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合集15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心得如何寫了哦。但是讀書心得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合集15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讀了《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書,深深感到: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職業,是全天侯的,從幹上的那一天起,就永遠沒有退休的可能;並且不準請假,不得偷懶,不能夠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並且沒有薪水——薪水在其他地方掙,然後往這兒花;這種職業,叫做父母。

教育好自我的子女,就要從培養好子女各方面的良好習慣開始,有人說,培養好習慣就像往銀行裏存錢,隨時都能夠取出來用。有了一個好習慣,就好像在銀行裏存了一筆錢,有了兩個好習慣,就存了兩筆錢好的習慣很多,就等於在銀行裏存了很多錢,一輩子都能夠取之不盡。《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書,“童年需要培養的38種好習慣”,每一種好習慣都從故事引入,讓我們思考學到了什麼讓人能夠從中學到知識,再運用到實踐中。

例如:書中在培養孩子“遵守諾言的習慣”裏,引用了《宋慶玲的故事》,故事裏的小慶玲爲了她之前答應教小珍疊花的事,而放棄了全家到一個很趣味的伯伯家做客,而不知怎樣,她等了一個午時,小珍也沒有來,爸爸遺憾地說“早明白就一齊出去,慶齡一個人在家多寂寞啊”。懂事的小慶齡卻說,我們約好的,我本來就應當遵守自我的諾言,要不然我就是跟你們出去玩了,也不會高興啊!從這個故事裏,我們學到了什麼呢?小慶齡是自我決定留下來的,這一點很重要。她必須也是想去那個伯伯家做客的,可是最終放棄了,是因爲在她心目中留下了等小珍更重要。我們從故事裏不難猜到,信諾言,不僅僅讓守諾的慶齡歡樂、有尊嚴、也讓小珍有了安全感和信賴。

如今,作爲父母的我們能夠怎樣做呢?

(1)、凡向孩子許諾言,就要儘量兌現;

(2)事前提醒孩子諾前三思,事後提醒孩子兌現諾言;

(3)發現孩子守信用,要及時表揚;

(4)不“逼”孩子許不可能兌現的諾言。孩子在成長中,需要培養的習慣實在是很多,如果你的孩子有了許多良好的習慣的話,作爲家長的你,是不是很划算呀!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有人說,孩子是從另一個星球來的“生物”。他們時刻處在自己的頻道,成人難以進入,所以對孩子的行爲進行觀察和記錄就尤其重要。觀察是幼兒教師走進孩子心靈的主要手段,是教師分析孩子行爲背後原因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是幼兒教師瞭解孩子的重要途徑。

這本書用清晰的文字和準確生動的事例,細緻入微地將對幼兒行爲的觀察與記錄全方位地展示出來。從具體的心理學、行爲學概念到複雜的理論觀點,再到觀察記錄的具體步驟和實施方法。我仔細研讀後,對書中實驗得出的結論與工作經歷中的感受產生了深深的共鳴。我的實踐也有了理論的指引。

“教師不讀書、不學習怎麼成長,怎麼教育孩子?”是啊,孩子需要學習,我們老師更需要學習。要給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孩子是發展中的人,我們教師要用自己專業的知識和方法觀察孩子,以孩子爲中心,真正成爲孩子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與孩子共同體驗成長的快樂。

我們讀書時需要三心:耐心、用心、靜心。第一是耐心,我們觀察孩子時候,就應該停下一切,用眼睛注視孩子,用溫和的語言和孩子交流,而且要像對待朋友一樣。第二是用心,我們對待孩子時要接受孩子的一切情緒,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孩子是主導者,教師是引導者。第三是靜心,對於孩子的行爲要直接詢問、換位思考、幫其理清問題。看懂並看透每個孩子行爲背後的意義,教師可以從孩子的行爲中,分析出許多信息。這也是教師自我成長、能力提升的一個過程。

學會觀察,才能讀懂孩子!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書是知識的海洋,讀書對每個人來說都十分重要,它甚至能夠影響人的一生。讀書能改變一個人的品德,提升一個人的思想,鑄造一個人的靈魂。透過讀書,讓我們學會了本領,掌握了技能,得以在這個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資本,透過讀書,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情懷。堅持讀書是教師最起碼的職業底線。尤其是處在這樣一個學習社會化的時代,只有讀書,才能不斷完善自我,提升人生品位,促進專業發展,超出“匠”的侷限。

