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1

這幾天我和父母一起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以前我也曾讀過這本書,可如今再拿起,我依然是看得津津有味,不時還隨着文中的人物一起悲歡!

這本書中的人物性格鮮明,劉備謙虛大度,諸葛亮足智多謀,關羽忠義,張飛正氣凜然。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因爲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不論敵人出什麼招數,他總能想好對策,爲主公出謀劃策。而且他能言善辯,文中就有例子,例如:第十一回“諸葛孔明舌戰羣儒”,他以一個人一張嘴,打敗了一羣人,讓其他人心服口服。第二十七回“七擒孟獲”,讓南王佩服得五體投地,從此再也不敢造反了。其中最有名的是“空城計”,堪稱諸葛亮在軍事行動中的一絕。文中還有很多人我也很喜歡,例如:趙雲、周瑜、姜維、呂布。

從文中人物的事蹟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在生活中做人要像劉備一樣寬宏大度,不要像周瑜小肚雞腸;做事情應像諸葛亮全面考慮,做到心中有數,不要像馬謖那樣不切實際,只會紙上談兵;在正義方面要向張飛那樣有膽量,不要像夏侯傑那樣肝膽俱碎。

感謝學校的親子共讀書這個活動,讓我和父母一起回顧了歷史,再次重現了那驚心動魄的場面!

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聽到這首著名的詩歌,人們都能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它是一本讓人百看不厭,集兵法、智慧爲一體的小說書。

二年級看的時候,我看的是青年版。當時它對我來說不光是一本著作,還是一本我十分喜歡的小說。他將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其中,有軟弱無能的劉禪,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擡棺上戰龐統…五年級的時候再看,它就是一本富含着哲理的人生書籍了,給予我無限的啓發。亂世出英雄,在這個羣雄紛爭的年代,諸葛亮憑藉着他的智慧做出“火燒連環船”、“草船借箭”等驚人之舉;曹操的身世並不顯赫,卻能以他的謀略、胸懷,脫穎而出、統一天下……他們,是歷史長河中的星星,閃耀着不一樣的璀璨之光!

劉備讓我們看到,一個人要寬容、謙讓;而諸葛亮讓我們看到,一個人要忠於職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關羽讓我們看到,每個人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忠義、勇敢、智慧、有禮…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曹操,他用成功告訴我們,爲人要有胸懷天下之志,有英勇深遠之謀,有禮賢下士之品,在殺伐果斷之中成就自我的夢想。曹操身上雖然有很多缺點,但人物形象卻十分飽滿和豐富,他讓我看到了人的多面性,從中我懂得了,在看待事物和評價人物時要從多方面研究,要有包容之心,要有辯證之法,去理解事物的本源,將歷史人物當成一面鏡子,修正自我的錯誤,堅持自我的優點。

三國演義的確是一本小說,可是它是一本富有哲理、以史爲鑑、精通兵法的小說,它讓我們體會到了人間的冷暖、忠義、奸詐、狡猾、智慧,讓我們從中體會到無窮的啓發與樂趣!

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3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一樣的時期讀它,有着不一樣的感受。

在小學高年級,再讀原着《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好處的鴻篇鉅作。對裏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我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我不犯錯誤,不就應因爲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就應因爲自我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就應爲自我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必須存在着需要充實改善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我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爲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就應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隨着我的成長,每次研讀《三國演義》都有不一樣感受,《三國演義》真是伴我成長的一本好書。

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4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對詞中的英雄一詞發生了疑問,書中講到的人物各個驍勇善戰,然而,羣雄逐鹿於亂世之中,誰纔是真正的英雄呢?書中寫到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之周瑜,忠厚魯肅,勇者關羽、張飛、許楮、典韋,無不個極其態。

有人說,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爲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千年難見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這一點。然而,我認爲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爲。劉禪無能,孔明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

還有人說,關羽是真正的英雄。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華容道義釋曹操,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爲也確實可稱英雄。

但,我仰慕曹操。曹操是一位真正的大英雄。儘管書中說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還敢“挾天子以令諸侯”。爲何無能之輩還當皇帝?能者居上!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自己做任何事都變得名正言順;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賢納士,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使雙方力量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是文學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膾炙人口。

