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最新送教下鄉聽課心得體會範文大綱

最新送教下鄉聽課心得體會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導語:這次工作室組織的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

最新送教下鄉聽課心得體會範文

  範文一:送教下鄉聽課心得體會

4月10日我有幸參加了縣教研室組織的送教下鄉教研活動。觀摩了兩位老師的精彩展示,讓我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了更深的瞭解。無論是古詩誦讀、還是閱讀教學,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感悟,有所收穫。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誦讀的技巧、角色的把握到位。

無論是《畫風》還是《山中與幽人對酌》,兩位執教老師聲情並茂的誦讀深深地打動了我,在她們誦讀的字裏行間中蘊含着的是深厚的語言表達技巧與綜合行爲的藝術魅力。在李玉梅老師《山中與幽人對酌》的誦讀中,我被詩人李白和幽居朋友隨心所欲、不拘禮節的人生態度所感染。

二、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 。

在《山中與幽人對酌》一詩中,李老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教學設計樸實、簡單,以讀爲主線,設計了初讀—品讀這樣的環節,讓學生反覆地接觸詩文,從讀準字音、讀順詩文到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思考,體現了閱讀訓練的層次性。在讀中讓學生親歷感知、感悟和體驗。同樣左老師教學條理清楚,學案設計合理,教學目的性強、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語言文字訓練紮實,值得借鑑的地方真是很多很多。

三、評價語言的收穫。

無論是李老師還是左老師,兩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適時、到位,語言豐富,我記下了這些美麗的語言:沒關係,老師相信你行孩子們真棒;孩子們,你們一定是最棒的;你的聲音真好聽,我喜歡;你讀得真好……這些激勵的語言沒有任何浮誇之氣,聽起來順耳、自然,連我都覺得內心深受鼓舞、激勵,別說孩子了。在以後自己的課堂上,也要讓我的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語言。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本班學生的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後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後記;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業務水平。爭取成爲一名讓學生、家長和自己都滿意的研究型教師。

  範文二:送教下鄉聽課心得體會

今天迎來了一次難得的縣巡迴教研活動,我有幸聽取了曾召翠老師一堂生動精彩的課,課題是《玩出了名堂》。《玩出了名堂》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教材。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利用看守大門工作的清閒磨鏡片,做成放大鏡,在玩放大鏡時,突發奇想,把兩片放大鏡放一起有了驚人的發現,隨後做成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貫穿一個“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發明創造是在不經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實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才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

曾教師這節課上得非常生動和精彩,她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爲本,以疑爲線,以讀爲主,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善於觀察、用心思考所帶來的效果,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曾老師在本課教學中重點突出,目標明確。抓住先玩什麼,後玩什麼這個問題。通過“鏡片”、 “放大鏡”、“顯微鏡” 和“微生物”幾組詞語來引導學生如何通過關鍵詞理清文章的線索。教給學生正確、有效的分析課文方法。

二、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曾老師能抓住兒童好奇心強的特點,把握時機,讓學生帶進喜聞樂見,貼近兒童生活的情境中。例如導入時的設計:播放各種孩子們玩耍的活動場面後,問學生:他們玩的怎麼樣?你們喜歡嗎?是啊,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你都喜歡玩什麼?在許多人看來玩耍常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的行爲,然而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就是“玩出了名堂”。在這裏曾老師以學生們的親身體會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導入,符合中年級學生喜歡玩的特點,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導入語言樸實,自然得體。

三、藉助遊戲,巧妙識字

生字的學習,曾教師藉助“字詞闖關遊戲”讓學生認識了本課的`生字、詞語、多音字以及文中的重點段落,這樣的教學方法生動有趣,避免了學生學習生字時枯燥、單調的感覺,有效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借用課件,巧妙引導。

教學中,對於學生認識的盲點如:“小人國”“微生物”,曾老師採用音像資料、課件的展示,使學生由表象的認識到生動直觀地瞭解。多媒體的使用,清晰、醒目,孩子喜聞樂見。

五、精心設計,品讀體會

對於文中人物列文虎克的把握和理解,曾老師是通過對重點段落的導讀、品讀來進行的。特別是“磨鏡片”這一環節問題的提出:“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你還彷彿看到了列文虎克怎麼樣?”學生由此展開想象:列文虎克的手會被磨破、手會起泡、會起繭子、會被鋒利的鏡片割破。學生交流想象時,曾老師進行點撥:儘管把厚玻璃磨薄是件枯燥的事情,但是因爲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的這麼投入。重點段落的出示、精心設計的問題以及適時的點撥使學生把文本都厚了,走進了列文虎克的內心世界,體會到了人物的精神內涵。

以上幾點是我聽課後總結出的曾老師課堂的一些閃光點,也正是這樣一次次總結,一次次的反思教學過程,使我發現自己平日課堂教學中有諸多不足之處,使我深刻意識到教師的基本功,自身素質的高低,對語文課程的關係重大,我會緊隨教改之路,努力使自己的課堂煥發由內而外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