讀書,能夠促進教師的精神生長。人,最可怕的是靈魂空虛和精神萎縮。由於生存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我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於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這種“更可悲”狀況的最可行的辦法唯有讀書。

書籍會使教師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讀書,才能消除“職業倦怠”、生命衰微,使教師具有充實的靈魂和不斷生長的精神。書籍中,那些大師充滿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語,超脫的情懷,會使我們變得個性開闊、靈動、開放、樂觀、曠達。一個對書籍敬而遠之的人,不管他怎樣刻意包裝,總是難以瀟灑起來的,惟有經過書卷的浸潤,纔有可能超越自我、發展自我。當我們獨處的時候,享受讀書的樂趣;當我們交往的時候享受讀書帶來的文雅和氣度;當我們創造教學生活和生命的時候享受讀書而獲得的魅力。這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奇異的感覺:書中那金子般的思想和奇妙的靈智是支持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從某種好處上說,一個教育家的成長曆史,就是他的讀書的歷史。教師作爲傳承文化的使者,務必伴隨着讀書而發展而超越自我。

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智慧。讀書是課改的需要。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尖銳而有力的挑戰。新課程不再像傳統課程那樣統一機械、墨守成規,很少變通,而是具有許多不確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價值取向,決定了教學目標和結果的不確定性;個別化教學決定了教學對象的不確定性;綜合性的加大決定了教學資料的不確定;師生共同探討新知決定了教學過程的不確定性;教師作爲課程具有的自主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不確定性;……教學的多樣性、變動性決定了教師務必是個嫺熟而高超的教育教學設計者、決策者、支配者、智者、專業知識的發展者和創造者。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居里夫人,一個感動了全世界的名字。她樸實的身影,深深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所銘記;她激人奮進的故事,也被人們一遍又一遍地傳頌。那天在我們學習了《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課文以後,我讓學生去讀《居里夫人傳》這本書,看到孩子們都把這本書拿到了學校裏,我也情不自禁地讀了起來,讀着讀着就被居里夫人的生命歷程所震撼。

童年的居里夫人是不幸的,也是幸福的。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開明和藹的雙親和五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他們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今人借鑑。他們從未對孩子進行過什麼“啓蒙”,而是放開手腳,讓他們玩耍,去盡情地擁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時代埋下的種子。父親雖然是一名頗有才華的理科教師,卻從未刻意引導過孩子的興趣,他甚至不讓居里的小妹小瑪妮雅過早地接觸理科書籍,好讓她在上學後能夠全面地涉獵知識,從而逐漸找到志趣所向。當然,他對於孩子們的學業還是非常關心,並且要求也是很嚴格的。至於母親,則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放棄了女校長的職務,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況下,她仍舊若無其事地操持家務,不遺餘力地爲孩子們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不讓年幼的他們過早地承受心理負擔。由此,我深切體會到了家庭的意義所在,它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更是一個塑造人的大熔爐。

居里夫人的青年時期是屈辱而期盼的。當時由於沙皇俄國的統治,波蘭人民民不聊生,尤其是在知識分子的家庭,強烈的愛國心只能深掩於表面的逆來順受。六歲時居里夫人失去了母親,大姐又由於疾病過早地離開,只有年邁的父親、哥哥、二姐陪伴在她的身旁。貧窮的生活像一個夢魘,纏繞着他們。還好,他們兄妹三個一個比一個爭氣,最後都拿着獎學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巴黎——當時的科學文化中心。而在這中間,瑪麗居里爲了能夠讓二姐順利完成學業,當了近五年的家教——一種跟女傭人差不多的待遇生活。瑪麗最終堅持住了自己的信條: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別人打倒你,也不要讓事情打倒你。