曹操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雖劉備是他的甕中之鱉,但是他沒有殺劉備。曹操的大度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了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

曹操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是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纔有了晉國一統天下。

爲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曹操,提出了"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這足可見曹操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

人無完人,曹操太多疑,以至於剛愎自用。但功大於過,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稱得上是一位大英雄。

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5

《三國演義》通過描寫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的爭霸之事,體現了天下大勢久分必合,合久必分的真理,讀完全書,掩卷長思,最吸引我的還是書中的人物。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就如《隆中對》中所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具有江東三世,劉備憑何能與他們爭強,除了一個大漢皇叔的身份,他也不過是一個小老百姓罷了。憑什麼能讓百姓歸心,憑什麼能讓臥龍,鳳雛盡爲他所用,原因只在人心二字。因爲他對百姓好,寧天下人負我,我也不負天下人,寧日行十里也不棄百姓於不顧,所以百姓願意跟着他。因爲他待手下好,思賢若渴禮賢下士,三顧茅廬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能讓諸葛亮和手下諸位將領爲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切皆因他的仁愛。

一、劉備是仁的代表。

相較劉備,我則更偏愛諸葛亮,羽扇綸巾,八尺男兒,僅二十七歲之齡就擁有安邦定國之才,三國中的孔明實在是一個讓人無法不着迷的人物。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博望用兵·舌戰羣儒·巧借東風·平定荊益·七擒孟獲自他在這本書中出現,所成就的每一件事都可被千古傳誦。更難得的是他的忠心,爲報劉備知遇之恩,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事事親力親爲,即使明知後主昏庸無能,他也不取而代之,反而是更盡心竭力的興復漢室。他出山時曾說待功成之後必當歸隱,但最後卻在五丈原丟了性命,有一首詩曾嘆“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叮嚀後,星落秋風五丈原。”正因爲他這些品質,所以我分外敬重他。白居易贊他”託孤既受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

雖然他沒有成功扭三國歸晉的結局,但他已成功改變了三國,沒有他,就沒有這個我心中的三國。

二、諸葛亮是智的化身。

憑心而論,其實我並不欣賞關羽其人,他的傲慢,他的自視清高,都讓我無法從心裏尊敬這個被萬人景仰的關公。但他的義是我所不能否認的。他可以爲了兄弟之誼放棄高官厚祿,過五關斬六將,只爲和兄長並肩作戰。他也能爲了以前的恩義,冒着砍頭的危險,華容道義釋曹操。

三、關羽是義的詮釋。

三國中的人物各有千秋,正是他們構築了這段傳奇,讓無數人沉醉其中。

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6

《三國演義》這本書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是我國古典名著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我受益匪淺。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禁開闊了視野,還積累了佳詞妙句和歷史知識以及成語典故,並且明白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三國演義》主要描寫了從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到西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全國近百年的歷史變遷。描寫了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複雜的政治軍事衝突。其中赤壁之戰描寫得波瀾起伏、扣人心絃,讀起來驚心動魄。

《三國演義》裏,寫出了劉備的爲人忠厚、寬仁愛民、信義爲上;諸葛亮的謹慎、機智、有才能;關羽的驕傲、忠誠、堅毅、重信義;張飛的勇猛、魯莽、粗中有細;周瑜的聰明、小氣、嫉妒;曹操的奸詐、智慧、多疑。

在他們中間發生了許多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顧茅廬》。

劉備聽水鏡先生給他推薦諸葛亮這個人,就想找諸葛亮出山幫他打天下,諸葛亮住在臥龍崗的一個茅廬裏,劉備兩次前去請諸葛亮出山,恰巧諸葛亮都不在家中。劉備第三次去時諸葛亮在家,但是諸葛亮在午睡,這時劉備並沒有讓人叫醒諸葛亮,而是靜靜地等待諸葛亮醒來。諸葛亮醒後,知道了劉備的仁義、誠心和三顧的情義,就決定出山輔佐劉備了。

《三國演義》使我懂得了做人要學會真誠、持之以恆和耐心的等待,書中還蘊藏着許許多多的奧祕、知識和道理等着我們去挖掘,去尋找,讓我們一起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去尋找知識的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