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最新斷舍離讀書心得

最新斷舍離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最新斷舍離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斷舍離讀書心得

最新斷舍離讀書心得1

《斷舍離》的作者是日本知名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女士。山下英子女士一直致力於提倡以“斷行,舍行,離行”概念爲基礎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斷舍離”。她提倡通過對日常家居環境的收拾整理,改變意識,脫離物慾和執念,過上自由舒適的生活。

“斷舍離”是源自瑜伽和佛學的哲學觀念,與其它心靈雞湯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想告訴我們:人生整理不在於貼標籤式的整理本身,而在於靜下心來檢視自己的房間和人生,到底哪些是多餘之物,鑑別出來後就要毫不猶豫的丟掉,由此發現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以及自己到底想要成爲什麼樣的人?

作者提倡的斷舍離,就是一種透過整理物品瞭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裏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我從斷舍離的概念、如何實現斷舍離、以及斷舍離的必要性和益處這三塊內容進行簡單講述。

斷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書中提到了關於“斷”的三個原則。一是購物時三思而後行,這一點相信對於廣大女性朋友來說是比較難去做到的。二是不需要的東西就不接受。三是隻添置必須的物品。

舍是指捨棄多餘的廢物。書中提倡要捨棄沒用的破爛兒,要把物品賣掉或者贈送給其他真正需要的人,同時要縮小自己喜好的範圍。

最後的離則是指要努力脫離對物品的執着。首先要脫離執念,然後瞭解自己,愛上自己,最後保持心情愉悅。

“斷舍離”的理念是將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換成需要、合適、舒服。斷舍是一種不斷的選擇,選擇,再選擇的過程。通過不斷重複的斷舍,最終達到離的一種狀態。斷舍離是一種通過物品來完成自我實現,自我肯定的手段。

至於要如何去實現“斷舍離”,書中提到要先從整理頭腦開始,然後動手實踐。如果家裏到處都是“破爛兒”,就算把它收拾的再整齊,除了增加你的工作量和疲勞感,沒有其他意義。所以我們要在在行爲上先學會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東西全扔掉就行了,舍的祕訣完全以自我爲中心,以當下爲時間軸。在考慮物品是否該留下時考慮的主語是我,而不是物品。也就是說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物品和自己的關係,思考方式不能是“這東西還能用,所以要留下來”,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在考慮物品是否該留下的時間點是現在,不是過去,也不是將來。而是隻對當下的自己適合且必要,也確實在用的東西,纔會留在空間裏。學會和物品成爲好朋友,在買東西的時候反覆琢磨功用,讓物品物盡其用,並確保它把功效發揮到極致,一直到用完。總之,要嚴進寬出,選擇當下和自己相稱的東西。

最後一塊是關於斷舍離的必要性和好處。書中提到一個“破爛”的概念,作者所說的破爛是指那些不用的東西,不喜歡但還在用的東西,以及那些充滿回憶的東西。當我們身處一個堆滿垃圾和破爛的房間時,也等於是在24小時不間斷地吸收這些廢物散發出的廢氣。換句話說,房間裏滿是破爛,就會釋放出影響心情的廢氣,讓你不知不覺陷入慢性中毒狀態。不用的東西充滿了咒語般的負能量,停滯運、腐敗運。以作者的觀點,她認爲長期處於無用之物的環境中,甚至會影響自己的運勢。

作者還在書中提到了用“斷舍離”法篩選物品帶來的自我認知。她認爲一個人使用的物品,能夠反映出自我形象。要想得到“這種東西與當下的我很相稱,對當下的我來說是必需品”這樣的判斷,人就必須要清楚地瞭解自己。通過不斷篩選物品的訓練,當下自我就會越來越鮮明的呈現在自己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判斷出準確的自我形象。同時“斷舍離”能夠奪回被佔據的空間和能量。很多明明已經不會再穿的衣服,可卻因爲有感情,所以只能收着”,也也就是一種有可卻無,無可卻有的奇怪狀態。

說到底這些東西真的值得我們花那麼多功夫、時間、金錢和勞力去收拾嗎?所以,物品要用纔有價值:物品在當下應該出現在他需要的地方,只有處於恰當的位置,才能展現美感,讓那些不需要的物品流向那些真正需要他的地方。斷舍離的目標就是讓整個社會的物品都能各得其所。

