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高效教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1

4月20日和21日,南通市小學數學“有效教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專題研討會在海門市通源小學舉行,我認爲這次活動中所展示的數學課的的最大亮點是“有效的小組合作高效的數學課堂”。在以往的一些公開課上,我們常常看到爲了追求合作形式而合作,或者一個問題學生無人舉手,趕緊小組合作,把合作學習當成了課堂的“避難所”。這次展示的幾堂課不僅僅是幾人圍坐在一起上課這種形式上的小組合作,而是老師們都注意把握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真正需要合作學習的時候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真正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如何把握時機,讓學生合作學習更恰當,更有效呢?下面我想以幾節觀摩課爲例談談小組合作學習。

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要在有利於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時,巧妙地設置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認識幾分之一》這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理解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教學難點是使學生理解兩個以上的物體佔整體的幾分之一。丁冬梅老師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引導學生認識4個桃的之後,爲了引導學生認識8個、12個桃的,先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根據要求分一分;再讓學生說一說分的方法、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分桃的過程,有沒有什麼發現;最後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桃子的總數不同,爲什麼每隻小猴分得的桃子數都佔總數的?通過組內操作、交流、討論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應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來分,體會到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佔這些物體的幾分之一,這樣的學習過程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有效地突出了重點,幫助學生克服了難點,爲學習分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二、動手操作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在動手操作探究時,進行小組合作,使組員養成一種與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質,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丁冬梅老師在教學《認識幾分之一》這一課時,引導學生認識8個桃的、12個桃的時,要求學生動手操作分一分採取了小組合作學習;再比如曹曉丹老師在教學《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這一課中,對“人民幣可以怎樣分類”這一問題採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生在小組中通過思考、討論、操作發現可以有三種分法:按材料分成硬幣和紙幣;按人民幣的單位分成元幣、角幣和分幣;按數字分,把數字相同的分爲一類。

三、探究問題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數學《圓的周長》一課是學生在已經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新知識學習的。本課的重點是通過滲透轉化思想,使學生能利用舊知識,自主推導出新知識。在動手操作探究時,進行小組合作,使組員養成一種與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質。例如在徐鳳坤老師在教學《圓的周長》時,雖然課前學生根據老師精心設計的預習單進行了預習,但在課堂上還是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展示、交流測量圓的周長的方法,並且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商,發現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係。

四、“開放性”的數學問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數學教學中一些“開放性”問題答案不唯一,而一個學生的思想能力畢竟有限,很難多角度、全面地去思考,這種情況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劉耀兵老師在教學《倍的認識》一課時,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開放性問題:“藍花的朵數是1份,但朵數未知,紅花有12朵,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劉老師先讓學生猜猜藍花是幾朵,在練習紙上畫一畫、圈一圈;再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小組長注意收集不同的想法;最後再進行全班交流,發現藍花的朵數可以是1朵、2朵、3朵、4朵、6朵、12朵,紅花的朵數依次是藍花的12倍、6倍、4倍、3倍、2倍、1倍;再比如丁冬梅老師在教學《認識幾分之一》這一課上,教師設計了“如果有6個桃子,可以平均分給幾隻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這一開放性的問題,也採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生通過討論、操作發現有3種不同的分法: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平均分給3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平均分給6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

學生在這樣的小組學習中共享智慧、互相啓迪,有效提高學生全面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合作學習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只有適時恰當地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也才能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2

20xx年4月21~23日我有幸參加了Z市農村小學數學“關注常態,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收穫頗多,感受頗深。

參加工作7年多來,從事語文教學五年之久,從事數學教學剛剛兩年,也算剛剛起步吧!雖工作了兩年,但對於數學教學的相關知識掌握的還不夠深入。近三天學習了這些老師的課,茅塞頓開。無論是骨幹教師的精彩課堂還是各位領導幽默風趣而又飽含哲理的總結,都深深觸動了我。

像讀書一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人都有自己的觀點。都能從不同角度發現每一位老師的閃光點,正如呂主任說的“用欣賞的眼光去看每一堂課,每一堂課都有許多值得思考的東西”。學會了欣賞,學會了思考,我們又何愁上不好每節課呢?在這十幾節課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呂老師的課,她的語言始終如一,無論孩子們怎麼表現,她總有獨到的評價,聲音那麼甜,那麼美,聽得讓人陶醉;還有尤梅老師的充滿着陽剛之氣,語言剛勁有力又不乏和藹親切的生動課堂,從孩子們的表現中我們能感受到什麼是真正的數學課堂,該怎樣組織進行數學教育教學;再有王永勝老師的課,極富幽默感。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步步爲營,題題滲透,每一個環節都能激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參與的信心。

這些老師不僅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極具特色的課,也爲我們在座的各位老師展現了一節最原生態的生動課堂。但在大會即將結束的一刻,有一位老師的講話深深觸動了我,那就是張偉老師。年輕漂亮而又不乏青春的激情。她流淚的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那是20xx年的4月,我參加了我們縣(z縣)組織的作文講評課比賽,我讓孩子們寫的是《那一次,我···》,在講評的過程中,我原本的預設只用到了開頭,整個過程我順着學生的思路走了,還好的是老師吹哨時,我順利的結束了這一課。但縣教研室李老師在評課時,先肯定了我的閃光點,開頭極具特色,能結合學生的實際導入作文的講評。在接下來的評課中,我真的想找個縫鑽進去,我當時的心裏真的是這樣。但我沒有流淚,我只是默默地低着頭在那裏靜靜地聽着······回來的路上我的眼前始終浮現着當時的畫面,到了學校,回到宿舍,我哭了,很傷心。不是因爲老師的評課流淚,而是在那裏自責,爲什麼沒有講好呢?這件事深深影響着我,那也是我第一次

走出去,第一次到一個大地方去講課,至今那次講課我仍記憶猶新,現在想來失敗怕什麼,不是有句話說嗎,與其晚失敗,不如早失敗;與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但願我們還有機會走出去,展示自己的精彩。但願這樣的活動能像花兒一樣常開,給我們搭建一個同臺競技的舞臺。

最後,願我們能從今天的活動中收穫未來,共創數學教學新時代。

以上是我本次學習活動的小小體會,不當之處,敬請領導老師們批評指正。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3

20xx年11月1日有幸能有機會參加工作室組織參加“深圳全國中小學高效課堂與有效教學策略論壇”,幾天的培訓中,能面對面坐在教育專家、教育大家的面前,聆聽他們精彩的講座、感受他們的風采、感悟他們的教育思想,每天雖然緊張勞累,但有很多收穫和感悟。專家那些精彩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或許會漸漸淡去,但點燃的思考卻留下深深的印記,或許會成爲我職業成長過程中一筆財富。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往往會有不同的看法,談不上總結,現從個人的悟性和視角,將這次學習培訓的一些收穫或者說感悟和工作室的各位老師做如下分享。

一、培訓學習的價值——點燃思考,引發頓悟

教育理論是人們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總結、歸納、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理性認識。教師的職業成長過程中,很多時候,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大多是被動的,以我自己爲例,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更多的是應付空洞的培訓,爲寫教育教學論文蒐集論點、論據。在工作室培訓期間的耳濡目染,聽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不知不覺中對教育理論學習和培訓有了重新的認識。

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能讓我們從本質上正確認識和理解教育教學,有助於教師認清、解釋、解決教育工作中碰到的問題,指導我們的教育實踐行爲。教育培訓,能認我們接觸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案例。“比低頭做事更重要的是擡頭看路”,“眼界決定境界”。

