,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既然是科學,就要按規律辦事,改革課堂教學,以學生爲主體,提高教學的質量。同時要講究藝術性,儘量上好每一節課。

上週六聽完喬兵老師講座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學會”與“會學”,“學會”與“會學”是數學課的基本要求。所以我覺得處理好“學會”與“會學”的關係,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靈魂.。在培訓學習中,聽了好多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結合高效堂,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學習觀上,要以學生爲本,將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課程觀上,教學不再只是忠實地傳遞和接受的過程,而是創建與開發的過程;在實際教學中,我及時運用專家的理念,努力使自己的課堂優質高效。

一、精心備課。

知識自己要做到全面把握,融會貫通。備學生時,我會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學習經驗,以及對該內容敏感程度等。特別注重考慮課堂中的細節問題,尤其是對於課堂上可能出現認知偏差的點要做好充分的預設。通常一個問題我會預設出幾種答案,像備課通常指備教材好備學生。備教材時,我認真研讀教材,教參和相關資料。對一節課的知識自己要做到全面把握,融會貫通。備學生時,我會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學習經驗,以及對該內容敏感程度等。特別注重考慮課堂中的細節問題,尤其是對於課堂上可能出現認知偏差的點要做好充分的預設。通常一個問題我會預設出幾種答案,有了充分的預設,教學機智也會不斷增長,無論學生出現什麼樣的“奇思妙想”我都能迅速而自然地拽回到“正題”上來。

二、認真上課

在課堂上,一定要做到不隨意教學,不輕易佔用學生時間。給學生營造輕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教師要做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的在知識的海洋遨遊,快樂的探索學習。教師在巡視中給學習緩慢者以點撥幫助,讓他們的思維跑起來;給優等生設置更廣泛高深的問題,讓他們的智慧得以充分的的展示,讓他們飛的更高更遠。另外,我還及時幫助學生總結整理學習的方法。因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三、抓好課後

課堂教學的.每個行爲都應以學生學會什麼爲目標,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感知、理解、運用、深化,指導學生圍繞學習重點,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相互交換信息,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策略的指導下,教師安排一系列教學事項,提供學習目標,引起注意和興趣,呈現各種刺激、各種音頻、視頻,激勵回憶,討論總結、練習作業、反饋信息、遷移應用、實驗操作等,學生應積極主動地參與,配合協調,在長期的自我實踐和鍛鍊中,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應用,如此長期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會逐步提高,會逐步掌握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最終由“學會”變成“會學”。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有信心,有行動,不拋棄,不放棄,就一定會成功。

總之,高效課堂不僅教師的觀念發生了變化,而且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教師應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自己也體會到,要轉變觀念,解放學生,讓學生學會生活,引導學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並用人格力量的去引導學生,去感染學生纔是我們應有的教育價值觀。

在課堂教學中,學會了更好地設計教學,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如何上好各種類型的課,怎樣追求課堂教學的藝術。通過講解與交談,我體會到,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既然是科學,就要按規律辦事,改革課堂教學,以學生爲主體,提高教學的質量。同時要講究藝術性,儘量上好每一節課。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3

一、要改變教師教學理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動的靈魂、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有什麼樣的教學行動。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是爲學生服務。”教師要改變以前師道尊嚴的觀念,應平等參與教學活動,蹲下身子,貼近學生,與學生一道參與學習過程,與學生一起質疑釋惑,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及時有效的幫助、指導與調控。在老師與學生的共同學習活動中,在師生的交往互動中心情放鬆、思維活躍、有利於創新意識的培養。在小組交流中,教師要及時捕捉和激勵學生回答的精品,儘可能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改變學生學習方式,逐漸推行小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組織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各項學習展示中,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

二、教是爲了不教,課堂教學全員參與,互幫互助。

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高效課堂教學。高效課堂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爲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果。每一個學生都發言就是參與嗎?我認爲:站起來發言是參與,但從表面上看,是一種行爲的參與,關鍵要看學生的思維是否活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建立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之上,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要看參與是不是主動、積極,是不是學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學生交往的狀態,思維的狀態,不能滿足於學生都在發言,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獨立的思考。”簡單的問答式,一問一答,學生好像忙得不亦樂乎,但實際上學生的思維仍在同一水平上重複;一些課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學生能準確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但很少有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面上看是師生互動,實際上是用提問的方式“灌”,直到讓學生認同教師事先設計好的答案。師生、生生沒有真正地互動起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

那麼,怎樣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聽了報告後,我明白了,要充分準備深入的挖掘學生和教材。創設真實貼近於生活的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發動、利用、欣賞、認同大膽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三、借鑑名師教學經驗,去其糟粕

有些方法非常具有實效性,可以借鑑。但是也不能一味生搬硬套,應根據我校學生特點、正確選擇教學模式。注重教學模式必須要與教學目標相契合,考慮實際的教學條件,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情況來選擇教學模式,不應拘泥於一種模式。數學課堂教學要上出數學的味道,數學課堂的活躍主要體現在學生思維的活躍上,教學中應力求“神”而不是“形”,只有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模式,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爲不同的課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無論採用何種模式,只要能在一節課中讓學生有最大的收穫與發展,就是“高效課堂”。

教學之道,任重道遠。要想暢通無阻的走下去,貴在得法,要想得法必須遵循教學規律,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在和諧的師生關係中共同成長。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4

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對政治課教學有以下三點體會:

一、以學生爲主體,實施開放式教學

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因其呆板、僵滯而早已昨日黃花。必須不斷地探索並採用符合中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強調師生共同活動,克服教師爲中心的傾向,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興致,變封閉型教學爲開放型教學,從而使雙方真正領略愉快教學的美學價值。在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學實踐中我主要開展過以下5項活動:

1、辯論賽。

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原理分析實際的能力;辯證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讓學生在辯論中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觀點。

