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重規矩我們怎麼做專題學習心得體會

重規矩我們怎麼做專題學習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凡事都有規矩,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既是規範、法則,也是標準、尺度。做人有行爲規範,做事有遊戲規則。下面是語文迷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規矩我們怎麼做專題學習心得體會

  【重規矩我們怎麼做專題學習心得體會1】

“沒有紀律的隊伍是不可能有戰鬥力的,紀律是勝利之母”。面對各種考驗,我們拿什麼去“趕考”?首先就是要立規矩、守紀律。我們黨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推進八項規定成爲“鐵八條”,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強化制度剛性,不斷編密織牢抵制歪風邪氣的制度之網,爲的就是強化各級幹部的“規矩意識”,以清風正氣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在規矩的硬約束面前,不少幹部改變作風,增強了規矩意識。但也有一些幹部,至今仍然沒有主動尋求改變。或感慨“爲官不易”,或感到不習慣,或把約束看成一時的“緊箍咒”,其結果就是工作生活搞得糾結而“擰巴”。還有的偷偷應約去私人會所“燈紅酒綠”一番。規矩沒有了分量,制度失去了剛性,品行放棄了堅持,就會產生“溫水效應”,最終滑向深淵,鑄成大錯。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規矩如同杯子,幹部的政治生命如同水。杯子漏了,水遲早是要漏光的。一些人在公款吃喝花費等方面隨心所欲,看似很滋潤愜意,卻招來羣衆冷眼側目,更辜負了黨的重託。在奢侈浪費、迎來送往、年貨節禮、奢華享樂等方面立規矩、定製度,爲的就是把漏洞堵上,涵養羣衆信任。也只有這樣,各級幹部纔有良好環境,去清清白白地做人,平靜如水地幹事。

對於領導幹部來說,規矩意識不僅是一種政治覺悟,更是一種現代治理素養。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迫切要求我們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矩意識,就是法治意識的基礎。處處不講規矩,治理往往就會失序。事事不守規則,法治就是鏡花水月。如果對約束自己的規矩都去突破,那麼面對規範制度,就會因覺得“束手束腳”而出格變通。如果只想當“手電筒”,用規矩“照”別人不“照”自己,最終就會凌駕於規矩之上。這樣的幹部,又怎麼能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也終將被羣衆唾棄、被時代拋棄。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一隻兇猛的鯊魚和一羣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後用強化玻璃隔開。起初,鯊魚不斷衝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儘管這邊並不缺少食物,但它嘗試突破每個角落去吞噬美味。後來,鯊魚不再衝撞那塊玻璃了。再後來,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不再越過去。這個故事有很多隱喻。而從建立規矩意識的角度看,它告訴我們,抵制誘惑只是一開始有點難,堅持下去就會順理成章。

“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堅持慎思、慎微、慎初、慎獨,養成了規矩意識,即使抽走那塊規矩的“玻璃”,每天也會自由地生活、快樂地工作,臻於“隨心所欲,不逾矩”之境,也必能幹成事。

  【重規矩我們怎麼做專題學習心得體會2】

舊規則已破、新規則未立,容易出現法律闕如的灰色地帶,我們該如何維護“網絡共同體”?對新集體生活而言,規則愈發不可或缺,權利不是任性,自由更是“知止”

搶紅包全神貫注,“搖一搖”爭分奪秒,曬照片拜年賀春……剛剛過去的羊年春節,再次刷新“數字年味”。不過,也有人心中會有點“堵”:拜年的段子、回鄉的觀察,在高轉發的同時,也在被不斷抄襲。

“1人原創,99人抄襲”,討論和思考背後,共識正在形成:“微信公衆號野蠻生長的時期不可能長久,嚴格規範的時刻肯定會到來。”事實上,網絡共同體的發育,新集體生活的生長,互聯網產業的興起,都表達着同樣的呼喚:互聯網航船隻有憑藉規則之風,才能揚帆致遠。

有人說,現代化的進程,意味着“從身份到契約”的轉變。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同樣如此。從“單位人”到“社會人”,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法律契約已經成爲將個體聯結起來的重要紐帶。在網絡塑造的“新集體生活”中,身份的差異進一步弭平,人們因爲一個公共平臺而聚攏在一起。對於尚處於轉型期的國人,這無疑是更爲徹底的“現代性”。當此之時,自然的契約、底線的規則,愈發不可或缺。

網絡是虛擬空間,但同樣是真實社會。我們不僅應該記取“對他人的義務”,更應該遵從現代社會的文明規則。誠然,互聯網的每一次創新突破,都很可能會打破既定規則,建章立制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與網絡創新保持完全同步。正因如此,從電商興起到微信公衆號流行,與日新月異的網絡創新相比,制度建設總是具有一定的滯後性。舊規則已破、新規則未立,容易出現法律闕如的灰色地帶,我們該如何維護“網絡共同體”?

法學家說,有硬法之治,有軟法之治。規則不僅是看得見的條文,同樣也表現爲看不見的習慣傳統、倫理道德和內心約束;前者的後盾是國家的強制力,後者則是社會文化長期積累的產物,是時間的沉澱、歲月的陳釀、道德的自覺。日新月異的新集體生活中,我們更應遵從看不見的“軟法之治”。網絡購物也是市場交易,就該堅持誠信原則;網上跟帖也是公共發言,怎能不顧理性精神?事實上,從北京網絡媒體協會發布清理網上低俗內容的倡議,到首都互聯網協會發出堅守“七條底線”的呼籲,“網絡共同體”的自治能力正在日益覺醒,道德約束的力量也在逐步激發。

現代社會建立在權利的基礎上,互聯網更爲“新人類”行使權利、自由表達創造了廣闊舞臺。“在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當現實生活中的約束不復存在,當義務和責任成爲“忘卻的記憶”,如果只是從心所欲地“表演”、不顧一切地“淘金”,那麼這艘自由之舟難免會擱淺於“公地悲劇”。對新集體生活而言,權利不是任性,自由更是“知止”。

當微博上的發言成爲中傷他人的利器,當微信朋友圈的分享成爲謠言的濫觴,當電子商務成爲假冒僞劣的遮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真尋找“羣己邊界”:行使權利也尊重他人權利,享受自由也敬畏他人自由,每個人的權利與自由才能得到保障,也纔有積極的自由。否則,失去節制的權利,沒有邊界的自由,只會在互聯網上造成“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霍布斯叢林。這正如哲學家所言,自由的行動永遠具有內在產生的、受律法性約束的形式。

19年前,網絡自由主義者巴洛發表“虛擬空間獨立宣言”,聲稱網絡空間永遠不需要受到法律的規制,但時至今日,這一主張早已在世界範圍受到摒棄。“規則是最優良的治理者”,在網絡的世界裏,如果我們沒有像大漠孤狼那樣彼此失聯,沒有像土中沙礫一樣原子化生存,那一定是因爲剛性的法律爲網絡編織出秩序與規範,內心的自律又讓我們心靈相通、彼此守望。


1.重規矩我們怎麼做專題研討心得體會

2.重規矩我們怎麼做專題學習心得體會

3.重規矩我們怎麼做學習心得體會

4.重規矩我們怎麼做心得體會

5.幹部講政治重規矩作表率學習心得體會

6.黨員幹部講政治重規矩作表率學習心得體會

7.黨員講政治重規矩作表率學習心得體會

8.個人講政治重規矩作表率學習心得體會

9.講政治重規矩做表率專題教育心得體會

10.領導幹部講政治重規矩做表率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