德國詩人歌德曾經說過一句話,“人類最大的罪是不快活”。但快活的維持也是需要環境浸潤的,用心經營自己生活空間,通過篩選保留必要的物品,以個體爲主體,好好維護舒服簡潔的小小空間,嘗試從物質到精神層面的整體淨化、梳理,保持斷舍離的意識,成爲自我生活的主宰者。

“斷舍離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最新斷舍離讀書心得2

“斷舍離”這個詞好像是挺火,也聽聞過很多次,但一直在我心裏就是丟棄家中無用物,把家裏的物品壓縮到最少、最剛需,雖然可以使生活高效,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但總給我一種過極簡無趣生活的感覺。直到讀了《斷舍離》這本書後,才發現這是件上升到生活哲學和美學的事情,並且第二天我神奇的開始扔家裏的物品。

我覺得對我啓發很大的有3點:

1、不是要你把家裏清空,而是考慮自己和物品的關係,是否喜愛這個物品?當下這個物品是否還需要?這件物品好像未來可能可以用到,但是真的會用到嗎?當思考過這些問題之後,開始丟棄和購入物品,慢慢的自己身邊都是自己的喜愛之物,每天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喜愛之物,心情也會晴朗起來了。

2、放下自己的執念,就像我是一個非常戀舊的人,總是喜歡活在以前,同樣也會很多時候和一些陳年舊事,無意義的自我糾纏不清,難以走出來,難以有精力和心情,開始新的生活,一直都讓我覺得很苦惱。現在我發現我對承載情感和記憶的物品都是這樣,無法讓自己丟掉無用物和自己不喜歡的物品,同樣也會讓自己無法丟棄自己不喜歡的人事和回憶。人的精力和時間就像家裏的空間是一樣有限的,讓一些無用和討厭的事物阻塞了好事物到來和安放的空間真是不值得。

3、把家裏收拾得別人隨時來都很整潔的樣子,家裏的東西被外人看到都沒有關係。我直到大學纔開始住校,大學室友和高中同桌都幫我整理過東西。高中因爲學習資料很多,同桌幫我整理過課桌,並且同學說了句:“劉舒婷,我發現你耶,只喜歡收拾自己,不喜歡收拾東西。”隨時讓自己和家保持好的狀態,人才能活得透亮和真實,不用掖着藏着,而且這是一種很舒服的狀態吧。就像很多外表光鮮,實際上家裏很亂,就像以前的我(雖然現在也亂但是在室友的調教下好了很多,謝謝室友們),基本上都很害怕別人突然踏進家裏,或者有人來提前把家收拾乾淨,沒有人願意把自己不好的一面暴露。長期已久,總是有種害怕別人靠近自己,發現自己充滿瑕疵的感覺,或者虛僞的掩飾不足,心理充滿恐懼和無法放鬆的感覺。

這本書裏面很多概念和思想對我啓示還是挺多,就此結合自身說三條。希望以後能踐行這本書的有益思想,讓自己變得自由和有活力起來。

最新斷舍離讀書心得3

斬“斷”物慾,“舍”棄廢物,脫“離”執念,走在“自在·隨心”的路上。這是作者山下英子對於這本書的總結。在沒有接觸這本書之前,僅憑“斷、舍、離”三個字,我簡單地理解爲就是丟棄自己不要的東西。心想:扔東西有什麼難的呢?讀完這本書,才真正理解“斷舍離”這三個字的內涵。

我們生活的時代,是個“物質過剩”的時代。我們能接收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一件產品也許由五個國家共同生產製造,我們有着越來越多的選擇,擁有着父輩們想象不到的富饒生活,我們擁有很多,又好像未曾屬於自己。回想一下,自己家中是不是有很多閒置不用的東西,是不是存在着經常性雜亂的地方?簡單舉個例子:我的書桌,經常堆積了各種各樣的物品,有很多自己覺得會用到的東西,於是就堆在桌子上,而且經常找不到。單純覺得是因爲自己疏於收拾,卻忽略了最根本的原因——我囤積了太多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就像書裏形容的那樣,“暫且收着吧”“總會用上的”“太浪費了”,這樣或那樣的'理由,控制着我們買了太多自己並不需要的物品,又捨棄不了自己已經擁有的,便陷入了焦慮、鬱悶、自我厭棄的沼澤。

“斷舍離”的觀念將物質和精神結合起來。物質層面做減法,探求自己生活的本質,弄明白“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這樣就能辨別什麼是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例如:一支筆,最本質的功能在於書寫。然後問問自己,對於筆,我不能捨棄的功能是什麼?——好用。然後,我就可以把不符合要求的筆做處理。減輕了精神負擔的同時,也不必焦慮如何整理,因爲擁有的僅僅是需要的,物質的數量下降帶來了質量提高。

