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通用30篇)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通用3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通用30篇)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1

中華民族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她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講文明、懂禮貌的傳統美德。

文明是對人才的共同要求,隨着社會的發展,對文明要求更高。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素質高、有教養的人,都具有良好的文明禮儀,被人尊重,受人歡迎,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打開局面,發展事業。如果缺乏教養,不懂文明禮儀,人們採取不歡迎態度,怎麼發展事業,立足社會?去年六月,東南大學一個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的畢業生在一家大型外資企業競聘,卻輸給了成績一貫不如自己的同班同學,原因很簡單,他在上樓時無意吐了一口痰,正好使企業一個負責人看到了。

文明禮儀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爲規範稱爲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爲禮貌。

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對我們身心健康的發展、樹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及提高學習主動性、自覺性等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形成良好的班風,促進我們全面提高。因此,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對我們小學生至關重要,爲此我們應該自覺做到尊師守紀,舉止文明,注意禮貌,重視衛生,改正不良行爲,做到敬人、自律、適度、真誠,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以起牀、鍛鍊、集會、就餐、進出校門等小事做起,規範自己的言行,認認真真做到排好隊、唱好歌、掃好地、做好操、走好路、吃好飯、寫好字、語言文明優雅,認真思考並做好這些並非小事的小事,向不文明行爲告別,培養良好的文明習慣。

堅持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應該持之以恆,從校內延伸到校外,無論在學校、在家庭、在社會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學文明禮儀、做三好學生,維護學校的良好形象,爲之不懈的努力,促進文明禮儀的習慣養成上一個新臺階,讓自己成爲懂文明禮儀的高素質的現代文明人。

在此大隊部向全校學生髮出倡議,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將良好的文明禮儀的種子帶到千家萬戶,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堅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遵守文明公約,普及生活禮儀常識。提高文明素養,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淨化我們的心靈,美化校園,增強我們的文明禮儀修養,促使我們健康、全面發展,提高我們的整體思想道德素養,讓我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相處,學會求知。做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文明的學生。

新的挑戰,新的希望。展望未來,我們滿懷激情、充滿信心!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會學到不少的文明禮儀知識,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真正成爲新時代的三好學生,記住我們的目標——在校做個主動學習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在家做個勤儉自強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個誠實守信道德規範的好公民。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2

行爲鑄就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習慣是影響人生命運的一種力量。俗話說:“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個好習慣。”小學教師擔負着對孩子教育的任務,要讓我們的工作事半功倍,學生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尤爲重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分清楚哪些行爲是可以使之成爲習慣的,哪些是要堅決杜絕的。“學壞容易學好難”,所以,在形成習慣之前,我們一定要慎重地分辨,否則,一念之差便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通過近些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爲小學生要培養的學習習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前準備學具的習慣

我在鐵邊城鎮中心小學工作,去年擔任三四年級的英語。剛接新班時,很多行爲習慣沒有養成。有的學生上課時削鉛筆,有的學生上課時才發現英語書忘家裏了,這種類似的問題出現過幾次。我在班裏一再囑咐:第二天用的文具,書,作業本都要準備好,放進書包裏,鉛筆每天晚上提前在家裏削好,不要等到上課時用的時候纔想起來削鉛筆。經過一段時間的強調,現在我們班的學生已經很少再出現這種問題了。

二、認真聽講的習慣

首先,讓學生做到上課不做小動作,不玩玩具及學習用品,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其次,讓學生能夠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看他們發言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或者有錯誤需要糾正的。再次,要做到認真地聽老師講解,並按要求認真地完成練習,並且每天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完成家庭作業。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多種形式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比如說開火車認字的遊戲,找幾個小老師來領讀,還可以找幾個同學分角色朗讀或者表演課文中講述的故事。這樣,學生基本上可以做到全神貫注地聽講,同時,又不感到枯燥。

三、善於思考和敢於提問的習慣

要求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言。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教師請教。課前預習知識,不明白的問題提前做好標記。我們班大多數學生回答問題都很積極,只有個別性格內向,學習困難的學生不愛回答問題,也不愛思考。針對這種情況,我對這些學生多做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課下又對他們多輔導。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們在課堂上都比較活躍,能根據我提出的問題去積極思考。從上學期開始,我就要求學生在學習新課之前對課文進行預習。

四、讀書寫字,姿勢端正的習慣

現在的小學生很多讀書姿勢不正確,眼睛離書本太近,有的甚至趴在桌子上看書、寫字。我們作爲教師,也一定要督促孩子們讀書寫字姿勢端正,與家長溝通,控制孩子不要長時間看電視。

衆多教育實踐證明,幫助學生糾正一個不良習慣,比引導其形成一個良好學習習慣要耗費更多的精力。捷克教育家庭誇美紐斯主張:好習慣培養最好在心裏很清新,沒有形成錯誤觀念,沒有養成壞習慣就開始。俗話說:“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教給孩子好習慣。”良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需要長期訓練,不斷養成,只要我們每位老師都具有母親般的關懷,在工作中多一分耐心與熱情,對學生多一分寬容,勇於開拓創新,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工作,我們付出的汗水總會桃李芬芳。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3

習慣好壞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良好的習慣要從小養成。家長們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才,就必須從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入手,持之以恆。那麼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長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應該有意識的從小鍛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一些小件的衣物鍛鍊由孩子自己去洗。要孩子做家務的目的,並非僅是要把繁瑣的工作做好,或教孩子“如何去做”。廚房整潔的重要性,比不上發展孩子的責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辦事能力,因爲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礎。做家務也可幫孩子瞭解人必須合作和向着共同的目標努力。當孩子在生活中養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養成主動做一些家務勞動的生活習慣時,孩子的獨力意識與自我責任感就已增強了很多。

二、生活有規律

按時作息,講究衛生,衛生習慣不好,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要常洗手,早晚刷牙,同時還要注意對孩子進行講好公共衛生的教育,讓孩子養成不隨手扔垃圾的習慣。

家長要儘量保持孩子的`生活起居在所有時間裏的一致性。長期做下來,孩子自己也能學會獨立按一貫的生活規律來制定合適的作息時間表。一旦孩子習慣過一種有規律的生活,那麼時間觀念就已內化成他自己的一種寶貴素質,自我意識的控制力與意志力就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三、學會節儉

要培養孩子節儉的習慣,第一要定量給孩子零花錢,讓孩子自己去支配這些錢,如果提前花完,不補,不預支,讓孩子學會節制、學會理財。家長引領孩子不同他人攀比,當然,家長首先不能進行攀比。可以嘗試讓孩子利用假期去品嚐一下賺錢的艱辛,這樣他就不會亂花錢了。

四、待人有禮貌

文明禮貌是一個人有教養的表現,在一個缺乏教養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爲粗暴,學識就會成爲迂腐,機智就會成爲狡猾,質樸就會成爲粗魯,寬厚就會成爲諂媚。家長不要以爲孩子大了就知理了,因爲當他養成習慣之後,他就不覺得這是一件錯事了,更不會去改正。要讓孩子穿衣整潔,並養成愛護衣服的習慣。

五、養成讀書好習慣

閱讀要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可以是一些帶圖的故事,可以是孩子喜歡的電視劇的劇本。等孩子喜歡上讀書之後再去讀一些大部頭的書。家長也可以陪着孩子讀,在陪讀一階段之後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讀。

當孩子做功課磨蹭時先不要催他寫,而是由着他,並記下他的用時,然後與他一起分析做這些功課到底需要多少時間,這多用的時間他可以做多少他感興趣的事,這樣少用時,快寫會讓他體會到多少快樂!這樣孩子就會明白自己的磨蹭將會使自己失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的機會,這樣做是得不償失的,他就會自覺的提高自己的效率,久而久之就實現了孩子自己學習的目的。

習慣的好壞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良好的習慣要從小養成。以上是我對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心得體會。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4

XX年3月8日下午,作爲班主任代表我在一中會議室聽取了一小呂銀普老師的班主任工作彙報,對我來說,雖從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但感悟太深,受益匪淺。淺談幾點收穫。

一、在課堂上,學習習慣最重要

1、關注書包文化。學生天天背書包上課,銀普老師從關注學生的書包做起,形成自己特色的“書包文化”,值得借鑑。

2、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老師在強調書寫方法的同時,要注意各學科之間的.協調運作,步調一致才能取得勝利。

3、教師要不斷積累良好的學習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在學校這個家庭中如何做人

1、培養學生尊師。看到學生做好事,要大力表揚,產生轟動效應,此時教師因勢利導,使他意識到老師對他的關注,感覺到教師的偉大,進而影響到班務工作的執行。

2、助人的習慣。通過典型事例,教師大肆渲染,烘托氛圍,使學生學會友善,意識到幫助他人同時也快樂自己的理念。

3、學會寬容培養自信。遇到學生之間不和諧的問題,教師要把握實質,通過事例教育他們學會寬容、不糾結。對待差生,要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點撥表彰,使他覺得我也行,不斷增強他的自信。

三、培養學生做事有序的良好習慣

1、在班務活動中,通過有秩序地擺放學習用品、值日用品、良好的衛生習慣等培養學生做事有序的良好習慣。

2、遇到紛繁瑣碎事情,指導學生換位思考,培養其積極主動性。

3、多讓學生參加集體活動,給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覺悟。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5

兒子上小學已經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裏,作爲家長可以說是每天都在擔憂和困惑中度過,擔憂孩子如何才能儘快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儘快成長爲一名優秀的小學生;困惑的是如何轉變和適應小學生家長的角色,更好地配合老師早日把孩子引導到正確學習和成長的“正軌”上來。

衆所周知,好習慣成就好人生,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養成好習慣一直是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的目標,下面我就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在這裏簡單交流一下本人的心得體會。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研究表明,出色的孩子都來自有着濃厚學習氛圍的家庭。正如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不讀書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殘缺的家庭。”

在日常生活中,我非常注重對兒子閱讀習慣的培養。自兒子一歲多開始,就開始買《嬰兒畫報》、《幼兒畫報》、《東方娃娃》等兒童期刊讀物,每天睡前讀給他聽,到兒子兩三歲的時候,由於男孩天性使然,兒子逐漸表現出對西遊記、哪吒鬧海、葫蘆七兄弟等神話故事的喜愛之情,每天都要纏着讀給他聽,對其中的故事情節和內容總是津津樂道,看到兒子興趣濃厚,我開始慢慢引導他說給媽媽聽,沒想到他拿着書一邊翻一邊講給我聽,竟然把一本故事書的內容從頭到尾全都複述出來了。

不知不覺,兒子逐漸愛上了看書和聽媽媽講故事,出門的時候看到與聽過的故事情節相關聯的情景都會興奮不已,隨口就能說出某些曾經讀過的詞彙和成語,到書店看書、買書更是經常的事了。這種習慣現在已經發展成了一種穩定的生活方式,兒子主動和我約定,每天睡前半小時都是和媽媽共同閱讀的“親子時光”,儘管兒子現在還不能自主閱讀,但既然兒子喜歡,我也就樂於接受了,對於他喜歡的故事讀的更是不計其數,兒子有時戲稱我說:“媽媽是我的免費復讀機,”偶爾我有偷懶不想讀的時候兒子還會說:“好書要讀一百遍,你懂嗎?”