整本書中,對我觸動最大、也最具現實意義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學的那章。她當時經濟拮据,爲了避免干擾,便從姐姐家搬到了一個陰冷的小閣樓上。每天七點起牀,學習到凌晨三點方纔就寢。冬日的巴黎寒風刺骨,一牀薄被哪敵嚴寒。於是,她只能將所有的衣服都蓋在被子上,甚至將椅背壓在上面,以此來增加重量和溫暖感。她正是穿着打補丁的衣裙和墊着硬紙板的破皮鞋度過了在索爾本大學的求學生涯的。天道酬勤,瑪麗,這個波蘭血統的女孩,在起初基礎並不牢固的情況下,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於在畢業的時候以全班第一的成績被授予了物理學學士學位。但瑪麗並沒有就此止步。她很快又投入到了攻讀碩士學位的備戰狀態。而且在此期間,遇見了影響她一生的、最終成爲她終身伴侶的丈夫——皮埃爾居里。在短暫的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他們始終相濡以沫,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發現並提煉了釙和鐳,雙雙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就了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不僅如此,居里夫婦的結合更是兩顆高尚心靈的碰撞。這碰撞迸發出耀眼的人性光輝。在這對純粹的學者心目中,科學是最神聖的,是屬於全人類的。因此,他們無償地將鐳的提煉方法公諸於世。在生活上,他們幾乎毫無要求。對待科學研究卻是異常嚴謹,鍥而不捨,孜孜不倦。“榮譽”和“財富”在他們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居里夫婦爲那些有志於做學問的年輕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樣!

作爲偉人,瑪麗的人生是艱辛而輝煌的。就在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放射性的偉大研究中時,飛來橫禍——皮埃爾出事了,一個在他鄉的異國女子獨自承擔起所有的責任。她接過丈夫的工作,又用她那堅毅而頑強的精神,強忍着悲痛,繼續着他們兩人的共同事業。黃天不負有心人,1911年,這個令人敬仰的女性,以自己頑強的品格和超人的才華,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她第二次獲得了諾貝爾獎,她成功的收穫了自己的人生。當鮮花和掌聲,榮譽和地位向她撲面而來的時候,她依然保持着自己一貫的作風,依然過着一杯羹,一匙湯的清貧生活。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她是“鐳之母”,自己竟沒有一克的鐳!在戰爭中,她還義無反顧地主動組建醫療隊,救治傷病員。她身在巴黎,卻依然爲祖國的獨立和科技的發展事業而殫精竭慮。

居里夫人是偉大的,她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科學事業。即使在其彌留之際,她也不忘記陪伴自己一生的實驗室。看着桌上的茶杯,她用夢幻般低的聲音說:“用鐳,還是用釷製作?”居里夫人是安靜的,她生前榮譽纏身,而用一句“不用了??讓我安靜點吧??”來作爲自己一生的終結。

居里夫人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今天我讀完這本書後令我觸動最大的是,她不謀取個人利益,將提煉出來的鐳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仰,正是因爲她這種崇高的品德、優秀的人格令她受到人們的尊敬。雖然居里夫人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她那種對科學事業的執着追求、勇於獻身的精神美、淡泊名利的人格美,卻如太陽一樣永遠在人類歷史上閃耀着熠熠的光芒!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到現在爲止,這本書我讀了兩遍,第一遍讀的時候只是淺淺的瞭解了一下,可是,到第二邊讀的時候,作者對於生命的理解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靈,也深刻的影響了我的內心思想。

讀《完整的成長》,“完整”兩個字首先觸動了我的心絃,在書的背面,對“完整”做了件的解釋。何爲“完整”這裏的完整不是完美,人,不會完美,也無需完美,完整是表明一個人是豐滿的、立體的、多個層面的人。人的完整需要一個人完整的成長過程,而這個過程即是兒童自我創造的過程。

兒童的成長應該是完整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幼兒的成長卻是不完整的,如何使幼兒做到完整的成長,這需要家長、老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那我們運用正確的方法。而這本書,通過大量的例子來告訴我們如何使一個兒童從出生到成年完整的發展給了我很大的啓迪和思考。

一、兒童自己創造自己

人的成長都將從身體開始,經歷情緒、感覺上升到心理認知,然後有精神昇華。這些奇妙的內在部分,將協助兒童創造一個獨一無二的自我。兒童總是繞過或躲過成人有意無意設置的障礙,一步步創造自己一步步完整自己,這是兒童成長的開始,也貫穿幼兒發展的始終。因此,在幼兒自己創造自己的同時,我們成人要給於兒童充分的自由,讓兒童自己找到創造自己的方法。