這次的深圳學習,專家們對於教學改革的解讀,尤其是對高效課堂與有效教學的理論視角,從本質上讓我對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理念下的課程觀,學生觀,教師定位,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教學設計等方面有種“原來如此”的感悟或者說頓悟。

總之,教育職業成長過程中,觀念和態度的改變比技能的習得更有價值,學習培訓的價值就在於它能成爲點燃思考,引發頓悟的火花。

二、收穫點滴——共鳴,回味

回顧學習筆記,每位專家的教育教學觀點和理念,印象深刻共鳴之處,點點滴滴,清晰閃亮。這些教育思想或者說理念足夠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之路上長時間指引並啓迪我們不斷思考、咀嚼、嘗試……

1、上海師範大學謝利民教授:“有效課堂教學的標準:三維目標有效達成,教師教得精、活、實,學生學得樂、活;什麼叫好課?——學生喜歡你的課;好課學生的外顯特徵——真正的參與是思維的參與;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活化”

2、深圳教育科學研究院的賓華老師,抽絲剝繭,從平常的教研問題引發深度思考,一位集理論深度與教育實踐一體的樸實無華的教研專家:“從關注教學方式到關注,教學活動的本質是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是這一活動的組織者與指揮者;教學的成敗歸根結底是要看學生做了些什麼,而不是單純看教師做了些什麼;對學生學習效果影響最大的是師生關係”

3、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趙才欣教授,從課程改革的角度,全新教育理論的高度,詮釋課堂觀,教材觀,從教學的各個環節分析了高效課堂策略:“美國大學生的調研表明:影響學生時間最長的依次是原理,思維,人際關係,審美——教學生的僅僅是知識嗎?”

4、洋思中學劉金玉副校長,一位個性張揚的課程改革實踐者“只有從學生的學開始,才能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導學案——明確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後教——在課堂上先學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進行的相互實踐,相互探究,相互學習;教師教:共性,規律性,典型性,容易忽視的問題;怎樣使後教有效?教師的作用很關鍵——導教,導思維,導結論;訓練必須圍繞目標,題目來源最好來源於教材”

5、山東杜郎口中學崔其升校長,杜郎口中學的魂:杜郎口中學自發課堂教學改革的歷程;杜郎口中學六三三課堂教學模式精髓——“相信學生,讓學生展示。”

6、東廬中學講學稿的由來;“不是所有知識都由學生自己探索得到,只有那些隱含了豐富思想的知識,才需要組織學生探索。探索的價值主要不是獲得知識,而是感受基本思想,獲得基本活動經驗。”

三、學習金字塔——什麼樣的學習方式高效

對於高效課堂策略與有效教學策略深圳教育科學研究院的賓華老師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趙才欣老師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學習金字塔”,讓我震動很大,並查閱整理了一些資料,確實可以看作是高效課堂策略與有效教學策略最佳的教育教學理論研究基礎,至少它能解釋很多關於高效課堂策略與有效教學策略的疑問。

學習金字塔最早是由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1946年首先發現並提出的。它是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它用數字形式形象顯示了: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週以後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種現代學習方式的理論。

在塔尖,第一種學習方式——“聽講”,也就是老師在上面說,學生在下面聽,這種我們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學習效果卻是最低的,兩週以後學習的內容只能留下5%。

第二種,通過“閱讀”方式學到的內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種,用“聲音、圖片”的方式學習,可以達到20%。

第四種,是“示範”,採用這種學習方式,可以記住30%。

第五種,“小組討論”,可以記住50%的內容。

第六種,“做中學”或“實際演練”,可以達到75%。

最後一種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學習方式,是“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

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

也有觀點認爲,實際上,目前網上流傳的學習金字塔並沒有真正被覈實出自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的某項研究,因爲沒有人能證明看到過這份研究報告,網上也無法搜到相關研究論文,因此學習金字塔的研究很有可能是誤傳。此外,金字塔上的數字也並非原本就有,很有可能是後人主觀臆想加上去的。這個假說之所以如此令人信服並廣爲流傳,是因爲它在某種程度上符合人們的常識。許多人及教育機構不斷推廣和嘗試,然而卻始終沒有完整而嚴謹的實證研究推出,但這並不會影響到,學習金字塔對選擇高效學習方法的重要指導作用。

四、學習沒有結束——心動,行動

1、難受:知道了該怎麼做,每上一節課會對照和反思自己的行爲符不符合高效課堂與有效教學策略,講多了會難受,學生“動”不起來會難受,思考不出下一步該怎麼做會難受……

2、嘗試:沒有嘗試去做,有些東西停留在理性認識上,結果還是空的。聽過深圳教育科學研究院的賓華老師關於規範教學設計的內容,參考着嘗試着認認真真做了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思路清晰了。

3、反思:結合學校深化推行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對照參加此次培訓學習的收穫和感悟,反思自己的教學存在的問題——反思學案的設計和應用,反思ppt和板書的設計,反思課堂上的師生關係……

4、積累:積累問題,積累案例,積累經驗。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4

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每位教師的追求,有了高效的課堂,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同時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高效課堂給我們解決了內容多、時間少的問題。高效課堂對教師來說,就是教學方式的改革。在課堂改革中,教師應從角色、觀念上轉變,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方式。”如何構建理想化的高效課堂?高效課堂的奧祕在哪裏?本人對小學英語高效課堂作了以下幾點的思考。

一、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深入解讀教材是基礎

小學英語是一個多層次、多方面的知識體系。課程改革使小學數學教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材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解讀教材成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解讀教材即有效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的內涵,以保障教學活動高效的開展。我個人認爲,瞭解教材應首先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道本學年要交給學生那些知識,並知道各個知識點與前後知識點的聯繫。同時要領會教材意圖。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爲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使教材“新鮮出爐”,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態度、能力的過程之中。

二、以快節奏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意識

我相信,一個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隊伍裏排隊等候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厭倦、沮喪”來形容。在我們的教學中,由於受“希望學生儘快掌握所學知識”的心理影響,教師往往更樂意將知識嚼得碎碎的餵給學生,期望學生都能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欣喜,所以突破難點時總愛嘮叨幾句,練習中總願意等最慢的一個學生也把題目做完,哪怕減緩上課節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學生爲本,卻不知這正是消磨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癥結所在。美國“啓發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當老師在整堂課裏快節奏地講解授課內容時,學生們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我們的課堂中應該以快節奏方式來維持一定的學生參與度,當我們感到學生參與程度在下降、學習活力在減弱、注意力在轉移時,應儘快向下推進課程,讓學生們感到課在不斷地推進,總覺得有事要做、有問題要思考。老師講解、問題解釋和學生練習、答寫只要有約一半的學生明白、完成就儘快變化,哪怕對反應相對遲緩的學生來說,我們也不能減慢速度去適應他們,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漲地學習積極性激勵他們趕上教學的節奏。

三、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保證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們都曉得“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歡哪個老師就會對該老師上的課青睞有加。現代教育家認爲,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係基礎上,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所以,師生關係的和諧,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1、備課從瞭解學生入手

備課從瞭解學生入手,有利於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利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於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利於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要想深入瞭解學生一定要與他們建立互動的關係。經過筆者實踐:學生在課外活動的狀態下談話效果較好。因爲學生認爲老師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較放鬆,容易暢所欲言,能順利得到老師想要的答案。如果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還有所保留的話,那在家裏肯定是赤露敞開的。因此,家訪可以幫助老師更完整、全面的瞭解學生,建立起老師、孩子和家長的友好關係。