爲了讓兒子在上小學之前儘快熟悉和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節奏,我買來了《直映識字》教材,和兒子一起商定了學習計劃,大約用了半年的時間,兒子的識字量達到了1000字左右,識字量增加了以後,我有意給兒子借閱了一些介於繪本書和純文字書之間的.“橋樑書”,每天讀給他聽,有時他也能自己看。看到兒子樂於接受這種方式,我又下載了諸如《一年級的小蜜瓜》、《窗邊的小豆豆》等音頻故事,每天睡前放給兒子聽,聽了故事內容,兒子對小學生活充滿了嚮往和憧憬,時常和我就故事中某些小學生學習生活的故事情節進行討論;與此同時還買來了《弟子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讀給他聽,雖然這類書籍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沒能激發起兒子濃厚的閱讀興趣,但也對這些經典圖書多少增加了些許瞭解。

閱讀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持續堅持的過程,需要家長積極的引導和支持,在我們家裏,牀頭、沙發、窗臺上到處都有書,兒子想看的時候,隨手拿來就看,有一次,在兒子自己看書的時候,我不合時宜的問了他一個問題,兒子生氣的說:“你不要干擾我好嗎?”我趁機說了一句:“你小孩知道什麼叫干擾嗎?”兒子氣呼呼的說:“干擾就像是天上飄着的兩個風箏,飄着飄着線攪到了一起,你明白吧。”聽到孩子的解釋,我心中暗喜,看來這些年給兒子讀書讀到嗓子啞也值了啊,兒子能把“深奧”的道理融合到身邊簡單的生活中來解讀,這就是所謂的“理解能力”吧。

二、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獨立完成家庭作業的好習慣小學階段正是確立自主學習意識、激發自主學習願望、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自從一年級入學後,每天都有家庭作業,剛開始,兒子對於老師佈置的書寫拼音和數字的作業都能很快獨立完成,但在做三維同步訓練的時候,有時不能按照題目要求獨立完成,主要表現在:不願讀題、讀“破”題、或者是沒讀懂題意就下筆做題,其結果可想而知,看到這種情況我心急如焚,忍不住對兒子發了幾次脾氣。一直到開學三週後,到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聽仇老師講要對孩子心平氣和的說話,才悔悟自己方法不當,過於急躁。回家後,我慢慢嘗試,委婉地告訴孩子在讀題的時候要耐心一點,一遍讀不懂再多讀幾遍,幾天下來,效果就呈現出來了,做對了題,兒子也漸漸找到了成就感,有時還自言自語的說道:“哦,我明白了,應該照着這個例題做。”

對於拼音和“畫眉鳥”這類讀的家庭作業,兒子一般都能順利完成,但在對待老師要求背誦的內容時,有些操之過急,讀了兩三遍就着急讓媽媽聽他背,結果背的很不流暢,有點挫敗感。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是耐心解釋,讓兒子先按照老師要求熟練念上六遍以後,再試着背,結果當然是顯而易見的,兒子毫不費力很快就能熟背了,試了幾次,兒子像是嚐到了某種“甜頭”一樣,慢慢這種習慣也就養成了。

在整理書包和準備學習用具的問題上,我一直是堅持放手讓兒子自己做,晚飯後,每天提醒他自己對照課程表整理書包、削鉛筆、帶好家庭作業和老師要求準備的各種材料等,時間長了,兒子自己慢慢總結出了一條規律,每晚整理書包的時候,總是說:“不用看課程表,我也知道,語文和數學每天都得帶到學校去。”

通過這一個月的小學學習,兒子確實有了可喜的變化,國慶假期逛超市的時候,無意中看到貨架上“學生日記”樣式的筆記本,兒子非要買一本說要記日記,回家後我就把這事給忘了,沒想到晚飯後,兒子真就像模像樣的做到學習桌前寫起了日記,還不時的問我今天是幾月幾日、什麼天氣、某某字如何寫等等問題,寫了雖然只有那麼三四行字,而且整篇下來沒有一個標點符號,但在兒子的耐心“翻譯”下,我還是勉強讀懂了全部內容。

綜上所述,以上觀點僅是我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點點體會和感悟,一路走來,我也時常感到擔憂、困惑、自責、惆悵,有時感覺措手不及,有時感覺沒有方向。但一直堅信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一種行爲,就會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會收穫一種命運。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將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在家切實做好對孩子的引導和培養,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並虛心向各位家長請教,相互加強交流學習。“儲蓄”好習慣,摒棄壞習慣,繼續陪伴兒子學習、改變、成長。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6

面對萬千變化的世界,許多人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其中包括小學生。如何應對小學生的心理問題?郭啓玉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地答案,她以鮮明的事例、新穎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予以我們引導。讀罷,不得不讚嘆郭啓玉老師是一位智慧之師。《如何應對小學生心理問題》這本書告訴了我,要成長爲一名智慧教師應該具備以下幾種能力,而這也是我讀了這本書後的體會。

一、細微觀察的能力

和醫生醫治病人一樣,老師面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也要進行“望聞問切”。在郭老師所撰寫的個別心理輔導手記中,我看到了郭老師面對不同的學生作出了不同的診斷,並詳細記錄了心理問題學生的信息。這些信息的記錄離不開老師的細微觀察。特別讓我印象深刻地是:在《李朦學習行爲轉變紀實》這篇手記中,郭老師對李朦的日常表現作了詳細的記錄,這靠什麼?細微的觀察能力,同時郭老師還對李朦的智力評估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這就告訴了我們:要想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細微的觀察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二、欣賞學生優點的能力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郭老師的班裏,總有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學生,他們在心理方面或是個人行爲方面都有着較大明顯的缺陷,但郭老師善於去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同樣在《李朦學習行爲轉變紀實》這篇手記裏,郭老師就指出了李朦社會交往能力很強,重感情,愛幫助人等閃光點,並從閃光點着手去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我想這是我們許多在職業倦怠轟擊下的教師所做不到的。

三、思考應對問題的能力

很多時候,我們有些教師遇到學生出現問題僅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解決不了問題的根本,因此處理學生同樣的問題一次又一次。作爲經驗不足的我,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讀了郭老師的這本書後,我茅塞頓開:作爲教師,面對學生所出現的問題要善於思考癥結所在,積極思考應對的策略,才能促使學生健康成長,不要總是一味地批評或表揚,要學會哲學的兩面去解決問題。郭老師字字珠璣讓我知道了人不能一直停滯不前,要學會邊思考邊生活,這樣才能利己爲人。

四、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如何應對小學生心理問題》這本書裏,除了12個詳細的個別心理輔導手記外,最讓我感動的是郭老師針對學生在情緒問題、人際關係、行爲問題、學習問題等方面所開展的心理輔導集體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凝聚了一個老師教育學生的心血,還飽含着一位教師的睿智。38個心理輔導集體活動很好地證明了郭啓玉老師的創新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感悟親情》這個集體活動的設計中,我發覺,郭老師每個方面都考慮到了,她以創新的數學圖表來讓學生訴說自己的煩惱,加強學生與家長的溝通,促使學生體諒家長,家長能夠了解孩子的`心中所想,促進家庭成員的有效溝通。

五、與家長溝通交流的能力

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問題,它還包含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因此,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也非常重要。從郭老師12個詳細的個別心理輔導手記看,她都與家長進行了詳盡的溝通,如在《厭學的小紀——小學生不愛學習行爲矯正》裏,郭老師就與小紀的父母進行了溝通,將小紀在學校、家庭的表現進行雙向交流,並有技巧的暗示家長在家庭中該如何教育、面對子女。

從這,我也深深地體會到了,作爲一名智慧的教師,必定在與家長、學生的溝通方面下功夫。掩卷沉思,有些愧疚,有些欣喜。愧疚的是,年輕的我未能很好的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欣喜的是,領導讓我們獲得了一本好書,一些好經驗,也讓我明白了:想要成爲一名智慧教師,單單富有學識還是不夠的,還要具備多種能力。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7

古人云:“性格決定命運,習慣成就未來。”由此可見,習慣是多麼地重要。我們每個人從小起,父母就開始教育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而這種習慣是來自各個方面的。

學習習慣

想必每個學習比較好的學生都有着較爲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正是這些習慣使他們在班上名列前茅。反之,那些有着不好的學習習慣的學生成績就不是太好。有的人的學習習慣是從小父母幫助培養的,有的人是自己後來自我培養的,而有的人則根本不想這些,這就造就了優生與差生間的距離。習慣對一個人的學習起着決定性因素。

辦事習慣

同樣是人,同樣都是辦事,但因不同的習慣,事的結果也就不同。比如說兩個人約定在某時某地見面。有的`人有良好的習慣,他就不會遲到,甚至還會早到。而有的人辦事拖拖拉拉,有時遲到了,還不善於言表,那麼對方一定會很不樂意。如果說籤合同或談判,那就很有可能泡湯。習慣對一個人的行爲也有很重要的部分。

生活習慣

“小偷針,大偷金。”大家一定都聽過的。這句話就形象地反映了習慣的作用。一個成功的人必定有好的習慣,而一個有好習慣的人不一定能成功,但是若一個人有不好的、不良的習慣,那麼他一定會失敗。縱觀歷史,失敗的人無一不是沒有養成良好習慣而失足的。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對於人來說,蟻穴就是壞習慣、不良習慣。習慣決定人生的未來。

不論世道怎麼進,無論生活怎麼變,好的習慣是一切的基礎。譬如蓋樓房,地基沒有打好,那麼樓房造型再美觀,最終還是要倒塌,化爲烏影的。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養成好習慣,讓好習慣成爲人生之路的伴侶,讓好習慣促使我們成功!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8

今天早晨7:40,我準時的坐在沙發上收看于丹老師的講座。于丹老師主要講了四個主題: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愛心、責任心: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三是如何培養孩子抗擊壓力、面對挫折及防止被騙的能力;四是家長面對孩子叛逆、發脾氣、不愛學習等問題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

于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爲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爲,一般表現爲孝順,孝敬。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責任。