二、兒童是自己身體的主人

兒童要成爲自己身體的主人之前必須喚醒自己的身體,而喚醒自己身體的前提便是對兒童的“愛和自由”。

愛可以把各種場所變成兒童的家,在兒童自己家中,大多數孩子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身體,他依靠身體來探索外界以此上升到頭腦,這是發展他未來一切發展的開始。因此,身體的自由對於孩子來說尤其重要。

反覆的活動四肢,讓身體自由這是兒童的第一個自由,這一階段四肢的活動就是快樂就是成長就是一切。

三、隱藏在兒童身體內的生命力

兒童體內天生就隱藏着生命力,我們不被兒童發現,是因爲我們缺少生命力。然而,我們想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必須讓兒童發現自己,那最好的方法就是“發揮我們體內的生命力”來吸引孩子的眼球。幼兒天生對“生命力”有着敏感的嗅覺。孩子的生命力指引着孩子身體的自由,如果身體被他人支配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所以,我們要更加都懂尊重孩子的身體自由,使其生命力延續下去。

四、兒童是自己情緒的主人

情緒在兒童完整發展中是個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要理解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情緒;我們要接納孩子,就要接納孩子的情緒;我們愛孩子,就要包容他的情緒。

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難免會有害怕的情緒,最直接的反應便是哭,孩子爲什麼哭呢?是因爲這時的她心裏有種強烈的不安感這種不安是他感到很難過,這時候老師應該瞭解幼兒心理的情緒,纔會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孩子們對老師非常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事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爲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啓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

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雖然我是一位語文教師,但對數學教學也從不放棄,我堅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學生就會給我回報,我做了,我也得到了。

以好帶差,以小組牽動班級整體,發揮小老師的作用,以習慣培養爲重點,以學科知識爲基礎,以拓展思維、能力爲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是我教學工作的宗旨,也許正是自己在平日的工作中做細點點滴滴,所以期末考試,學生的書面書寫乾淨整潔,能夠仔細的答題,班級的各項成績好。

低年級的小科課較少,大量的時間都是我們自己支配的,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搞好輔導也成了我們平日的重頭戲,及時調整教學狀況查漏補缺,讓學生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有收穫,在輔導中也能拓展思維。

大量的輔導,必然規律帶來批改量的增多,尤其是低年級,不批改是根本不行的,低年級必須面批面改,自己也能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在漂亮的字上畫個圓圈,在乾淨的本子上畫朵小花或者小五星。班級38名同學,每位同學的本上都留下我認真批改、圈圈點點的痕跡。也正是因爲種種原因,學生很願意把自己的作業本整理乾乾淨淨讓我欣賞,讓我評價。在批改輔導中,我特別注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本着上課多叫幾次,批改多圈幾次的原則,把更多的機會送給他們,只要他們肯努力,我願意這樣去做,不厭其煩。

還記得和學生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清楚流利地表達,還記得學生清脆悅耳、富有情感韻味的朗讀,讀課文各種不同的表演,識字也很有趣,可以加動作或者表演,如:“躲藏”我躲起來。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朗讀能力、書寫習慣正在學生身上紮根,這又一次讓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教師注重什麼,學生就會展現什麼,同時也就收穫什麼。 讀《施捨的樹》心得體會

我讀了《施捨的樹》這篇文章後,我被文中的大樹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了。這棵大樹爲小男孩做了許多事:讓小男孩在樹蔭裏休息,讓小男孩在它的樹幹上盪鞦韆,讓小男孩把它的樹枝砍下來做間屋,讓小男孩把它的樹幹鋸下來做船,讓小男孩坐在它的樹墩上休息。讀着讀着我想到了我的媽媽,媽媽很關心我,愛護我,天天燒飯給我吃,忙裏忙外,不讓我受一點傷害和委屈。

有一次,我發高燒了,頭暈乎乎的,媽媽騎着自行車馱着我到醫院裏去。在路上,媽媽一會兒問我:“卉卉,你要不要緊?”一會兒又對我說:“堅持一會兒,我們要到醫院了。”忽然,一輛卡車從我身旁經過,我乍一聽這聲音後一驚,人一下子跌倒在地上,媽媽心急如焚,立即放下自行車,把我抱在車上,一個勁地自責自己。到了醫院,醫生經過一番診斷,說:“沒什麼大礙,只需要掛兩瓶水。”我聽後有些害

怕掛水,媽媽對我說:“寶貝,放心吧,沒事,針扎一下像蚊子咬一樣。”我聽後點了點頭,心寬了許多。掛了兩個多小時,我的病情明顯好轉,媽媽心中的一塊石頭才漸漸放下。啊,媽媽,你就像那文中的大樹!爲我無私的奉獻!