2、專題討論。

活動的目的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基本原理分析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結合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共同探討,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的.基本原理分析。師生雙方通過平等探討,暢所欲言,溝通思想,從而就某一問題達成正確認識,澄清模糊認識,糾正錯誤認識。如在學因果聯繫的時候,我組織學生開展了“克隆技術將會把人類帶往何處”,讓學生在對克隆技術利弊的分析中,潛移默化的樹立了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和把握因果聯繫,提高活動的預見性,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3、組織學生制定理財方案。

活動目的:讓學生運用高一經濟學所學的股票、債券、儲蓄等知識,結合家庭經濟收入或個人零用錢制定一個理財方案,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學們回家後和家長商量如何把家裏的經濟收入進行最有效的投資,每一種投資方式的有缺點是什麼。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許多家長改變了對政治課的傳統看法,一直認爲這些活動非常好。

4、社會調查。

理論只有和實際相結合才能永葆青春期的魅力,只有讓學生走出書齋、走向社會,才能讓學生體會到理論不只是虛無縹渺的空中樓閣,而是來源於沸騰的社會生活。

調查式的第一步是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調查課題,尋求符合實際的調查對象和調查步驟,明確社會調查的方式和方法。

第二步:正式開展調查,掌握大量的和課題有關的數據和材料,並對之進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經過“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改造製作功夫,然後再一次走向社會,加以進一步的充實和提高。

第三步:撰寫社會調查報告,一方面使書本知識得到檢驗和完善;另一方面也爲改造社會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

5、開闢“時事論壇”。

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基本原理分析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由學生自己準備和主持,要求運用所學經濟學、哲學原理分析同學們關注的社會熱點現象如:中美關係、中日關係、中東和平進程、三農問題、經濟結構調整、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就業觀等。

二、質疑導思

激活思維。思想政治課教材中有許多看似淺顯明白的道理,學生未真正領會。教師可以用恰當的“問題”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使他們於“無疑”處生“疑難”,產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維向新的廣度和深度發展。當然,教師的“問題”要提得準確,有一定的難度,又能使學生感興趣。例如講到《政治常識》中“我國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時,提出“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是否允許信教”的問題;當講到“我國經濟建設遇到資金困難的問題”時,引出“能否靠多發行人民幣來解決”的疑問,學生在分析中有分歧,但教師進行引導,便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三、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

多媒體能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信息等衆多信息集於一體,能在視覺、聽覺上產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靜態的知識形象化,無序的內容系統化,使枯燥的哲學理論不再枯燥,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記憶。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5

一、新授課課堂教學模式

新授課是以知識形成和方法形成立意的一種課型。教學活動是師生認知、情感、意向及自我意識的互動交融過程。通過教學,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能動性與創新性,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根據新課改的基本理念,新授課的教學必須體現:

(1)讓學生經歷自主學習的過程,學案引領,問題導學;

(2)讓學生經歷新知與方法的形成過程,獲得親身參與科學探究的體驗;

(3)讓學生經歷思維的展示與碰撞過程,使課堂環境人際關係民主和諧;

(4)讓學生經歷合作與成果的交流過程,通過信息共享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5)讓學生經歷價值觀的形成過程,激發學習的願望,提升自我成長的需求。

新授課的基本程序爲:創設情景→目標定向→互動探究→應用拓展→達標演練→歸納提升。

(一)、創設情景1.教師活動根據課題和學生的特點,通過聯繫生產與生活實際、講故事、演示實驗或對已有知識的拓展深化等手段,創設問題情境,導入研究課題。

2.學生活動

根據教師設置的情景,領會新課研究的意圖和研究的價值,激起學好新課的迫切願望,愉快接受研究課題,以躍躍欲試的心態投入新課學習。

說明:創設情景的目的是使學生對與教學無關的活動得到抑制,迅速投入到新的學習中來,並使之得到保持。需要注意的是:

(1)要突出新課研究的必要性和價值性,激起學生迫切學習的積極性。

(2)導語要簡練,意圖要明確,要有新意,有氣勢,有激情,使學生產生躍躍欲試的心態,不要長時間沒有進入主題,使學生在等待中喪失興趣。

(3)情景和問題不能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水平實際。

(4)要突出新課題研究對學生個體發展的價值和對社會發展的價值。

(5)策略要靈活,對有些課題也可以直奔主題。

(二)、目標定向

1.教師活動立足學生實際,根據教材特點、《課程標準》進行目標定位,並引領學生認定目標和進行必要的鼓勵,使學生明確哪些是本節課必須掌握到位的,哪些是需要在今後的學習中逐步掌握到位的。

2.學生活動

通過自學認定學習目標,明確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主攻方向是什麼,哪些目標自己通過自學已經達到,哪些目標必須通過進一步學習才能達到。根據目標要求和自身條件確定自己的學習策略,籌劃學習過程中精力與時間的搭配和應關注的焦點環節,樹立圓滿完成學習任務的信心。

說明:目標的確定要立足學生實際這一關鍵。需要注意的是:

(1)有些目標不是一次課就能達成的,要就整個學段進行規劃,不可輕易搞一步到位。

(2)要將發展性目標和基礎性目標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要注意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考慮,不可將它們割裂開來。

(3)目標應由既定目標和自由目標兩部分構成,既定目標就是《課程標準》所規定的目標,自由目標就是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與需要確定的目標,它因人、因事、因時而異,即要體現因材施教。

(4)教學目標的投放可以與學案同步進行,也可以在課題導入後與學生互動投放,還可以融在教學過程中分步投放,但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始終有目標意識。

(5)目標的認定應該是一個師生互動過程,是一個學生自我審視,明確方向,樹立學習信心的過程。

(三)、互動探究1.教師活動

(1)創設探究情景,引發探究問題。探究情景包括探究式學習情景和科學探究情景,相關探究情景的創設可從如下幾方面考慮:

①從認知上的不平衡性,通過學生的認知衝突創設情景。

②聯繫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知識的價值性創設情景。③通過演示實驗或課件展示創設情景。

(2)依據學情發展,調控探究方向。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與調控者,及時把握學情,適時調控學習進程和發展方向,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益。具體應從如下幾方面做起:

①介紹可提供的研究條件,鼓勵創造條件進行探究。

②巧妙處理課堂突發事件,點撥爭論不休的地方,把學生的自由發展調控在課標要求的範圍之內,使學情朝着學習目標的達成方向發展。

③幫助學生克服困惑,確保把有限的精力用於探究關鍵的問題。

(3)創設互動平臺,整合探究成果。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激起爭辯,捕捉並處理好關鍵信息(正確信息和差異信息),得出一般結論。

2.學生活動

(1)提出探究問題,研討探究方案。

①根據教師創設的情景,進行積極的思考和分析,發現並提出問題。

②對問題的特徵、解決策略展開研討,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2)合作解決問題,形成初步結論。根據形成的方案展開研究,必要時對方法進行調整,得出初步結論,並組織好語言。

(3)互動交流成果,自主完善結論。在教師的調控下,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以接納的心態內化別人的不同見解,完善自己的成果。

說明:學習的過程是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尋求答案、累積知識和方法的過程。因此,問題是探究學習的起點,如何創設探究情景是探究學習的重要條件。需要注意的是:

(1)不要把探究式學習與科學探究混爲一談。

(2)創設的情景要有探究空間、少而精;創設的情景必須貼近學生實際,使學生能夠親眼看到或感悟到;創設的情景問題意向,學生通過思考或討論能夠領會到。

(3)學生提出的問題意向要明確,問題的表述要準確;對科學探究問題,要在提出猜想與假設的基礎上制訂探究方案,設計出操作流程。

(4)在學情調控時,學生能夠選擇的事,教師絕不越俎代庖;學生選擇不當的事,教師應通過設疑進行調整;學生不會選擇的事,教師應啓發點撥。

(5)要關注知識的`研究方法的提煉,不要只關注結論。

(四)、應用拓展1.教師活動

(1)投放典型例題,師生互動解答例題。

(2)評析學生思路,糾正認識誤區。

(3)投放變式訓練題,並適時進行反饋評析。

2.學生活動

(1)仔細審視例題,理清解題思路。

(2)展示解題思路,接受同學和教師的點評。

(3)獨立完成變式訓練,在應用中再度感悟自己的認知觀點。

說明:

(1)題目要從對知識全面、準確理解知識內涵和正確掌握適用條件的角度設置。

(2)教師不能讀題,評析時重在追究學生得出結論的依據。

(3)變式訓練的反饋評析要通過引導學生互動爭辯解決。

(五)、達標演練1.教師活動

(1)投放達標演練題,並提出解題的時間要求和規範要求。

(2)當堂反饋,進行必要的反饋補救。

2.學生活動

(1)獨立完成教師要求達標題。

(2)展示自己的解題思路,主動評析他人的觀點,自覺接受教師的補救教學。

說明:

(1)達標演練題要控制難度,要有一定的層次,體現因材施教。

(2)要限定做題時間。

(3)補救教學一定要到位,不留教學欠賬。

(六)、歸納提升1.教師活動

(1)對學生自主回顧全課的知識和研究方法提出要求。

(2)對知識鏈接提出意見(自主構建或合作構建)和要求(要點和形式)。

2.學生活動

(1)依據新知的研究過程主動回顧全課,與已有知識鏈接。

(2)感悟新課收穫與還存在的困惑問題。

說明:

(1)不要只關注知識的結論,要關注新知的形成過程和研究方法。

(2)要突出本課內容,不要說(或寫)課上沒涉及到的,避免搞成了拓展講課。

(3)要注重與已有知識和方法的整合,實現能力提升。

(4)要高度概括,結而不散,爲下節課埋下伏筆,避免複述、羅列式小結。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有些環節需要交替重複操作,教師要根據課題內容、教學條件、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個性特長靈活設計教學環節,切實做到以學定教,以學生動起來、活起來、深進去、有收穫爲原則。

二、練習課課堂教學模式

練習課是鞏固知識、提升解決問題能力、培養思維能力和正確的思維習慣的有效的、必要的過程。練習課的成敗決定學習的成敗。所以在練習課的教學中,要注意學生能力的提升,要注意習題選擇的梯度性和典型性,既要起到鞏熟練的作用,又要起到提升能力的效果。爲此,練習課要具備以下四個環節。練習課的主要環節爲:

(一)、出示問題,鞏固相關知識

1.教師活動

下發練習題。在下發練習題目的同時,要說明本節課的任務和目標,以及練習的步驟和時間。在練習題目的選擇上要注意梯度性、典型性,要注重一題多解、多題一解。

2.學生活動限時、獨立完成練習。限時,是爲了培養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準確思維、並能準確表達思維的能力。獨立完成,是爲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二)、學生合作、交流、糾錯,教師發現問題

對於學生不能獨立解決,或獨立解決起來有困難的題目,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通過相互交流,找出解決問題的的正確途徑,並且能通過討論、交流發現同學解題中出現的問題,指出並糾正。教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聆聽學生,發現學生的思維障礙所在,爲下一步的點撥做好準備。

(三)、教師點撥

教師在前一環節的基礎上,對本知識點應掌握的基礎知識進行提示歸納,力求系列化、系統化、網絡化,明確提出練習的目標要求,特別要引導學生對解題的思路進行總結,側重對解題的方法和技巧等進行指導,努力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化,爲學生下一步的自主複習打好基礎。

(四)、鞏固練習

教師出示精選的部分練習題,要求學生當堂進行訓練。要求:

(1)練習的題目要精,有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和一定的綜合度。

(2)安排部分學生上臺板演,有條件的也可通過視頻來展示部分學生完成的練習,以便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其中的疑難和存在的問題,從中發現錯誤及學生不良的答題習慣,及時予以反饋糾正。