精神層面做加法,追求美好,熱愛生活。以自我軸進行取捨,考慮這個東西我想不想用。我們就能察覺到自己真正喜愛的東西,提升自我肯定感,瞭解自己,面對自己。以時間軸進行取捨,立足當下。當下,就是現在這一刻。時間真正的寶貴之處,在於時間之外的一點:當下。當意識徘徊在過去和未來,屬於現在的當下就成爲了空洞。最後,人·事·物構建的體系,就成爲了自我和外界的關聯度,從而以必要·合適·愉快爲標準進行取捨。斷舍離保留的、獲得的人·事·物,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珍貴、非常喜愛的才被篩選出來的,一定是經過時間的萃取之後,還依然存在於那裏的堅定。是拋棄掉任何掩飾後和自己的坦誠以待,丟掉了所有外界的僞裝和粉飾,然後讓自己說出一句,我喜歡。

於是突然頓悟,我們只是被外在的虛假,分散了注意,矇蔽了眼睛。斷舍離,從簡單的整理到人生哲學,是我們不斷髮現自己,挖掘自己,放鬆自己,享受生活的愉悅,享受精神的豐盈的過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最新斷舍離讀書心得4

這本書很早以前就聽說過,當時聽說是一本關於收納整理的書,我還有一點困惑,心想這也能出本書?果然我這種小地方出來的人見識少。後來再次聽說這本書是有一陣網上流行“極簡生活”這個詞,但是有人推薦看看《斷舍離》這本書,才瞭解到這本書不光是收納整理,還有一些理念。

不過我也是一直拖到現在纔看這本書。書的作者是山下英子,也是日本人寫的書,最近看的書好像都是日本的。好吧,按照上一本書的指導,挑出印象最深的三個點來寫。

第一、物質軸的思維模式。

我們面對東西的時候,不是從這個東西需不需要的角度來思考,而是往往下意識地從這個東西能不能用來思考。其實這也不能怪我們,人類從進化的一開始就生存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中。這個能用,留下來。那個壞了,修一修應該還可以用,留下來。那個徹底壞了,修不好了,扔掉吧!想想,這些場景是不是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好像是深深的刻在我們的基因當中。沒錯,它其實就是我們經歷過物質貧乏的時代後遺留下來的生活習慣。

這就是物質軸的思維模式,以能不能用爲主要的判斷標準,而忽略了另一個關鍵的問題:必要性

這個東西對我來說是必要的嗎?我擁有的東西里有沒有它的替代品?我是現在就要用到它嗎?還是要很長時間之後纔會用到它?當我們從物質軸的思維模式轉換到必要性的思維模式,我們就會發現,很多東西其實我們並不需要。這裏的東西也指代我們的觀點。

這讓我想起我的兩臺筆記本電腦。我原來買過兩臺筆記本電腦,一臺放在單位,一臺放在家裏。那個時候準備考研,所以用的還算順手。後來去上學了,就買了一臺新的筆記本,家裏也添置了一臺新的臺式電腦。那兩臺筆記本也就完成歷史使命,被扔進了壁櫥裏。這兩臺電腦並沒有壞,還能正常使用,但是因爲型號已經老舊了,所以有些運行緩慢,而且有了新的電腦,這兩臺基本上沒有什麼使用的價值了,而且我估計,以後也沒有再使用他們的可能了!不過從他們正式退役到現在,也有2—3個年頭了,我也一直沒有扔了他們。我的想法就是,這還能用呢,又沒壞,扔了怪可惜的。

這其實就是物質軸的思維模式。只考慮能不能用,而不考慮有沒有用。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這個網課不錯,買下來聽一下。”“這件商品折扣力度好大啊,快買一點!”“這是我去買的紀念品,還是留着當個紀念吧!”