其實,天下的父母親哪一個不是像大樹這樣愛自己的孩子,他們爲我們付出了許許多多,我們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他們,用一顆孝心回報他們,讓他們感覺到我們已經長大了,已經懂事了!願天下的父母都幸福快樂。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

高效能教師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組織安排好課堂教學進程,並在第一週就建立教學的一致學、連貫性,井然有序的課堂是學生嚮往的。高效能教師會用最初的兩週時間教導學生們如何在一致連貫的教學氛圍中約束和控制自己的行爲。

作爲信息技術教師,課時少,與學生接觸少,那麼每節課的每分鐘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課程的總體規劃,每節課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在不斷的溝通和磨合後,師生建立起一種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關係。課堂的穩定性和學習環境的安全感,對於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

高效能教師的三大特徵:

1、對學生的成功抱有積極的期待;

2、是一位傑出的課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爲學生掌握知識而設計課程。

教師的心態會對教學效果起決定性的作用。對於第一點,如果教師對學生期望高,學生會得到積極的暗示,那麼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往往會好運沒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時候。至於課堂管理,在機房上課涉及到許多機房管理方面的問題,比如學生座位、機房衛生、開機關機、整理電腦桌等等。信息技術教師要想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就要學會控制課堂。至於對課程的掌握,書中提到三點:

1、教師應該懂得課程設計,使學生能夠有目標或有標準地學習概念或技能;

2、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懂得怎樣傳授教學內容,才能達到最終的目標或標準;

3、教師應該明白如何並提供糾正行動,使學生能夠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無論是作爲新教師還是已經教書多年的教師,都應該時時自省,不斷提升自己。把教書不僅當成工作,還要從內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變學生、影響學生人生的教育者。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是個人乃至社會的頭等大事。我覺得,對於教師而言,多讀書,讀好書,不僅是完善心智的一種有效方式,也是改善教學行爲,增強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渠道,更是青年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

讀一本好書,看一篇好文章,會讓我懂得很多,悟出很多道理。記得剛剛踏上工作崗位時,身處陌生的環境,面對無知而又調皮的學生,面對瑣碎、勞累而又單調的工作,我感到了無奈和失落,真爲自己選擇教師這一職業而後悔莫及!是《特級教師成長案例》讓我明白對現實的抱怨是弱者的象徵,真正的強者是不抱怨的。還讓我明白了爲師之道,知曉了由合格到優秀,由優秀到卓越的教師成長途徑,深刻感觸到讀書對於我們教師成長的重要作用。於是,我也重新讀起書來,開始以自己的實際教學爲基點讀各種各樣的書,在書中讓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學的底氣,更是讓我走出了工作初的失落和迷茫。

如今,當我從忙碌而又充實的工作中抽出身來時,閱讀了李鎮西的《做最好的教師》,黃全愈的《素質教育在美國》《家庭教育在美國》,我翻閱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育人三步曲》,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領略了陶行知的《教育文集》。說實在話,讀大師的書,與大師對話,一方面讓我慚愧,讓我汗顏,一方面讓我嫉妒,讓我興奮,在邀遊大師的精神世界中,我懂得什麼是教育,怎樣才能做好教育,我的的確確感到了教育是一種境界,教育是一種奉獻,教育是一種激情,教育是一種理想,教育是滿腔熱情的一種愛。每次與大師們“交談”後,我都豁然開朗,收益匪淺。正因有大師們的指導,作爲班主任的我,在班級管理中總能得心應範文先生手,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