(3)作簡要歸納,使知識系統化,能力昇華。

(4)根據需要,可佈置適量的課後相關鞏固性練習和變式訓練,使學生學會遷移應用,強化鞏固複習效果;也可建議學生將做錯的典型習題收入“糾錯題集”,以便時常複習,避免重複錯誤。

三、複習課課堂教學模式

複習課是以知識整合和綜合應用立意的課型。

基本功能:使學生進一步全面認識概念、規律的內涵與外延,理清知識間的邏輯關係,形成科學的知識網絡;深化對重點內容的理解,使知識體系進一步條理化,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建立,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和知識遷移的能力;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對知識內涵及知識之間相互聯繫的理解,使已有知識昇華爲新的能力,鞏固知識網絡,最大限度地提高能力,減少遺忘。複習課要注重整合性,要體現鞏固性,着眼發展性。教學的基本原則:讓學生經歷梳理完善過程,突出針對性,實現查漏補弱;讓學生經歷整體構建過程,突出建構性,實現溫故知新;讓學生經歷應用探究過程,突出互動性,提高創新能力;讓學生經歷方法提煉過程,突出方法性,培養抽象思維能力;讓學生經歷拓展遷移過程,突出開放性,提高實踐能力。方法性、拓展性和遷移性是複習課的重要特徵。

複習課倡導“整合——訓練”教學模式,即“主幹歸類梳理,系統整合構建,要點深化完善,綜合應用訓練”。

教學的基本程序:導入課題,引領目標——自主梳理,整體構建——主幹剖析,典例導練——自主感悟,變式訓練——交流評析,互動完善——拓展鏈接,提升歸納。

(一)、導入課題,引領目標。

複習課的課題導入,語言要精煉,意向要明確,簡述複習範圍、學習方法及要形成的能力,直奔主題。複習課的目標定位要突出深化完善、邏輯結構和綜合應用,要立足雙基,突出發展,通過整體構建和和綜合應用落實思路和方法的培養;既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又要避免超越學生實際地搞“一步到位”。引領目標要做到讓學生明確要深化、完善的重點及要求,要解決的問題特徵及問題的解決方法。

(二)、自主梳理,整體構建知識框架。

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整的結構把它聯繫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回遺忘的知識。一連串不連貫的知識在記憶中僅有短得可憐的壽命。所以複習課要高度重視調動學生主動梳理,科學構建,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能夠實現條理化、系統化、結構化和網絡化,在大腦中進行有序貯存,保證在應用時能夠快速、準確地輸出。梳理和整合要讓學生在學案的指導下自主、互動完成。梳理要根據知識的描述對象(或反映的問題的角度)、方法解決的問題特徵進行歸屬;整合要根據概念、規律和方法解決的問題之間的聯繫尋求結構層次和邏輯關係。結構網絡的構建要高度概括,不能搞成了簡單的知識羅列或單純的知識壓縮。教學過程不能搞成了教師的壓縮講課或知識結構的解說,要師生同步互動、鞏固提升。

(三)、主幹剖析,典例導練。

實現知識在溫故基礎上的“知新”,在綜合應用基礎上的‘思路方法和提煉“是複習課的關鍵環節。對主幹中的重點、難點,要從外延和內涵上進行深化和完善,通過例題探究應用方法。深化不是對知識難度的加大,而主要是從內涵上的準確理解;晚上不是對知識內容的增加,而主要是從外延上的全面把握。要強化薄弱環節,澄清認知誤區,深化內涵理解,確保學生頭腦中所積累的知識的正確性。主幹的剖析,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問題的要害環節進行深度剖析,以確保學生準確把握。對主要的概念,要讓學生明確:描述的是現象的哪方面屬性——描述屬性的方法是怎樣的——概念的表述形式是怎樣的——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條件是什麼等;對重要的規律,要讓學生明確:解決了哪些問題——是從什麼角度解決問題的——規律的呈現形式是怎樣的——適應解決的問題情景是怎樣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是怎樣的等;不同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繫是什麼——不同規律的內在聯繫是怎樣的——概念與規律之間的聯繫是怎樣的等。例題的設置,要從深化完善值之內容和綜合應用解決問題兩個角度考慮。對知識深化與完善方面,要舊機緊緊圍繞知識的形成和學生的困惑點;對知識的綜合應用方面,要緊緊圍繞知識的重點跟實際問題的聯繫。例題的教學策略必須是師生互動,是學生在教師問題的推動下深入思考,在深入思考中發現規律和自身存在的誤區,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加深認識,最終提煉出思路和方法。

(四)、自主感悟,變式訓練。

例題教學所提煉出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學生是否能準確掌握,理解是否存在誤區,要通過跟蹤訓練進行檢驗,感悟思路和方法的含義、功能與應用注意事項。跟蹤訓練的題目設置要跟例題相近又相異,提高例題教學的指導功能。訓練要規範時間和格式,允許同學之間討論、合作。變式訓練的題目設置要關注學情,做到分層設計,落實因材施教,通過讓學生獲得成功實現能力的提升。

(五)、交流評析,互動完善。

變式訓練的情況落實一定要在課堂上進行,通過爭辯實現頓悟,通過交流實現完善。交流要突出不同思路和方法的差異性與相容性,評析要突出不同思路和方法存在的問題,互動要突出不同觀點的互補性與整合性,完善要突出思維規範、表述規範、過程規範。教學過程中教師巧妙創設互動平臺,實施調控互動方向,落實思路和方法的完善與昇華,提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拓展鏈接,歸納提升。

全課歸納是複習課不可缺少的一個教學環節,以使學生實現對全課的感悟。拓展要突出課題進一步研究的空間;鏈接要突出本單元知識體系與前知識體系的鏈接,本單元方法與已掌握的方法的整合;歸納要突出主線、方法主線、橫向聯繫、問題歸屬;提升要突出知識的綜合應用策略和方法的遷移應用,要“回放”跟例題、訓練題相近的題目,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徵,比較它們的解決思路和方法,使學生能夠通過解決一道題目,學會解決一類問題。

