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2016年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2016年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爲核心的現代技術,越來越深刻的改變着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2016年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2016年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

這個學期我跟隨李鳳來老師學習了。《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獲益匪淺。近年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形勢發展十分迅速。信息技術一改往日在教學中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論說教和單純語言降解的教學模式。而歷史學科包含着極其豐富的時空變化,歷史現象紛繁複雜,歷史人物千千萬萬,歷史事件層出不窮。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於將較多的知識信息,以較豐富的感官形式再現於課堂教學中,它大大增強了歷史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和感染力,增強了教學效果。

但是從歷史學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現性的特點和較其他學科更爲嚴重存在的“師講生聽”的狀況看,如何實現多媒體技術爲歷史學科教學目標服務的功能,顯得尤爲迫切和重要。

第一,轉變觀念。一是轉變不重視多媒體技術在人文學科中運用的思想或認爲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太麻煩、太難的畏難情緒。二是要轉變已經把多媒體技術僅僅看作是一種教學手段或教學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計算機爲核心的信息技術是社會變革的動因,而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運用,將“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深刻變革,並最終導致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與學的理論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也就是說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與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目標相聯繫的。

第二,促進教學模式的轉變。從已開發的教學軟件看,其設計思想基本上還是以“教”爲中心,主要作用仍是輔助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講授,而較少考慮學生如何學的問題。這種設計實際上同多年來統治我們課堂的以教師爲中心的教學模式有關。這也告訴我們,教學模式不改變,僅僅是內容、手段、方法的先進,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質教育進入歷史課堂。我們主張,在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多媒體交互性強、共享性好等特點和超文本、網絡特性,開發教師爲主導和學生爲主體兩者相結合的教學軟件,促進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建構。

第三,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加大教育投資。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變革,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也給每一位教師帶來挑戰。作爲一個歷史教師,應自覺地加強信息技術知識方面的學習與提高,隨時關注它的發展動態而不至於落後。另一方面的事實是,目前還有許多學校沒有這方面的條件,利用多媒體從事教學還無法實現。即便是有條件的,也只是部分教師,偶而利用而已。要想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充分利用它來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惟有國家或當地政府加大對這方面地教育投入。

當然,對信息技術的利用不能走死衚衕,先進技術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從根本上是不能取代教師地位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條件,自身特點採用適當的多媒體技術,爲教學錦上添花,而不能一味地追求課件地美觀、新奇而忽略其實用性。另外,我們在積極推廣多媒體地同時還要反對那些把信息技術教學當成擺設以及將教學過程複雜化地情況。

  【2016年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2】

隨着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成爲科技革命的主流。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新的發展,信息技術的多媒體化就成爲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從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及與各學科的整合變化來看,我作爲一名實踐者,談一點自己的體會,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第一、信息技術的普及。以我校爲例,這幾年變化很大,最初是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到網絡化應用,主要是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再到現在遠程教育的有效利用。充分說明了教師對信息技術從排斥到主動應用的過程。例如:我是一名英語老師,在擔任七年級歷史教學中,我參加了市裏的新課改培訓,當時那位老師使用的是多媒體教學課件,而我卻感到很陌生,同時又有一種很新穎的感覺,腦子裏邊反應的是“英語課居然能上的這樣輕鬆和有創新。”從那時起我就在想,什麼時候我也能上這樣一節課。回來後,我就開始慢慢接觸電腦,從幻燈片的製作到聲音的加入;從資源的下載到製作簡單的Flash課件。我用了3年的時間,使自己從一個對電腦一無所知到現在的熟練操作與應用,我覺得自己的業務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讓學生也喜歡上了英語課,讓過去死的知識不再那麼單調。

第二、信息技術在各學科中的不可替代性。

1、它可以讓教學信息顯示的多媒體將聲音、文字、圖畫、視頻融爲一體。例如:我在講授時,就將教學內容和資料製成了課件,讓學生很直觀的對所學知識有所瞭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信息的超文本形式,主要說的是超級鏈接的有效應用,這樣可以增加教學容量。

3、教學信息的交互性。

4、教學信息的再現性。、

第三、信息技術的實施方式。我校在這方面改革很明顯,首先從教師培訓入手,在以前是個別培訓,到現在全校性的基礎性培訓,並大力提倡教師上網查閱資料和製作教學課件。從學生入手變化更大,以前學生每週只有一節信息技術課,而現在每天都可以上網1個小時,因爲我校開放了計算機房,開設了綠色網吧等,提倡學生健康上網,除了查找學習資料,也可以給校領導、班主任和廣大教師留言、提問題等等,這樣更加有利於學生去了解課堂以外的知識。

總之,不管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他們對信息技術資源的有效利用,都從另一個側面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熟練的應用電腦,其次是轉變自己的理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將信息技術與自己的學科或學習整合起來,讓其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是變成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