然後網課只聽了一兩節,買來的折扣商品在角落裏積灰,每次擦拭紀念品都在心裏默默的罵自己當時怎麼沒買一個好清理的,卻買了一個這麼多地方會落灰的東西。以後碰到東西,先想一想,這東西是能用還是必需?也許這樣,我們能夠更加輕鬆的應對我們的生活吧。

第二、舍

書中講了舍這個字,其實挺有意思的。舍不等於丟棄。

有的人會說,舍不就是丟棄嗎?其實也對也不對,因爲丟棄只是僅僅丟棄了。而舍往往還包含着另外的一個意思,就是得。這讓我想起了物理學裏的一個概念,叫做熵增。熵的概念是由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於1865年所提出。化學及熱力學中所指的熵,是一種測量在動力學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總數。熵亦被用於計算一個系統中的失序現象。

所以睇增也有兩個概念:物理定義:熵增過程是一個自發的由有序向無序發展的過程。熱力學定義:熵增加,系統的總能量不變,但其中可用部分減少。我自己的理解是,一個人的精力是一定的,如果無序性的精力增加,那麼有序性也就是你能夠使用的精力就會減少。那麼舍的意思就是,把那些會增加你無序性精力的事物或者想法舍掉,反過來,你的有序性或者說你能夠使用的精力就會增加,這就是得。

而舍的過程,其實就是我們製造負熵的過程。舍掉我們思想的包袱,讓思想恢復到有序的狀態。舍掉牽扯我們精力的東西,讓我們的精力更加集中到對我們來說更加必要的事情上。

第三、認識現狀

書中講到認識現狀的方法是把所有的東西都展示在眼前,居高臨下的俯視他們,掌握家裏物品的現狀。其實絕大多數人對自己生活的環境並沒有什麼概念。這裏包括物質環境也包含精神環境。我們總是對這些東西很遲鈍。

比如,你擁有什麼東西,放在了哪裏。你傷心的時候能找誰傾訴,你遇到麻煩了誰可以幫你。這些都是我們擁有的東西,但是我們並不熟悉。所以,我們需要一次從上到下的審視,審視我們擁有的東西,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

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瞭解環境,瞭解自己。知道什麼東西過剩,什麼東西不足,什麼東西沒有。而且,認識現狀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只有知道自己有什麼,才能決定我們能做什麼。就好比我要去爬喜馬拉雅山,我就要知道我有什麼裝備,我的體能怎麼樣,我的經濟狀況是否允許。盤點下來發現,我跟爬喜馬拉雅山還有很大的差距,我目前的狀況只能爬爬城市公園裏的小山丘。那麼,我和喜馬拉雅山差多少,我應該怎麼準備,這是認識現狀之後的工作了。

讓我想起我考研失利的時候,並沒有對自己好好的認識現狀,總認爲是專業課出了問題。直到後來自我盤點才發現,專業課分數還行,其實是政治拖低了分數。後來,着重了政治的複習,果然提高了分數,成功上岸。

所以,不光在收拾整理上要認識現狀,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要認識現狀。把自己擁有的盤點一下,丟棄不用的,利用好自己有的,規劃好未來想有的,才能更好的面對生活。

最新斷舍離讀書心得5

大約是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我已經看過了《斷舍離》。當時就已經簡單去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房間,把部分東西丟棄掉,並整理了自己的房間。

然而此次再看這本書,我不得不承認,有些工具書,有些理念需要時時刻刻複習,才能達到知行合一的地步。

上一輩的人也許是因爲經歷過物質匱乏的苦痛,因而具有強烈的囤積慾望。而我們這一輩的人,卻處在物質相當豐盈的時代,不知不覺就買了許多物品堆積在家中。於是家越來越擁擠,儲物空間永遠不夠用。

而我雖然想慢慢收拾家裏的物品,一方面不曾時刻叮囑自己斷舍離,另一方面扔棄物品總要與父母做一次鬥爭。賣個冰箱50元,老爸覺得這個東西賣的太便宜了,還能用呢!完全無視這個冰箱杵在客廳入口處有多難看。賣個電腦也要念唸叨叨,還能用的電腦啊,當初三四千買的,賣出去三四百多不划算啊。

更何況還要制止母親源源不斷帶來的廉價小物品,比如多餘的杯子,多餘的筷子。買回來能用,但卻極不舒適的桌子。偷偷摸摸賣了不少,扔了不少,但家裏仍然亂糟糟的。

現在重新再看《斷舍離》,複習一遍。時時刻刻告訴自己,我們買來物品,是爲了讓物品使用從而讓自己方便與開心的。然而事實是我們成了物品的奴隸,物品花了錢,還佔據了我生活的空間,卻並不被我們使用,還讓我們有事沒事收拾一下,規範它所處的位置。

也許父母那邊的東西我無法好好規劃,至少自己房間一定要慢慢做到斷舍離,今晚從衣櫃開始,明日若有空,從書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