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大綱

《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讀書心得體會1

利用課餘的時間認真拜讀了《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這本書,感覺受益匪淺。

這是一本講座式的教育專著,用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教育案例,向讀者詮釋了“新課程下怎樣當老師”這個如今老師們最爲關心的話題。書中介紹了很多有關於小學的教育教學案例,同時也介紹了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學策略等,許多教學方法都值得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得以借鑑,加以引用。

正如書中所說:做老師很累。誠然,白天、晚上我們都要爲各種各樣的活動忙個“不亦樂乎”;此外,作爲老師,肩上還得承擔着面對學生、面對家長、面對我們教育界內部以及社會上的各種評論與壓力,不斷誕生的新課程,急速變更的新教材,層出不窮教育新名詞,名目繁多的教師學歷提升課程,各種進修培訓,還有那總也開不完的會議,迎接不完的檢查……讓學校領導與教師都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接踵而至的又是各種病痛!面對這重重壓力,正如林華民老師所說,教師應當儘快把握新課程理念的精髓,從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策略、、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等方面加以轉變與改進,不當教書匠,爭當教育改革家與藝術家。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然而真正要做到這一點,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學中,有時候我“千呼萬喚”,學生就是不動,有時候又哄又獎,也只有少數學生動起來,有時候課堂熱熱鬧鬧的,批改作業、課後寫反思時才發現;老師該講的未講清楚,學生該聽的未聽清楚,整堂課紀律較難控制,教學任務也就難以完成。原來這一切只緣於停留在形式上的熱熱鬧鬧,其實,並沒有真正激發學生深層次的思維。對於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要保持課堂40分鐘的新鮮感確實挺爲困難的。課堂上,讓學生一會兒忙這,一會兒忙那,教室裏反顯得亂糟糟、鬧哄哄的,面對此起彼伏的熱烈場面,作爲引導者的我,我想:課堂上更多的應該捕捉學生髮言中有價值的東西,從而引導學生深入討論,同時把課堂正真意義上的還給學生,老師儘量少說。

俗話說得好,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本身應該有一桶水。在教學時,我卻常常會犯一些新教師易犯的錯誤,就是習慣從成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缺乏學生式的思維。新課標倡導蹲下來和學生講話,我想這不僅僅是身體,更包括內心吧,因此,教師要和學生共情。在此,教師也應該進行角色轉換,以尋求真正意義上的“價格平等”。這也是我所要努力的方向。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爲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仔細觀察了班上每個學生,從作業中,言語談吐中,其實他們每一個都想進步,都想學好,然總是有上課不認真聽講的表現,概是話語不夠精彩,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吧。所以,此時此刻,我所要思考的就是怎麼樣把學生的注意力給吸引過來,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真正意義上從學生的思維出發,做一個以“兒童爲本”的踐行者。去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潛能所在,好好地引導,同時加以鼓勵和培養,小小的舉止,或許便可成就其一生。

陶行知先生也說過:“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然好學者往往也善思。思者,思考,反思也。反思是教師與自我進行的對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在反省、思考中再加以探索和解決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也是積累的前提。所以,教師應着力做一個教學實踐的反思者,在反思性實踐中實現自己的專業發展,從而成爲人們口中名副其實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書中所講:缺經驗的老師忙於積累,有經驗的老師勤于思考,此話也恰恰說明了反思的重要性,這好比是源頭的活水。

學校是智慧的起步,學校是快樂的源泉,這一切都是孩子們給予的,而我要的是隻揀兒童多處行,那是無窮盡的歡樂與幸福。而今,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扮演了教師這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就要清楚這個角色的規範,也要深刻理解其要領。在教育這個領域中,只有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纔有工作的目標與導航的舵子;只有按照社會要求教育學生,規範自己,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方可體現出教師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既要令學生肅然起敬,又要使他們覺得你平易近人。初爲人師,需要儘快成長,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踏實潛行。

  《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讀書心得體會2

我與書之間,有一種靈肉相攜、魂夢相牽的情分。多年來,她無聲地滋養着我的精神世界,使我能在茫茫大千中尋一方淨土,給漂泊的心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園。只是以前我的閱讀隨意性很強,閱讀範圍也比較狹窄,都是一些文學之類的書,對於我所從教這個領域的專業性的書很少閱讀,可以說是幾乎沒有認真閱讀過。

我隨手翻了幾本有關教育專業的書,沒想到隨手一翻,竟再也不忍放下,以至於反覆研讀了幾遍。這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林華民老師的《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一書。開學之初,自己也陸續又讀了其他書,但是這本書卻總是像影子一樣追隨着我、追隨着我的課堂、追隨着我的教學。林老師的《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我真正明白“課堂是師生共同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作爲語文教師,以前的課堂教學我們只能單單傳授知識,交給學生文本上的知識,而對於學生的情感方面很少顧及,或者根本沒有涉及到,那是因爲我們還有考試這條指揮棒禁錮着我們的頭腦。