然後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信息。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9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則寓言:一頭豬到馬廄裏去看望他的好朋友老馬,並且準備留在那裏過夜。天黑了,該睡覺了,豬鑽進了一個草堆,躺得舒舒服服的。但是,過了很久,馬還站在那兒不動。豬問馬爲什麼還不睡。馬回答說,他這樣站着就算已經開始睡覺了。豬覺得很奇怪,就說:“站着怎麼能睡呢,這樣是一點也不安逸的。“馬回答說:“安逸,這是你的習慣。作爲馬,我們習慣的就是奔馳。所以,就是在睡覺的時候,我們也隨時準備奔馳。“我想,這不就和我們每一個人一樣都有不同的習慣嗎?馬選擇了奔馳的習慣,而豬卻選擇了安逸的習慣。是習慣決定了一個人面對生活的態度,態度又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爲,而不同的行爲就是生命存在的不同方式。

我們何不是如此。隨着年歲漸長,我們習慣於過安逸的生活。年少時,曾無數次的夢想有浪跡天涯的壯烈義舉,背上大大的行囊,瀟灑地對這個城市說聲“再見”,跳上屬於自己的征程。可是,你父母的苦口婆心,親屬近鄰的冷嘲熱諷,朋友同學的不屑一顧,終讓我們只能在夢中做個異鄉旅人,夢醒後,我們依舊只是一介凡人。然而幾年後,昔日的老友,帶着滿身的創傷和輝煌的傳奇故事回來的時候,我們又開始後悔當年的猶豫。但是,生活既已成習慣,又怎麼能夠輕易改變,我們只能聆聽他的'傳奇故事,一遍又一遍地想着:“其實當年我也可以這樣……”習慣啊,習慣,多麼可怕的習慣。好的習慣是那麼難以保持,而壞的習慣又是那麼難以突破!難以保持優良的習慣,就難以有所建樹。難以突破不好的習慣,就難以超越自我。成爲我們致命傷的習慣,終究會成爲我們一生的遺憾。在習慣還未養成之前想我們敢想的,做我們敢做的。

習慣,是一個深奧的話題,它將伴隨每一個人的一生,你準備如何對待它呢?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10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觀後感

一直以來,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強烈的好奇與探尋慾望,學習了《中小學心理健康與心理諮詢》使我感到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着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爲此,我們作爲教師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根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學生,以學生爲主體,充分啓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尊重、理解與真誠同感相結合。如:遇到了學生有自卑心理時,我們不能不關心他們,我們要多鼓勵他們,使他們知道自己在班裏面也是有

用的人,提高他們的自信心,這樣他們就會和同學們友好的.相處。

二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實際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做到循序漸進,設置分階段的具體教育內容。小學低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樂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小學中、高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品嚐解決困難的快樂,調整學習心態,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進取態度;培養集體意識,在班級活動中,善於與更多的同學交往,健全開朗、合羣、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的能力。

那麼,我們就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來設計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學生,以學生爲主體,充分啓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尊重、理解與真誠同感相結合。如:我是教學二年級的學生,那麼我可以教會學生要善於和老師交流自己心理的想法,和同學們友好的相處,會與人分享自己的成果。

所以,我們作爲教師,就要時時刻刻的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在和諧的校園裏,擁有健康的心理快樂的成長。

中學生如何從長輩的溺愛中解脫出來?

溺愛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在親人的情感世界中,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們對孩子的溺愛屢見不鮮。

溺愛,危害極大。前蘇聯偉大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溺愛雖是一種偉大的情感,卻會使孩子遭到毀滅。"其一,會毀滅孩子的志氣,使孩子喪失求上進的決心和勇氣,喪失要求做成某件事情的氣概。遇事畏首畏尾,依賴家長,依賴他人。其二,會毀滅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胸無大志,必然懈怠,與生俱來的天資會在懈惰中漸漸泯滅,這就是所謂嬌子難成才。其三,會毀滅孩子的情操。所謂情操,是指由感情和思想綜合起來的,不易改變的心理狀態。受溺愛的孩子,我行我素,頤指氣使,對社會對羣衆冷漠,難於形成高尚的情操,甚至會六親不認。中學生羣體中無論是否被長輩溺愛慣了,都應該記住馬卡連柯的箴言,使自己的頭腦更清醒些。中學生要理智的從父母及長輩的溺愛中解脫出來,很有必要知道一些溺愛的表現。

長輩對孩子溺愛的範圍很廣,在生活、學習、工作等多個層面都會有溺愛的溫牀。凡是父母和長輩對自己百依百順、處處呵護、甚至明知自己的孩子做錯了事還要百般袒護等等,都可謂是溺愛有加了,值得警惕。若自己仍無自知之明的話,勸君不妨從學習自立入手,或許更有利於自己從溺愛中理智地逐漸地解脫出來。

二、"留守孩子"怎樣排解孤獨和失落感?

隨着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農村剩餘勞力的轉移,成千上萬的下崗工人和農民工遠走他鄉打工謀生,在原居住地留下了一羣"留守孩子"。

"留守孩子"跟隨祖父母或其他親屬生活,往往一年或更長些的時間才能見到父母,難免有惆悵的心緒,孤獨、失落之情會時常襲上心頭。特別是生活上遇到不順心、學習上遭遇困難挫折的時候,思念父母、嚮往父母的情緒會異常激烈的涌動,年幼一些、脆弱一些的"留守孩子"會傷心落淚,情緒低落、學習開小差。而且一個"留守孩子"的情緒會感染其他"留守孩子",一人落淚,衆人陪哭。

對於"留守孩子"的心態調理,可從兩方面着手:

其一:構建關愛和諧的環境。學校、社區要充分關注"留守孩子",從生活、學習、身心健康諸多方面予以指導和幫助。尤其在學校,哪怕是老師一個細微的形體語言,哪怕是同學的一聲噓寒問暖,哪怕是學校領導一個關愛的小舉措,暖流都會在"留守孩子"的心中油然而生。

其二:"留守孩子"要努力學會自強、自立,要在內心呼喚自己:"我是一個留守孩子,我學會堅強,學會獨立,就是爲家庭分愁解憂。我就是《紅燈記》中的小鐵梅!安徽省合肥市"留守孩子"全國十佳少年譚海美有過許多失落和傷感:出生不久媽媽離家出走,爸爸傷殘後還要外出打工掙錢以償還欠下的醫療費用……但她選擇了自強自立。她把學校的留守孩子組織起來,成立"留守中隊",生活上互相幫助,學習上互相鼓勵,節假日還相互支撐,幫助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他們生活變得充實而豐富多彩,他們的人格綻開花朵而昇華,他們在留守中成長。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早上的七點十分,我和媽媽一起收看了于丹教授主講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教育專題節目,感觸很深。

于丹老師的講座主要講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怎樣培養孩子的孝心、愛心、責任心;二是怎樣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和堅強勇敢的性格;三是怎樣培養孩子抗擊壓力、面對挫折和防止被騙的能力;四是家長面對孩子叛逆、愛發脾氣不聽話、不愛學習等問題怎樣正確與孩子交流溝通。

通過於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首先要做一個有孝心,孝敬長輩,尊重老師,關愛他人,對學習對社會有責任心。然後纔是學會學習。

而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是學生學習適應性的表現,而且是其終身學習品質的不可或缺的組成。所以,從今天起,我會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一恆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講座中提到如果孩子在平時生活中能和父母建立起良好融洽的關係,那麼他便容易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反之則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心裏留下陰影。,這讓我意識到和父母之間存在的溝通問題,希望從現在開始,多和父母溝通,注意溝通交流的方式、方法,以便能促進之間的瞭解,增進感情。

觀看完于丹老師《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講座,對自己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我懂得了如何提高自己,希望自己以後成爲一個有孝心,有愛心,有責任心,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人!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觀後感二

今天,我準時收看了湖南電視臺公共頻道播出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教育專題節目這個講座的欣賞性和教育性很強,看完之後我體會很深,下面總結一些我的觀後感。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講座主要講了三個主題: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正確引導在人際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三是如何培養孩子自立、自強、自信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她在第一個主題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孩喜歡在一棵大樹下玩,他每天都來,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滿面地對大樹說:你看別的孩子都上學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沒有。大樹說:你把我結的果子摘了去賣,你就有玩具了。以後,孩子只有秋天纔會來大樹下。過了幾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對大樹說:別人都有房子了,都有家了,可我沒有。大樹說:你可以把的`樹枝砍了做房子。又過了多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對大樹說:別人都漂洋過海了,可我沒有。大樹說:你可以把我的樹幹砍了做獨木舟。他把獨木舟推進海里走了。漸漸的孩子長出了一根根白髮,他來到樹樁前,樹樁問他:我已經是一個沒有用的樹樁了,你也不會理我了吧?孩子說:不,我會一直陪你曬太陽,這是我的心願,一生的心願。

這正是父母完成了對孩子一生的成全。在我們的一生中無私而又不求回報的養育着我們。孝爲德之本,我們要懂得感恩,要勇敢承擔愛與責任。

要想成就別樣的人生,就要點亮自信的明燈,對自身的力量懷抱堅定的信念。

看完講座,我對我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要想成才必先成人!

怎樣做好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尊重與理解學生原則。

尊重,就是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尊嚴,尊重每個學生平等的權利。理解,則要求教師以平等的態度,按學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爲、所感受的本來面目去了解學生。做到了尊重和理解,師生之間達到心靈溝通,從而產生一種遇到自己人的感覺。只有教師尊重學生時,學生纔會尊重自己,珍惜自己的成績和進步,體驗到做人的尊嚴感。而自尊、自重、自信正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徵,是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如果被教師尊重和理解,他就會信任教師,願意向老師傾吐內心的思慮、惶恐、苦悶。這種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心理健康教育獲得成效的基本條件。

貫徹這一原則注意以下三點:

c 、運用同感的態度和技術加深對受輔學生的理解。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透過受教學生的眼睛看世界,要把對學生的理解和感受反饋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納,從而拋開心理上的防範,把自己內心世界的東西都說出來。

3 、學生主體性原則。

在教育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需要爲出發點,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唱主角。要鼓勵學生髮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應避免說你聽我說、我告訴你之類的命令式的口吻,應用鼓勵性、商量式的語氣說話。如我能體會、原來如此、請繼續講、你的意思是不是這樣、請聽聽我的意見、我想作一點補充、我同情你的處境等。

4 、差異性原則。

承認學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異,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生要進行分類指導,以滿足其不同心理需要。尤其是對有心理問題或行爲問題的學生要進行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個別指導。重視學生個別差異,強調對學生的個別化對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個別差異的瞭解,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共性,更要注重瞭解學生的個別性、差異性;通過一對一、面對面的接觸來真正瞭解一個學生,恰當處理學生的害羞、自卑、防衛心理帶來的溝通障礙。認真做好個案研究。積累個案資料,提高個別教育的實效。根據不同個體制訂個別化教育目標。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12