2、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傳統的教學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現代的教學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捕捉學生的眼神、表情、動作等。學生在課堂上想什麼、說什麼、探索到什麼、體驗到什麼等成了課堂評價的重點。一個學生思路沒理順出錯了,老師要給予提示,不要立即批評,也不要急於把答案說出來,要留給他們的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總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應該是深入解讀教材、優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等方面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關係。筆者作爲一線的數學教師,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爲了學生的終身發展,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5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

(新課改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變化,在教學實踐中以新課程改革爲指導,緊緊圍繞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堅持爲每一個學生髮展的理念,把握“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的主題策略,努力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法,積極探索適合全體學生特點的課堂模式,爲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努力完善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我們應該共同努力打造“五四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一、“五四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內涵

“五”是“五步”,其含義是:課堂教學的五個環節,即激趣導入、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知能應用、知識總結。

“四”是“四精”,其含義是:三個精心設計一個精講,即精心設計導入,精心設計問題、精心設計練習,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精講。

“三”是“三體現”,其含義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和諧的師生關係,體現養成教育。

二、“五四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要求

(一)五步教學流程要求

五步教學流程只是教學過程的一般形式,它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但不管怎樣調整,整個教學流程一定要體現雙自主教學,達到課堂的高效性。

(二)“四精”的要求

1、精心設計導入,吸引學生。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這就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注重起始環節,數學教學亦不例外。新穎的引言,巧妙的導語,生動的開頭,是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意境的重要手段。多年來,我們比較重視新課“導入”,並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結合每節數學課課堂教學中的導入新課,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好的導人新課如同橋樑,聯繫舊課和新課;如同序幕,預示着後面的高潮和結局;如同路標,引導着學生的思維方向。可以說導人新課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準備動作”,爲師生即將進行的思維活動作好準備。

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他們能輕鬆愉快地學好數學,是廣大教師在教學中苦苦探索的問題。我認爲優化課堂教學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而要優化課堂教學,新課導入的設計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課的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給予整個教學過程一個

2、精心設計問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構建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發展爲中心,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探索中,緊緊地問題吸引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時而高興,在起伏的情感體驗當中,自主地完成對知識的構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知識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創造”着獲得知識的辦法,體驗着獲取知識的愉悅。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的課堂上,把學生分成6人一組,並用自己準備好的畫圓工具,一個圖釘,一條細繩,一支鉛筆頭,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畫圓。由於用這套工具畫圓看似簡單但真正畫起來一個人還難以完成,就必須合作操作。稍有不慎,就難以畫出一個理想的圓。正是因爲在反覆克服困難中才好不容易畫出一個圓,它便增加了吸引力從而深刻體會到畫圓的各個要素的作用。因此學生在學習半徑、直徑的特點,以及圓心、半徑的作用時,學生就有感而發,有話可說,表現的異常積極。這樣的學生纔是一種享受。

3、精心設計練習,爲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數學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許多知識如果在實踐中加以驗證和應用,那麼一定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以及良好學風的養成,必須通過一定的練習才能實現,所以,練習是全面完成數學教學任務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對於提高學生的素質,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將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我認爲設計練習應注意以下幾點:

(1)、交替再現,達到鞏固的目的。

(2)、聯繫實際,在實際應用中加深理解。

(3)、練習設計要有對比性,防止產生思維定勢及干擾。

(4)、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幫助領會知識的實質。

(5)、練習設計要有坡度,讓所有的學生感受成功。

4、教師“精講”,提升教學效果。 “精講精練”是一種提高教學效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教學策略,它是一種高效呈現知識和高效指導學生學習的策略。

“精講”並不是少講、不講,是指教師對基礎知識少而精的語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中的內在規律和本質特徵。以講促思,以講解惑,講解知識的縱橫聯繫,講清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講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等。通過“精講”,可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多動,即動腦、動手、動口,因爲學生注意集中聽課,時間是有限的,講多了影響教學效果。

(三)、“三體現”的要求

1、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

教師要從權威的講授者轉變爲與學生共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引導者,每節課教師都要小結。每單元學完之後都要引導學生整理複習,這些平時都做的事情,平常放手讓給學生做。教師注意形式的多樣化,漸漸地學生就學會了對知識的整理,歸納和小結,而且能夠用自己的表現方式來整理並交流,在學生們的交流中還能提出問題進行解答,舉例說明等。若教師包辦代替單元知識的總結,全篇一律的話,就沒有了學生創造想象的機會,也影響了學生對知識探索。

2、體現和諧的師生關係,讓學生體驗課堂的平等關係與班級的溫暖。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決定和諧高效課堂的關鍵,教師應走進學生,親近學生,瞭解和平等對待學生,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關愛每一個學生與學生平等相處,以人格感染學生,以學識打動學生,以要求規範學生,以行動引導學生。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關注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

和諧的內容主要包括:

(1)、師生間要和諧互信

首先課堂上教師對學生要誠信,說話算數,不落口債,凡是答應學生的事應儘量做到,有特殊情況要向學生解釋清楚,教師以誠待人,必須影響學生。

其次教師要信任學生,有時學生忘記帶作業或者說“我的作業本、書等忘記在學校了”教師不要訓斥而要講明什麼時間把作業補充交給老師。複習的時候總有學生不懂或者學得“吃力”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鼓勵,並故意給這樣的學生機會去教給另外的學生,讓他感到教師對他的信任。師生間的這樣信任關係產生後,學生每次都能努力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

(2)、生與生間要和諧。

一個班集體總有優生、差生,教師首先要做到一視同仁,人人平等,優、差生都可能犯錯誤,教師要做到及時教育、監督、不偏袒,做到公正、公平。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要及時發現表揚樹立自信心,增加集體凝聚力。

其次是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每個學習小組裏爲了完成共同的任務,要有明確的分工,教師要爲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條件,創設合作的情境,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信息共享的快樂。

3、體現養成教育,爲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我國當代教育家葉聖陶曾明確指出:“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形成習慣的過程。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最佳時期。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本能。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學習習慣對於思維能力與數學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但習慣養成並不是短時間就可以養成的,需要長期、反覆的訓練,纔可以達到目的。我認爲要注意以下幾點的培養:即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培養學生勤思好問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敢說、善說的習慣;培養學生閱讀題目的習慣;培養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6

近期,參加了學區組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對高效課堂教學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受益匪淺,但收穫的同時,仍有着不解之處或者說是困惑。下面針對這次學習談談自己的膚淺體會。

從整個課堂教學結構來說,教師真正做到了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性的學習,在學生自學過程之前,教師提出明確性的學習目標,然後圍繞一箇中心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學,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大約15分鐘,保證了能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有所悟,有所思,學生將自己的學習心得批註的書旁,培養了他們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反思,我自己的教學,在給予學生自學的時間還不夠充足,甚至有時目的性不是很強,學生不知怎樣進行學習。

在班內大展示環節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充分讓學生談理解、談感受,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自讀自悟、對比感悟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體會人間的和諧的美,

從而激發學生心中的美好的情感。培養了學生的感悟能力,在朗讀中欣賞到了風情。反思自己的教學,放手還遠遠不夠,生怕學生說不到,牽引太強,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相信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相信他們一定會學習的,學習得也會更深,更透,在關鍵之處,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

收穫的同時,我也存在着困惑,針對這節課來說,整堂課教學順順暢暢,沒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思維碰撞之處,教師講得的確是少多了,但這樣是不是少得可憐。語文教學,我認爲教師與學生,師生之間與文本之間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解重點之處時,學生有時談得比較膚淺,這裏教師並沒有做過多的引導,而是一帶而過。我個人認爲,這一點做得不是很好。比如說有的孩子彙報船給我們組留下的印象是柔和的,教師有必要再次追問學生,哪些詞語更能體現了作者的真情,你能再次把這種感受融入你的朗讀之中嗎?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多多學習別人高效課堂的精華,更要深入鑽研教材,準確把握其重難點,採