讀教學方面的書籍,我可以隨時隨地與教育專家,名師進行交流。課餘,我認真拜讀並研究了周玉仁的《課堂教學藝術集萃》,吳正憲的《數學教例與教法》,顧汝佐的《名師授課錄》《課堂教學設計指引和評介》,黃愛華的《課堂教學藝術》,李烈的《我教小學數學》,馬芯蘭的《中國特級教師教案精選》,張天孝的《數學教例與教法》,紀曉村的《小學數學興趣教學》,劉顯國的《課堂藝術探幽》。在每一天的讀書中,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在每晚的獨自靜坐中,在忙碌過後的疲倦中,我沒有忘記我的使命,不忘反思我的教育行爲,不忘反思我的課堂成敗。二十幾年來,我堅持寫總結、論文、教學札記、反思。先後參加與了“三算教學”“創新教育”“嘗試教學法”“活動課教學”“新課程改革”等實驗研究,並取得了可喜成績,教育教學水平在張家界具有廣泛的影響。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讀書,是教師專業底蘊得以厚實的路徑。吾生有涯,而知無涯。只有通過讀書,不斷地進行“充電”,才能使我的職業生涯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

我今天認真地閱讀了《老師,您好!我的好老師》一文後,被書中動人的情節和老師們高貴的品質所感動。

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總是會留下老師辛勤的足跡。在書中就有一位叫晏才宏的老師,在2004年的一堂電路分析課上,他用平靜的口氣告訴自己的學生他患上了肺癌晚期,之後他繼續上完他人生最後的一堂課,也把自己最後的愛獻給了學生。在我們面對學習和生活的困難時,總是會留下老師鼓勵幫助的身影。在書中有一個故事《地震中的英雄老師》汶川大地震時一所小學的教學樓被突然震塌了,救援人員趕到時,發現了一個令人驚呆的一幕,一位男子跪僕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着兩個孩子,那個男子就是張米亞老師。孩子得救了。可是老師卻爲了孩子們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着教師的心血,地北天南,那一項創造不蘊含着教師的辛苦”。在我的學習經歷中,也有很多讓我感動的事情。我們的班主任高老師得了咽喉炎,嗓子都啞了,她用沙啞的嗓音堅持給我們上了許多節課,讓我深深感動。音樂老師讓我管理班級的紀律,我認真執行老師的任務,下課啦,音樂老師輕輕地搭着我的肩膀,和藹地說:“辛苦你了!”老師對我的肯定和鼓勵讓我這個有點膽小的人,變得自信了。謝謝你,我的好老師!

老師,您的品德樹立了我。您的博學傳授了我,您的語言感染了我。這一生我不會忘記您——老師。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

《孩子,你慢慢來》,書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抓住了我的心。作者龍應臺的文筆細膩,全書蘊含了一位偉大的母親的愛的氣息。

這是一本記錄作者龍應臺的兩個孩子的成長的散文,簡單的文字,淺顯的語言,母親的想法,孩子的天真,在書中表露無疑,作者並沒有長篇大論的談論關於教育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一個母親在敘述發生某件事情時,母子間的反應和對話,非常的生活化。龍應臺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她自己的教育方法,用溫情引領孩子認識世界,鼓勵他們自由、理性地思考,用安靜、潛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地成長。她隨時隨地耐心地教孩子認識自然萬物——天上的雲、路上的車……這些文字是那麼地樸實、細膩,簡潔地還原着一幅幅歲月畫面,沒有議論、抒情、感慨,只是簡潔的描述,讓讀者看到,聽到,觸摸到,然後若有所思。

孩子的教育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母親慢慢地走。作者有時也有迷惘:要不要孩子在臺灣的幼稚園接受一點中國文化的傳統教育?怎麼跟孩子解釋“神話、迷信、信仰”的不同?作者所有的愛都在細微,耐心中付出。作者懂得:愛,必須對幼小生命尊重,尊重緣於平等——從孩提時代起,就告訴他:你的名字叫做“人”。也因此,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纔不會簡單地去粗暴指責,才能逐步培養他們珍貴的品質——善良、正直、誠實、優雅和擔當……

這是孩子的成長手記,也是極好的啓蒙日誌。溫情的教孩子看這個世界,鼓勵自由和理性的思考,用安靜、潛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平常瑣碎的句子,也因爲有愛而動人。長長的成長之路,要慢慢的讓孩子吸收豐富的營養,培養他們珍貴的品質——善良、同情、誠實、優雅和責任,收穫友誼和愛。

孩子對於女人究竟意味着什麼,那漫長的孕育之苦,隨着一個小生命的出現化成無限的甜蜜和喜悅。小小的身體將帶着女人的烙印,延續着她的情感,他們彼此陪伴,以全新的心情體驗生的痛楚和喜悅。她覺得那個生命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是自己跨越生死迎接到的寶貝,他將是她的全部。我細細的看過她寫的每一段親身體會,當我再經歷的時候,感覺是那樣真實,她不是對傳統母職的歌頌,而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

“孩子,你慢慢來!”給了我很多啓發,是啊,你慢慢來,慢慢的等你長大!