複習課教學要突出知識的整合和應用,杜絕知識羅列式或壓縮講課式複習,明確夯實雙基並不意味着低效重複,立足教材要避免“溫故有餘,知新不足”。要做到知識讓學生自主梳理網絡,讓學生參與構建;應用讓學生充分訓練,規律讓學生探究發現,錯誤讓學生互動爭辯。

四、試卷講評課課堂教學模式試卷評講課是對學生前段學習效果的和學習過程的一個系統總結。爲了避免試卷評講中出現重複累贅,試卷評講課應分成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一)自查糾錯

要求學生明確試題所考查的知識點和錯誤原因,並將糾錯過程寫在試卷上,教師巡視學生查糾情況。

(二)小組討論互糾

要求學生對討論情況做出筆錄,教師要關注小組討論情況。

(三)提出小組不能糾正的問題

要求學生探究疑難問題的解法,啓發學生勇於探究其他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

(四)各小組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儘量把發言權交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嚴密思維能力。教師要適時進行點撥。

教師要對典型題型進行強化和擴展。

(五)考後反思

要求學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養成良好的考後反思習慣。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總結。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6

20xx年4月21日——23日,我很榮幸的參加了在Z區舉辦的,農村小學數學“關注常態、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在會上13位教師採用“同課異構”的形式爲我們展示了身邊的計算課的常態課堂。農村聯小、村小的教師能走上全市的課堂和省市教學能手同上一節課,近距離的感悟名師的指點,史無前例。與會教師之“多”,實爲罕見,整個會場,擠得水泄不通,坐兩人的位子都臨時安排了3個座位,走道處都擠滿了聽課的教師。聽課教師幾乎都提前1個小時到達會場,詳細記錄,仔細聆聽,認真思考,會場秩序之“好”,絕無僅有。在這樣激情高漲的會場裏,我能欣賞到每一位獻課教師的執教藝術,能爲課堂中出現的每個問題質疑思考,能領略獻課教師們的`課前構思及課後反思,更能聆聽教研專家高屋建瓴的評課,能夠和教研專家們、聯小、村小老師們一起關注、反思常態課中的計算課教學,我有以下感悟:

一、課前要備“教什麼?”

從執教老師的課前思考可以感受到他們是如何利用教參、把握教材的。特別是Z老師、Z老師談的課前思考,給我印象最深刻。他們既思考了學生已經學會了哪些知識,找準學生的實際的知識起點,又站在學生的位置思考教材是不是適合學生生活實際,如Z老師在執教《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因爲教材中“八分之三張餅的說法不符合生活實際,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狀態,加之一塊餅與八分之一張餅模糊,難以區分,就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需要什麼,大膽取捨了教學情境。正所謂:情境是知識的外衣,算理是算法的柺棍。

二、備課還要備“怎麼教?”

計算課教學本身就乏味,教師不樂意上,學生不喜歡學。Z老師爲我們指明瞭上計算課的方向:“有情、有趣、有法、有效。”用數的組成、直觀圖形,當柺棍,理解算理;用分層練習、小組競賽、容易溝通的語言,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計算課要有“總路子”,體現算法多樣化的同時優化算法。

1、複習導入,重視口算;2、嘗試解決問題,加強估算,探索交流歸納過程、理解算理;3、鞏固應用,分層練習。

四、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

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

五、數學教師要錘鍊課堂教學語言;要準確、具體、及時的評價學生的點滴進步。

幾位名師的教學語言,簡潔有力,富有鼓舞性和親和力,給我們的課堂指明瞭方向。

六、細節決定成敗。

名師的課堂引領我們注重課堂上的每一個細節,細到每個環節的預設、學生回答問題的每一句話,名師們都用敏銳洞察力,機智的教學方法引導着學生去探索、理解、歸納數學知識。

於科長的每次畫龍點睛般的點評,都把會議推向高潮,她一針見血的指出:課堂教學要找準學生的起點,把握本課的切入點,關注知識的重點,抓住課堂生成點,突破知識的難點,落實學生的終點,不可平均用力,教師不要包辦,要引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用自己的方法總結歸納算理,優化算法。

於科長還語重心長地勸勉老師們:要總結梳理數與代數中的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知識體系在各冊的分佈情況及規律,這正是指引教師增加深厚的知識儲備,在課堂的深度和寬度上下功夫,可謂用心良苦啊!我的心靈又一次被震撼了,王善宏老師的“學校而不叫教校”的富有哲理性的話語,令人深思;呂慎光老師的幽默機智的點評,催我們思考;Z老師說的:“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後我們就都擁有了兩種思想。”我願意帶着專家們給我們的這些思想,踏踏實實走好教學教研之路。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7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課堂就是老師教學理念必須高效;學生所獲必須高效;教學投入產出必須高效。高效課堂可以歸納爲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那麼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爲學生營造有利於自主學習的課堂環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談到教育時,提出“六個解放”:

(1)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能想;

(2)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幹;

(3)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能看;

(4)解放學生的嘴使他們能說;

(5)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們能擴大認識的眼界;

(6)解放學生的時間,使他們有空閒消化學習,幹一點他們高興的乾的事情。陶行知先生的深刻見解,爲我們的課堂教學指明瞭方向,那就是要構建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的能力,傾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敢想、敢說,爲學生營造有利於他們學習、發展的課堂環境。

二、爲學生創設真實具體、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在課堂教學中爲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其目的就是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數學素養。在爲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時,問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首先要做到有趣。因爲創設問題情境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的情趣,若問題不能引起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這樣的問題不可取。其次是問題有數學味。若問題中數學含量很少或根本不含數學問題,這樣的問題也不可取。最後還要注意問題有挑戰性。要有挑戰學生思維的功能,使學生在數學思維得到極大的開發與發展,但是在爲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中要注意,不能爲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更要注意創設問題情境所佔時間不宜過長。