用靈活多變的方式,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真正做到讓學生學有所得,教師也教有所獲。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7

本學期我有幸成爲區xxx名師工作室成員,認真閱讀了《小學英語高效教學》一書,讀完此書,收穫頗豐。

作爲一名英語教師,我感到了自己之前教學的諸多不足,怎樣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更加高效?這本書讓我感受到教育專著中那份鮮活的理念,捕捉到最前沿的教育信息與動態。

要進行高效教學,課堂教學中必須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所謂多信息,指的是課堂教學要增加學生接觸外語語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多聽些生動、有趣、幽默的對話和短文,讓學生在愉悅中潛移默化地獲得信息,積累素材,豐富知識,激發興趣。

隨着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聽和閱讀外語語言材料的質和量。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生的視野拓寬,信息量加大,聽、說、讀、寫的能力大大提高。高密度是指學生外語實踐的量大面寬。教師講解多,必然減少學生練習、實踐的機會。要改變這種局面,就要激勵學生積極學習,提高外語實踐的密度。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各項外語活動。高密度要求在同一水平的基礎上的教學內容並列和反覆地進行語言基礎知識和能力的訓練,並在理解的基礎上從聽、說、讀、寫各種不同角度展開,以增加外語實踐的量和外語實踐的人數。

快節奏指的是學生學習和操練的節奏要交替緊湊。當然所謂的“快”不是指一味的進度快,而是教學節奏明快,練習轉換、環節交替緊湊,語速正常,學生操練外語的內容和學生輪換操練的頻率要快速、協調。爲了節省組織教學的時間,師生之間要達成一種默契,可藉助於一些手勢語、體態語和暗示來表達教師的要求。這本書主要闡述了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新課標精要解讀:

主要引導老師重點分析新修訂後的課程標準對於相關英語學習內容的主要目標要求、實施建議等,想方設法讓老師做到“標準在胸”。

二、常見問題梳理:

就一線普通英語教師教學中最常見、具有代表性及傾向性的誤 區、問題給予精要提示,以便於改進。

三、高效策略導引:

從理念與實踐結合,特別是與大多數普通英語教師教學實踐結 合的角度,指導運用實用、高效、便捷的小學英語新課程實施策略。

四、實用案例透析:

選用普通一線教師成功的教學設計、教學案例並評析,使之接 近普通教師教學水平的“最近發展區”,易於揣摩領會,且便於“學”,能夠“學”。

五、智慧經驗鏈接:

精選時效性、操作性強,有見地的相關經驗、做法或觀點,以 期達到拓寬視野、融會貫通的目的。

六、反思討論實踐:

結合小學英語教學的具體實踐,每節提供兩個相異或相反的觀點,並提出直指英語教學實踐的兩個現實問題,以便引發教師結合實踐,梳理自己的觀點,反思自己的實踐,從而提高自身英語教學水平。

領會了這本書的內容,高效教學是“爲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所謂“高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我認爲高效教學中的“效”字不僅侷限在課堂中的體現,還應體現在教師的課前準備工作,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與專業知識水平。如果教師在講課時不具備這些條件,那麼即使教師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稱之爲真正高效的教學。只有這幾方面都做到了高效,才能算是真正的高效教學。

一、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

課前準備工作通俗的講就是指教師的備課:教具的準備,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任務的佈置,教學環境的設置,以及學生課前應做好的相應的準備工作。比如在教授服飾的課堂上,就要利用學生的衣服來教學,因此,上課前就要求同學們準備好各種衣服。再如爲了突出英語學習的氛圍,我們還可以在課後讓學生布置英語角,辦英語手抄報等,讓學生活躍在英語的氣息中。教學設計這一環節十分重要,它爲一堂有效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1、首先,教師應當瞭解學生的應有知識和能力水平,以及心理個性年齡特點,並根據學生已有的這些特點確立適當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確立目標要符合學生實際並且難易適度,不能過高或過低。

2、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活動的設計。現在小學英語教學普遍存在課時緊班容量大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小學英語教師更要抓住教材要點,並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從實際水平出發,靈活安排使用教材,從學生的興趣、學習風格和學習動機出發,設計課堂環節,既不要太過複雜繁瑣又要引起學生興趣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的語言能力有所提高。

二、要進行高效教學,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與專業知識水平。

高效教學要求英語教師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具有較廣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識;同時,教師須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夠自如地駕馭教材和課堂教學過程,瞭解新教材特點,恰當地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

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以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並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學生,要多接觸名師,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理念,並付諸實施。在提高自己業務水平的同時,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對待學生必須循循善誘,樹立“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學生”的意識,努力創建平等、民主、和諧、教學相長的新型師生關係,實現人的個性的充分自由發展。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8

一、切實加強預習環節的教學

以前我們在教學中也曾要求學生進行預習,甚至在新教材中也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但是一方面,我們對預習這一環節重視不夠,只有要求沒有落實,或流於形式,甚至根本就沒有用到這一環節。另一方面是我們也沒有充分利用這一環節的應有價值,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我們在佈置預習任務時不明確,沒有分解學習任務,沒有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沒有對學生的預習能力進行專門的培養。學習高效課堂必須高度重視預習環節,要加強對預習環節的具體要求、效果檢測等方面的落實,保證預習的效果。

二、狠抓展示的精彩

每位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慾望,每位學生在展示學習成果的過程都會進一步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信心,都會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都會有新的收穫,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室四周的黑板,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從而讓學生在展示中提高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展示自己生成的東西,同學之間進行思維的碰撞,產生激情的火花,小組之間、個人之間形成知識的對抗。加強展示的精彩和課堂的生氣。

三、加強課前檢測和當堂反饋

課前檢測和當堂反饋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方式。那麼,我們必須在課堂教學的過程,儘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這既能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又能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從而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預習,去拓展知識面,去自主探索……

四、引導學生加強對知識結構體系的整理與提煉

整理、加工、提煉知識結構既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與策略,又是鞏固提高學習效果的必然環節。在過去的教學中,很容易忽視這一點,結果學生學習的都是一些零亂的知識點。這樣的學習結果很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不利於學生認識學習內容的實質與核心,不利於學生對知識之間進行聯繫,不利於學生在學習中的創新。因此,在高效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樹立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理解、歸納、概括、提煉的意識,要給學生總結概括的時間與空間,要不斷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從而讓總結成爲學生每一節課學習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有價值、最有效的一個環節。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9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課堂可以歸納爲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育實踐者的不懈追求。通過一些學習,我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了思索,在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高效課堂重視課前的備課

(1)認真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閱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了然於胸,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所擬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果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而應當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那麼備課“備”什麼?教師備課的重要指導思想不是備教師怎樣“教”,而是備學生怎樣“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們都認識到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爲“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爲教學、爲學生服務。其次是教師要勇於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高效課堂重視課中教學行爲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行爲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課改思想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學生的這些學習方式都是在教師組織、指導等“教”的行爲下發生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師“教”的行爲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具體行爲都應當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設計。如何提高教師高效課堂教學行爲的有效性呢?我認爲:

(1)教師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放下傳統觀念中“師道尊嚴”的架子,要“俯下身子”與學生交流。只有在和諧、平等、其樂融融的師生關係中,纔有師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飛揚,學者興致高漲。這就需要教師樹立以發展學生爲本的觀點,堅持教學爲學生服務的思想。教師更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此外,教師還要時刻銘記學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他們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積極地建構知識。