學習習慣是長期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良好的行爲習慣有助於個人的學習,有助於個人的生活,有助於以後成爲更加優秀的人才,使其真正獲得成功。不良的行爲習慣可導致一個人行爲偏差,嚴重的將會影響一個人的前途,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是教師的首要任務,也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

學生吳xx,長得虎頭虎腦,老師、家長都反映他是一個“調皮大王”,上課不遵守紀律,坐不了幾分鐘就動桌凳、搖頭晃腦,甚至有時還把桌子弄翻了,那聲音簡直就像炸雷一樣;經常惹周圍的同學,影響別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課餘時間愛搞“惡作劇”,欺負其他同學;書寫很不認真;在家任性、衝動,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甚至大罵父母。因爲他是獨生子,再加上他父親常年忙於生計無暇顧及,根本沒時間管理他,他母親又在一家超市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回到家裏已是疲憊不堪,有時孩子不聽話,也就聽之任之,無能爲力,但他聰明活潑,精力充沛。

觀察分析:

該同學雖然好動、精力不集中、任性、學習成績很差。這主要是由於家長沒有時間管他,在學校裏也是“人見人恨”的學生,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輕視。但該同學頭腦聰明、精力充沛,也有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慾望。如有時他表現好了或是認真做對了一道題,只要老師及時表揚鼓勵,他就會保持比較長的時間表現良好。

我的做法如下:

對這樣的學生老師需要傾注愛心、關心和耐心。從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入手,多關心他的學習與生活,拉近與教師的距離,要耐心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爲,不能急於求成,要時時關心、時時指點,有進步就表揚鼓勵。糾正中要堅持老師關心與學生幫助相結合。除老師關心外,教師也要讓周圍的'同學關心幫助他。當他有不良行爲提醒他,當他有難題時及時幫助輔導他,使他真正體驗到融入班集體的樂趣。在老師和同學的積極配合下,當他有一些自制行爲時,當他能堅持一定時間穩定注意力時,老師都要及時肯定,並且順序漸進對學生提出更高一點的要求。

讓學生多進行一些動手操作、觀察思考、語言表達。如在課堂上多提問、多指導、多板演等,這樣都能有力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知識水平。

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及時鼓勵他的每一次良好表現,有進步時就給予肯定,讓他嚐到學習成功的甜頭。多使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如:“試試你一定行!”、“你進步了,很好!”、“你做得很好很認真,同學們都應向你學習。”、“你的回答太好了!”等等。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訓練,就會使他變“你能行”爲“我能行”。

老師多和家長聯繫,共同促進學生的轉化。耐心說服家長配合老師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家長多關心一下學生的學習和表現,多問一下學會了那些知識,還有那些不懂的問題,並抽時間幫助他把問題解決。如有家長無法解決的問題告訴老師,老師給予解決。

通過幾個月的努力,現在老師和同學都覺得吳柄峯同學像變了個人似的,上課聽課認真了,坐得住了,精力集中了,同學們也都願意和他交流合作了。學習成績也已達到了及格水平,並且勞動也非常積極,在家也變成一個好孩子了。

我的反思

針對一年級孩子年齡特點,教師要做到愛心、細心、耐心。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才能使孩子較快的適應小學生活,從而喜歡小學,在小學集體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爲習慣。

2、因材施教,關注每一名孩子。每一名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與家長的共同努力。我們要善於發現每一名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以肯定、鼓勵的方式激發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積極地去從事各項活動。

3、重視家校合作,學生的成長不是孤立的割裂開來的,而應是一個環境的共同作用,僅僅靠某一方都達不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實現教育的長效型,使教育發揮其功能。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生活、行爲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它是一個長期的、堅持不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同成長、共進步。學生良好的生活、行爲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教師的教育引導,而教師在觀察、反思中獲得了實踐、理論經驗,也促進了教師自身的成長與進步。通過這次活動,我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的經驗,也總結了自身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不足,收穫頗多。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13

上學期間,我每天早上6:30起牀,從來不遲到。下午放學回家,放下書包就做作業。每個星期天,都幫媽媽做家務......有一次星期天,我剛上完奧數回家,就拿起拖把拖地,媽媽說:“不要乾了。”我說:“我已經養成了習慣,改不了了。”媽媽點了點頭。這就是我的好習慣。

壞習慣

別提了,我的好習慣多,壞習慣也多。我動不動就要流眼淚,這已經成了我的習慣。一個星期天,我剛拖完地,媽媽就大吵大罵起來:“誰把我的花瓶打碎了?”“哎呀,我又闖大禍了!”我心裏自責。走到媽媽跟前,說:“是我打碎的。”媽媽罵到:“怎麼這麼不小心,我說不讓你拖地,你偏要拖,現在好了,把花瓶打碎了,真是的。”“嗚5嗚5……”我哭了起來。媽媽吵到:“哭什麼哭,你只知道哭,你的眼淚一點兒也不值錢,這麼輕而易舉就流了下來。要堅強。”我點了點頭。除了這哭的毛病,我還有粗心大意的壞習慣,每次把試卷一看,大多錯的'都是做得到的題,全是粗心造成的。一次數學單元測驗,我考了97分,滿分是100分。又是計算題錯了,不是這道題沒寫“0”。就是那道題沒寫小數點。回到家,又被吵了一頓。哎,我現在真想改掉這些壞習慣。

人哪!有好也有壞。大自然中的事物都是有好也有壞。同學們,只要我們努力改掉我們的壞習慣,發揚自己的好習慣,那會更好的。因爲習慣會註定你的命運,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加油!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14

這學期我校上報了“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課題研究”參加課題的老師在黑校長的組織下進行了學習與交流了,感觸頗深。“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良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若養成了壞習慣,那一輩子都償還不完它的債務”。是否養成良好習慣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將來的工作和生活,其意義是深遠的。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的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段階是兒童形成各種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他們的習慣養成不僅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而且影響以後乃至將來的一生,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是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下面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小學生應具有專心聽講、閱讀課本、動腦多思、完成作業、課外自學等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採取靈活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教給學生專心聽講的方法,培養學生邊聽邊想的習慣,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時向老師提出,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的學習。特別要培養學生求異思維,逐步形成獨立的觀察與思考能力。其次,教師要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反饋,瞭解學生作業中的'常見錯誤和多發錯誤,讓學生認真糾錯。還要把好作業有意識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產生向榜樣看齊的向上心理,自我糾正錯誤,書寫規範。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要指導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閱讀有益的課外書,好的內容及時摘錄,經常整理,逐漸養成自學的習慣。

二、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

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反映了他對社會、對生活的態度,也反映了他的精神狀態和文化素質。無數的事實證明,良好的品質往往是從小打下的基礎,而不好的,甚至壞的思想、行爲習慣也往往是從小或者小學時期開始的。“改造比塑造更困難”。因此,我經常教育學生遵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從常規抓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使學生養成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遵守紀律、遵守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德、勤儉節約、愛護公物、助人爲樂、關心他人的良好習慣。比如,有的學生損壞桌椅和學習用具等毫不可惜,針對這種情況,我組織學生開展了《公物方便你我他》、《學習的好夥伴》等主題活動。此後,學生能自覺地愛護公共財物,愛惜學習用具。

三、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競爭意識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在智力、體質、行爲上有許多優點,但由於教育引導(包括家庭教育)不當,使他們出現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比如,任性、遇挫退卻、嫉妒別人……教師不應忽視這些現象,要耐心地引導學生走出誤區,培養學生有克服困難的意志,能經受成功的考驗,同時能經受失敗的打擊,有認準路、用好力、不達目的不止的精神,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並能抵禦不良行爲的誘惑,使其身心健康發展。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作爲小學教師,我們面對的是活潑好動的孩子,只能通過大量細緻的工作,採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15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

我們小學生手中的教科書都是精心編寫的。課文思想教育內容豐富,語言文字訓練紮實,教材中關於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助人爲樂、誠實善良、鑽研科學、以及遇事動腦筋和全面地看問題等思想內容,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更能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世界裏,這種感覺特別強烈。所以,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要想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必須很好地利用課本,讓課本成爲很好的指路明燈。比如,當學生在學完《海上英魂》,沉浸在鄧世昌這種爲了國家捨死忘生的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時,我們可以及時介紹一些英雄人物的傳記。這些就是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最好教材,學生帶着一種高亢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人物由衷地感到佩服。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閱讀的歡樂。被文中主人公的崇高品質感動。當我們教完《會說話的產品》時,就可以介紹一些科普讀物讓學生看;教完《心田上的百合花開》就可以介紹林清玄的其他優美散文,讓學生讀。每一個孩子就其天性來說都是詩人。但要讓他們心裏的詩的琴絃響起來,這根琴絃就是學生的教科書,它是讓學生進行廣泛閱讀的指路明燈。

二、在語文課堂開設閱讀窗口,針對孩子的差異,採取不同的方法,把每一個孩子都領進書籍。

所謂流利的,有理解的閱讀,這就是一下子能用眼睛和思維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個的較短的句子,然後使眼光離開書本,念出所記住的東西,並在同時進行思維。不經常閱讀科學書籍和科普讀物,就談不上對知識的興趣。如果一個學生廣泛地閱讀,那麼在課堂上所講解的任何一個新的概念和現象,就會納入他從各種書籍裏吸取的知識的體系裏去。我在教學時,經常在我的語文課上設立閱讀“窗口”,讓學生閱讀感興趣的文章。學習好的學生我找他個別談話,主動介紹一些好的書籍,他們書讀得越多,感到自己學的知識就越少,越會激起他們閱讀的慾望。從而以更飽滿的精力投入到閱讀中去。而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更加要求他們更多的閱讀。並且向他們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如教他們泛讀和精讀。對大部分淺顯易懂的書和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我告訴學生可採取瀏覽法,即“隨便翻翻”。而對於一些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質優美的優秀作品,則需要靜心細讀,體會立意構思,揣摩佈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這樣才能把書中的精華變爲自己的知識營養。另外,我還教給學生一些“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比如用相關的符號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閱讀時的見解、感受等。或者在文章旁邊作批註,或者寫讀書筆記等。隨着孩子閱讀量的增大,孩子的思維逐漸受到碰撞和衝擊,激發學困生的覺醒。可以說,閱讀是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智育的主要手段。

三、營造閱讀氣氛,教師自己必須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成爲一本活的教科書

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海洋,培養對書籍的熱愛,使書籍成爲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於教師,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何種地位。所以,作爲教師,就要像於永正老師所說的那樣,自己要成爲一本活的教科書。教師的教學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水道溪流來滋養它。這需要教師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每天不斷的讀,跟書籍結下終身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融入思想的大河。那麼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死扣教科書,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爲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誇美紐斯曾尖銳地指出:“不學無術的教師,消極地指導別人的人,是沒有軀體的人影,是無雨的雲,無水的源,無光的燈,因而是空洞無物的。”

