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2016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2016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信息技術學科有別於其它學科,它發展迅速、日新月異。作爲計算機教師,自身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教師將學生帶領到哪一個知識層次,取決於教師的自身素質。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6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6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2016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

信息技術教育是中職學校的必修課,通過開設信息技術教育,意在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培養學習具有收集、傳輸、處理、應用現代信息的能力和具有應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這次參加第四期繼續教育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專項培訓,感覺非常有意義。

信息技術課最突出的特點是:實踐性很強,一定不能用教師的講來代替學生的學和動手,要大膽讓學生去探索、去操作,要讓學生在動手中學習知識,熟練基本操作技能和培養創新意識,提高應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做爲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在學習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1、教師應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

2、教師應是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

3、教師應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

  【2016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2】

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日常教學中,我體會到其重要性所在;這次通過上網對《小學信息技術新課標》的學習,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有了更多的瞭解和體會。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爲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爲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對於信息技術基礎來說,教學目的是通過教學,讓學生對已學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進行整合、昇華,逐步提高信息素養,培養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各章節的教學中,所涉及的軟件基本上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軟件,如信息的獲取中要用到的瀏覽器,信息加工等,我們在上有關這些軟件的教學內容時,不能只是以前所學簡單功能的複述,這樣會使學生覺得老師教的東西都是他們已經會的,從而沒有學習興趣。我們要找到合適的切入點,設計的教學內容要符合我們的實際需要,且學生不經過認真探索是不那麼容易解決的,以此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和能力,讓他們認識到要靈活應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在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中,我也深深感受到平時所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深刻意義。是啊,當今的社會是信息社會,提倡終身學習,我們只有教會了學生怎樣學習,才能讓學生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時時、處處進行學習,也只有達到了終身學習,才能在以後的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

  【2016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3】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信息技術在各個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將越來越普遍,應用信息技術的教學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新主流。當代教師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習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但是,由於受到學校辦學條件以及教師自身素質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一些農村中小學,目前仍有一些教師思想比較保守,觀念比較落後,對信息技術知之甚少,教學方法簡單,手段陳舊,一本教科書加一隻粉筆。那麼信息技術在教學的作用到底有哪些呢?在這裏我就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簡要談一談我的看法。

  一、豐富了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

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內容先於形式而產生,內容起決定的主導作用;形式被內容所決定併爲內容服務,這二者各以對方的存在爲條件,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由於教學載體比較單一、呆板,一定程度已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預期效果,特別是在一些直觀性、現場性比較強,要求學生增強感性認識的科目教學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所運用的載體,有的時候就顯得力不從心。隨着時代的發展,教學內容的更新,信息技術豐富了教學內容。

  二、增強了教學的直觀理解

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有時講到一些軟件的使用,只用語言進行描述學生很難理解,特別是農村中小學學生,他們的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很多學生可能學電腦知識以前,可能連電腦摸都沒有摸,更別說和他們講一些軟件使用知識啦,這隻能讓他們像霧看花,越聽越糊塗。這時我們如何採用多媒體課件,投影機,每一步用電腦操作給他們看,再配以每一步講解操作的作用是什麼,讓他們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學生觀看形象生動的動畫,就能很容易的明白,而且記憶也深刻些。例如在學Word中《圖文混排》這一課時,在上新課之前首先瀏覽一篇用WORD編輯好的作品──“我們校園簡介”是一副圖文並茂的的作品,讓學生很容易發現加有圖片的文檔要比沒有圖片的文檔美觀,讓他們有一種對知識的渴望,培養學生想學,愛學,喜歡學的態度。老師可以打開WORD軟件,在文件菜單下選擇新建,在任務樣右下的輸入法指示器裏選擇輸入法,再把光標定位在工作區域,可以打幾個字演示,再在插入裏菜單裏找到圖片,告訴學生哪圖可以來自電腦自帶的剪貼畫,也可以來文件夾或數碼相機等,選中圖片拖動光標改變圖片的大小,旋轉圖片等,一步一步操作一步一步的講解給學生,讓他們身臨其境,就像學生本人在操作一樣,也很容易對一些術語如新建、插入、剪貼切畫、旋轉、縮小等理解,當學生自己親身操作就知道每步應該操作什麼,操作的位置在哪裏,學起來做起來就容易多啦。信息技術的應用從而達到變靜態爲動態、變抽象爲形象、變虛爲實。

  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學生的專注程度決定了教學活動過程中主導與主體的配合協調程度,最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整個課堂教學的效率。學生在課堂的專注程度遵循這樣的一條基本規律:即隨着時間的推移有可能逐漸降低,隨着不同外在環境的刺激而又被重新激發。採用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事先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靈活的分割,並將每一部分設計爲不同的表現方式,或是聲音,或是圖像,或是動畫,或是網頁,再根據教學內容的邏輯結構,將每一部分進行有機的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案。教師在演示多媒體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設備將會產生出不同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的大腦皮層也就產生不同的刺激,且相互交替,間隔出現。這樣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始終處於一種"興奮——亞興奮——興奮——亞興奮"的狀態。在這一過程中,再輔之以教師的啓發式教學,學生就能不斷增強對教學內容的感性認識,同時增強對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求知的先導,興趣的提高往往離不開生動形象的教育素材。而計算機集文字、圖形、圖象、聲音等多種媒體於一體,對所表現的信息產生極佳的效果,課堂中恰當的使用多媒體課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氣氛顯得輕鬆、愉快。形象生動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爲加工的主體和知識的主動構建者。信息技術進入教學課堂,成爲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技術基礎,在信息教育環境下,讓學生提供豐富有序的學習材料,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性。組織學生深入到學習過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學生從無興趣向有興趣轉化,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愉快而自覺主動地學習,發揮了其積極性、主動性。。例如在講《金山畫王的使用》時我們以《歡樂的森林大家庭》片段:教師打開金山畫王筆,找到卡通畫庫,邊演示邊講解(配背景音樂)。一天,森林大家庭的一些動物成員們在小河邊來到小河邊聚會(演示背景選擇,合成背景),貓頭鷹得到消息早早來到會場,倒掛在一棵樹枝上(演示圖片的上下翻轉);主持人小仙女上場了,飄逸的飛過來,調皮的小猴上場就來了個360°後滾翻,然後爬上樹枝(演示圖片的旋轉);接着跑來了一隻小豬,憨厚豬哥哥邊跑邊玩(圖片的左右翻轉),貓弟弟也跟着鬧(圖片的縮小),一隻大黑熊從山那邊慢慢的走過來(圖片放大)……

教師導入新課時邊演示邊講解,在講述森林大家庭的故事中完成動物聚會畫面的這個課堂範例。教師通過範例的生成過程的演示和對範例故事性的描述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作品完成之後學生興趣高漲,迫不及待就想知道怎麼樣操作。


更多熱門心得體會推薦:

1.2016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心得體會

2.2016教師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心得體會

3.2016年小學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心得體會

4.2016年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學習心得體會

5.2016年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心得體會

6.2016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7.2016國培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心得體會

8.2016教師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9.2016年語文課堂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