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談談下水課教學心得

談談下水課教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下水課”,是從“下水文”而來,是指教研員給學生上課。這既是“下水”給教師一個示範、一個啓發,又是“下水”親知水中冷暖爲指導教學教研所用。

談談下水課教學心得

教研員上課不是什麼難事,但很少有教研員上“下水課”,雖然有些進修學校有明文規定。教研員由於身份的不同(雖說是教師,又別於一般教師),要求就有所不同,應該比一般教師講得好。所以,怕講不好丟面子;另一方面是懶惰怕辛苦。正因爲如此,教研員很少有講課的。但現在我們必須認識到,教研員不僅要重教學、重研究,也要重實踐,下到教學一線,親臨執教,將會直接觀察和體驗到水中之冷暖、深淺、緩急,在思考、聯想、研究、分析、總結中,上升到理性認識,再推廣、實踐、提高。以實踐促教學,以教研推教學,這樣會使教研員的工作做得好上加好,錦上添花。

我經常上課。我覺得教研員上課,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反思的過程,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是解決眼高手低的過程,也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是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

上課後,我感覺到,要更新觀念,打破傳統的舊的教學模式,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上了一節《愛蓮說》,要說認識當然比過去深,比過去透,分析得條條是道,講解得清清楚楚,主題挖掘深刻,氣氛渲染得濃烈。但課後反覆咀嚼、回味,發現課堂上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講的多,學生動得少,學生即使動了,也是被動的,消極的,是爲了完成教師的教而在做陪襯、點綴和烘托,這是重教輕學最突出的表現,也正是轉變觀念的的最大障礙。我平時在爲別人導課時,是不由自主的把教師放在主要位置上,課堂上以教師“我”爲中心,一切活動隨“我”的指揮棒轉,雖說意識到這樣做不對,雖說也是在刻意地糾正、轉變,但那舊的意識還是很頑固的時時再現,這說明,觀念的轉變,意識的更新,不是簡單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過來的,這非要進行一段極艱難的矯正過程。這種感覺,過去未曾感受到,只有在親自講課實踐中,才能強烈地感覺到。所以,在以後的聽課、導課中,我都能有意識地把觀念的轉變問題做爲重點。

上課後,我還認識到,課堂教學中,實施“以學爲主,當堂達標”的關鍵是一個“放”的問題。每次講課,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活潑地學習,其關鍵問題,就是教師要“放開”。許多人上課時總覺得,教師講不到,學生就學不到,教師講不透,學生也學不透,所以,每節課都要面面俱到,唯恐有遺漏,對教學內容放不開,對教學方法放不活,對學生更是放不下。課堂上,很少給學生活動的空間,總是讓他們隨着教師的思路走。葉聖陶老先生曾說:“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如果學生的空間都被老師所用,學生的活動都被老師代勞,又怎麼能令學生“自奮其力,怎致其知”呢?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放”,放手發動學生,放開學生手腳,給學生一個廣闊的活動空間。

上課,使我時時有新的感受,又使我隨時隨地發現問題。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研員親臨執教,是實現“學”與“思”統一的最好時機,是把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最好途徑。上課後的反思,又能透過現象看其本質,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