四、學校和家庭同心協力,創設條件,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根據研究,家庭的侷限性和驚人的貧乏性,是兒童智力落後的原因之一,如果沒有家庭的教育,教師是很難教會兒童閱讀的'。在家長學校中,我們要讓家長看清這一點,懂得尊重書籍。讓家長們爲自己的孩子增添小小藏書,也可以自己的孩子去辦借書證。讓學校和家庭一起,引導兒童養成天天閱讀的習慣。我校結合社區、家庭形成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構成了一個學生學習的金三角。家裏注重書房的利用,每家一個小書架,一張小書桌,一個和諧的家庭。孩子在這種薰陶下快樂地讀書,有了自己的空間自然也愛上了讀書。每個教室設有一個圖書角,讓孩子們隨時有書可讀,整個教室沐浴着濃濃的書香氣息。

五、開展活動,激勵學生堅持閱讀

當然,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爲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其形式或是舉行讀書報告會、經驗交流會,或是展覽優秀的讀書筆記,評比表彰課外優秀積極分子等。對課外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教師要及時鼓勵,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後,會更堅持大量的廣泛的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

在小學階段,我們如果培養了孩子的閱讀習慣,孩子在閱讀中就會有更多的思考,在思考中進行更多的閱讀。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也會越來越強烈,纔能有充實的精神生活,從而也就會有創造性的勞動生活。正像蘇赫姆林斯基所說:如果我們真的想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那就讓我們在學生面前敞開道路,讓他們走到學校的圖書館的書架跟前去,讓書籍從沉睡的巨人變成孩子們的摯友吧!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16

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關乎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關乎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未來前程。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以狠抓學生習慣的養成教育爲己任,絕不放鬆、絕不放任、絕不放棄,爲國爲家,爲校爲學生。作爲校長如何從學校層面推動學生習慣的養成,我的主要做法是“四抓”:

一、抓學習培訓

1、幫教師提高師德修養水平

良好的師德能決定教師們工作的態度,杜絕工作不安心,敷衍了事,激發教師們內心的工作熱情,讓他們能像愛自己孩子一樣愛自己的學生,站在對學生一生負責的高度抓學生的養成教育。所以強化教師的師德修養尤爲重要。我通過績效工資考覈方案的修訂和撰寫個人師德故事、學習師德先進典型等多種主題教育活動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努力提高教師個人師德修養。

2、讓教師們懂得養成教育的重要

通過網絡、報刊等不同渠道組織教職工學習習慣養成教育方面的'有關文章,讓老師們懂得“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人生幸福在於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明白行爲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爲習慣入手。

3、讓教師們清楚養成教育內容

學習習慣養成教育方面的有關文章,懂得小學養成教育的一般內容。在學生學習習慣方面,重點幫助教師們梳理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中羅列的十二種習慣的培養;在行爲習慣方面充分發揮市文明禮儀特色學校功能,以文明禮儀建設爲抓手重點梳理了十個方面的內容,即:舉止文明的習慣、誠實守信的習慣、尊重他人的習慣、守時惜時的習慣、懂得感恩的習慣、勤儉節約的習慣、遵守秩序的習慣、勤於動手的習慣、鍛鍊身體的習慣、講究衛生的習慣。

4、幫住教師提高養成教育能力

舉辦教師小學生養成教育沙龍,讓教師們從自己接觸的各個教育層面談應該培養的習慣、重點培養的習慣,說說在小學生習慣培養方面有哪些好的想法和做法,深化學習教育的效果。

舉辦班子小學生養成教育沙龍。讓他們從自己接觸的管理層面談談應該培養學生哪些習慣、梳理不同年級段應該重點培養的內容,說說有哪些好的推進措施。

二、抓方案制定

1、制定學校養成教育方案

爲紮實開展小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由教務處牽頭就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形成方案,有政教處牽頭就學生的良好行爲習慣養成形成方案。交校長室彙總整理形成學校小學生良好習慣培養的完整方案。

2、制定教師養成教育計劃

學校方案下發各個教職工,爲形成良好的養成教育網絡,不管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甚至是工人每人都要根據學校方案要求,就自己教育所在層面制定比較詳細的學生習慣養成教育計劃,計劃中一般包括養成教育的內容、不同時間不同年級段養成教育的重點、指導時間地點、養成教育方法、養成教育要達到的目標等。計劃完成後報學校審覈。學校根據各個教職工的不同身份,對照學校的方案要求,確定個人養成教育計劃的可行性,後反饋給每個教職工進行操作。

三、抓檢查指導。

就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我爲自己制定了三個三。

每天一個“三”:進行一次學生養成情況巡查,瞭解學生的養成教育情況,思考班級、學生、教師在自己不同的教育層面上可能出現的問題;看一個職能部門的工作記錄,瞭解分工部門對工作的介入狀況;抽查一個班級的檢查記載,看班主任工作是否到位,學生自理自治能力培養情況。

每週一個“三”:看一個教師的工作手冊,留心教師個人在自己教育層面是否按照計劃踏實地開展學生養成教育;聽一次養成教育工作彙報,可以是政教處、教務處也可以是教師個人,主要看工作缺失的程度,及時地進行引導和糾正;進行一次養成教育工作小結,介紹經驗,鼓勵先進,鞭策後進,讓所有同志繃緊學生習慣養成這根弦。

每月一個“三”:召開一次學生家長會議,一般在一年內全校所有學生家長都能受到一次就孩子習慣養成方面的培訓,形成家校結合教育網絡;進行一次總結表彰,就班級層面評選不同的好習慣之“星”推薦到校,學校搭建平臺讓他們做自我介紹,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然後讓學生自主評選學校之“星”;舉行一次集中研討,讓每個人說說在學生習慣培養方面取得的成績以及存在的不足,還存在着哪些問題和困惑,集體討論解決。

四、抓獎懲兌現。

爲把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工作做得更加實在,我將其納入了獎勵性績效工資考覈。首先將所有的班主任津貼實行統籌,以班爲單位,根據學生習慣養成的效果、平時的考覈記載和每個年級的班級數將其分成三類,分別按照百分之一百二十、百分之百、百分之八十分配到班,在班級中班主任和非班主任再按照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二十進行分配。其次根據不同層面每個教師養成教育目標的達成情況,結合平時的隨機考覈,在整個績效總額中提取3000元用於獎勵學生養成教育工作做得實在的個人。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17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在學校裏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並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可以說培養良好寫字習慣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好的習慣使人受益一生。

人們常說:“文如其人,字如其人。”這是因爲字寫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學識、性格、氣質、風度等。《新課標》也在各個年級段提出了寫字教學的要求: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能用硬筆、毛筆寫出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對於小學生身心特徵來說,寫字不僅可以鞏固識字,字寫得正確端正,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有助於更好地完成各科作業,也爲將來的學習、工作打下基礎。寫字對提高文化素養也有重要作用,長期認真地寫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審美意識,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文化素養。因此,上好寫字課,對學生進行良好寫字習慣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

我養成學生寫字習慣方面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在創建區域寫字特色校的活動中,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爲寫字育人的主要陣地。

強調“動筆就不苟,逢字必規範”。不斷探究寫字課的教學方法,優化寫字模式。以科學的多元化寫字評價體系來激發學生興趣。切實抓住四個環節:

1、練字有時間。同時堅持“天天練”活動,每天午間練字20分鐘,達到日日練習批改,週週總結通報,月月評比表彰。

2、練字分類型。爲了讓寫字教學更加具有科學性,針對孩子的年齡特徵,採用分層建制的教學方法,一年級到二年級主要練習鉛筆字,三年級到六年級主要練習鋼筆字。同時在三到六年級中選取部分同學組成毛筆字興趣小組。

3、練習定規範。學校自行印刷寫字專用練習本,定期舉行寫字比賽,定期出刊寫字板報。

4、教學重實效。中心小學每學期進行兩次寫字課堂教學觀摩,對全鄉開放,以寫字教學引領有效教學,促進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果。

二、努力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

1、培養學生正確坐姿及握筆的好習慣。

小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危害不小,輕者影響寫字質量,養成不良習慣;重者影響生長髮育、不利於身心健康。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以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書寫,不僅有利於書寫的規範,也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爲了達到這一目的,我的做法是:

(1)編寫兒歌。把正確坐姿及握筆的要點編成兒歌,如:“寫字時,要做到:右手握筆背挺直,眼離書本約一尺,手離筆尖約一寸,胸離桌子約一拳。‘三個一',要做到,字寫工整視力好。”讓學生熟記成誦,並印發給家長讓家長配合學校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做書法韻律操。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做到每次寫字前先做“寫字操”,(閉眼、吸氣、頭正、肩平、身直、臂開、睜眼、握筆、寫字、足安)真正做到“練字先練姿”。

(3)學生體驗。對於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採取反覆抓,抓反覆,尤其應引導學生親自體驗,自悟問題的緣由,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過去抓學生的坐姿,握筆,只要求做到“三個一”,至於爲什麼要“三個一”,學生就不得而知了,常常難以堅持。現在,我把工作做到細微處。先讓他們執筆寫字時靠近筆尖,學生立刻就會發現這樣執筆是看不見筆尖的.,爲了看到筆尖,身體就得往前傾,頭向左偏,時間久了,學生感到很不舒服。告訴學生這樣不僅人易疲勞,而且容易造成近視和脊柱彎曲。再讓學生手指離筆尖稍遠些,他們就能感到腰板可以挺直了,胸部就能與桌沿一拳的距離了。這樣,使學生在體驗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4)拍照鼓勵。結合教學給坐姿和握筆姿勢非常正確的同學拍照,展示給大家看,讓身邊榜樣的力量來影響學生。同時也讓小朋友們幫助糾正投影中出現的不正確的寫字姿勢。

(5)家長配合。讓家長把自己孩子的正確姿勢拍照放大,貼在孩子的書桌前,時時提醒自己。這樣老師、家長、齊抓共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培養學生寫好規範字的好習慣。

要掌握千變萬化的書寫線條,離不開紮實的基本功。“學好規矩,循序漸進”。寫字技巧的學習離不開這條基本原則。如果把一個字看成是一部組合巧妙的“機器”的話,那麼,八個基本筆畫則是組成“機器”的“零件”。“零件”是否精確,直接關係到“機器”是否能正常運轉。爲此,寫字課中,對規範、漂亮的基本筆畫、筆畫的變化及漢字部首進行教學是重中之重。

這種方法可以檢查學生對筆畫或結構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和水平。如:檢查學生"橫"這一筆畫的掌握,教師邊念"橫"畫書寫的過程和用筆要點,邊要求學生聽後按照要點,正確寫出“橫”的筆畫來。

四、培養學生認真讀貼的好習慣。

讀帖是指臨摹者在寫前對字帖靜觀默察,細想體味,對範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筆先。在教學中,學生常常不讀貼,或對字帖稍作瀏覽,就匆匆下筆,以至顧此失彼,徒勞無功。要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就必須培養學生的讀貼能力和習慣。我們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臨筆畫,臨間架結構,臨行氣,臨章法等。如臨筆畫,引導學生觀察筆畫的位置,起筆和收筆的方圓,藏露,筆畫的長短、精細、俯仰、斜正、曲直等。讓學生養成"整體把握,細緻觀察"的讀帖習慣。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18

好習慣可以改變人生。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習慣。這說明習慣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當學生離開學校的時候,他所學習的一些具體知識可能忘記了,但他已經形成的良好習慣會令他受益終生。什麼是習慣?

