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書心得不能忘了哦。那麼讀書心得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讀書心得體會1

我與書之間,有一種靈肉相攜、魂夢相牽的情分。多年來,她無聲地滋養着我的精神世界,使我能在茫茫大千中尋一方淨土,給漂泊的心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園。只是以前我的閱讀隨意性很強,閱讀範圍也比較狹窄,都是一些文學之類的書,對於我所從教這個領域的專業性的書很少閱讀,可以說是幾乎沒有認真閱讀過。

我隨手翻了幾本有關教育專業的書,沒想到隨手一翻,竟再也不忍放下,以至於反覆研讀了幾遍。這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林華民老師的《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一書。開學之初,自己也陸續又讀了其他書,但是這本書卻總是像影子一樣追隨着我、追隨着我的課堂、追隨着我的教學。林老師的《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我真正明白“課堂是師生共同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作爲語文教師,以前的課堂教學我們只能單單傳授知識,交給學生文本上的知識,而對於學生的情感方面很少顧及,或者根本沒有涉及到,那是因爲我們還有考試這條指揮棒禁錮着我們的頭腦。

縱然《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也是教學的三個緯度之一,可是,試問:“誰又能在測評中考察出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況且我們的孩子現在說一下假話、空話、大話都是非常在行的,對於他們來說愛國只是掛在嘴邊的一個詞語而已,沒有什麼更深的意義,因爲他們嘴上說的可以和思想不一致嘛!誰又無法檢驗他們是否是真的愛國。

當我第一次看到“課堂是師生共同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這一句話時,我頓時感覺作爲語文老師我們肩上的擔子好重,我們不只是“傳道、授業、解惑”,我們還要“培育人、發展人、健全人”。林老師在書中說,三流教師讓學生獲得知識,二流教師讓學生擁有能力,一流教師讓學生感悟做人道理。正是有了要做一流教師的選擇,於是在我課堂之上,我不斷地改進教學藝術,引導學生感悟人生、享受生活。我經常對學生說的話就是,“不要空講一些大道理,什麼愛國呀,愛家呀,我只看你日常的行爲,只注重你的生活與學習細節,細微之處見真情,愛國愛家先從愛身邊的人開始”,同時還用李鎮西老師的名言“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來勉勵學生,教導學生。

還記得在學習古代詩歌《遊子吟》時,我以一個母親的身份給學生講解了母親照顧孩子的艱辛與繁雜,讓學生都從心底感恩母親,心存感激,來報答母親,同時,我還給學生布置了“給媽媽洗腳”的家庭作業,讓學生感恩母親就從日常小事做起,在自己享受母愛的同時也把自己的愛送給自己的母親。慢慢地,我們班學生的言談舉止之間變得文明有禮,與父母的相處變得和諧美好,與朋友的關係變得友好愉快,……一切的一切都是緣於他們有一顆感恩的心,能用心去感悟人間真情、享受人間美好生活。

  《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讀書心得體會2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它爲我們指出了一條明朗的道路,也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校長送給每位老師一本《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真的很好,雖說學校組織大家學習過,我利用假期又仔細地看過,頗受教益。

這是一本案例式、講座式的教育專著,文章由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學策略、靈活的教學方法、獨立的教育主張等方面,提出了在新課程背景下怎樣組織課堂教學、怎樣當一位好老師、如何進行教本教研等一系列極具個性的主張,具有明顯的生動性、直觀性、可操作性,爲我帶來了很大的啓發和幫助。

作爲一個新課程下的教師,我們要把“培養能夠在未來社會生存與發展的人”作爲教育的終極目標,如今,面對一輪又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我們應當儘快把握新課程理念的精髓,從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策略、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等方面加以轉變與改進,立志不當教書匠,要把新課程最主要的教育理念轉化爲自己的日常行爲,以改善教師自己以及孩子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成爲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作爲一個新課程下的教師,我們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對待問題要多問“爲什麼”,學會理性的思考進行分析。我們在教學中要抓住各種契機,積極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對於學生的大膽想象,給與歡迎鼓勵。造成敢說感想的態勢,要改變教師的權威形象,以合作學習者的身份出現,要寬容學生,要充分相信“沒有學不好的學生”,這樣才能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學生,讓教育成爲一件“美妙”的事情。

作爲一個新課程下的教師,我們還要有獨特的教育主張,每個學生都是可教的,我們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學生,只要學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將來能夠遵紀守法、自食其力,有一技之長,我想這就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了。

讀了這本書,還使我更加懂得了:教育的藝術首先是愛的藝術,沒有對學生人格的尊重,沒有對學生內心世界的理解,沒有對學生特殊需要的關注,沒有對學生足夠的耐心,就談不上對學生真正的教育。只有教師從人道和責任上有了對學生的真情,才能“以情育心”,“以智啓蒙”,才能因人施教,在完善其自身人格的基礎上,開發其智力潛能。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想,用自己的手去描繪。讓他們走進生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心去發現生活的美麗,用自己的智慧去創造多彩的生活。在這過程中教師的愛是必須做到的,但私人的愛是無法強求的。對於不同性格的孩子,作爲教師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情感選擇傾向,但站在教師的立場上,就必須用教師的職業的愛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在孩子有困難時,在孩子做錯事時,在孩子得到進步時,作爲教師都能一視同仁的對待,沒有半點偏見。教師的愛就是滲透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貫穿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在平凡的工作中付出自己最真摯的愛,這就是我們教師必須做到的。

這是我讀《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一書的感悟,我想也是我們每一位做教師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