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學校在窗外》讀書心得大綱

《學校在窗外》讀書心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4K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心得,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麼寫讀書心得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學校在窗外》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校在窗外》讀書心得

  《學校在窗外》讀書心得1

教該怎麼辦?如何進行教改?《學校在窗外》的作者、臺大數學系教授黃武雄的看法是應該分底層和上層兩部分進行改革。底層部分指教育大環境,上層部分指教育觀念、教材、教學態度與技巧等。

關於教材的改革,我非常贊同黃教授的觀點。教材的編寫應由淺入深,不應淺嘗輒止。因爲人接觸知識的目的不是要東學一點,西學一點,而是要促發知性的成熟。人只有深入某些領域,才能達成知性的成熟。一個知性比較成熟的人,便有自學的能力,也逐漸能夠獨立思考。

黃教授還反對教材全面簡易化。因爲全面簡化而沒有相關的配套去重視個別差異的話,那麼不只犧牲了精英學生的正常發展,也會矮化其他學生潛力的發揮,矮化整個社會的智力。所以,好的教材應是在簡易且必需的基礎之上,仍要有較深入的教材,標註記號;作爲識別。否則表面上要簡化教材,事實上則逼迫學生去補習。

平時教學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粵教版語文教材在使用方便的弊端。教材全面簡化,也配合了相應的選修教材加深相應知識,但由於不計入學分,再加上高考指揮棒的導向作用,實際操作中很多學校乾脆直接棄選修教材不訂不教,真的是犧牲了精英學生的正常發展,也矮化了其他學生潛力的發揮。長此以往,矮化的是整個廣東的智力。希望這樣的局面能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通過這次跟崗學習,我才發現深圳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真心佩服他們的'勇氣和堅持。

  《學校在窗外》讀書心得2

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思考過,慣性思維認爲所有的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都應該去學校接受教育的。當身邊有一位朋友,他們的孩子是沒有入學接受教育的,他們選擇小學階段由父母來教孩子相應的知識,有些科目請專業的教師來教,我從心底挺佩服他們的勇氣,當然也有所懷疑這樣的方式是否存在弊端?

書中大江健三郎對於孩子爲什麼要去學校闡述的觀點是:爲了與世界聯結,進而反觀自己,瞭解自己。

我比較認可這樣的觀點,人活在這個社會中,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人總是與其他一些人相互聯結的,首先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等,還有就是同學,朋友,同事等等。孩子去學校是他們接觸社會的第一步,在學校生活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以及學習知識。

關於學習知識,很多教育者們都提倡孩子自主學習,我在想對於剛上小學的孩子而言,他們如何懂得自主學習?現在一年級的小朋友第一學期從學習拼音開始,然後學習認字、寫字,數學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運算,不管是自主學習還是被迫的學習,孩子們在期中和期末都要面臨考試,對於考試家長和孩子都很緊張,分數考得好的孩子家長自然高興,分數低的孩子家長心裏不舒服,可能會對孩子各種批評,此刻想想自己也是這般焦慮的家長之一。

我不知道孩子們有沒有想過他們爲什麼要學習認字,有沒有想過我們所認識的字是從哪來的?在我小的時候我好像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只知道老師教認字我就認字,教寫字就寫字,很少去思考過我爲什麼要學習認字,寫字,讀書?似乎就是應該做的,就像吃飯睡覺一樣,那麼這個學習上的主動性要從哪裏來呢?我不記得小時候老師是否懲罰過抄寫生字多少遍的事情,現在卻經常聽身邊的朋友說孩子寫錯了題,某老師會懲罰孩子寫多少遍?對於這樣的問題,孩子會有怎樣的理解?有一次,我兒子有幾個字寫錯了,他的堂姐建議多多抄寫,我反問我侄女,對於懲罰抄寫是否有效,他的回答是無效的,我很奇怪明知無效的方法卻仍然選擇,其實這樣一個慣性的思維,因爲她以前也是被老師和家長用同樣的方式對待過,作爲家長和老師應該去尋找更加有效的方法,而不能用慣用的方法來對待孩子。

最近還有一個問題使我很糾結,兒子期末考試考得不是很好,孩子爸爸覺得學習的知識掌握得不牢固,所以他要求孩子在這個暑期把學習過的課文都默寫,對於這件事情,我開始不是很同意,當然我開始是心疼孩子,也有一些覺得不妥的地方,只是似乎說不出來,通過看了《學校在窗外》,我似乎有點明白,背多少書,寫多少遍也只是讓孩子在重複着機械的工作,這樣的默寫意義在哪?孩子通過默寫只是會多寫幾個字,多背誦幾篇文章,那麼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是不是被我們一點點破壞掉呢?

這些問題我還需要慢慢的去思考學習,或許在《學校在窗外》這本書可以幫助我找到答案,我要繼續細細讀下去。

  《學校在窗外》讀書心得3

價值的根源在於同情。同情亦即感同身受。人生下來,瞭解世界的方法是同情。從同情、從感同身受,一步步脫離認知上的自我中心,逐漸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去掌握世界的普遍性。

在教育領域中,討論價值,討論善,是危險的事情。教育者很容易把特定價值、善,甚至把愛、同情本身,當作既定的美德來宣揚。這樣,價值、善、愛與同情,都會淪爲教條。學校應該思辨價值,但不能宣揚特定價值。因爲價值、善、愛與同情,必須發自內心,絕不能也無法外加。價值、善、愛與同情,只要來自外加,都無法內化爲人的主體經驗,而使人信守不渝。

價值與善一經強加,人容易變得僞善。愛與同情,尤其不能公衆化。愛與同情是個人內在的東西,只有屬於個人,愛與同情纔可能出自內心,但它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從人的內心慢慢萌芽,慢慢成長,慢慢學習,愛與同情才能隨着年歲逐漸成熟。教育者不能揠苗助長。

以上三段援引於黃武雄先生的著作《學校在窗外》。它使我對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施產生了思考。在衆多公開課的聽課經驗中,教師爲了實現這個目標,總是要動很多心思設計出一些與文本有關的思維昇華,藉以彰顯對學生的價值觀的引導。如講到自然保護區,會總結“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講到地震,會提升到“我們要保護環境”等等諸如此類的思辨方向。到後來,講到什麼主題,學生居然能自己總結出“我們應該如何如何”了,貌似教師教育的成效可觀。可是各位同仁勿忘一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通過這種告知、訓練而得來的結論未必是他們感同身受體驗出來的,未必是真情實感。由此,黃武雄先生繼續剖析道:

由於同情是世間一切價值、善與愛的根源,教育者能做而且該做的只是選取鏡頭,讓鏡頭聚焦在世間那些掙扎奮鬥,或受苦無依的人身上,讓學習者把自己投射到那些人物身上,由自己內心去同情,去思辨,去發展他的價值。教育者只能從旁協助討論與思辨的進行,不能越俎代庖,替學習者做結論,替學習者建立他們的世界觀。

誠哉斯言。教育,不拘是什麼學科的教育,都要注意適時適性。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導、影響、守望,精心培育靜待花開,而不是揠苗助長,強制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