習慣是經過反覆教育和訓練所形成的、相對穩定又在逐漸發展變化的行爲方式。習慣一旦形成,就具備了三個特性:一是穩定性,二是養成型,三是長效型。小學生需要養成的良好習慣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是學會做人的道德習慣,學會學習的學習習慣,學會生活的吃飯、睡覺、衛生、鍛鍊、勞動習慣。人的年齡越小,習慣養成越重要。

1.學會做人

孔子教育弟子,講的最多的是“君子之道”,即怎樣做人,是爲人處事的態度,是善惡是非的觀念,是個人修養的境界。孔子誇獎學生,一定是在道德修養和爲人處事方面有可稱道之處。他稱讚顏回,“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是具有良好的品行和個人修養,是“君子憂道不憂貧”的思想境界。

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是培養學生良好做人習慣的關鍵。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主張:好習慣的培養最好是“心理還很清新”,沒有形成錯誤觀念,沒有養成壞習慣時就開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強,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刻,這一時期容易養成好習慣。寄宿制小學,學生在一年級開始,從週一到週五,從每天的晨起到晚睡都在老師的監督和指導下度過,他們對老師充滿着信任和尊敬,願意按老師的指示去做。《新三字經》中第一句講到:人之初,性本善,性與情,俱可塑。他們就像一張白紙,任你在上面塗畫,你把他塗黑,他就變黑,你把他塗紅,他就變紅。因此,培養好習慣越早越好,效果越明顯。

2.學會學習

學會學習的習慣很重要的。在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通過小學六年的學習和生活,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爲習慣和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老師在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同時,自己要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如果要求學生做作業時畫直線要用直尺,教師在講課時卻徒手在黑板上畫直線。要求學生寫規範的字,自己卻在黑板上“龍飛鳳舞”。要求學生按時認真完成作業,老師卻不能及時認真批改作業。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表現出了良好的教學習慣,以身作則,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需要從細節和一點一滴抓起。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在教學中有許多細節:諸如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聽課、書寫的習慣,回答問題的聲音、思考問題的方法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把這些細節養成好習慣。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需要從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上加以引導。孔子對於學習的論述,講的最多的還是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及學習態度。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學而時習之”等等。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需要家校及時聯繫溝通。老師可以經常進行家訪,及時瞭解學生在家裏的'學習行爲,對學習行爲做出正確判斷,及時提醒家長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只有老師與家長不斷溝通,相互配合,纔有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學會生活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更重要。吃飯、睡覺、灑掃、衛生、鍛鍊、活動,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行爲,我們很有必要教會學生形成良好習慣。

“民以食爲天”,學會吃飯與節儉的美德有關,與文明禮儀有關,與身體健康有關。“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不僅是我們應該知道的道理,珍惜糧食更應是我們讓學生學會的習慣,餐廳內學生用餐,老師不光是維持正常的就餐秩序,還要糾正學生不良的飲食習慣:挑食偏食、剩飯剩菜;其次,如何吃得更加有涵養,如吃飯不大聲說話,不把飯菜扔到飯桌上,菜湯濺出碗盤外,不把筷子伸到別人面前,吃完飯桌長監督碗筷是否清洗乾淨,放置是否合理,餐桌及其周圍地面是否清潔等,這些都是應該養成的行爲習慣;再次,現代人的疾病基本上與吃有關,如何瞭解食物的營養,葷素搭配,如何控制飲食的適量,不暴飲暴食,如何注意飲食衛生等,也是我們應該知道的常識。

總之,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需要每個老師用愛心、耐心、誠心、恆心,精心呵護,細心培養。通過老師紮實、細緻的教育工作,使每天的每件小事做精彩,每個細節做完美,使他(她)們幼小的心靈每天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19

什麼是習慣?習慣是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爲。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心理慣性。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說:“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的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後,便用不着藉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可見,習慣是一種慣性,也是一種能量的儲備,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才能發揮出巨大的潛能。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小學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現就自己平時的一些做法闡明如下觀點:

一、培養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的學習習慣

每節新課之前,我都會佈置學生預習明天要上的數學內容,重要的地方自己標一標、畫一畫,有疑問的地方做出特定的標記,通常我會利用一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去預習,然後讓學生試着解決相關問題。課前的.預習能夠讓學生自覺聯繫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學習新知識,發現新問題,再把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帶到課堂上,從而更好地聽老師講解。預習習慣的培養,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還能節省一些課堂學習時間,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比如,在學習《認識百分數》一課前,我佈置了這樣幾個問題:1、什麼是百分數?2、百分數與分數有什麼聯繫和區別?3、收集一些含有百分數的信息,試着瞭解所收集的百分數的含義。由於學生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那節課學生表現得非常精彩,課堂參與率極高,效果當然也非常好。

複習的目的是“溫故而知新”。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創制的“遺忘速度曲線”表明遺忘是有規律的,即先快後慢,剛記住的東西最初幾小時內遺忘速度最快,兩天後就緩慢。因此必須及時複習當天所學的知識,加以強化鞏固,降低遺忘率,同時學生在複習的過程中,能系統整理相關的知識,使這些零碎的知識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這樣更能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

二、培養學生學會傾聽的學習習慣

認真聽講是學好數學的第一步,認真傾聽別人的說話,既是得到外界信息的重要來源,又是一個人尊重別人的一種文明表現,培養傾聽習慣,是提高學生接受信息、汲取知識的效率的重要保證。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20

今天早晨7:40,我準時的坐在沙發上收看于丹老師的講座。于丹老師主要講了四個主題: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愛心、責任心: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三是如何培養孩子抗擊壓力、面對挫折及防止被騙的能力;四是家長面對孩子叛逆、發脾氣、不愛學習等問題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

于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爲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爲,一般表現爲孝順,孝敬。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責任。

然後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信息。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21

小學教育是一個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規教育,搞好小學教育對孩子從小培養崇高地品德和良好的素質具有重要的作勇好的小學教育可以促使孩子將來順利讀完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俗話說的好,“萬事開頭難”小學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頭”這個頭如何開好至關重要,它有時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以後走什麼樣的道路,決定一個人今後的品行如何。

當女兒上一年級時,我總就得這段時間應該是培養她良好學習習慣的最好時機。上學後,我每天陪她一起完成回家作業並要求做完後一定要查看,並鑽∶複習和預習。我總覺得如果養成這種習慣以後她就不會就得學習有什麼困難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剛開始,我女兒動作非常慢,寫字慢,做題目慢,一個字寫了擦,擦了寫。一篇課文沒幾個,生字,可她卻要寫上半個小是,甚至一個小時。有一次語文測驗考了55分,後來老師打電話來說我女兒不是不會做,而是動作慢,來不及做,叫家長在家裏多鍛鍊她。於是,每天放學回家做作業我在她寫字檯上放了個鬧鐘,讓她有時間觀念,讓她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女兒寫字的速度明顯加快,回家作業的質量也很好,女兒也有了自信心。我還幫她買了一些課外作業,讓她利用雙休日在家多練習,鑽∶以後我像老師一樣用紅筆幫她批改,並寫上分數,錯的幫她講解,直到她弄懂爲止。從一年級到現在五年級快畢業了,一直保持這種習慣。我想小學這些知識都是基礎,不外乎就是多做題。題目類型看得多,做的多,考試懇定能考好所以她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心得體會

培養小孩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重要,是成材的關鍵。習慣形成的後天性和穩固性,我們必須從小抓起,嚴格要求,嚴格訓練,爲孩子日後成材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要持之以恆,分步訓練,不可急功近利。使低年級孩子有預習功課,想讀書的習慣。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字,讓孩子自己查字典,多思多想多啓發,立足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到高年級,着重培養孩子動筆的習慣,就是隻要讀書,就得動筆,要把書中的好句子,重點劃下來,要把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體會及時的寫出來。這樣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學習就會提高。

要培養孩子坐得住,學得進的習慣。學習要靜下心來,坐不住是學不好的。要學一點理解一點,學一課理解一課,或者做一道題,理解一道題。及時鞏固,不能有“夾生飯”,這樣長期進行下去,必有好處。

要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精神。在剛學走時,就主張跌倒自己爬起來。不能慣,不能寵,要什麼給什麼,長期下去就會滋生依賴心理。要伴以教育孩子有磨練精神,要進行挫折教育,在失敗中成長成熟。一個人在一帆風順的人生中,也是不會成材的。古人云:“先苦後甜”,是有道理的。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22

現代家庭,每個家長都想“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成爲國家棟梁之材。從幼兒園開始就提出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可在自己的孩子開始上學後,一些家長並不懂得對孩子進行合適的教育。家長應該做的是,時刻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而不必額外增加作業及輔導班(也許中學以後需要);不必過分關注考試分數,而要時刻了解並不斷糾正孩子的學習習慣。對孩子來說,小學時段最重要的並不是分數的高低,而是智力的開發、習慣的`培養。

習慣的培養包括: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學習習慣包括:專心聽課的習慣、認真及時做作業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等。這些習慣的形成既不會天生而成,也不能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拔苗助長。對孩子的文化課輔導,我認爲家長們應養成參與孩子學習的意識,在參與中融洽感情。孩子回家後應督促其先完成當天的作業,幫助孩子對第二天的課目進行預習,與孩子共同討論學習中的問題。做好調動積極性和開發智力的工作,讓孩子逐漸形成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

在課外練習、補習方面,我認爲語文學科不妨有選擇的給孩子買些課外讀物,指導孩子看一些電影、電視、新聞或談話節目,讓孩子講述領悟故事的內容和思想性,與孩子共同談心得體會,擴大知識面。現在的考試更是在考查學生的能力。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23

XX年3月8日下午,作爲班主任代表我在一中會議室聽取了一小呂銀普老師的班主任工作彙報,對我來說,雖從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但感悟太深,受益匪淺。淺談幾點收穫。