(2)教師要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教師要儘可能地聯繫學生的實際,從生活或具體情境中引入數學新知,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產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教師要善於瞭解學生的學情,結合教學內容,努力創設各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教師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的動機,積極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

(3)高效課堂來自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設置。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

三、高效課堂重視課後的教學反思

“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一定會更好。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10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目的的主要途徑,是在數學教師指導下使學生自覺、積極地掌握系統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提高覺悟的活動。根據不完全統計:一個學生受完普通教育要上完一萬餘節課,一名小學生有%的時間是在課堂教學中渡過的,課堂教學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校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課堂教學的成敗也是衡量一名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客觀依據。尤其在當前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廣大教師在數學教學改革第一線所遇到的:“想改,但不知怎樣改,渴求具體改革措施和方法”的實際狀況,研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最優化的任務,很現實地擺在了我們面前。參加這次研討的心得又細有下幾點: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氛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

“親其師而信其道。”首先教師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對他們要多鼓勵,從而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教師必須堅持教學民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係,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平等還給學生,把自由還給學生,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鑽研理解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障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鑽研理解教材必須掌握以下幾點:

①整體把握。即從全局瞭解整套教材的內容、編排意圖、順序、組織結構,掌握各階段教材體系之間的聯繫,從而居高臨下,合理銜接,重點難點突出。②理順教材。即對課本知識從線上進行排列、梳理,跳過縱橫交錯的各個章節,識別知識體系的本來面目,形成知識系列,明確該知識在數學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③綜合分析。打破整套教材的章節,從不同角度將教材的有關內容放在一起比較,深化理解,這也是一種知識點間的橫向聯繫。在平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儘量追求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

三、依據課堂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每一堂課都有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教師能隨着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教學設備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我們還可以結合課堂內容,充分利用小組討論、小組合作等方式,靈活採用談話、讀書指導、作業、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俗話說:“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是爲一定的教學任務服務的。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易於接受,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關愛每一位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習慣對知識的掌握至關重要。

對於小學生來說,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僅對現階段的學習有巨大的幫助作用,對於未來的學習,甚至成長都有着重要的影響。應使學生養成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善於動腦、學會傾聽的好習慣。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會有助於課堂效率的提高。

五、

1、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要求學生每天做到課前預習,學生家長監督。課後複習要求做到“一日一小結,一週一總結,一章一報告”。

2、課堂上動起來的習慣。課堂上我要求學生必須做到“四動”:動手、動腦、動口、動眼。另外我還常對學生說“學數學,不僅會做題,還要會講題”。如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

3、正確使用數學語言的習慣。在課堂上要訓練學生正確表達數學知識,注意三種語言: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

教學過程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既要提高教師授課效率又要提高學生聽課效率,只有兩者都得到提高,並將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產生的效果。所以說,只要我們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組織教學,數學課就再也不會給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覺,數學課就一定能低消耗高效能,學生就一定能學得輕鬆,學得牢固。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11

4月18日我有幸參加了在Z雙語實驗小學舉行的Z市農村小學數學“關注常態、聚集高效”課堂教學研討。爲其3天的聽課、評課活動讓我感受頗深,承載了滿滿的收穫。

在這三天裏,我聽了來自不同縣區的12節課,這些課都屬於計算課,是我們平時最難作爲公開課開課的內容,因爲我們很難將算理和算法做到巧妙的結合,很多時候我自己也不是特別清楚,經常把算理講糊塗了,而學生只是學到了算法,很難做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這4節同課異構的課堂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受益匪淺,特別是加上3節課後教研員以及於科長的點評後,真是豁然開朗,他們把每一節課進行深刻的剖析,以及詳細介紹了這個課題在小學階段所處的位置,以及前後聯繫做了清楚的分析,之後還逐一分析了每節課的優點與不足,梳理出了值得我們借鑑與學習的地方,也提出了存在的問題。

下面我就談談關於聽五年級下冊《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感受:呂健老師的《同分母分數相加減》一課,在操作前,教師就複習了整數、小數的加法,用了擺小棒等方法讓學生明確加法的本質特徵是相同單位相加,也有效地把整數、小數、分數加減法聯繫起來,達到了知識的融會貫通。在操作過程中,老師不停的啓發學生去思考。整個過程目標明確,秩序井然,思維活躍,學生參與度高。爲了上好一節課,我們可以看出呂老師背後的努力,她能將《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進行徹底的挖掘,以及將整數、小數、分數加減法聯繫起來,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這樣我們的課堂就不止是孤立的一節課了,而且從學生的思維角度來想,數學是相通的,增加他們學數學的樂趣。而王永勝老師執教的這一節課《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有是不一樣的精彩。王老師真的是幽默與智慧並存,輕鬆與嚴謹同在,讓學生學的開心,聽課老師不覺得累,這就是好課。這節課的練習環節是我特別欣賞的,王老師設計了大量的學生活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完全投入其中,課堂氣氛異常活躍。練習環節的設計可見王老師是大費苦心呀,但是設計我認爲堪稱完美,最後還以知識數的形式結束本堂課,也是注重了知識的內在聯繫。

這次的學習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師就是一小的孫成美老師,年齡將近50,但用他們教研員的話來說還一位資深美女,最重要的是她對課堂的執着,和對教學教法的不懈的研究值得我學習。聽了她的課,使我領略到她的教學風采,讓我明白課前要精心預設,精心備課,深入研究教材,上課要精講多練,從學生現階段的心理特點入手,讓學生動腦想,動口說,動手做,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共同參與知識形成過程中。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要多向她學習,以嚴謹的教學態度,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以上是我在聽課中的一點體會和心得,我要在學習的基礎上更加努力的去鑽研教學,做到能與學生聯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學得到長足的發展。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12

10月25—26日,很榮幸來到x第十五中學(即六中分校)參觀學習。25日11點準時來到xx賓館報到,下午1:30準時開會,會議共分兩個階段:25日下午觀摩了三爲優秀教師的公開課。26日中午聽了兩位專家的精彩報告。入會的人員有x市教科研中心的地理教研員,以及x市第十五中主要領導,和來自全x的九縣三區各初級中學的地理優秀教師以及蘭山區中學的大部分老師。

第一階段。由x十二中的x老師和x的xx老師,上了一節同課異構課——地形圖的判讀。兩位老師風格不同,但是精彩不斷。整堂課,兩位老師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貫徹市“三、五X”教學策略,把每一個問題都處理的淋漓盡致,盡善盡美。尤其是x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他自身的素質以及對知識的融匯貫通,再加上她的恰如其分的讚揚,整堂課都覺得精彩不斷,她簡直就是一位引導者,整堂課他都把學生深深的陷入了思維的深淵。x老師的課,是對四種地形圖的認識用“妙妙工具箱”把每一種地形圖,都做了具體的分析。就像演電影一樣把每一個知識講授給學生。整堂課貫穿“學生先感知———老師給出正確答案———訓練———最後強化“的主線。再加上她的幽默的表揚,學生們的積極性都踊躍不斷,爭先恐後。第三節課是由十五中的朱孝文老師講授了一節講評課。是對一張單元試卷做了分析。先從多個方面表揚了大多數同學,然後公佈了出錯率較高的題目,再讓小組之間展開交流解決本組出錯的問題,再把交流的題目寫到黑板上,重點問題老師進行點撥。最後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強化應用。整堂課朱老師就是一位引導者,就是讓學生去表演,小組合作體現的精彩紛呈,參與不斷。總之,三位老師都各有特色的上了一節有代表性的課,我真是受益匪淺。