三、讓學生在課堂上“活動”起來,參與到數學教學中去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應讓學生參與,讓學生活動,特別是思維活動,強調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而給教師的定位與原來數學大綱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這就是說整個教學的課堂應成爲學生活動的場所,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去動腦、動手,去創新。只有這樣做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纔會好。

總之,科學的學習方法爲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8

x年11月12日,我參加了我校與深溝小學小班額高效結對交流研討活動,受益匪淺。12日上午先聽了語文、數學、英語三節課。下午又參加了評課、經驗交流活動,感觸頗深。

到今天,小班化教學在我校已經實施了將近一個半月的時間。小班化教學作爲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我校還處於探索與實踐時期。小班化教學不僅僅是一個班級學生數量的變化,也是順應時代情勢必須做出的一次大膽的改革。俗話說,改革就是要用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現在我們學校的老師已經邁出了第一步,至少從形式上小班化已經初見端倪。

我在六年級上課時,課堂氣氛很好,學生們都積極回答問題。一堂課上下來,身心愉快。可是期中考試成績卻不理想。所以,我覺得改革不能從形式上改,必須從內容上改。尤其是聽了田站長的講話,對小班額教學思路上逐步清晰了,也明白了小班額高效課堂要注重“高效”,不能只圖形式。田站長還講了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

1、豐富教學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利用課件向學生講授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而且可以利用實物展示臺或課件製作中的鏈接功能向學生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國內外的

新信息、新動態、新觀點、新數據等。從而極大的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同時,它使一些在傳統教學手段下很難表達的教學內容或無法觀察到的現象,通過計算機形象、生動、直觀地顯示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另外,多媒體教學可使原來枯燥抽象的學習內容通過圖形、動畫等表現形式而變得直觀易懂。

2、它能大大增加課堂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成爲解決學時矛盾的重要途

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把知識更多、更快地傳授給學生,還節約了時間,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授課老師可以在相同的教學時間內向學生講授更多的內容。許多教師感到講得多、教材中練習多,課時少。利用了多媒體,可以簡化教學程序,加快教學節奏,擴大教學規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上練習評講課、習題課時,由於學生的差異比較大,好的學生感覺是重複,差的學生感覺不能達到滿足,因此可以採用變通的形式,運用媒體將類似的題目以例題的形式進行講解,然後和習題中的相關內容相聯繫,這樣可以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提高課堂的效率,學生也能夠運用知識觸類旁通,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可改善教學環境,免除教師上課時板書的勞累,而更多地注意課堂教學內容的組織和講授。由於免除了板書的

時間,對老師來說,可以減少板書的勞累,節省出更多的課堂時間來向學生傳遞更多的信息和注意課堂教學內容的組織和講授,提高了教學效率;對學生來說,在同樣的課時裏不但可以接收到更多的知識,而且接受的知識更容易理解、消化,從而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反思到底小班教學給我和我的學生帶來了什麼優勢?結果讓我有些惶惑,因爲自己的`教學行爲並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借了小班額教學這個平臺得以較爲順利的實施,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學的質量有所提高。以下便是我參加此次活動的點滴體會:

1、有利於相對體現教育公平的原則。教師對每個個體的關注、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期望顯然能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那些內向或暫時落後的學生也變得相對開朗自信。

2、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反對教師“滿堂灌”、“滿堂講”,提倡教師轉變角色,充當導演,小班額教學就是好舞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

3、興趣教學優勢。從五年級數學《可能性》一課上課中就能體現出興趣教學策略應用在小班課堂教學中,乃是寓教於樂,既要注意“樂中學”,更要講究“學中樂”,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樂趣,從樂學到愛學。

4、高效課堂中教師必須熟練操作和駕馭課堂教學模式,離開了模式。課堂教學就失去了“標準”。所以,小班化教學實際上是給老師推上了一個新的舞臺,需要老師的能力有一個新的提高。

5、方法很重要,找對了方法,小班化教學就能按部就班進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在的班額比以前小了很多,但在實施小班化過程中也有“渾水摸魚”的同學。也有“過眼雲煙”的同學,所以課堂的生命在於學生的主人意識和學習興趣的萌發,學生生命意識的覺醒和學習創造能力的蟋發來自於內心對生命和學習的渴望。因此,要讓小班教學成爲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我們需要用心的探索與實踐。

總之,通過參加這次活動,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科技發展異常迅猛,每個人,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不斷學習。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利用多種媒體組合,優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參與和學習積極主動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首先通過自學及時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給學生提供自學條件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地學習。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9

在我的記憶中,我上學那會,一堂課下來基本都是老師滿堂灌、教方法、總結,而現在重視的是怎樣把學生調動起來,把“讓學生學”變成“學生要學”,把被動變爲主動,那麼到底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課,經過幾天來的培訓學習並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我有以下幾點收穫:

一、吃透教材,課的準備。

二、考慮學生的因素。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考慮學生的因素,以他們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對於所學的文本,學生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想法,都是不同的。以學生的生活經歷,會不會對所學的內容產生共鳴,採用什麼方法更容易接受,我們都要站在學生的覺度考慮問題。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同樣的問題,採用不同的方法。

三、把握好“教”與“學”的關係

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是教與學的互動。在課堂上,師生要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啓發,相互補充,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不可侵犯的,學生不再是無條件的服從教師的教,迎合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師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求的新的發現,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整體。