一、在課堂上,學習習慣最重要

1、關注書包文化。學生天天背書包上課,銀普老師從關注學生的書包做起,形成自己特色的“書包文化”,值得借鑑。

2、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老師在強調書寫方法的同時,要注意各學科之間的協調運作,步調一致才能取得勝利。

3、教師要不斷積累良好的學習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在學校這個家庭中如何做人

1、培養學生尊師。看到學生做好事,要大力表揚,產生轟動效應,此時教師因勢利導,使他意識到老師對他的關注,感覺到教師的偉大,進而影響到班務工作的執行。

2、助人的習慣。通過典型事例,教師大肆渲染,烘托氛圍,使學生學會友善,意識到幫助他人同時也快樂自己的理念。

3、學會寬容培養自信。遇到學生之間不和諧的問題,教師要把握實質,通過事例教育他們學會寬容、不糾結。對待差生,要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點撥表彰,使他覺得我也行,不斷增強他的自信。

三、培養學生做事有序的良好習慣

1、在班務活動中,通過有秩序地擺放學習用品、值日用品、良好的衛生習慣等培養學生做事有序的良好習慣。

2、遇到紛繁瑣碎事情,指導學生換位思考,培養其積極主動性。

3、多讓學生參加集體活動,給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覺悟。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24

我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學生的習慣進行培養:寫好字習慣和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一、學生書寫規範

語文課講究寫好字,數學寫好字同樣重要,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更多的是體現在數學算式和數學邏輯的書寫上。在課堂上我仔細雕琢,很細心的去抓細節,在黑板上親自把一下東西書寫的很規範。像每輛小車乘4人,六兩這樣的小車能一次把他們送去嗎?一共有25名遊客去博物館。書寫應該是4乘6等於24(人),24小於25,所以不行,三句話一句都不能少。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在教學中我主要是從一下來對學生要求:

1、從小演草做起,每次就寫幾個題,但是格式和字體一定要工整,雖然每週做一次,但是他們也會慢慢養成習慣。

2、重做課本上的題(作業)做課後的題,雖然就是幾個算式,但是讓他們寫出根據來,學生能很好的去書寫和掌握。

二、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1、通過家長會這個平臺的作用,形成家長簽字的好習慣,作業自然而然的會好很多,完成的數量和質量都會有提高。

2、作業少佈置,對題目有選擇性,在課堂上能夠完成一些,提高課堂效率。

3、通過小組長,學生之間相互管理,他們之間可能更熟悉,一些東西比我們老師可能會更好。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25

在三年的教育生活中我深切的體會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於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教育是什麼,往單方面講,只需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那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怎樣培養呢?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我談幾點粗略的看法。

一、聽課習慣

我們常常引導學生上課要認真聽講,這裏的“聽講”應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是課堂上,精力要集中,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看老師演示、板書和表情、動作,要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新舊知識的聯繫,弄清公式、法則的來龍去脈。如表揚某個小朋友坐得端正,聽得認真等,讓他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從而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

二是注意聽同學們的發言,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對他人的觀點、回答能做出評價和必要的`補充,積極參加課堂上的討論活動。要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大膽表達”的習慣。

二、思維習慣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所以學生學習數學這一活動,歸根到底是思維的活動,只有勤於動腦,善於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形成各種數學能力。教師首先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思考慾望,善於提出啓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形成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品質。如:老師在講分數的初步認識時,要求學生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請大家折一折,試一試,你能找到哪些方法?”學生很快找到了對摺、斜折等三種方法:老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鼓勵學生繼續努力,看看還能否找到其它的分法,學生經過努力,又找到了新的分法。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思維像加滿了油的發動機一直不停的進行運轉;第二,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個人的見解,主動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嗎?""你還能想到什麼?""你有獨特的見解嗎?"這樣類似的問法去拓展學生的思維。

三、課前學具準備習慣

課堂上,我引導學生課桌上只擺放學習用品,如書、本、筆、尺等,這樣做可以避免在課堂上出現鉛筆盒掉地發出叮噹作響的聲音。進而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

四、閱讀習慣

教學以書爲本,我們應該藉助教科書這個工具,在數學課中,把“看、讀、思、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首先,培養學生讀課本例題的習慣。按照書上的例題,從上往下一步一步地去看。先看題裏說的是什麼,接着看書中插圖是什麼意思,再看看是怎麼算的,旁註是怎麼寫的,最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是什麼意思,是怎麼想的,啓發學生說說爲什麼,老師再補充講講。

二看題型,正確運用定律、性質,使計算簡便。

三思過程,回顧整個解題過程是否合理正確。好的讀題習慣能夠保證正確、迅速的解題,所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學生學習數學的習慣應逐步內化,使之成爲穩定的學習品質,當然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但只要教師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高度重視,從小行爲入手,從低年級開始訓練,良好學習數學的習慣一定能養成。哲學家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讓我們培養學生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給他們一份創造美麗人生的力量。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26

參加工作一年多,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但凡書寫工整規範、格式設計合理美觀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往往不僅優異,而且穩定。

在數學學習上,有了好的書寫習慣,還可以提高他計算的準確率,起到穩中求實的作用。於是針對學生的數學書寫習慣的培養,我做了一些實驗,從中收穫一些做法。

一、高標準、細指導。

教師的標準就是學生的標準,當然越高越好。書寫不同於其他能力需要天賦,書寫只要肯下苦功夫、硬功夫,整潔美觀的標準就不會遙不可及。我與我的學生共同制定了兩條標準。

(一):數字與符號的書寫要美觀大方。

(二):書寫的格式要細緻指導。

一本美觀的作業,除了標準規範的數字外,格式設計也很重要。學生開始學習用豎式計算,我要求數字要書寫大方,列豎式時數字間要留有一個數字的位置,等號要用格尺,橫式要在每個格開始空兩個數字的位置書寫,豎式要選擇格的.中間完成。書寫的要求講清後,學生試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寫不好再寫,直到寫好了爲止。針對學生錯題,我要求學生保留錯誤原樣,在該頁後面重新演算,目的有二:一是保持卷面工整,減少勾抹,二是學生可以將正確與錯誤的演算加以對比,從而更深刻的認識到錯誤所在,從而更紮實的掌握新知識點。在我這樣細緻的要求下,學生的書寫漸漸形成了定式,對待不同的問題有着不同的解決策略,書寫不僅規範,還很清晰、大方。

二、貴在持之以恆。

(一)恆指導。

剛剛提到,老師的高標準就是學生的高標準。那麼此時,老師的堅持就是學生的堅持。對學生的每一次作業,都要有要求,書寫不好或者格式不規範的要重寫。

(二)恆評價。

1、三個“及時”與全面評價結合。

老師批得及時,學生改得及時,知識才會落實的紮實穩妥。教師評價得及時,更會激發學生寫好下一次作業的願望。

2、評價與鼓勵結合。

常規的做法學生有時也會感到枯燥無味,教師除了堅持,還需要抓住適當的時機,鼓勵他們,激發學生的書寫熱情,調動學生的書寫興趣。定期對寫的較好的作業進行全班展示。

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即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收益終生,由此,我們要重視學生的書寫習慣。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27

自去年接班一年多的時間,瞭解到班級學生的情況,針對本班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學習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習慣很重要。

一、課前預習習慣

只要上新課前,要求學生先對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進行預習,這樣能初步對新知有所瞭解,使學生掌握學習主動權,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識。此外,還要對學生的預習進行適當的檢查。對預習好的及時表揚。

二、認真審題的習慣

審題就是了解題意,弄清題目中所給的數據信息、運算符號、已知條件和問題,明確題目的要求。審題是正確解題的前提,有利於學生形成做事細心、踏實的品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有不少的學生之所以把題做錯,就是因爲審題不認真、加字減字造成的。所以,要加強審題指導,使學生養成認真審題、抓住重難點理解題目的良好習慣。

三、充分利用草稿的習慣

有一部分學生,作業本或試卷上常常弄得墨跡斑斑、一塌糊塗,塗破、擦破的現象時有發生。故此,要對學生加強作業衛生教育,讓學生學會利用草稿本,充分發揮草稿的作用,使學生養成利用草稿的良好習慣。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的作業清潔、美觀,而且能提高學生做題的準確率。

四、及時完成作業、認真書寫的習慣

貪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學生除了主要的學習活動以外,還要進行其他的一系列活動才能滿足心理和生理的需要;甚至把其他活動放在了首位,把學習拋到了九霄雲外,導致了忘記做作業或趕作業的現象發生。及時完成作業,有利於改掉學生作業拖拖拉拉的'不良習慣,爲學生的其他活動擠出時間。因此,要嚴格要求學生,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錯題當天校正。

書寫是學習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不僅能體現學生對待學業的態度,而且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很多錯誤,並非是由於不理解知識造成的,也不是因爲基礎知識掌握得不牢造成的,而是由於書寫不規範、不清潔或不工整造成的。

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的書寫要嚴格要求,儘量做到以書上的爲範例、 爲標準,對容易書寫錯的地方,要提出來作特別強調,一定要寫好,不能隨筆帶,否則,會使“0”和“6”相混,“了”和“3”相混等,“要教學生正確使用橡皮,不要一擦就馬上寫在上面,弄得一塌糊塗,要講究書寫格式,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必有收穫。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28

生良好作業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有這樣的體會,好習慣的培養需要給學生設立小的臺階,一步一步紮紮實實,特別在以“細節決定成敗”的數學學科,每一個細小的失誤可能都會導致最終的失敗。

所以,我們把本學期研究的重點定位在學生的書寫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檢查習慣:

(1)知道作業前要如何準備,該怎樣書寫,養成獨立完成的習慣。

(2)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學會檢查的方法,做到注意細節。

爲了培養學生良好數學作業的習慣,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評比展覽,培養良好作業習慣

學生在作業方面表現出的突出問題是:作業本不夠整潔,不墊墊板,作業本封面髒亂、卷角現象比較嚴重,寫作業之前沒有很好的規劃,作業本的使用格局不理想,沒有認真細緻審題,不想好就寫,塗改的情況比較嚴重,做作業時不夠安靜,邊說邊做,對作業質量不重視,不認真檢查,作業拖欠。

針對這些情況,提出明確的作業要求,要求學生寫作業先整理本子角,墊好墊板,選好用什麼顏色的筆,準備出打草本。

對於作業本的保護和使用,採用評比展覽的辦法,不管是學生的課堂作業、家庭作業統統包上書皮,統統拿來展評,不僅注意作業的書寫質量,還要看看誰的作業格局安排的更合理,評選出優秀的榜樣進行表彰。平常上課滲透一種理念:必須獨立完成作業,允許出錯,但不允許“抄襲”,通過家長會與家長就孩子獨立完成作業達成了共識,作業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不能依賴父母、嚴禁拖拉。通過課堂上學生也樹立了“把每次作業當成考試”,只要做作業就要保證絕對的`安靜,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二、有效檢查,促進學習的實效性