作爲一名母親,有了寶寶以後,我看見別的孩子,會有一種忍不住的關心,一種出自母性的表現,不像曾經的我,對別家的孩子提不起興趣,因爲那時自己還沒有成爲母親,對小寶寶的感情也是從自己的寶寶身上開始培養起來的。

當大人覺得對於小孩該學習什麼,該瞭解什麼,總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小孩的身上、腦海中。可曾問過小孩的意願?也許小孩的身心發展是不成熟但不代表沒有自己的意識;也許動作很慢,但總有做好的時間,不要看到慢騰騰,就強加其成人的模式。

作爲一名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有時會很生氣,有時也會對學生很大聲。我是否能夠細聲細氣地和學生交流,讓學生能愉快地接受我的建議。我是否能不批評學生,而換一種方式來教育學生。尊重學生間的差異,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上充滿歡樂。老師要帶給他們歡樂,而不是無窮的壓力。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教育不是賽跑,教育學生應該慢慢來,多給學生一點時間,多給學生一點耐心,教育是慢的藝術,我們必須與家長一起慢慢等待孩子的成長。我想對所有的老師們、家長們說一聲:教育孩子,請慢慢來。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1

讀了《教師應該做的和教師能夠做的》這本書感受很深,我們要了解怎樣組織適合孩子成長規律的課堂教學,以便吸引孩子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我對書中的小標題“在錯誤中不斷進步”感觸也很深。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更何況是年幼無知的幼兒。孩子自然會犯很多錯誤,我們不要怕孩子犯錯誤。作爲教師,只要知道孩子平時可能會犯什麼樣的錯誤,並能夠及時地指出錯誤,耐心的幫助孩子找出犯這些錯誤的原因,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犯錯是學習的一部分,可謂是“失敗乃成功之母”。今後,當我的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要用更加寬容的心去原諒他們,允許孩子犯錯誤,重要的是犯錯誤後如何積極、有效地開導他們,使孩子們能“吃一塹,長一智”。

好教師和差教師的區別不在於他們懂得多少,而是在於他們如何行動。今後,我要努力摒棄慵懶與懈怠,勤學敏思、銳意創新。我要永葆對教育的一顆赤誠之心,繼續苦練紮實的.基本功,學習優秀的教育教學經驗,永葆對孩子真誠的關愛與教誨,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付出情感,付出汗水,付出青春,才能收穫充實,收穫信任,收穫尊重。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2

歌德這樣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爲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我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爲他們最爲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長,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爲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爲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爲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3

假期我在“讀一本好書、來一場旅行”的約定中,選讀了《童年的祕密》這本教育名著。本書由意大利當代教育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撰寫,書中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的角度爲我們提示了兒童發育和成長的祕密。

捧讀此書使我受益匪淺,進一步提升我在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也讓我得以更深刻地瞭解和理解兒童。現在讓我們在這本書的帶領下一起來探索兒童的祕密吧!

全書分爲三大部分,介紹了兒童生理、心理各階段的發展,兒童的教育,愛的智慧,成人與兒童的衝突等。書裏充滿愛的語言,充滿愛的教育方式,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愛的智慧”章節中關於愛的理解——“愛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它像一顆行星,得到了太陽的光輝!它的動力就是本能,是生命的創造力量,在創造過程中,他產生了愛,這種愛充滿了兒童的意識,並影響着兒童的自我”。

愛是降生於世界上每一個兒童的稟賦,要是兒童愛的潛能得以發揮,或者其全部價值都得以發展,我們就會取得無法計量的成就。但丁把這種兒童的本能爲動力的愛,這種對一切的熱愛稱之爲“愛的智慧”,它是一種精神能量,伴隨着創造力的得到。