四、聯繫生活實際,拓展延伸。

五、課後的鞏固。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0

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真正實現高效課堂以下是我就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的一些心得。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創設富有興趣的故事情景的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情趣,點燃探索的慾望,自然而然就會促使學生帶着問題樂意、自覺地參與學習過程,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講授“軸對稱”時,我是這樣導入的,首先提出幾何引言中的問題四:“要在河邊修建水泵站,分別向張村、李莊送水,水泵站修在什麼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同學們對這一早已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都積極思考,互相商討並嘗試解決。在此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學生將這一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從而順利地引入了新課。通過這樣引入,使學生對數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又如,在講相似三角形一章前,老師可這樣問:“你能夠用一杆直尺,不爬樹測樹高嗎?不過河測河寬嗎?只要我們認真學好相似三角形這一章,就能輕而易舉地做到。”這樣,容易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起他們的`求知慾,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教師要改變以例題、講解、示範爲主的教學方式,以開放、寬容的態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導學生投入到充滿着探索性和挑戰性的學習活動中去,讓學生自主探究是高效課堂的重要保證。

例如在進行《幾何》中垂徑定理的教學時,我是這樣進行的:

1、讓學生動手。發給學生每人一張白紙,要求學生自己畫一個圓,然後任畫一條直徑,再作這條直徑的垂線。並把畫好以後的圖形剪下來,再把圖形沿着所畫的直徑對摺。

2、思考討論:

①、圓是一個什麼圖形?有幾條對稱軸?

②、從對摺後的圖形中你發現有相等的線段和弧嗎?並把你發現的結果寫下來。

③、畫圖時,知道什麼條件?你得出的結論又是什麼?

3、檢查學生動手討論的結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結果回答問題)

4、讓學生總結出垂徑定理的內容。教師再作簡要的補充強調。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認真討論,大家學習積極性很高,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很容易的掌握了垂徑定理。這樣,通過自學讓學生感知教學內容,逐步掌握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和技巧,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從而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三、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強化教學效率。

練習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而且對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鞏固練習要遵循以下幾點:

(1)練習要有目的性,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

(2)練習要及時,使學生對當堂所獲得信息反覆循環,實現記憶層次的轉化(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3)練習要有層次性。它有兩個含義:一是教師要根據教材本身的邏輯性,以及學生的認知的有序性選擇練習題,做到由易到難、以簡馭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師對練習題的設計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優秀生“吃得飽”

(4)練習要多樣化,爲鞏固概念,選編基礎變式題;爲糾正差錯選編判斷、選擇題;爲拓寬思路,選編多變、多解題等等。同時,練習時教師應習中要有反饋,教師要根據當堂練習的反饋及時給與激勵性的評價,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予以糾正。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1

20xx年4月21日—23日,我很榮幸的參加了在Z區舉辦的,農村小學數學“關注常態、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在會上13位教師採用“同課異構”的形式爲我們展示了身邊的計算課的常態課堂。農村聯小、村小的教師能走上全市的課堂和省市教學能手同上一節課,近距離的感悟有名教師的指點,史無前例。

與會教師之“多”,實爲罕見,整個會場,擠得水泄不通,坐兩人的位子都臨時安排了3個座位,走道處都擠滿了聽課的教師。聽課教師幾乎都提前1個小時到達會場,詳細記錄,仔細聆聽,認真思考,會場秩序之“好”。

在這樣激情高漲的會場裏,我能欣賞到每一位獻課教師的執教藝術,能爲課堂中出現的每個問題質疑思考,能領略獻課教師們的課前構思及課後反思,更能聆聽教研專家高屋建瓴的評課,能夠和教研專家們、聯小、村小老師們一起關注、反思常態課中的計算課教學,我有以下感悟:

一、課前要備“教什麼?”

從執教老師的課前思考可以感受到他們是如何利用教參、把握教材的。特別是Z老師、Z老師談的課前思考,給我印象最深刻。他們既思考了學生已經學會了哪些知識,找準學生的實際的知識起點,又站在學生的位置思考教材是不是適合學生生活實際,如Z老師在執教《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因爲教材中“八分之三張餅的說法不符合生活實際,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狀態,加之一塊餅與八分之一張餅模糊,難以區分,就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需要什麼,大膽取捨了教學情境。正所謂:情境是知識的外衣,算理是算法的柺棍。

二、備課還要備“怎麼教?”

計算課教學本身就乏味,教師不樂意上,學生不喜歡學。Z老師爲我們指明瞭上計算課的方向:“有情、有趣、有法、有效。”用數的組成、直觀圖形,當柺棍,理解算理;用分層練習、小組競賽、容易溝通的語言,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計算課要有“總路子”,體現算法多樣化的同時優化算法。

1、複習導入,重視口算;

2、嘗試解決問題,加強估算,探索交流歸納過程、理解算理;

3、鞏固應用,分層練習。

四、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

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

五、數學教師要錘鍊課堂教學語言;要準確、具體、及時的評價學生的點滴進步。

幾位老師的教學語言,簡潔有力,富有鼓舞性和親和力,給我們的課堂指明瞭方向。

六、細節決定成敗。

老師的課堂引領我們注重課堂上的每一個細節,細到每個環節的預設、學生回答問題的每一句話,老師們都用敏銳洞察力,機智的教學方法引導着學生去探索、理解、歸納數學知識。

於科長的每次畫龍點睛般的點評,都把會議推向熱潮,她一針見血的指出:課堂教學要找準學生的起點,把握本課的切入點,關注知識的'重點,抓住課堂生成點,突破知識的難點,落實學生的終點,不可平均用力,教師不要包辦,要引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用自己的方法總結歸納算理,優化算法。

於科長還語重心長地勸勉老師們:要總結梳理數與代數中的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知識體系在各冊的分佈情況及規律,這正是指引教師增加深厚的知識儲備,在課堂的深度和寬度上下功夫,可謂用心良苦啊!我的心靈又一次被震撼了,王善宏老師的“學校而不叫教校”的富有哲理性的話語,令人深思;呂慎光老師的幽默機智的點評,催我們思考;Z老師說的:“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後我們就都擁有了兩種思想。”我願意帶着專家們給我們的這些思想,踏踏實實走好教學教研之路。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2