每當學生做完作業時,有的孩子就東張西望,不知道該做什麼,等提醒他們檢查了,多數孩子的反應是“雙手拿起試卷來看”,他們僅僅有檢查的意識是不夠的,我們發現多數是沒有檢查的習慣,沒掌握檢查的方法。爲此,我們教給孩子檢查的方法,尤其是計算題,應該把題目抄下來,在打草紙上再計算一遍或者是驗算。在計算課時放慢做題的速度,注意觀察孩子們做完題目後的反應,然後反饋,並及時表揚,告訴他們,做完後不說話安靜的坐好是不夠的,只是用眼睛檢查也找不出錯誤,更好的方法是用筆再算一遍,如果有時間可以多算幾遍,這樣才能提高正確率。

三、堅持不懈,習慣有效形成

課前,堅持堂堂檢查學生的準備情況;作業時,堅持先安排版面、再書寫;計算結束,堅持提醒學生用筆檢查,把錯誤降到最低。在堅持嚴格要求的過程中,我們自己設計、印製了“表揚卡”,學生不管哪一方面表現好,課前準備還是作業書寫還是檢查習慣等,有良好表現都可以獲得一張“表揚卡”,集滿10張“表揚卡”便可在教室的板報上貼上一朵紅花,得到紅花的同學可以向老師申請一份小獎品。這種辦法的實施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對老師提出的各種數學學習要求也格外重視。

從一個多月來孩子們學習數學的情況來看,在學期初提出的“良好的書寫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檢查習慣”的培養目標已經初步完成,相信在未來的堅持和努力下,孩子們一定會形成一種“下意識”的行爲,讓好習慣伴隨孩子學習的一生。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29

聽課,是學習的中心環節。聽課,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教師要講好課,另一方面學生要會聽,二者緊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專心聽課的習慣,要求學生做到“四會”,即“會聽、會想、會說、會記。”

一、會聽養成專心聽講的習慣

要求學生上課時既要聽老師講解,又要仔細聽同學們的發言。要使學生養成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老師自己必須做到:

①上課時要提出明確的要求,促使他們仔細聽課;

②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吸引他們仔細聽課;

③運用學生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相互轉化的規律,保持學生良好的注意。教學中既要運用教具、實物等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又要運用數學故事、數學遊戲等手段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教師要善於提出具有啓發性的問題,促使學生專心聽課,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形成專心聽講的習慣。其次,在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聽的習慣進行培養和訓練,爲了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要求學生做到:

1.重視聽講。要讓學生充分認識老師講解的重要作用。老師的分析講解、啓發點撥,不管從內容的連續性、生動性,還是從方法的系統性、靈活性,都比課後老師或家長的輔導詳細得多,更是同學們自己看書遠遠不能比擬的。

2.專心聽講。課上應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解,眼睛要盯着老師或黑板,看老師的表情或板書內容,耳朵聽老師講課,頭腦思考所講的內容,思路應與老師的同步。

3.會聽門道。一般老師講課分成幾個大步驟:開始複習與新課有關的舊知識,接着引入新課,然後進行新課、分析講解、推理,啓發學生理解掌握新課的內容,最後還要概括小結一下。教學中要讓學生聽得出來,明白老師每一步講解的目的,並積極配合,達到老師既定的目的。例如,“商不變規律”的教學,複習後教師出示例題:填表。被除數2412024024004800除數42040400800商填表後,提示學生:這個例題的目的在於填表後,要認真觀察,得出新的認識。接着組織學生觀察、分析、概括。

①第2、3、4、5組同第1組比較,被除數和除數各有什麼變化?商有什麼變化?

②第4、3、2、1組同第5組比較,被除數和除數各有什麼變化?商有什麼變化?

③從上面例子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小結時向學生說明:商不變的規律是通過對舊知識的觀察、分析得出的新的認識。同學們對學過的知識,做過的習題如果能再深入地研究,從中可以得到新的認識。對每節課的舊知複習,不要滿足於會做,而且要作深一步的觀察、思考。通過指點,使學生學會探索發現數學規律的學習方法。

4.當堂弄懂。一堂新課,總要介紹一些新概念、新方法、新技巧,那麼課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個新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弄清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對數學公式、法則、性質和定律要知道怎麼推導出來的,以及如何運用。在課堂上教師講到哪裏,學生就要想到哪裏,始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

5.理清思路。學生的思路不但要跟着老師走,而且要把知識發展思路及教師引導思路弄清楚。知識發展思路,在預習時可能“理”過,但不一定理清楚,上課時就應特別注意,弄清楚本節課所學的新內容,是怎樣從上節課內容發展來的,這樣理,有利於理解,也有利於記憶。

二、會想養成質疑問難的習慣

學習數學知識,就其過程而言,實質上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認識過程,也是一個知疑、質疑、釋疑的思維過程。所以,數學教學中質疑問難習慣的培養和訓練尤爲重要。

要使學生養成質疑問難習慣必須做到兩點:

1.激發學生質疑問難的興趣。教師除了對敢於質疑問難的學生進行鼓勵外,還應根據小學數學的特點激發全體學生質疑問難的興趣。例如,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故意設疑激趣,如講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出示例題後,教師發問: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我們已會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該怎樣計算?能否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計算呢?怎樣轉化?在完成轉化後,暫不作具體的計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問:如果小數點移動後,被除數位數不夠怎麼辦?這樣一步一步在教師的鼓勵引導下,順着邏輯思維的路子,得出了計算法則,顯然,學生質疑問難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還有的教師抓裝反例”或判斷題來激發學生質疑問難的'積極性。例如,教學平行線的定義後,出示:

①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線叫做平行線;

②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③在不同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讓學生抓裝直線”、“不相交”、“同一平面”等關鍵詞進行質疑,以便透徹理解概念和性質。

2.教會學生質疑問難的方法。要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可以從如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通過實例引導學生了解小學數學中質疑問難的主要方法。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主要可圍繞兩個方面進行:

①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的基本形式。如概念是怎樣說明的,怎樣表達的,爲啥要這樣表達?

②解例題、習題的方法。解題依據是什麼,題目解完後可再想一想,這道題還有其它解法嗎?如果把這道例題再改變一下條件或問題,解題方法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二是教會學生逐步學會質疑問難的一般方法,質疑問難的方法主要是課本中仔細觀察、認真比較、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邏輯方法,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它的重要性,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釋疑解難,並逐步養成習慣。

三、會說養成愛說善說的習慣

說是表達,是思維的外殼。學生通過語言表達來反映對數學知識的認識理解過程,因此,課堂上要注意培養學生愛說善說的習慣。說的訓練一般有如下三種:

小學生的習慣心得體會 篇30

當今教育,正在進行新一輪課改。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的品德,強調基礎教育要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筆者結合常年教學實踐認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仍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學習習慣是指學習活動中形成的固定態度和行爲。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良好學習習慣是促進學生取得較好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學生將受用終生,而良好習慣要從小培養,“從娃娃抓起”。不良習慣一旦形成再糾正,那將是件很困難的事情。

結合數學教學,培養良好的習慣,包括那些內容呢?“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認真、嚴格、刻苦磚研的學習態度,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認真仔細、書寫整潔,自覺檢查的習慣”。以及學生樂於課前準備、活於課堂探究、勇於課後延伸;及時複習和獨立完成作業等習慣。新課標還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綜合學習方法,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變“要我學”爲“我要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責任心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那麼怎樣結合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呢?筆者認爲應從以下六點做起:

第一、貫徹新理念、實施新教法,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改善學生學習狀態。

倡導發現學習,探究性學習及研究性學習,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要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另一方面要根據數學課堂教學的特點,採用適當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信學習、不斷反思的學習習慣。

第二、讓學生懂得爲什麼要培養這種學習習慣,使學生明確要這樣做的意義。

讓學生明白怎樣做纔算好,怎樣做才能做得好;讓學生明白要這樣做的意義。例如,要求學生做應用題時,必須要先認真審題。這樣做不但能從整體上把握好運算順序,尋找簡便計算方法,而且還能避免因看錯抄錯數據、運算符號而產生錯誤。學生明白了,就會認真審題,逐漸形成認真審題的學習習慣。再如學生寫字時老師要經常告訴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即頭要端正,不要歪斜甚至伏在手臂上,眼睛離筆尖一尺左右;腰要正直稍有前傾,不要俯向桌面;雙臂要撐開些,保持一定距離,如果兩臂縮攏,會書寫不靈便;雙足放平,腳踏實地,不要一前一後,或交疊一起。對於寫字姿勢不好的學生隨時糾正,同時講一些危害性。學生就會逐漸形成良好的寫字姿勢習慣。

第三、緊密結合教學過程,嚴格要求,認真檢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長期的細緻的過程,必須結合教學過程進行。

從小抓起,長抓不放。例如,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教師要提出具體要求。學生做作業時,老師不僅要注意學生做得是否正確,還要檢查學生是否按老師提出的要求來做,是否獨立完成作業,按要求做的,及時表揚。做得好的.,示範給其他同學看。讓做得好的學生體驗成就感,從而激勵其向更好的方面發展。同時牽引寫的不好學生向好的方面發展。對有抄襲作業等有壞毛病的學生,應以鼓勵性語言教育爲主。如:“你如果獨立完成,思路肯定是最獨到的,相信自己!”、“如果你用心去寫,肯定會把字寫的最漂亮!”,隨時反饋學生信息,對於學生點滴的進步以及時表揚,耐心幫助他們,使其逐漸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第四、讚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與表達,培養學生勇於創新的良好習慣。

課堂上或是作業中,對於同一道題,不同學生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卻“殊途同歸”,自然包含着學生各自不同的獨創因素,即創新意識,對於學生敢於另闢蹊徑的做法、想法教師應該及時給予肯定、表揚。甚至是不成熟的、或是錯誤的見解。教師都應從不同側面讚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與表達。讓情感在這裏交融,知識在這裏增值。切忌抹殺學生的獨到思維。另外課後練習適當增加拓展創新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勇於探索鑽研一題多解,以題簡意深的題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得新穎、獨到、變通的回答。從而培養學生勇於創新的良好學習習慣。

第五、教師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如教師工整合理的板書,就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生也會像老師那樣字跡工整地認真書寫。

即教育無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師無小節,節節皆楷模。因此,教師要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言傳身教,起楷模作用。

第六、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能夠形成,我們每個老師都應對學生以高度負責的精神,主動、努力地耐心培養。

同時要與學生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繫。瞭解學生在家學習情況,和家長一起研究、探討、合作,尋找最佳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