這種愛也是:當一個孩子發現桌布歪了,他就會想到桌布應該怎麼鋪,並且調動他的所有熱情,慢慢地試圖把它弄平整。對這個孩子來說,這是一種令他狂喜的行爲。我們也許會認爲,孩子的這種行爲是多麼的幼稚。但或許,這正體現了我們對孩子的不理解。

孩子可以不厭其煩重複做一件他們認爲有意思的事,甚至完成後會有一種幸福喜悅的感覺,我們成人眼裏的無聊但對於一個正處在認識世界的兒童來講,這些社會法則是不適用的,當一件事完成的步驟越精細,孩子重複的次數就會越多。只有愛與理解纔會讓我們發現更多獨屬於孩子世界的精彩。

這種愛是:早晨孩子進去喚醒他的父母,這是一件極討厭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愛,還有什麼東西會促使一個兒童一醒過來就去尋找他的父母呢?孩子來了並觸摸他的父母,父母抱怨孩子的打擾,孩子卻回答說:“我並沒有叫醒你們,我只是要給你們一個吻。”我想任何父母聽到這樣的話都會給孩子一個吻。

這就是孩子與成人的不同,我們往往以自己固有的觀念來評價孩子,認爲孩子不懂事、便會和孩子發生衝突,正是這種不理解、不尊重孩子的行爲,給孩子的心理無形烙上傷痕,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對我們成人深深的愛。自以爲是爲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相反的結果。

發生矛盾衝突時,我們需要正確地移情,即感人之所感,並知人之所感,接受其感情,不一定接受其中的行爲。我們應該從孩子的立場和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如:“假如我是孩子”來建立移情。只有相信孩子,這樣纔會讓我們更能貼近孩子的心,就像我們的教育理念一樣,遵循自然,靜待成長。

通過這些事例對內心世界的描繪,使人油然想起童年的特徵,想起童年吸收的心理,它愛一切吸收一切,並使其在未來的成年人中得到體會。還記得初做媽媽給孩子講《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故事時,我總認爲我們成人對孩子的愛是無私、偉大並多於孩子的。但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其實孩子愛我們勝過其他的一切。

如何才能將我們對兒童的愛化爲滋潤的雨露來灌溉兒童的心靈?我認爲,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環境,尊重並理解孩子的行爲,對他們的行爲儘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導”。孩子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該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們會逐漸成長起來。這就要求我們選擇合適的愛的表達方式、方法,尋求合適的表達時機和教育環境。”

教育是一種充滿愛的工作,愛的智慧需要身體力行、春風化雨。是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愛的智慧需要我們始終保持一顆敏感的心,保持對孩子的全神貫注,對孩子的細微行爲也有所預期,並迅速做出反應。

我們努力爲了孩子那份愛!爲了愛的明天!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4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所以,讀書吧,老師們!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着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衆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着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境佈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着家中瑣碎的事情。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裏來呢?帶着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爲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爲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讀書筆記是人們在讀書時爲幫助記憶而寫的一種應用文體。

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者都很重視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既是消化書本知識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積累有用的材料,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合前人寫的讀書筆記,想談三種寫法。一種叫“提要鉤玄”,一種叫“採花釀蜜”,一種叫“開山鑄銅”。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5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夕陽之輝。一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說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於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說,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但是由於工作的限制,上班族們不能向學生那樣坐在課堂裏學習,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通過書本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的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總的來說,讀書對於我們個人成長的好處可體現在幾個方面。

讀書可以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牛頓說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爲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於整個人類的關係,好比記憶對於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通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說,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麼,無論多麼偉大的人,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讀書開闊人的視野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繫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知道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瞭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形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一定的化學和其他基礎,纔能有所成就。記得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講演時就曾說過,現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你必須對相關的科學都有所瞭解才行。在這方面,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就是一位廣泛學習的典範,他雖然只上過中學,但由於他發奮讀書,十九歲時就能用十二種語言說話和寫文章,在參加工作實踐後,他也沒有間斷過學習和研究,從而被馬克斯稱爲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廣博淵深的知識,對恩格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準確的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有很大的幫助。從它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知識的力量,更能體會到書本做爲人類掌握知識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讀書有助於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於己於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脫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爲令人愉快的時光。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昇華。所以我們要倡導並支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以帶動教育事業的蓬勃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