作爲一名新教師,我們要更新教育觀念。在課堂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學習我有以下體會:

首先知識自己要做到全面把握,融會貫通。備學生時,我會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學習經驗,以及對該內容敏感程度等。特別注重考慮課堂中的細節問題,尤其是對於課堂上可能出現認知偏差的點要做好充分的預設。其次要確定好教學目標,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英語課程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

總之,通過本次學習,學到了很多理論知識,解除了我的許多困惑,再次感謝老師的精彩講座。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3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周老師對高效教學課堂進行了剖析,他認爲,老師教學理念必須高效;學生所獲必須高效;教學投入產出必須高效。高效教學課堂可以歸納爲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

一、高效教學課堂來自多姿多彩的情境創設。

1、情境創設應目的明確

每一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教學中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如果是問題情境,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啓發性,不能籠統地提出諸如“你發現了什麼”等問題。

2.教學情境應具有一定的時代氣息

當今的信息社會裏,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大量信息,教師創設的情境也應具有一種時代氣息。

二、高效教學課堂來探究的學習過程。

教學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教師要發揮組織者、引導者、點拔者的作用,帶動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展示學生個性,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使數學教學課堂教學真實高效。

三、高效教學課堂來自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設置

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

四、高效教學課堂來自不斷地教學反思。

“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教學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促進教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一定會更好。

通過這次講課,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爲創造高效教學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教學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課堂效率。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4

高效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認真講,學生的仔細聽爲主,學生的一切服務於老師的教學;老師是領隊,學生是隊員,老師領路帶學生,最終學生不認路,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而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毫無疑問,是讓教師轉換角色,退到幕後;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培養。可以說,學生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他們自覺主動的行爲,預習、展示、反饋都是以學生爲主體。

1、預習課中,我要學習什麼、瞭解、掌握哪些知識點,每個人都各不相同卻都心中有數。

學生們積極地看他們的筆記,找出不會的知識點,遇到的問題先自己去解決,解決不了的找小組長。小組中解決不了的再寫在黑板上,全體想辦法或老師來解決。

2、展示課中,每個學生將自己負責講解的知識點以自己設計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知識結構清晰,重點突出;

講解時過渡自然,表達清晰,這節課中學生們不僅充分地展示了他們的知識水平也充分地展示了他們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思考能力。老師很少講話,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做一下點撥啓發。當然老師在課前會提出要求,如展示時學生必須脫離課本。可以說這節課中學生各種形式的展示與點評都閃爍着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的智慧。在兩面都是黑板的教室裏,找不到老師的影子,老師只是在“不啓,不懂,不發”的關鍵時刻出現。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主體性,真正做到了學爲主體。這些也都有利的培養了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真正是“我要學。”我想如果我們能長期堅持這種做法,那麼在學生們離開了這所學校後,不管在哪裏學習,他們也都知道自己今後怎樣學習,因爲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爲學生的生命質量負責,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通過愉悅的課堂探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實現終身學習,注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思維力、生成力、表達力。

教師不歧視每一個差生,讓後進生本已自卑的心靈得到安慰。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傾向於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學生都有了學習自信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話下了。再有就是通過一些具體的措施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例如劃分學習小組,小組長每天負責檢查各同學的預習情況和學習掌握情況,使每天所學的知識都能及時鞏固。

因此,在我們的課堂活動中必須承認,越真實、越富於過程的實踐活動,才越能引發學生多視角、多層面的思考。現代教育技術在過程、實踐、體驗方面只有與傳統教學方式有效的結合,才能更好的服務我們的教學。

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5

郝恆奎老師的高效課堂示範課,讓我領略了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後聆聽了郝老師關於高效課堂教學的講座,感觸很深。

一、高效課堂教學給我的印象

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認真講,學生的仔細聽爲主,學生的一切服務於老師的教學;而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毫無疑問,是讓教師轉換角色,退到幕後;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說,學生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他們自覺主動的行爲,預習、展示、反饋都是以學生爲主體。在多個黑板的教室裏,找不到老師的影子,老師只是在“不啓,不懂,不發”的關鍵時刻出現。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的做到了以學生爲主體,也都有利的培養了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真正是“我要學。如果能長期堅持這種做法,那麼在學生們離開了這所學校後,不管在哪裏學習,他們也都知道自己今後怎樣學習,因爲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二、高效課堂教學的情感基礎

用欣賞的眼光對待每位學生,也就是“從人格上去尊重每一個學生。”教師不岐視每一個差生,讓後進生本已自卑的心靈得到安慰。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傾向於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學生都有了學習自信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話下了。

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行關鍵

1、讓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預習不充分的課不上。在學生預習的同時,應給他們明確的目標,讓學生自行建構起初步的知識結構。

2、開放課堂,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動起來身動、心動、神動。展開小組學習、獨學、對學、羣學;讓學生養成獨自思考、合作探究、對抗質疑的學習能力。讓課堂和諧、民主,學生敢問、敢說、敢動,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後,緊張活潑的學習氛圍。

3、教學要面向全體。以往教學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後教學中,利用學生合作學習機會,讓學生承擔一部分教學任務,使之成爲小老師,形成“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好生帶動中等生,中等生帶動差生,生生動起來的濃厚學習氛圍。

英語高效課堂的成功啓示我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就要把課堂讓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四、數學高效課堂模式之我見

我個人認爲因學科的不同,學生實際水平的差異,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不一定侷限於一種模式。只要“學生爲主”的指導思想不改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探索屬於自己的高效課堂。比如說數學課堂,創設切題情境,再加上適當的問題引導也可以實現高效的目標。而且,對於現在數學的課時緊、任務重的現狀,以學生爲主體的課堂勢必會耗費大量時間,所以數學的高效課堂需要在這樣的現實中尋找一個平衡。

總之,今後我要取英語教學的高效課堂之長,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在以後的數學教學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高效課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