第二階段。是x市教科研中心的x春光老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與高校課堂“做了一個精彩的報告,針對個人工作29年的工作歷程,談了自己的感想和收穫。對高效課堂的背景,以及教師的專業發展與高效課堂的兩個重要指標:學生的參與度,學生思維的深刻度兩個方面作了重要闡述。以及對新教學理念的點滴和實現高效課堂的途徑與合力和高效課堂教學從規範開始等方面做了詳細的報告。

總之,無論報告還是示範課,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以及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上,讓學生自願去學習,而不是被迫去學習。要重視中差生的學習,讓大多數同學喜歡學習自己的學科,讓學生覺得你這位老師纔是最受尊敬的老師。只有這樣才最能調動大多數同學的積極性。只有這樣纔是最高效的課堂。最理想的課堂。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13

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和關鍵。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是從識字開始的。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一、注重識字環境的創設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識字不僅是一項新的任務,更是一項重要的內容。但從傳統意義上來講,識字教學是一個單調乏味的過程。如何高效地指導低年級學生識字,是語文教學的關鍵。筆者認爲,要遵循聽的懂、讀得準、識得真、記得牢這一規律,積極創設識字環境,引導孩子們認識生字,牢記生字。一是通過社會環境識字。社會是一個學習漢字更爲廣闊的空間,爲孩子學習祖國文字提供了廣闊的課堂。很多生字的認識渠道來源於社會,如店牌名、商店超市的名稱、物品標價牌、電視節目出現頻率較高的字,只要有一個學生提出,其餘學生也能相繼回憶起,並在日後自發加強對社會中字詞的注意。例如,在認識“西”的時候,我就引導孩子們,大家知不知道學校北邊的馬路叫什麼名字。很多同學都會說:“西大街”。因爲西大街是同學們經常走的馬路,對路名也非常熟悉,所以每個同學都能叫上“西大街”的路名。這時再讓同學們認識西大街的“西”,就會將“西”字印到學生的腦海裏了。再比如在認識“丟”字時,平時大家都會遇到一種社會現象,就是很多人愛亂堆垃圾,嚴重影響周邊環境。我就問同學們:“你們平時有亂丟東西的習慣嗎?”很多同學都回答沒有,這時就給他們發揮的空間:“那你們看到叔叔阿姨有亂丟東西的現象嗎?”同學們都七嘴八舌地說:看到叔叔阿姨亂丟香蕉皮了、垃圾袋了等等。這時就把“丟”字寫在黑板上,告訴大家“丟”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他人,大家一定要牢記不亂“丟”垃圾,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二是通過學校環境識字。學校環境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場所。一些事物在孩子們心目中會牢記一輩子。比如教“表”時,每個學校都有“表揚欄”。同學們對上表揚欄印象十分深刻。這時就可以問同學們:“我們表現好的時候就會上學校的櫥窗,那個櫥窗叫什麼啊”。同學們就會說:“表揚欄”,這時候就可以問同學們:“你們經常看錶揚欄,誰知道表揚的“表”怎麼寫的?”很多同學都會回憶“表”字的寫法,由此就可以牢記“表”。還有學校開展了“營造書香班級、享受快樂閱讀”讀書活動。讓孩子選購適合自己的圖書,不但學會了獨立閱讀、開闊了視野等等,還認識了大量的生字。又比如在班級牆報上開闢“識字園地”,並讓學生採用輪流發放作業本的“姓名識字”。引導學生展示自己課外識字的成果,把一個人認識的字變成全班認識的字。經常開展活動,交流識字成果。三是通過家庭環境識字。家庭環境是孩子們最爲熟悉的環境,很多生字的認識渠道來源於家庭生活。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對孩子們影響就會很大,因此,識字教學要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創設大家都常見的家庭環境來引導孩子識字。比如說“哭”,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哭過鼻子,認識“哭”的時候,我就找兩個學生,一個扮演家長,一個扮演孩子,當“家長”責怪“孩子”的時候,孩子就兩隻手揉着眼睛,學平時委屈時候學哭的樣子,引導大家識字,大家在模仿的過程中就輕鬆地牢記了“哭”字。

 二、注重識字興趣的培養

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識字的方法多種多樣,不拘泥於一。任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爲學生識字的“良方”,我們都不應該予以否定。當然還是需要對一些好的方法,進行肯定和發揚,這樣學生就可以按自己的認知特點和需要來選擇自己願意並能接受的識字方法。一是通過字謎識字。低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用猜字謎的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從字謎中牢記了字形。如教“處”時,學生很容易和“外”字混淆。我給他們出了字謎:半個多,腿伸長,一豎一點站腿上。“是個‘處’!”“那你們能變一變,使謎底變成‘外’嗎?”“半個多,在一旁,一豎一點站邊上。”從此,再也沒有學生把這兩個字搞錯。又如:“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大口張着嘴,小口往裏藏。(高)”“大火正在燒,一壓變熄。(滅)”“大水真不小,他人被衝跑。(池)”。類似這樣的字謎很多,謎語猜出來了,字也就會寫了。二是通過順口溜識字。這種方法以幽默風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學生喜愛。它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激起他們學習和識記漢字的濃厚興趣。在教學具有相同聲旁字時,根據字形不同編出順口溜。如在認識青、清、晴、情、蜻、請、精時,教大家朗讀順口溜:牛羊肥壯草兒青,加上“三點”河水清;有“目”變成大眼睛,心裏着急有事情;水邊飛蟲叫蜻蜓,換上“言”字請你進,再換“米”字真精彩。這樣,教學顯得輕鬆愉快,學生思維活躍。三是通過遊戲識字低年級學生識字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實踐,我發現在識字教學中,最佳方法是讓學生進入“遊戲樂園”,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記住漢字,並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例如“開火車”識字。將同學們分成若干組,組成小火車,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一組同學按順序認識漢字。哪個學生讀錯了,這列火車就不能開下去,發令停下來,修理好後才能繼續往下開。這樣既認識了生字,有培養了孩子們的集體觀念。再例如“送信”遊戲。請本節課學得最認真的學生當郵遞員,把生字卡片當成信,送到同學的手中。送完信後,請拿到信的小朋友一個個上臺來領讀,並分析字形,從而全班同學都會記着生字。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爲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以激發識字興趣。給天性愛表現的兒童一個展示的舞臺,他們的學習動力就會源源不絕。學生要取得好成績,需要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得到公平的獎勵和懲罰。一句表揚、一張喜報、一朵紅花、一顆紅星,都會給孩子帶來不盡的喜悅,激起滿腔的熱情。這種賞識教育手段運用於識字教學,能夠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巨大的激勵力量,促進兒童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受到賞識,不斷的取得進步。如:利用上課之前或者早讀時間讓學生說說自己又認識了多少字、什麼字.有些學生一次能說很多字,教師趕快抓住機會,讓這些學生做小老師,學生就有了一種成就感,這樣不但給這些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還教會了其他同學,並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五是通過多媒體識字。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鮮活的生字吸引着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烘托場面,使學生在對課文內容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加深對生字的印象,創設樂學的情境。如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識字一》是一篇看圖學文,抓住春天景物的特點,描繪春天的田野美景。課中先播放一段視頻(課前結合課文內容製作幻燈片田野景色,配之活潑的鋼琴聲),將學生引入學習情境,讓學生對春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如先出示藍天白雲圖,讓學生說出畫了什麼?接着問:“高高的藍天上,飄着朵朵白雲”中的“白”怎樣寫?從看圖說話、學文自然過渡到識字教學,學生興趣濃厚,印象深刻。