縱然《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也是教學的三個緯度之一,可是,試問:“誰又能在測評中考察出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況且我們的孩子現在說一下假話、空話、大話都是非常在行的,對於他們來說愛國只是掛在嘴邊的一個詞語而已,沒有什麼更深的意義,因爲他們嘴上說的可以和思想不一致嘛!誰又無法檢驗他們是否是真的愛國。當我第一次看到“課堂是師生共同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這一句話時,我頓時感覺作爲語文老師我們肩上的擔子好重,我們不只是“傳道、授業、解惑”,我們還要“培育人、發展人、健全人”。林老師在書中說,三流教師讓學生獲得知識,二流教師讓學生擁有能力,一流教師讓學生感悟做人道理。正是有了要做一流教師的選擇,於是在我課堂之上,我不斷地改進教學藝術,引導學生感悟人生、享受生活。我經常對學生說的話就是,“不要空講一些大道理,什麼愛國呀,愛家呀,我只看你日常的行爲,只注重你的生活與學習細節,細微之處見真情,愛國愛家先從愛身邊的人開始”,同時還用李鎮西老師的名言“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來勉勵學生,教導學生。

還記得在學習古代詩歌《遊子吟》時,我以一個母親的身份給學生講解了母親照顧孩子的艱辛與繁雜,讓學生都從心底感恩母親,心存感激,來報答母親,同時,我還給學生布置了“給媽媽洗腳”的家庭作業,讓學生感恩母親就從日常小事做起,在自己享受母愛的同時也把自己的愛送給自己的母親。慢慢地,我們班學生的言談舉止之間變得文明有禮,與父母的相處變得和諧美好,與朋友的關係變得友好愉快,……一切的一切都是緣於他們有一顆感恩的心,能用心去感悟人間真情、享受人間美好生活。

  《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讀書心得體會3

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師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是教師的價值是偉大的也是永恆的。在新課改背景下的今天,如何使自己成爲一個理想的教師呢?在11月的讀書活動中,我拜讀了特級教師林華民老師的《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一書。這是一本“講座式、案例式”的教育專著,它用真實生動的教育案例,詮釋了“新課程下怎樣當老師”這個現在老師們最關心的話題。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許多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學策略、靈活的教學方法和獨特的教育主張,我相信在這些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導下,一定能大大改善我的教學行爲。現在將自己讀後的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交流一下:

一、如果要成爲一位成功、快樂的教師,就要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加強師生的情感交流。

書中有這麼一個例子:一名初中女教師十分敬業、每節課都提前到達教室門口,課堂上講課十分賣力。她有三個特點:一是上課經常拼命講;二是經常批評學生;三是喜歡拖課——下課了把學生留下。然而她所教的學科成績卻不如其他任課老師。她總是想不通自己的付出爲何得不到學生的'感激。其實,這位女教師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道理:在課堂上過分關注知識傳遞,忽視了師生的情感交流。這樣的教師課堂教學的首要目標是培養解題機器,最終也會得到學生的厭惡,而成爲不幸的人。

回顧自己的教學也經常會出現類似情況,我在課堂上激情四揚,激動地講着,學生卻呆若木雞,毫無生氣,我成了課堂的主角。我忽視了心靈之間的溝通,忽視了最關鍵的情感交流。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的三大祕方是:愛心、激情與微笑。平時經常對學生微笑;捨得花時間通過幫助學生解決不會做的練習題;爲有困難的學生找小老師;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微小進步;課後找學生談心;把好消息通過家長的嘴巴傳遞給學生;與學生一道參加文體活動等方式爲學生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和諧、快樂的學校生活,也讓我們成爲成功、快樂的教師。

二、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策略

傳統教學策略是教師爲主、先教後學、課後訓練、集體教學、個體學習、目標單維和麪向過去。林老師認爲應轉變爲學生爲主、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個性教學、合作學習、目標三維和麪向未來。可以說是完全顛覆了以往的教學策略。細細閱讀之後,我覺得十分可行,這些新策略改變的是教師的教學行爲,但最終實現的是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讓學校變成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比如先學後教,就是讓學生明白一個最普通而又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書主要是靠自己學出來的,不是靠老師教出來的。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習慣,不斷提高自學能力,這是教師要賦予學生最重要的學習能力。在教學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自學課文之後完成書後練習,讓學生帶着問題走進教室,解決問題。

三、要想成爲一位好教師,首先要成爲一位教學能手。

提高課堂效率是我們教師共同的追求,這需要我們教師不斷汲取前輩教師好經驗好方法,同時也要掌握許多技巧。在靈活的教學方法中,林華民老師介紹了十種教學技巧。其中,處理練習的技巧令我印象深刻。平時我們可見辦公桌上堆積如山的作業本,一疊改下來至少要花兩三節課,再去講解、訂正,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時候佈置的課間作業,快的學生十分鐘就可以上交了,而不自覺的學生甚至到了放學時還交不上來。林老師建議教師要學會靈活處理練習,減少學生兩極分化。

1、重要練習要在課堂內完成。

2、配套練習要有選擇的完成。

3、處理練習要用多種形式完成。

批閱過程中,要採用小組長批改、同桌同學間互相批閱當場交流,鄰組同桌互批,教師分座號分層次輪換批改,學生獨立完成對照答案批改等多種形式。

4、教會學生正確處理練習,培養學生自我批改的習慣。

以上的建議可以讓教師省出很多時間,用於深入教室進行個別指導與師生的情感交流中。因爲,成功的教師是誕生在教室裏而不是成長於辦公室之中。

最後我想說,新課程下我們要成爲一個有善心、愛心、同情心的老師,我們公平公正、和藹可親、風趣幽默,做知識的傳播者,學生人生路上的導師和生活中的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