 三、注重識字技巧的培養

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孩子識字的方法有很多種,可謂五花八門。老師可以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去認識事物,讓孩子們在識字過程中掌握識字技巧,從而更好地體驗和創造識字的樂趣,更加積極地去探索新知。一是通過正音識字。我國人口衆多,方言現象非常明顯,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普通話的讀音,就成了學習漢字的第一關。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同學n和l不分,經常把ni讀成了li,很明顯,只要區分開了聲母,學生自然就會糾正帶有這兩個讀音的漢字,所以,在學生學習了一定量的生字以後,我指導他們製作一張按音序排列的生字表,將學生方言影響重的音節歸類整理出來,然後經常帶領學生去讀,這樣一來,學生們普通話讀得準多了,同時又減少了學生寫錯別字的現象。像前面講的n、l的情況,學生將音節中聲母是n、l的生字全部找出來,做成一張生字表,以後遇到新學的漢字又添加到這個表中去。此舉使學生對自己的方音情況形成強刺激,因而,學生的生字掌握得更加牢固了,誤讀、誤寫情況大大減少。二是通過對比識字。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中,我注意讓學生收集漢字的常見部件,並且進行“按部件歸類”的語文實踐活動。比如在學到“堆”字的時候,我就有意識地問學生,“堆”字右邊的部分我們在哪兒看到過,當學生通過努力回憶,說出“準”“誰”“難”的時候,我及時將它們寫在黑板上,再不失時機地讓學生抄寫在書上。一次,二次,久而久之,使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眼光變得很開闊,不再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學,而是一組字一組字地學,學一個字,複習一組字。學習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三是通過象形識字。中國的漢字有一部分爲象形字,它來源於對生活中實物形狀的摹仿。如:“山”“月”“田”“羊”“火”“日”……在課堂上,這類象形字不用教,只要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根據字形看看,說說,畫畫,學生就能一目瞭然。運用這種方法識字,既讓學生自己記住了生字,又鍛鍊了他們說話的能力,發揮了他們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四通過查字典識字。勤查字典是主動識字的一個重要有效辦法。“查字典”是學生獨立識字的一個工具,是語文的一項重要技能。低年級查字典不但能夠早日讓學生獨立閱讀,還可以複習鞏固拼音,因爲學習音序查字法基本與認讀拼音是同步的,在學習查字法的同時也鞏固了拼音,學生是學中用、用中學、學用結合,取得了拼音與查字典學習效果的是引導探究識字。五是引導探究識字。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是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引導學生髮現漢字的規律,喚起學生主動識字的情感,這是新課標所提倡的。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引導學生髮現規律,自主探究識字。如:教學《操場上》一文中的生字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詞語後,再出示:“拍、打、拔、跳、踢、跑”這幾個生字。然後讓學生說說你有什麼發現?學生們經過小組討論後,立刻舉手如林,說:“拍、打、拔”都有提手旁,都和“手”有關;“跳、踢、跑”都有足字旁,都與“腳”有關。還有的同學說:“我發現了這幾個字都是由熟字加偏旁得來的……。孩子們敢於把自己的學習發現說出來,同時又與他人分享快樂,在學習中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對自主探究識字的願望更高了,學習興趣也更濃了,識字效果也就更好了。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心理髮展規律,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教給識字方法,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同時我們也要在識字教學中培植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他們真正喜歡漢字,在自主識字中提高識字效率。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14

自4月18日,Z市農村小學“關注常態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如期舉行。爲了讓更多的農村教師參與活動,共享成果,於科長將會議分別設在了Z和羅莊,確定了5個課題,分別由農村教師和省市級教學能手同課異構。同課異構是一種很有效的教研形式,像這種骨幹引領式的同課異構更是總給人茅塞頓開的感悟,備課和試講時糾結的問題在課堂上總能悟到突破的方法。

對於我們來說,本次研討會上還承擔了一節公開課的任務,準備的過程中我們很緊張,畢竟是第一次帶着一節課來參加會議,但是過程中老師們呈現出的真實靈動的課堂和於科長思維導圖形式的教材剖析,深刻觸動了我的思想和靈魂,讓我突然體會到成長的境界應該是這樣的:保持一顆淡定的心,從容面對,快樂成長。

在Z老師和Z老師的課堂上更是表現出不一樣的成長,但同樣的從容。

一、“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原來在一些活動中也見過Z老師,但沒想到孫老師年齡有這麼大,如主持人介紹的62年的資深美女。眼前的孫老師怎麼也無法與50歲劃等號!(按我們農村的習慣,年齡總要比實際的多說出一歲來,名曰:虛歲。)

在孫老師的課堂上我體會到了什麼叫“從容”。她從容的說着“圖”,從容的說着“理”,從容的說着“法”,從容的與二年級的孩子們一起學習着,一起收穫着。感動啊。

在孫老師對筆算乘法的講解中,我體會到的是積澱,是厚積薄發。我在想,怎樣努力,我才能成爲“你”?

我知道,我需要一個方向,一個可以指引着我努力的方向。

二、文思泉涌的Z老師

在Z實驗學校的研修班培訓上,Z老師一番“既生瑜何生亮”的精彩點評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張老師呈現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更是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課的開始,張老師分別出示3根小棒、3捆小棒,合在一起怎麼列式?加法的意義自然而然就出來了,這種形與數與理的有效結合,與我們的設計相比,真不知是高了多少倍!

(一)算理、算法有機結合

幾天的計算課教學研究,一直對引導學生將算理探究到什麼程度不能釋懷,相信通過今天張老師的課和於科長的分析,我們都各有所“悟”。正如張老師借用劉良華教授打的一個比方:如果有人問你會騎自行車嗎?很多人會說“會”,如果問“說說是怎麼騎的”,相信很多人都說不上來。就是啊,會騎是目的,會騎就可以了,爲什麼非要講是怎麼騎的呢?這一觀點和Z會場上Z老師“明算理、扔了它,抽算法”的看法不謀而合。就好比電腦鍵盤上的字母,我會盲打,但你如果問手指底下哪個字母在哪兒,完整說出排列的順序,可真說不完整,不知盲打高手能不能說好。學生在練習時如果只是一味的說算理,沒有時間去動手算一算、練一練,恐怕什麼算理也就都掌握不了了。不是批評誰,而是共勉,共思考。

(二)練習充分,形式豐富,基礎紮實

張教師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特點,採取“合作擺小棒————展示擺法————整理、歸納算法”的教學層次,引導學生在一系列擺、想、說、議、聽的活動中,學會新知。擺小棒是直觀感知,撥計數器是抽象到數位,最後過渡到不用計數器,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入,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進學生對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這樣的教學,既發展了學生思維,又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了實處。尤其是同桌合作學習,既有合作又有獨立的思考,學習效果真好。

(三)語言經典富有啓發性

張老師的語言越品越有味道,現摘錄幾句——

1、學具不是玩具;

2、看這一次誰能得到最佳合作獎;

3、聰明的人想出了更簡便的工具—計數器;

三、“讓我參與,我會完全理解”

這一標題起源於一句名言:告訴我,我會忘記……給我看,我能記住……讓我參與,我會完全理解。的確,這次活動對於我們來說真的非同尋常,除05年我參加市講課比賽後,這是我第一次帶着一堂課來到這麼大的舞臺,心裏很緊張,也很不自信,多次跟在講課的杜老師後面嘮嘮叨叨,囑咐這囑咐那的,不知杜老師煩了沒有。我們的設計,我們的課堂,都有許多不完美的地方。

但我們很欣慰研究的過程,一路走來,我們研究這堂課,走進這堂課,又走出來審視這堂課,今天又再一次走進它,磨課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我們的輔導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深刻理解,因爲我們參與着,理解着,成長着。基於充分的研究,觀王永勝老師的課和呂健老師的課時纔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哦,原來這個環節這樣上更好”……這是我們在聽他們兩位名師課時經常發出的感慨。正如劉湘俊主任所點評的:有差距很正常,沒有差距就不正常了。事實的確如此,但我個人感覺杜玉安老師綜合素質真的不錯,磨課的過程中也都有提升。除了講公開課的經驗缺少以外,其他比如對教材的挖掘和思考程度不深等欠缺之處,與我們輔導團隊的水平有限不無關係,尤其是我。

其他各位上課的老師也各有自己的優點,不再一一贅述。

保持一顆淡定的心,我們勉勵自己像於科長那樣深入研究教材,既刻苦又努力,早日達到“站在教材上教教材”的境界,才能從容預設和駕馭課堂,淡定,從容,快樂成長。會議結束了,思考仍在繼續,研究的腳步不會停止。

小學高效教學心得15

題記:教師的成功人生,不是都當特級教師和校長,而是是否擁有豐富的教學思想。

一、“整合人的可愛素質,成爲符合社會發展的合格公民”

--《發現母親》的觀點

在聆聽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趙才欣老師的講座中,第一從課程改革的角度爲我們簡要詮釋了教學環節的基本內容,第二從行動跟進的角度爲我們建議了教學環節的改進方向。講座始終貫穿着一種濃厚的研究氛圍和人文氣息。任何事件放到它所處的社會背景中,對事件本身是順應歷史還是歷史的倒退我們都能做出大致的判斷,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在例觀自洋務運動以來的多次教育改革,當下我國正在經歷的是一個在以知識經濟、全球數字一體化和終身學習爲時代背景的教育改革,是一個從東方課堂文化和西方課堂文化借鑑而逐漸趨同,逐漸摸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改革。基於這樣的時代背景,東廬中學的“講學稿”爲載體、“教學合一”的教學改革和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自主開放課堂是人們對教育改革的勇敢的實踐,兩位校長的發言無一例外的首先講到,教育的本質是將教育的主體看做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幫助和引導這個生命成爲一個有尊嚴、有思想、有差異的人,成爲一個未來有無限可能的合格公民。這是一種應該滲透在教育的點點滴滴的一種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爲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的內在追求。這和20xx年9月《教師博覽》文摘版中提到的“教育制度的制定‘預設’問題不謀而合。“你把教師看做不主動工作的人,制度就會傾向於強制和約束;你把教師看做富有創造性的主體,制度就會傾向於激勵和開發。很多教育管理者習慣於管制,把嚴管置於激勵之上,結果造就了‘集體性的平庸’。對於教書育人、塑造心靈的教師來說,要拒絕平庸,首先是要提高制度的‘底線’,賦予它喚醒、激勵和開發的因子”。東廬中學和杜郎口中學的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都是在激發師生內在追求而採取的策略,二者在操作過程中都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來驅動教學,而非制度、規定、成績、名次,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關係的良好互動、精心設計出能使學生有表現欲和成就感的教學環節以及以發展思維、提升智慧、鼓勵合作創新的評價機制都爲實現教育真正目標而摸索着,謹記我們已經走得很遠很遠,但不能忘記爲什麼出發!

二、“教學的成敗,歸根結底是看學生做了什麼,而不是單純地看教師做了什麼。”

---注重設計學生體驗學習經歷過程的教學

在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賓華老師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趙才欣老師的講座中,二人不約而同的都提到“學習成效金字塔”理論。“學習金字塔”是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它用數字形式形象顯示了它用數字形式形象顯示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週以後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種現代學習方式的理論。最早它是由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1946年首先發現並提出的;在塔尖是第一種學習方式 “聽講”,也就是老師在上面說學生在下面聽,這種我們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學習效果卻是最低的,兩週以後學習的內容只能下5%;第二種通過閱讀方式學到的內容可以保留10%;第三種用聲音、圖片的方式學習可以達到20%;第四種是示範,採用這種學習可以記住30%;第五種小組討論可以記住50%的內容。 第六種學生動手實踐可以達到75%。最後一種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學習方式是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愛德加???戴爾提出,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在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開放課堂的教學實施”的經驗介紹中,大概能聽出個小組合作學習的輪廓,但真正的觀摩是在官二中吳畏老師必修三《生態系統的結構》的新授課上,至今在腦海中還留有小組代表上白板展示建模成果的印象。在該節“問題探討”中蘊含着豐富學科知識和科學研究基本方法,對此內容需要也值得組織學生探索,在交流和展示中實踐着學習成效金字塔的第五種至第六種,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看、聽、想、問、寫等各種感官與技能被綜合激發和調動,使學習體驗豐富化、思維激活化、情感愉悅化,可以說整個過程師生學會、會學也樂學。而評價呢,從高二階段性測試基本與高三階段性測試成績比對可看出學習效果出乎意料的好。這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策略的教學活動是東方課堂文化和西方課堂文化的借鑑與融合,是從關注組織學習具體內容到關注設計學習經歷,是在符合認知規律上關注動態的人的學力發展。

三、“講知識,正確講解知識已不是主要問題,爲什麼教,怎麼教纔是最難的問題”---教師觀念的更新和點滴實踐改進是發展之路

反思自己十餘載的課堂教學經歷,第一種學習方式 “聽講”,是最熟悉也是最常用的方式。其實一直爲自己不厭其煩的講,學生不難煩的聽,不斷訓練習題但教學效果就是沒有提升而苦惱着。如果從三位目標的有效真實達成;教得精、活、實到學得樂、快、好;學生善於思考、勇於實踐、勤于思考到樂於展現;教師不斷激發、推動和延續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方面來描述一節好課的話,坦率的說,我的課堂好課數量極少,想到這真覺得慚愧。無論是前三位專家的教研成果還是後三位校長的經驗交流都爲我狠狠地敲了警鐘,同時也爲我指引了一條發展的方向。我認爲教學設計的關注點首先是明確所授內容在整個教材編寫體系中的地位,這樣便於通覽全局,從框架上建立知識的普遍聯繫。其次研究教學目的,從教什麼,怎麼教轉變爲學生應學到什麼,怎麼學,尤其高三複習課更多的需要教師瞭解學生存在的問題而非教師臆想的問題,學習思維的問題還是知識的問題,這樣的教學設計纔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第三,根據每個班具體的學情綜合運用啓發式、探討式、討論式、參與式等先進的課堂組織方式與傳統講授式有機結合,既注重共性也接納差異並調整。第四,老師首先跳進題海暢遊幾十個來回才能引領學生跳出題海,在例題選擇和課後作業鞏固上才能精、活和有層次、有選擇,從知識立意的鞏固向能力立意的培養的變化。要做到以上四條,對備課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單憑個人力量是不現實的,但如果周圍環境實現不了真正的集體備課,那麼只有自己積跬步,至千里了,點滴實踐改進,相信這種正能量會吸引更多的同仁加入進來。

三日的學習,給我的觸動和啓發是多個方面的,很多學習收穫還需要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慢慢和實感悟和實踐,但無論如何,我都願意去嘗試,嘗試豐盈自己的教學思想,錘鍊自己的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